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雨
16659400000023

第23章 创业情怀(4)

回眸六十年,卓然不凡。荷山中学创办伊始,首届毕业生高考成绩名列全省第三,声名远播,被誉为“闽南三大侨校”之一。荷山中学走过了脚踏实地、诲人不倦的六十年,走过了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六十年。六十年来,荷山中学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打造了荷山中学昨日的辉煌;用知识和智慧,挺起了荷山中学今日的脊梁;用博爱和文明,积淀了荷山中学丰富的底蕴;用豪情和壮志,书写了荷山中学壮丽的篇章,真可谓:耕耘和收获一色,奋斗与成绩齐飞。

校庆当天,天公不作美,台风“鲇鱼”登陆,狂风暴雨交加,但这丝毫不能阻挡当年的莘莘学子从四面八方赶来,回到母校,欢聚一堂。无论多少时空轮回,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股泪下的冲动,本以为早已遗忘尘封的过往一幕幕闪出,竟然是那么的鲜活生动。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中注定要和一座学校交汇的话,那我们年少的心目中最向往难忘的就是——荷山中学。追忆此情,当时惘然,就像我们曾经无数次的站在港仔海岸边远眺,却不知它已经浩浩汤汤地流入了我们的生命。驻足回望母校荷山,它的诚朴与严谨,它的勤奋与创新,都已经融入了学子们的思想和血液。德高不言,下自成蹊,古风化雨,润物无声。

第二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三十多年光阴如梭。遥想当年,我们从不同的乡镇赶来,相聚在这里。几度春秋,几度寒暑,这里有我们发愤忘食苦读的身影。当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任云卷云舒,闲庭花落,这里也记录了那乐以忘忧的单纯心情。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我们成就了学业,打下了日后成长的基础。

怎么能忘得了?那数十里长的求学路。每个周六中午我们从学校的这头走过那长长的泥泞小路,回到家中。周日的傍晚我们从家的那头,又是走过这长长的小路,回到学校来。不同的是每个瘦小的肩上多了一袋沉甸甸的地瓜和少以粒数的白米,那就是我们一周的口粮。

怎么能忘得了?最高兴的是假期里留校值班的日子。因为那时我们暂时放开课本,和家里沉重的农活,尽情的欢乐。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是我们的最爱。二胡,笛子都曾经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还有那当时叫“毒草”的爱情手抄本,拨动了我们情窦未开的心弦。

怎么能忘得了?学校食堂里那个大大的蒸笼,我们争先恐后排队等“炊罐”的日子。盼望着下课铃声响起,用最快的速度飞奔到食堂里,美美地享受着滚烫的地瓜饭和清可见底只有三五米粒的所谓“米汤”。

怎么能忘得了呢?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大成楼、民主楼。夜晚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在这里入睡。清晨,我们又从这里醒来,开始一天的学习。

后来,我们或先或后离开了这里,我们的母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那些最初离开母校羽翼保护的日子里,我们也曾经迷茫过,也曾经有过被迫夭折的梦想,成为终身的憾事。但是,母校在我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叫“慎毅”种子。“力、胆、智、学”的格言催发我们不断拼搏的斗志!

第三节“谁让我们读荷山中学”

从“弱冠”到而立,从“不惑”到“知天命”,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里程碑,记载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如今我们或呕心沥血,育人子弟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成为人民的公仆;或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成为叱诧风云的商界精英;或建屋造桥,走南闯北,成为实力雄厚的建筑名家……总之,各条战线都有我们奋斗的雄姿,都有我们骄人的成绩,都有我们事业的辉煌。

今天我们在这里彼此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母校的培育之恩——没有我们的母校就没有今天的我们。陈庆宗同学说过:“谁叫我们读荷山中学呢!”是的,谁叫我们读荷山中学,把母校装扮得更美丽,为母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原是我们每个荷山学子的分内之事。因此,陈庆宗、刘申榕、曾玉山、陈海图校友倡议74、78届校友捐款重建大成楼、民主楼得到了热烈的回应,特别是74届刘南强校友的一句话特别令人感动:我们与母校的兴衰与共,名利我不要,如果母校还要捐款,任何时候都可以来找我!一枝独秀不是春,回报母校的故事还在继续。李德文校友认捐和平楼,苏碧山校友认捐大礼堂……就是有了这样许许多多无私奉献的校友,才能在母校60周年校庆之日,顺利完成了大成楼、民主楼揭牌剪彩仪式。我们愿意用这样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来表达我们对母校最美好的怀念之情!

