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雨
16659400000022

第22章 创业情怀(3)

少年励志闯商海

1955年春天,陈文贵先生出生于惠安县东岭公社燎原大队莲塘自然村。这里的人们,民风朴实,然而爱拼敢赢的闽南人精神在这里也有着最淋漓的体现。陈文贵先生从小天性善良,聪明好学。1974年,高中毕业后,随着上山下乡热潮回到了家乡,到田间地头干农活,辛苦的工作也练就了陈文贵先生不怕吃苦,坚毅而敢闯敢拼的性格。不久,惠安人独特的建筑传统让他选择接了父亲的担子,进了省五建工作。父亲深沉而博大的爱也激励着他愈发无畏向前。从做木工开始,陈文贵先生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工作,不多久备受领导赏识的他被任命为组长,身上的才华逐渐显现出来。

然而陈文贵先生的心中定格着一个令他倍感心酸和记忆深刻的画面:40多度的炎炎夏日中,父亲穿着一身布满石灰粉厚重的工作服,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却依旧埋头苦干。这样的情形时刻盘旋于陈文贵先生的脑海中,也时刻激励着他不断地砥砺前行。

“八小时之内求贡献,八小时之外谋发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如今大众企业的励志宣言似乎也在隐隐昭示着企业的创立者当初的励志与奋发图强。

不竭的激情,时刻澎湃于胸的创业梦想,使得陈文贵先生迈向建筑行业的步履愈发坚定,在创业初期,他不辞辛苦地为自己积累着创业最初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所需。“好男儿总得做出一番成就来!”这样的话语始终激励着陈文贵先生,让他在这条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茁壮成长。

精品工程,铸就品牌魅力

企业经过十几年的稳步发展,已经成为以大泉州为中心、外延周边地区,辐射全国的大型集团化企业,成为国家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企业年产值近六十亿元,仅泉州九龙分公司每年创税达1500万,在省内外设有分支机构和紧密形、半紧密形的子公司,承担业务分布全国十几个省市。企业综合实力位列福建省前三甲。

建筑市场风险环环相扣,一招不慎便有倾船的危险。但陈文贵先生总能沉着应对,锐眼识商机,在险象丛生中建立起了一支资历雄厚、精锐而高效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奋勇争先,完成了一个个的精品工程建设。

公司先后承建了华侨大学综合楼(钢结构工程)、厦门双十中学、观音山营运中心、厦门杏林商检局、北溪供水局调度中心、龙海中国移动通讯综合楼、厦门喜多OFFICE、东山海关大楼、泉州迎宾馆等一大批闽南地区重点和标志性工程。为保证这些重点工程如期完成,陈文贵先生从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方面抓起,同时研究更多的工程施工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提高管理重点工程的能力和实力。

承建泉州迎宾馆部分工程,对陈文贵先生来说机会宝贵但同时挑战也是巨大的。然而陈文贵先生所带领的管理团队却提前且出色地完成了工程建设,堪称奇迹。

2008年泉州第六届农运会主要贵宾接待单位的重要项目:泉州迎宾馆接待中心综合楼、1#楼、3#楼、5#楼的承建任务花落大众建设有限公司。任务重大,时间紧迫,为高质、高效完成任务,大众建设、九龙建设集团立下军令状,调集精兵强将,组织科学施工,在不到20个月的工期内,推广应用新技术20余项,完成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具有传统闽南建筑风格的五星级标准建筑项目,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施工进度,确保了农运会贵宾接待工作顺利进行。

