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应辰的家中十分贫寒,他的父亲虽然是县衙中的一名弓箭手,但收入微薄,连全家人穿衣吃饭都难以维持,哪里还有钱供他买书读?尽管如此,仍扑不灭汪应辰心中强烈要求读书的火焰。没钱买书,他便找人去借。因为借书时间有限,要按期归还,而有些篇章、段落,他想长期保存下来,就要进行抄写;这样,就必须抓紧时间读。他白天读,晚上也读;但晚上读书,买不起灯油,怎么办?他曾效法古人,借月光,借雪光,但又感到不是长法;他又借柴草的火光、炉灶的火光读,然而时间一久,他感到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晚上读书的问题,于是苦思冥想。这一天,他又把柴草点着,借光读书。他突然看到,柴草中有一根树枝火苗很旺,当其他柴草烧尽后,这根树枝的火苗依然很旺。他急忙拿起一看,竟是松枝。这使他忽然明白:松枝油性大,完全可以点着当灯用。
汪应辰的这一发现,使他彻底解决了没灯油读书的问题,他心中很为高兴。于是,他便上山砍来许多松枝,每天晚上靠点着松枝读书。当他十岁的时候,不仅熟知经典,而且善写诗文,能作对联,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才童。
一天,外乡学校的一位教书先生听到了他的名声,半信半疑,便去一探虚实。
当他见到汪应辰后,用半开玩笑的口气问道:“韩愈十三能文,今子奚若?”
这意思是说: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十三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了,如今你若和他相比,能赶得上他么?
汪应辰听了,感到无法正面回答,便稍加思索,不卑不亢地反问了一句:“仲尼三千而论道,惟公其然。”这句话是说,春秋时期有个大圣人孔仲尼,能面对三千弟子讲演,论述天下的大道理,先生你也该像他那样,才能称得上一位真正的教书先生。
仅仅一个反问,便使那教书先生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却从内心钦佩汪应辰的反应机敏、文才出众、气度不凡。后来,这位教书先生将此事说了出去,传为美谈,流传至今。
当时,有个叫喻樗的人,字子才,在玉山任县尉。子才关心教育,喜欢培养人才,常去县办学校讲课。这一天,子才又来玉山县学上课,听说汪应辰年龄虽小,却颇有才华,便将其召来相见。
两人相见后,子才便出了个上联:
马蹄踏遍青青草
汪应辰听后,稍加思索,便对了句下联:
龙爪拿开白白云
仅此一对,便惊得子才目瞪口呆,随后又哈哈笑着对别人说:“好一个才思敏捷的孩子,将来必然前程远大!”
当他知道汪应辰家中贫寒,无钱读书,靠点松枝借书读的事迹后,便免费把他收入县学读书;待汪应辰长大后,子才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汪应辰中魁后,十分仰慕岳飞等英雄的抗金行为,对其被迫害致死深感愤恨,多次提出要为岳飞翻案,因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和陷害,一贬再贬,最后被迫辞官不做。直到十七年后,秦桧死去了,才又被启用,任礼部郎官、右司,以后升迁为吏部尚书。
不久,宋孝宗即位,汪应辰以刚直不阿又被一贬再贬,终于在公元1176年辞官回乡,忧郁成疾,不久病死,终年59岁。
在学术上,汪应辰以研究义理著称,对《易经》、《尚书》,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其著作有《文定集》传世。
许应龙“小儿乞食牛”
许应龙,字恭甫,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东北)人。初登进士,授汀州教授;宋宁宗嘉定初年迁太学博士,又迁秘书郎兼权尚右郎官,又升兵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
许应龙小时以五岁通经书震惊客人,称他为“小儿乞食牛”。意思是说,他年龄虽小,却有一口能将牛吞入腹内的宏伟气概。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许应龙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因为在他的前边有三个姐姐,没有男孩,父亲心焦,母亲不安。谁料父母到了半百之年又生了个男丁,当然给家中带来了无限欢乐。因此,从许应龙刚会说话的时候开始,父亲就教他读书识字。他的父亲是个读书人,终日手不释卷。小应龙聪慧过人,模仿力强,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读诗经,也是终日手不释卷,吟诵不停,朗朗有声。加之他有过目不忘的才能,到四岁时,就能日读数千言,背出数百首诗来。父亲见儿子如此聪明过人,很是高兴,于是在他刚刚五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些经典著作了。此时,许应龙已能出口成诗,落笔成文。世人知道后,无不为之震惊,都称他为“神童”。
有一天,父亲举行家庭宴会,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应邀前往,一些文人墨客也被邀来参加。许多和许应龙的父亲只有一面之交的人,听说他家有个神童,诗文十分了得,便借着参加宴会的名义,也来许氏家中,为的是一览神童丰采。
时近中午,开席之前,父亲带许应龙来到客厅,向来宾一一引见。小应龙也是知书达理,不待父亲教他,便主动见礼请安。他那满带稚气的脸、一本正经的请安动作,以及不凡的谈吐,立即引起了客人的注意。
一位客人待小应龙问安完毕,将他叫到跟前,拉着他的手说:“听说你每天都在家读书,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处呢?”
