这是袁枚七十大寿时,一位大诗人赠送给他的诗。诗的大意是说袁先生您的诗家喻户晓,名气大得很。您的文章气势磅礴,那威势比千军万马还要强。中国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你的名气,就连朝鲜使者也来重金购买你的诗和文章。泰国的商人们争相抢购你的诗书,回去赚大钱。先生您真是千百年以来江南少有的人才,就是中国北方也没有人敢同您相媲美。您是我国千百年来的第一大人才。
这首诗决无对袁枚吹捧之意。事实上在乾隆时期文坛上,袁枚的地位就是这样。人们称袁枚为“当代龙门”,学界“泰斗”。同袁枚齐名的清朝大文人赵翼也曾经作诗说:“子才(袁枚的字)果真是才子,我要分他一斗来。”
为什么袁枚会有这么大的名气呢?
袁枚在他的《对书叹》中说:“我年十二三,爱书如爱命。每过书肄中,两脚先立定。若无买书钱,梦中犹买归。至今所摘记,多半儿时为。”袁枚说他的成才主要是因为他少年时代的努力。我年少的时候,十分喜欢看书,可是家里没有钱买书。每一次经过书店我就要走进去,站在那儿读书、背书。我现在的作品,多半是我少年时候记下来的东西。可见少年时代的教育对一个人成才是多么重要!
袁枚1716年出生于浙江省钱塘县(今杭州)一个贫苦的读书人家庭。曾祖父、祖父都是清朝很有造诣的读书人。曾祖父写过一本《竹江诗集》,祖父也有诗集相传。幼年的袁枚曾经亲自动手抄写,背诵过这些诗集。
到了袁枚父亲这一辈,家庭开始贫困了起来。为了谋生,袁枚的父亲、叔父长期在外漂游,给别人当幕府。因此,袁枚幼时的教育是由他的祖母和姑妈来承担的。姑妈是袁枚最好的老师,也给了袁枚良好的家庭教育。
袁枚的姑妈知诗书,读过史记及其他笔记小说。因为丈夫死了,搬回袁家住。她看见侄儿聪明伶俐,特别逗人喜爱,禀赋同别的孩子不同。所以当袁枚还在他祖母怀中抱着时,姑妈就教他读书识字了,并唱诗给他听。年幼的袁枚十分喜欢姑妈说的故事,因为姑妈的故事娓娓动听。姑妈有一种特别的本领,她能把史书中纷繁的历史事实编成浅显易懂的故事讲给侄儿听。姑妈讲完了故事总是要袁枚再讲一遍,讲错了的地方,姑妈就把它纠正过来。在姑妈的指导下,袁枚三四岁就已经略知汉、魏、唐宋等朝代的国号和著名人物、重大事件。5岁时,姑妈又教他读《尚书》,使他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文史知识。姑妈的思想也影响了袁枚,使袁枚从小就对封建礼教很痛恨。
6岁时,袁枚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祖母送他入了私塾,熟读《论语》、《大学》等四书五经的一些内容。祖母希望孙子读经书,走八股取仕的道路。
这时的袁枚由于家里贫穷,无钱买书,所以除了读四书五经之外,没有读过诗。9岁那年,有一次他老师外出了,留下袁枚在学堂读书习文。他先生的一个朋友拿了一些诗集来学堂拜见袁枚的老师。见先生不在,叹息了一番就走了。留下四本《古诗集选》并留言给袁枚的老师:“我现在急需钱用,敬奉四本古诗集选,希望你能赏给我二两银子。我将十分感谢,你简直帮了我大忙。”
袁枚把这四本《古诗集选》拿来细看,如获至宝。从这时起,袁枚开始自学诗文,学习更用功。他白天在学堂上读四书五经,夜晚在家里读诗吟赋,常常大声吟诵,背熟后又把它们临摹下来。
年幼的袁枚爱诗到了发狂的程度。他读诗,背诗,抄诗,也写诗。有一次,他和他的同窗好友在门外地上作诗,等到他们各自把诗在地上写完以后,天下起雨来了,他们就在雨里欣赏他们写的诗,互相切磋更正。在家里,他常同妹妹一起读《诗经》,一边朗朗地读,一边默默地记,摹仿着手写,然后两个人比着看谁能把诗先背着写出来。
袁枚的老师看到他这么用功,总是暗暗称奇,对袁枚的教育更加关心。
袁枚12岁那年,他同老师一起中了秀才,入了县学。当县上喜报传来时,袁枚还在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竹马游戏。12岁的孩子中了秀才,而且师生二人一起中的,当然人们是很惊讶的,纷纷跑来看这位神童。
19岁时,袁枚的文章得到人们的好评,对这位少年英才人们倍加赞赏。
20岁时,袁枚到广西桂林找自己的叔父,遇见两广总督。总督大人见袁枚一表人才,谈吐举止不凡,想考考他的文才。于是他叫袁枚写《铜鼓赋》。袁枚拿起笔不一会就写好了,总督看后大加赞扬。这篇赋写得气势浑厚,非同一般,文字特别瑰丽。据说乾隆南巡时读过袁枚的《铜鼓赋》赞叹不已,让人把它刻录下来,带回宫中细细欣赏。
袁枚的才能轰动了整个广西,广西的才子士人都来探问袁枚的学识,想同他结交。两广总督佩服袁枚的才气,把他向朝廷推荐,送他到京师赶考。
袁枚一到京师,他的才能学识就使京师文人学子为之倾倒。京师有才能的人都赞叹说:“美才多,奇才少;子(指袁枚)奇才矣!”