泉州千亿山庄别墅在泉州地区堪称别墅界的精品,而它当初的承建方便是大众建设、九龙建设集团。凭借着精湛的施工技术、严谨的施工过程,使得该项目的施工品质更加精细合理化,其独特的地中海经典建筑造型,糅合夏威夷优雅别墅风情的经典之作,融入了泉州的丰富文化底蕴,令人赞叹不已。在承包厦门东方时代广场项目中,针对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公司管理班子大胆进行施工技术创新,开展了技术攻关,克服了重重困难,于2006年荣获了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项鲁班奖。企业承建的高层建筑还有:泉州国际星城、嘉琳广场、厦门裕盛花园、泉州和昌花园、泉州福新花园城、狮城帝苑、厦门英才商厦等。小区建筑有:厦门绿苑小区、厦门国贸阳光、兰峰城市花园、厦门鹭景湾、金山花园、国际山庄……这一个个的项目,展示的是大众建设、九龙建设集团品牌建设一道独特的风景。

据统计,福建大众建设、九建设集团所承建的工程项目80%是业主主动登门邀请的,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也是品牌的魅力,在建筑行业里是绝无仅有的,这充分地说明了企业品牌已成了大众人的一张辉煌而闪亮的名片。

“慈善是大爱,为善最乐”

白手起家的人生奋斗经历,使得陈文贵先生对弱势群体,对生活贫困的人们有着深深的理解与仁爱之心。于是,十几年如一日,走在公益慈善的道路上,风雨无阻。虽然付出了精力的金钱,但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公益,收获的是一颗快乐的心。他说这是慈善事业赠送他的最好礼物。

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如果要想改变乡村的贫穷面貌,发展教育事业是首选。深知这个道理的陈文贵先生,多年来不遗余力的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惠安县荷山中学是陈文贵先生的母校。母校不仅是一所蜚声海内外的侨校,更是一所具有60年办学历程的老校。桃李情深,母校的兴衰荣辱学子有责。2010年10月23日在荷山中学的60周年校庆兼大成楼、民主楼揭牌仪式上,陈文贵先生代表74、78届的校友代表致辞说:“我们愿意用这样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来表达我们对母校最美好的怀念之情!”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早在这两栋大楼落成前,他就一直关注的母校、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心系桑梓,尽自己的力量捐赠兴办公益事业。早在2009年的74届同学联谊会上,他就已经个人承诺为母校办两件事:一是今后母校学生考上大学,家庭经济的确困难的,他愿意无条件地资助至完成学业。二是,大成楼、民主楼教学楼捐赠项目,他个人先认捐十五万元,作为抛砖引玉。后来,他为了促成两栋教学大楼“大成楼、民主楼”早日顺利建成,多方奔走。陈文贵先生作为74届高中理事会会长,召集了74届校友,经过不懈的努力,认捐200万元建成了大成楼(78届校友认捐了民主楼)。其中陈文贵个人认捐35.6万元和大成楼前的五棵景观大树,保证了两幢教学楼的顺利开工,这也是向母校60周年庆典献上的一份特殊礼物。

如果说陈文贵先生热心母校建设,积极奔走,捐资出力,是出于对母校感恩之心,出于绿叶对根的情怀。那么积极推广公益,无私地回报社会,则更体现了陈文贵先生立足时代、回馈社会的大爱胸怀。

陈文贵先生热心公益,最大的特点不在于他一次性捐赠的数额有多巨大,而在于他难能可贵的持久的热心,和持久的坚持。以至到今天,公益慈善事业已变成陈文贵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泉州市总工会、东南早报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金秋助学”活动陈文贵先生先生已经坚持参加了十年。“金秋助学”是一个非常人性化助学活动。它充分考虑到受资助的学生长久的求学需要。在这个活动种,每个被资助的学生每年都能拿到近5000元的助学金,直至他们完成大学学业。陈文贵先生参加“金秋助学”已达十年,每年都有不少于5个的贫困大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得到他的资助。再者,尊老敬老也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5年来,他陆续捐助了几十万善款给南安市桃源镇老年协会。