小应龙回答说:“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小侄今日之所以多读书,就是想将来长大后为更多的人做事。”
这位客人听了,认为小应龙回答得铿锵有力,不禁称赞说:“小儿乞食牛。”
应龙听了,马上对了一句:“丈夫才吐凤。”
意思是说,大丈夫应该有写出好文章的才能。这句话和前边客人的话紧相对应,工整妥帖,使所有在座的人赞叹不已。
许应龙长大为官后,以博学多才、机警敏捷受到朝廷重用。嘉定末年,他任太学博士,时有李全、时青等人南来归附,许应龙经过对多种情况的分析,认为其心不诚,如收留他们,“将有养虎遗患之祸”。不久,李全、时青果然发动叛乱,应了许应龙的话,人们都佩服他有先见之明。
文天祥诗骂土地爷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出生于公元1236年,吉州庐陵县(今江西吉安)人,官至丞相,是我国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写的《正气歌》,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篇章。
他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在他的少年时期就充分地显露了出来,从本书所述“诗骂土地爷”的故事,可见一斑。
文天祥的父亲文仪,是个未登仕途的文人,喜欢读书、藏书。在文天祥出生的前两年,蒙古族灭了金国;接着,又分兵三路南下侵宋,于四川、襄汉、蕲黄、江淮之间的漫长战线上,频频发动攻势;而宋军则因朝廷腐败无能,连连败退,不予抵抗。文仪虽然没有做官,但面临国家危亡,甚为担忧。因此,从文天祥两三岁时,在教他读书识字的时候,就以讲故事的形式,给他灌输了很多爱国的道理,希望他长大后,能建功立业,奋勇杀敌。文天祥天资聪颖,在父亲的教育下,到五六岁时,不但学到了许多文化知识,而且树立了驱寇保国的志向。因此,他在上学时,每当看到学堂里所供奉的本乡前辈欧阳修、杨邦义、胡铨的画像,特别是每尊像前都谥有一个“忠”字时,心情就非常激动,十分敬仰,不止一次地暗暗发誓:“我死后如不能和他们排在一起,就不是一个大丈夫!”
可是不久,父亲外出讲学,一连两年未归。由于当时战乱频繁,父亲是死是活未有信息,母亲急得常常落泪。文天祥看着母亲如此难过,便对母亲说:“就是天涯海角,我也要把父亲找回来。”于是,文天祥告别家人,踏上了寻找父亲的历程。
三个月后,他没有找到父亲,却把路费花光了,只好靠乞讨度日;又过了半年,当他来到赣州的一个村子时,父亲依然无影无踪,实在难以找到,便到一富户家中放羊,以此维持生活。
他每天去村外的山坡放羊的时候,总要路过村中的一座土地庙,庙里办了个私塾学校。老师的讲课声,学生的朗读声,常常让他回想起自己上学时候的情景,勾起了他强烈的学习愿望。于是,他便把羊赶到山坡上吃草。为防止羊丢失,他在周围用绳子圈上,他自己则去庙内学堂的教室外面听老师讲课。日子久了,老师发现了他,便把他叫到身边询问。通过谈话,老师发现文天祥不但志向远大,而且聪明好学,认为他前途不可限量,便向富户交了一笔钱,赎他出来跟自己读书。
有一日,富户的儿子发现自己的一块墨不见了,问了许多同学都没有发现。有人欺文天祥是外乡人,竟对富户的儿子说,那墨八成是文天祥偷去了。
文天祥本来就没偷,怎能认账?可是财主的儿子在另外几个人的怂恿下,存心要欺负文天祥,硬拉着他来到土地爷的神像前,按当地风俗摔下一种迷信用品,说是如果迷信用品阴面朝下,说明他没偷;如果阴面朝上,就是他偷了。文天祥被逼无奈,只好按照他们的规定,把迷信用品摔在地上。结果,他连摔了三次,那迷信用品都是阴面朝上。所以,大家一口咬定,墨就是文天祥偷去了。
文天祥感到十分冤枉,便把仇恨记在了土地爷身上。他提起笔来,在纸上画了一个披枷戴锁的土地爷,并在旁边写了一首诗。其诗曰:
身居大厦枉为神,辜天赖我偷墨人。
有朝一日登金榜,打你金身出村门。
当时,迷信盛行,作为一个孩子,辱骂土地爷,是要受到神仙治罪的,可是文天祥不怕。当老师批评他不该骂神仙的时候,文天祥却理直气壮地说:“土地爷乃一方之神,却欺我是外乡人,昧着良心做事,我能不骂它?”