23岁袁枚就中了举人,24岁又中进士,被选进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翰林院。袁枚的名声和才气,震撼文坛,使天下人骇然。
袁枚年老的时候常拿他幼年时期爱书如命、勤奋好学的故事来教育有志成材的青年人,鼓励他们努力上进。他常感叹地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读它。我年小的时候,家里贫困无钱弄到书。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去借书,他不给我。回到家里我做梦还想到那些书哇!爱书的程度是多么强烈。所以一有好看的书,我就把它们记录下来,牢记在脑子里。后来当了官,有了钱能买许多书,但我读书的劲头却减弱了呀!少年时代应该多读书,这千真万确地必要。否则,不可能成材。”袁枚的成功经历给我们的启发是多么重要!
黄遵宪埋头破屋心非甘
要搏扶摇羊角直上九万里
埋头破屋心非甘
这是黄遵宪青年时寄一位友人的诗句。意思是说,我黄遵宪志向远大得很,有壮志凌云的豪迈气概,怎么能象一般的儒生一样终日埋头破屋攻读四书五经,学习八股文呢?我要求得真知实学,名垂青史呀!
果真,黄遵宪后来成了名垂青史的人物。他率先倡导了“诗界革命”,写我国劳动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斗争的史诗,表述自己的爱国思想,成为我国近代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他勇于革新变法,参加戊戌变法运动,希望通过变法达到富国强兵,赶走外国侵略者的目的,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志士。他担任驻外使节十多年,处处维护祖国的尊严,保护侨胞的利益,深受海外华侨的拥护和爱戴,是我国有名的外交家,世界也知其名。
黄遵宪的成材得益于他的少年志向、才能和他生活的时代。
黄遵宪生于1848年,是广东省嘉应州(今梅县)人。他的祖父是个商人,家里比较富有,爷爷就送孙子上学读书,准备将来取仕做官。黄遵宪的父亲在黄遵宪9岁时中过举人,做了官。父亲的诗和文章写得很好,一生写了不少书。黄遵宪从小就受父亲影响,喜欢学习,爱好读书。
不过对黄遵宪一生影响最大的不是他的读过许多书的父亲,而是会唱山歌的曾祖母。幼年的黄遵宪是由曾祖母一手养大的。曾祖母特别爱好诗歌,尤其是山歌。据记载,曾祖母常常在夜晚请人到家里来演唱山歌和弹词(一边弹乐器一边演唱的民间艺术)。黄遵宪躺在曾祖母怀里听这些山歌和弹词,耳濡目染竟能背诵许多。他刚刚牙牙学语的时候,曾祖母又教他唱儿歌“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曾祖母常同黄遵宪一起合唱。这情景给黄遵宪很深的印象,以致成年以后,他还常常回忆他和曾祖母合唱儿歌的情景,获得美的享受。稍大以后,曾祖母又教他读记《千家诗》。在曾祖母教育下,黄遵宪具有了初步的文学修养。曾祖母的教育,激发了黄遵宪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心。黄遵宪后来提倡“诗界革命”,写新体诗,主要出自他对民歌的爱好。
黄遵宪深受曾祖母教给他的民歌的影响,他下到民间,收集家乡一带的民歌、唱词,把它们稍加整理,写成诗。他发现这些山歌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形式欢快活泼,读来朗朗上口,不象旧体诗形式古板,空洞无物。所以他就率先写新体诗,推动诗歌领域的革命。后来黄遵宪做了外交官,到了日本,他还是带着这种对民间歌词的爱好,广泛收集日本民间诗歌,汇编成册,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可见,黄遵宪诗歌成就的取得同曾祖母的启蒙教育关系多么重大!