第四节情系荷校,谱写新章

一个人的中学生涯只有一个母校。荷山的校园,让我们魂牵梦引;荷山的草木,让我们感到情韵悠长。一个人的一生只有唯一的中学生涯。三十多年的情谊是一段割不断的情,是一份分不开的缘,如佳肴陈酿,越久越甘醇。三十多年前荷校让我们相聚在一起。多少欢笑,多少忧伤,多少点滴往事,多少次出现在你我的梦里,在记忆里点滴收藏。

昨天的记忆让我们珍惜,因为它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踪迹和身影;今天的相聚让我们铭记,因为她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同窗的情谊;明天的憧憬则更让我们神往,因为明天的朝阳将更加绚丽,更加辉煌!

情系荷校,桃李芬芳。每一个心灵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每一个梦想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荷山中学是一片智慧的沃土,一座攀登的人梯,一盏不灭的烛光,一个灿烂星际。在这一片属于梦想的天空,用阳光和希望,为无数心灵托起飞翔的翅膀。情系荷校,聚焦多少远眺的目光;情系荷校,生长无数奔放的诗行。

情系荷校,悠悠桑梓。我们不会忘记,各级领导部门和社会人士、各届校友在六十年风风雨雨的历程中对荷山中学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无私的捐助;我们不会忘记,在荷山中学这块沃土辛勤耕耘过的每一位教职工;我们不会忘记,在荷山中学留下青春印迹的每一位校友;更不会忘记,老校主刘玉水“荷校不成,至死不休”的铿锵誓言。

情系荷校,召唤着我们传承与创新。让我们以六十年校庆为契机,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聚精会神抓质量、脚踏实地谋发展,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脉搏,以高标准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师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发扬“校主倾资办学、校友倾情助学、教师倾心教学、学生倾力苦学”的荷山精神,谱写荷山中学新的壮丽乐章!

水奎听雨

日前,水奎兄发给我一大摞书稿,嘱托我给帮忙串编成集,准备出版。受此垂爱我诚惶诚恐,虽然之前曾蹒跚学步地参与编辑过几本小册子,但都是小儿扮家家,连自己都不大满意,读者更不得而知了。不过挚友的重托,难启推辞之词,也就冒昧为之。拜读之余,我备为感慨,他卧薪修炼经年,终于道骨仙风了!

我与水奎兄是因武术而相识,因文学而相惜,因性情而相倾。很多年前,我就有写点关于水奎兄的想法,但迟迟未曾落笔,最大的原因是我俩太熟悉了,熟悉得不懂得该写些什么,至今依然如此。我们的交往已近20个年头了,当初的相识可谓“臭味相投”。刚从大学体育专业毕业的我,血气方刚,又思想鲁钝,本性愚憨,一介武夫。水奎兄当时是惠东武术馆馆长,在弘扬中华武术方面富有激情,很想干番事业。其表弟亦是我的同学吴兄,推荐我假期到其武馆帮忙教学事务。哪曾料到,与水奎兄竟然相见恨晚。初出牛犊的我从水奎兄身上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最初的印象,他极具个性,很有思想,是位可以为朋友倾尽所能的的性情中人,而且有些桀骜不驯。也许正因为这种性格,才注定了他往后的那段曲折的人生履迹。

在社会急促转型的上世纪90年代初,尚武的社会风气浓郁,惠东武术馆在惠安东南一带颇有影响力,加上水奎兄人脉不错,授徒千余,武馆也着实风风火火了几年。后来,我因工作的缘由离开了武馆,再后来,听说武馆的学员出事了。桃李不肖,水奎兄担当起了那份责任,一位有情有义的汉子就那么进去了!我们因此断了联系。