因为陈文贵先生自身酷爱书法,使得他自然对文化公益事业也十分热心。泉州市素有“文化名城”之称,在复建抢救泉州传统文化的活动中,陈文贵先生捐资300万善款建造南少林寺佛院宿舍,此善举在广大的佛门子弟中引起了很大效应。再者为重现古代祈风盛典,作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文贵先生亦慷慨捐资了20万给南安市九日山祈风文化研究会,作为研究之用。截止2011年春节,陈文贵先生回报社会的善款已达500多万。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陈文贵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回顾十几年来的慈善公益之路,他说:“慈善是大爱,为善最乐。人世间有多种多样的爱,唯有参加公益事业,把爱心献给社会上最困难的弱势群体,才是一种大爱。它是无私的,不追求任何回报,它不是一时一事地心血来潮,而是坚持长年累月的做,永远地做下去。”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执着于事业,用一颗爱拼搏、勇往无畏的心,创造了自己的建筑业王国;投身于公益慈善事业,用一颗充满仁爱、诚挚的心,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爱心之歌。这就是陈文贵先生。爱心的歌谣在继续,仁心大爱也还要继续。

大爱之心不息,慈善之路不止。

——原载于泉州慈善总会《泉州慈善群英》

六十年的荷山 六十年的校庆

金秋十月,荷花飘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刚过不久,我们满怀喜悦地迎来了荷山中学的60年华诞。

六十年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六十年的时间,可以历练一所学校,我们走过艰辛,走过辉煌,曾经在困境中追求突破,在璀璨中点亮斗志。回顾六十年风雨历程,我们感慨万千: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师资力量稳步提高,教学业绩引人瞩目。

回眸六十年,卓然不凡。荷山中学创办伊始,首届毕业生高考成绩名列全省第三,声名远播,被誉为“闽南三大侨校”之一。荷山中学走过了脚踏实地、诲人不倦的六十年,走过了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六十年。六十年来,荷山中学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打造了荷山中学昨日的辉煌;用知识和智慧,挺起了荷山中学今日的脊梁;用博爱和文明,积淀了荷山中学丰富的底蕴;用豪情和壮志,书写了荷山中学壮丽的篇章,真可谓:耕耘和收获一色,奋斗与成绩齐飞。

弹指六十年,桃李芬芳。每一个心灵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每一个梦想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荷山中学是一片智慧的沃土,一座攀登的人梯,一盏不灭的烛光,一个灿烂星际。在这一片属于梦想的天空,用阳光和希望,为无数心灵托起飞翔的翅膀。六十年的璀璨,聚焦多少远眺的目光;六十年雄视,生长无数奔放的诗行。

风雨六十年,悠悠情愫。我们不会忘记,各级领导部门和社会人士、各届校友在六十年风风雨雨的历程中对荷山中学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无私的捐助;我们不会忘记,在荷山中学这块沃土辛勤耕耘过的每一位教职工;我们不会忘记,在荷山中学留下青春印迹的每一位校友;更不会忘记,老校长刘玉水“荷校不成,至死不休”的铿锵誓言。

六十年校庆,召唤着我们传承与创新。让我们以六十年校庆为契机,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聚精会神抓质量、脚踏实地谋发展,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脉搏,以高标准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师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发扬“校主倾资办学、校友倾情助学、教师倾心教学、学生倾力苦学”的荷山精神,谱写荷山中学新的壮丽乐章!

附:情系荷校(纪录片旁白)

第一节相聚荷校

“东海之滨,龙潭港湾。侨乡名校,是我荷山。”(音乐开场白)2010年10月23日,在这个难忘的日子,我们满怀喜悦地迎来了荷山中学的60年华诞。

时光的钟摆拨回六十年前。六十年前,这片形似荷叶的红土小山丘,还是一片荒芜。日来飞沙走砾,夜来暮鸦乱飞,磷火萧森。就是在这片荒芜的小山丘上,校主刘玉水先生许下一个朴素而又崇高的宏愿:他要办一所“穷人的孩子读得起的学校!”倾资办学的崇高理想在这片土地点燃。

六十年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六十年的时间,可以历练一所学校,我们走过艰辛,走过辉煌,曾经在困境中追求突破,在璀璨中点亮斗志。回顾六十年风雨历程,我们感慨万千: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师资力量稳步提高,教学业绩引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