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崇礼幼写墓志铭
綦崇礼,字叔厚,出生于公元1083年,淮州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是北宋徽宗年间一位很有名气的神童。
綦崇礼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好读经史,尤其喜欢儒家学说,精通诗、书、礼、易,在科举考试中,又都考上了明经进士科。所谓明经进士科,就是考上了明经科,其出身和进士同等待遇。所谓“出身”,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证书,有了这种“出身”,就可以封官授职,走上仕途。
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綦崇礼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两三岁就开始学字诵诗,史书说:“崇礼幼颖迈。”意思是说,他在幼年时,就很是聪慧超群。当时,他的记忆力的确很强,对祖父和父亲教给他的知识,学一两遍就能记住,且不会忘记。当他长到四五岁时,就学着祖父和父亲的样,开始自己读经书,父亲发现后,曾对他说:“还是先学点简单的诗文吧,学经书,你现在是读不懂的。”
小崇礼则仰着头回答说:“看不懂,多读几遍不就懂了么?”
父亲感到他有志气,在他六岁那年,便送他到县学读书。因为他还不到上学的年龄,县学的老师开始不同意收留他,后经他的父亲向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又亲自从他读过的经书中提出几个问题让他回答,感到他的智力的确不同于一般孩童,便破格收留了他。
綦崇礼入学后,学习刻苦勤奋,钻研精神强,在读经书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有时连老师都难以马上答复出来。因此,老师对他也很重视,对他提的问题,一时不能回答的,总是要千方百计地翻阅查找各种资料,尽量给他一个圆满的答案。
綦崇礼经过两年的努力,不仅掌握了大量的经书知识,而且写诗作文,不假思索便能一挥而就,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
在他十岁那年的一天,县城有户人家死了老人。主人为了表示对老人丧事的重视,想找人写一篇墓志铭,以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按说,墓志铭这种文章并不难写,可是由于这户人家是县城中的名门望族,家里人又都很有学问,如果写得不出色,就会丢人现眼,让人看不起,因此,一般人都不敢接受这个任务。
正当主人为一时找不到撰写墓志铭的人选而着急的时候,綦崇礼主动登门,毛遂自荐,要求承担撰写这篇文章的任务。
帮助主持丧事的见他是个孩子,便对这家主人说:“写墓志铭,这是件大事,要刻在碑上,流传千古,可不是玩的。他一个正在念书的学生,怎么能承担这么大的事呢?请您千万不可轻易答应,以免后人耻笑。”
主人家则说:“现在人选一时难以找到,又听说他在学校诗文俱佳,不妨让他一试;若不行,到时不用也不晚啊!”
也有人对綦崇礼当面讥讽说:“人小野心不小,胎毛未退,就敢写墓志铭,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对这些闲言碎语,綦崇礼没有反驳,只是报之一笑。当主人给他介绍了死者的生前情况后,綦崇礼略加思考,便提起笔来,不到半个时辰便写完了。主人看后,大为惊奇,想到綦崇礼写的这篇墓志铭,不但格式符合要求,而且文辞优美,感情真挚;更令人满意的是,全文只用了三百字,便把死者生前几十年的生平事迹写得明明白白,遂当场决定采用。
事后,这家主人拿着这篇墓志铭,找到綦崇礼的父亲称赞说:“我一生见过不少墓志铭,自己也曾受人之托写过一些,但像令公子写得这样言简意明,实属头一个,贤侄真是当今一位难得的人才啊!”
綦崇礼为人写墓志铭的事并未告诉父亲,所以当听了这家主人的言语,他父亲接过文章看后,也是大吃一惊,不由得感慨地说:“我家多积德行善,其善果也许就应在这个孩子身上了!”