后在老师的调解下,富家子才算罢休。
公元1253年,文天祥参加庐陵邑校“帘试”,结果名列榜首;二十岁时,高中进士第一名,即头名状元,从此走上仕途。
夏完淳八岁诗惊尚书
明代末年有个抗清将领,14岁参加抗清斗争,17岁英勇就义,是一位少年民族英雄,也是一位诗人。他就是夏完淳。
夏完淳,字存古,乳名小端哥,1613年出生在美丽富饶的江南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父亲叫夏允彝,知识渊博,是当时全国有名的文人。
小端哥喜欢父亲,更喜欢父亲那些书。4岁时,他就常常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出入父亲的书房。在那里他东瞧西望,或者摆弄案上成摞的书籍。有一天,他爬到父亲膝头上,看案上正有一部打开的书。书页上画着一个老人,瘦瘦的脸颊,黑长胡子,穿了一件宽大的长服,左肋处斜挂着一柄雕花宝剑,两眼露出悲郁的神色。
“老爷爷生气了!”小端哥指着画对父亲说。
“老爷爷是生气了!”
“为什么?”
父亲抚着小端哥的头说:“这是古代的一位诗人,叫屈原。他被国王赶出了家乡,怎能不伤心呢?”
“为什么?”小端哥的脑子里总有那么多“为什么”。
“他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不受别国欺凌。”
“后来呢?”
“那些卖国的坏官就挑唆国王打击他,但屈原没有屈服,一直到死,依然热爱祖国。”
多好的人啊!屈原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小端哥。他捧起书使劲地翻着,想把书上的一切都看懂,他着急地摇着父亲的腿让父亲教他读书。
父亲开始教小端哥念书,小端哥学得特别认真。他揣摩着每个字的写法,望着父亲讲故事时的感情神态,百十个字,一会儿功夫就能印在脑子里,长长的诗文,没多长时间便背得滚瓜烂熟。不久,他就能自己读书了。5岁时,他已经读完《四书》、《五经》,亲戚邻居没有不称赞的。
在书的海洋里,小端哥最喜欢读的,是那些记载着历史上英雄豪杰事迹的史书。这些书,不仅给他知识,更培育了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操。
6岁时,小端哥的诗已写得很不错,在江南的名声几乎超过学识精深的父亲。
8岁那年,父亲带端哥去拜见京城著名的文人、礼部尚书钱谦益。小端哥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他最喜欢见有学问的人了。
在钱谦益家里,这位礼部尚书把个小端哥好一番打量,见他眉清目秀,神情自若,有才子气质,心中甚喜。于是就问小端哥的父亲:“这孩子平日里读些什么书?”
“读万卷书”。没等父亲开口,小端哥就贸然回答了。
尚书先是一愣,转而明白了这答话的高妙,深爱这孩子的敏捷才思。他把小端哥拉到跟前,指着窗外说:“你看窗外的景色那么美,你写一首描写春色的五言绝句给我看好吗?”
小端哥没有推辞,走到窗前,见名外面春雨刚过,柳条上的水珠晶莹欲滴。他小嘴一抿,提笔写道:“千条拂翠微,雨后碧新肥。却忆灵和殿,杨花满地飞。”
尚书读完,拍案叫绝。
随后,尚书又与小端哥下围棋,进入中盘后,他就为端哥的棋术折服了,便倾心对端哥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可称得上是神童啊!”分手时,尚书兴致勃勃地写诗赠给小端哥:
“端郎信不同,非我欲求蒙。背诵随人洁,身书等厥功。倒怀常伦日,信口欲生风。灯盏调声病,棋枰喻国工。若令酬圣主,便可压群公。不见轩辕后,天师称小童。”意思是说:“小端哥确实与众不同,不象我小时那样靠别人启蒙。你随便从书中提什么问题,他都能背诵出来。写文章也象背书一样熟练。讨论问题时,对答自如。诗写得好,棋艺也高明。假如让他去应酬皇上,一定会压倒满朝大臣。自古代的轩辕氏以来,还没见过这样的神童。”
这首诗很快就在京城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神童”的名字像一只神奇的鸟,越飞越远。
小端哥出名了。一个小孩子得到天下知名人士的赞誉,当父母的心里自然高兴。父亲夏允彝到底是有识之士,眼光则看得更远一些。
1638年,父亲要到福建长乐县任知县,便软语温存地说服妻子把端哥由故乡江南华亭带到福建长乐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