曾祖母在帮助黄遵宪确立志向上也很起作用。她教育黄遵宪从小就要立大志,长大才能成材。曾祖母常问黄遵宪“牙儿呀,你长大想干啥子事?”小黄遵宪一会儿说“唱好听的山歌给太太听”,“弹好听的词让太太欣赏,”一会儿又说“象爹爹一样读书中举人,做官老爷”。曾祖母就引导黄遵宪说“牙儿呀,立志要专一,不能今天想立志读书当官,明儿又想唱诗弹词,见异思迁成不了大材。”曾祖母的愿望是要曾孙读书致仕。在封建社会,读书取仕是一般人家的最高理想,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曾祖母要曾孙树立最高理想。黄遵宪9岁那年,父亲中举的消息传来,曾祖母兴高采烈,抚着黄遵宪的头说:“这孩子属猴,比猴子还要聪明伶俐,‘雏鸡比老鸡,异时知如何’,长大了不知道会不会比他父亲有出息呢?”
黄遵宪入学后,学习十分用功,天资过人。10岁时开始写诗,才气不小。一次,他的老师把宋代嘉应州诗人蔡蒙吉的诗句“一路春鸠啼落花”做题目,让他写诗。黄遵宪稍加思考,就写下了“春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的句子。老师很惊诧,暗暗称奇。第二天,老师又出了一个题目叫“一览众山小”让他写。“一览众山小”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这次他竟写下了这样不凡的句子:“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一个志向远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连整个世界大势都看得一清二楚,整个世界就在我眼中变得很小了,更何况那些一目了然的眼底群山呢!这些大山在我看来不值得一提。小诗人的远大抱负和才气赢得了乡邻们的赞赏。老师告诉曾祖母说,“这孩子出语不凡,将来必成大器!”曾祖母连连点头,笑着说:“我早就看出来,牙儿是有出息的,今天果真应验了。”
少年黄遵宪的名气渐渐在岭南一带传扬。他的老师周郎山对黄遵宪的诗文极为推崇,说“过岭以来所见士,君一人耳”。意思是说黄遵宪你是南岭地区最有才能,最有学识的人。20多岁时,黄遵宪到北京赶考,遇见了当朝权贵李鸿章。李鸿章虽然是个大卖国贼,但他的学识还是很有名气的。李鸿章见黄遵宪谈吐举止不凡,气质不同一般,就考黄遵宪。从诗文致政论,黄遵宪都对答如流,见解不落俗套,思想很有见地。李鸿章不得不佩服黄遵宪的才能,称他是“霸才”,即“独霸”一代文坛的才子。
如果不是时代的原因,黄遵宪的道路也许真的如曾祖母所希望的那样走下去。
黄遵宪生活的时代,是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加深中国殖民地化的时代。清朝的统治越来越腐败,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具有爱国思想的黄遵宪亲自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攻中国的战争,他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十分愤慨,他要学“经世致用”的东西来报效国家。他看到清政府越来越卖国投降,社会统治越来越腐败,他十分忧虑,他要改革朝政,变法维新。
他决心不再走八股取仕的道路,他痛恨科举制度,认为四书五经是雕虫小技,它既不能经世也不能致国。当时他认为我国主权的丧失,领土的被割让都是因为清朝官员腐败无能不会办外交所致。他决心当一个外交官,到国外去研究西方强盛的原因,寻找富国强兵的办法,同时据理力争,保护祖国的利益不再受到侵犯。
具有远大志向的黄遵宪从29岁起走上了外交救国的道路。他先后担任过驻日本使馆参赞,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国总领事和驻新加坡总领事。
1896年10月,48岁的黄遵宪回国晋见光绪皇帝,他告诉光绪皇帝说:“西方之所以比我国强盛,全是因为西方国家实行了变法维新的缘故。”
“我在英国伦敦的时候,听当地长老讲,一百年以前的英国根本不能同我国相比。只是变法以后才强盛起来。所以我认为,中国要强大起来非实行变法不可!”
光绪皇帝听后震动很大,想要变革。黄遵宪成了戊戌变法的中坚力量。他在湖南办南学会,宣传变法的思想;帮助康有为、梁启超办强学会,创《时务报》。黄遵宪因为力倡变法名垂史册!
宪也少年时,谓芥拾青紫。
五岳填心胸,往往矜爪嘴。
少年立大志,长大成宏才。黄遵宪就是个典型。
林万潮七岁作《闻鼓》
林万潮,福建莆田人,出生于嘉靖年间一个普通官员家庭。他的父亲曾为莆田县丞,通晓经书。林万潮自幼聪慧,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读《论语》、《孟子》,到五六岁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年龄虽然不大,却熟知魏晋以来所有诗作大家的作品,尤其喜读“初唐四杰”和李白、白居易的诗。他认为,这些人的诗不但气势雄伟,而且格调欢快,读后使人心旷神怡,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