于是,綦崇礼的“神童”之称不胫而走,广泛传开。
不久,綦崇礼便以“神童”的身分被送到太学(国家最高学府)读书。有一天,宋徽宗到太学视察,太学博士拿出太学生的文章请皇帝审阅。皇上看后,认为这些文章多为平庸之作,缺乏文采,唯有綦崇礼写的两篇文章备受称赞。
公元1118年,綦崇礼参加进士科考试,一举中第,走上仕途。以后不断升迁,先后任工部员外郎、给事中、中书舍人,为同僚所推重。两年后,又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再授翰林学士,后又任史馆修撰,奉旨重修宋神宗、宋哲宗国史。他在翰苑一待就是五年,所撰诏令数百篇,皆言简意赅。
后来,綦崇礼见金军不断南侵,曾多次支持抗金,输送钱帛以供前线抗金将士,但见朝廷腐败,国破之势难以挽回,遂辞去官职,退居台州。于公元1142年去世,终年五十九岁,其著作有《北海集》传世。
王十朋题诗讽权贵
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浙江温州乐清人,出生于公元1112年,高宗时以对策名列前茅,被定为第一甲第一名,即头名状元。
在他的少年时期,有着不少传说和故事,据说元朝人柯丹丘的一部传奇《荆钗记》,说的就是宋代状元王十朋,以荆钗聘娶钱玉莲为妻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作者这里所撰写的,则是他小时候苦学成才的两则故事。
关于王十朋的出生,有一段迷信的说法。
据说,王十朋的父母婚后多年没有儿子,眼看年过六旬,尚无动静,夫妻心中都十分焦虑。于是,两位老人每天去江心寺烧香祈祷以求赐子。王十朋的祖母有个哥哥,名叫严阇黎,号伯威,博学多才,诗文出众,是浙江最有名的学者。公元1112年一月,正当王十朋的父母再次祈祷的时候,严伯威突然谢世。当天晚上,王十朋的祖父梦见严伯威,手里拿着一大束用花编成的花球,对王十朋的祖父说:“孝祖(王十朋祖父的名字),你求孙子很久了,今日我来了。”
从此,王十朋的母亲就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了王十朋。因为严伯威生得眉浓且黑而且下垂,眼窝深陷而有神采,人们见了王十朋,都说他和严伯威模样相同,王十朋是严伯威投胎转世而来。
王十朋出生后,天资颖悟。两三岁时,祖父教他读书写字,他一学就会。也许是家中读书空气浓厚的影响,王十朋五岁的时候,就天天拿着书本自己读,而且读得刻苦认真,废寝忘食。他读书的速度相当惊人,《宋史·王十朋传》中说他是“日诵数千言”。不久,王十朋的祖父见孙子天资过人,非同一般,很有发展前途,便将他送到温州江心寺读书。这里的住持,法号叫真歇了,精通史书,博学多识。他见王十朋的确聪明,便同意收他为徒。
在江心寺真歇了禅师的指点下,王十朋系统地学习了《尚书》、《春秋左传》、《史记》、《汉书》和《后汉书》等著作,同时研读了自《诗经》以后历代大诗人的经典诗篇。例如屈原的《离骚》、左思的《三都赋》,以及汉代的《乐府》和魏晋时期建安七子的作品,还有唐代许许多多的名字名篇。就这样,王十朋在江心寺就读三年,不仅满腹经纶、饱学多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且还练成了一手好书法,成了温州远近有名的小才子。所以,人们更认为他是当初的大学者严伯威转世了。
不过,他的叔父宝印大师却对他说:“人家都说你是我的舅父严伯威转世,诗文倒还相似,书法却是怎么也赶不上的!”
王十朋也因自己的书法赶不上严伯威而感到遗憾,所以丧气地回答说:“可也是呀,严伯威是个出家人,只食蔬菜,诗、文、书法,却都那么好,我终日山珍海味,却依然赶不上他,为什么如此愚笨呢?”
由此可以看出,王十朋还是十多岁孩子的时候,人们都常常拿他和当时的著名学者相比,足见那时他也已经是个大学问家了。
王十朋诗文和书法出名后,震动温州,许多人都纷纷前来拜访,有的请他题诗,有的请他写对联,其目的就是能得到他的真迹。
王十朋对一般平民百姓、文士学子相求,总是有求必应,尽量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但是,他对当地权贵却惜墨如金,不肯轻易留字。
温州城里有个叫钱百享的人,以其父在朝为官,家中有钱有势,常常仗势欺人;他粗通文墨,还常常做出一副有学问的样子,千方百计地与文人墨客来往。所以,真正有学问的人,既不惹他,也不理他,对他敬而远之。
钱百享最仰慕的人是王十朋。他认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诗文有名,是很了不起的;所以,他一直以得到王十朋的笔迹为荣。但是,王十朋年龄虽小,脾气却怪,瞧不起他。钱百享曾几次派人请王十朋来家做客,都被王十朋拒绝了。因此,钱百享心中很是不快。
这一日,钱百享的手下人回来报告说,王十朋对书院里一位姓何的教书先生很看重,他们像师徒一样关系密切。教书先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每当外出访友,王十朋都要陪同前往。
钱百享一听,高兴地说道:“这个消息很重要。既然如此,我们就找个理由,邀请书院里那位何先生来家做客,王十朋不就可以来了么?只要他们一来,再让王十朋题诗,他就无法推辞了。”
手下人立即恭维附和说:“还是老爷智多谋广,这真是一个绝妙的好办法。”
随后,钱百享便定了个日子,找了个理由,派手下人前往书院相请。
那书院何先生也知道钱百享名声不好,本不愿前往,怎奈钱百享的差人把理由说得天花乱坠,又十分热情、恳切,况且钱百享的父亲还是个大官,自己也不敢得罪,也就无可奈何地答应下来了。
这一天,书院里的何先生来了,果然,王十朋也陪着来到钱家。可是,当王十朋把老人安顿好之后,非要告辞离开不可。钱百享哪肯答应?便一个劲地挽留。最后,钱百享终于拿教书先生摊牌了:“王公子不给我面子,难道也不给先生面子吗?何先生,你就说句话吧!”