不久以后,我在《泉州晚报》等报刊杂志上陆续读到了水奎兄的文章。惊讶于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而且道行越来越深。我不自觉中羡慕起他的文字来,在其文章故事的激励下,偶尔也不知天高地厚地挤出一二“豆腐块”文章来,但大多为愤世妒俗之词,与水奎兄相比自愧文思生涩。他那时候写的几乎是困兽急欲脱离缰绳、摆脱桎梏的压抑。然而,灵魂的枷锁就因为在这些不经意的字里行间慢慢释开了。那一年多的时光里,他拼命地阅读和学习,涉猎知识颇广,感悟着“老庄的出世之道”、“孔孟的入世之雄”,对社会、对亲情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动。读书使他肌骨通脱,篇篇文字从他的灵魂深处爬出来,展现出他心灵细腻多情浪漫的真实。《心灵鸡汤》中有这么一句话:自己心中有栅栏,阻隔别人进来,也阻隔自己出去。然而,水奎兄通过文字和生活,把自己的阴阳两面都赤裸裸地呈现出来了,就如他在《心中的栅栏》中所说的,“心里有个栅栏,栅一打开,心便通了”。

他出来后,我第一次见到他,能感觉到他的清新换骨,阳光和朝气犹存,丝毫看不出泄气摔罐的神情,反而对人生的态度和人格的修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谈到如烟往事时,惟一感叹的是“桃李满天下颗颗尽酸,四海皆兄弟个个是贼”。说的是很浓烈的调侃味道,这着实需要一种境界!水奎兄是很随和仗义的人,对待朋友一贯坦诚相待,诚心相助。他常说:人往高处走是人性使然,但低层是我们的根基!因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记得几年前游仙游枫亭塔斗山时,见到一石刻着北宋名臣蔡襄少年时所作的咏松诗:“谁种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齐;时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让我感悟犹深。水奎兄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且交友不嫌贵贱富贫,男女老少均可成挚友。难怪乎他的朋友遍天下,也给予他接下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嗣后,他当过记者,做了编辑,开了酒店,担任企业的秘书,甚而自己侍弄起媒体工作来,现在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建筑行业,忙里偷闲中也发表了不少的文章。如果说,当年他的文字是为了早日逃离栅栏的牵绊和作为生活工具的话,那么在社会进化到如今这铜臭熏没的时代里,他有自己的事业了,手下自有一帮人手帮着拿捏文字游戏,自己写不写文章并不太重要了,早该丢到旮旯里去了,但是让我钦佩的是其志不渝,还是这样执著地持守下来,依然笔耕不辍地描述人生的际遇,浪漫的娇吟,亲情的眷念,生活的哲思,把文学的造诣糅入了生活的边角。

我初读文稿时即被其中的《听雨》等文给慑撼住了,有如醍醐灌顶,心澈如泉,立即有了偏偏联想。想不到水奎兄竟然有如此深邃的境地,便冒然提议把文集雅名为《听雨》。同时让我情不自禁地忆起了南宋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听雨,听出了一生一世,听出了心灵的震撼,更折射出他人生经历的坎坷。尽管水奎兄没有蒋捷那样因时代的挫折隐居山林,了却浮生的悲凉,更没有心存社会的冷漠和决绝,但是他中年的颠沛流离不无沧桑。听雨,可以听出一种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可以让你放下无限的怅触和悲慨,让你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也可以让你意识的灵动和情感的潜流迸涌而出,穿透细微,随意品咂生活的酸甜苦辣,或许这就是水奎兄所要表达的心境。

人生浮沉莫遗恨!俗话说:从哪里摔倒了,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但水奎兄从一个地方摔倒了,却可以从多个地方爬起来,对文学的执著便是其中之一。这让我不能不叹服!古话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管是弄文,还是弄武,水奎兄不敢争雄,也无意夺魁,但,文武兼具,我想,他还是称得上的,特别是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据我所知,他最近还在编纂一本叫《澄水如鉴——吴澄清传》的书,相信它能很快与读者见面的,在此一并表示祝贺!我文才不敏,拉扯成此篇,作为对水奎兄及其文集的管窥之见,权当凑凑热闹罢了。

陈开登谨识

二〇一二年二月

陈开登小介: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泉港区政协委员、泉港区体育总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