何先生虽然面有难色,但还是开口了:“十朋,既然钱老爷如此看重你,你就留下吧!”
王十朋无话可说了。
席间,酒至半酣,菜过五味,钱百享不打招呼,便命人取来笔墨纸砚,放在一张预先准备好的书案上,然后恭恭敬敬地对王十朋说:“听说十朋贤侄出口成诗,落笔成文,在下敬慕已久;幸蒙今日光临寒舍,不胜荣光之至,务请贤侄给个面子,题诗一首留作纪念。”
王十朋见钱百享那种可怜巴巴的劲头,语言又低三下四,不觉感到恶心;但对于相求之事,实也无法推辞,于是接过笔来,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题首诗倒也不难,但不知钱老爷欲以何为题?”
钱百享见王十朋已经答应,忙不迭地赔着笑道:“随便,随便。如真要在下出题,那就请以我的名,再加上个‘升’字,作为每句诗的开头,不知是否妥当?”
王十朋听后,稍一思索,又用眼角瞅了瞅钱百享,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那好吧,恭敬不如从命。”
接着,便提起笔来,一挥而就。其诗云:
钱家鱼肉满箩筐,
百姓糠菜填饥肠。
享福勿忘造福人,
升官莫成殃民郎。
何先生看后,连称好诗;钱百享看后,肚里却像吃进一个苍蝇一样难受,但又不能说不好,便顺着何先生的口气称赞说:“不错,不错,的确是首好诗!”
可是,待何先生和王十朋走后,他便把这首好不容易得到的“王十朋真迹”藏了起来,再也没听说他拿出来让人看过。
王十朋长大后,初曾聚徒讲学,后入太学授业,于公元1157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一,从此走上了仕途。
从政期间,王十朋以其才华受到宋高宗重用,授他绍兴府鉴判,总理诸案、文卷。他任职后,克尽职守,执法严明,下属官吏没有一个敢违法乱纪的。在抗击金军南侵中,他是主战派,多次上书皇帝,力陈抗敌保国大计;后又出任饶州、夔州、湖州、泉州四州知州,关心民众,救灾除弊,深受百姓拥护。在他离职后,许多百姓都画了他的像在家中供奉,以怀念他们心中的这位好官。
公元1171年,宋孝宗任他为龙图阁大学士,不料诏令刚下,王十朋就去世了,终年六十岁。
汪应辰苦读中状元
公元1135年8月,汪应辰参加京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会试中试,殿试的时候,考试的题目是“吏道、民力、兵势”。汪应辰在答卷上写道:“我认为,治国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以‘诚’为本。皇上作为人主,只要能身体力行,做到这一点,其它的一切问题就都好办了。”
高宗看了他的答卷,十分满意,认为他的回答切中要害,并认为此人必定是一个十分老成持重的人,于是钦定其为一甲第一名,即头名状元。不料,当金殿唱第时,高宗看到的竟是位年仅十八岁的少年,不由得对文武百官叹道:“这样的年龄,能写出这样成熟老练的文章来,真是个奇才啊!”
当高宗了解到,他钦点的这位少年状元郎,竟是因家中贫寒,借柴草之火光读书成才的,更是惊叹不已。尔后,高宗又认为这位少年状元郎原名“汪洋”,有语病,便将“洋”字改赐为“应辰”,并特地写了一篇《中庸》赐给他。于是,汪应辰借柴读书的事迹,随着圣上亲赐《中庸》的最高奖赏,轰动了整个朝廷。
汪应辰,字圣锡,本名洋,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人。史书说他:“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汪应辰小的时候读书还有个特点,即善识奇字。就是说,一些常人不认识的奇怪字,他都能通过翻阅资料查个明白,大人们对他都感到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