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不知晓的濒危动植物
16609400000021

第21章 濒危动物篇(12)

大食蚁兽和两种小食蚁兽在秋天交配,幼仔会在春天出生。大食蚁兽站立着分娩,把尾巴当成除了后腿之外的第三个支撑。新生幼仔很早熟并且有着锐利的爪子,使得它们在出生后不久就能抓住母兽的背部。一胎两只幼仔的情况很少见,新生幼仔会经过大约六个月的哺乳期,但是可能在2岁之前一直跟随母兽,直到它们达到性成熟。大食蚁兽的幼仔在出生后1个月内会猛长,但一般还是移动缓慢并且被母兽背在背上。两种小食蚁兽可能会将幼仔放在首选的哺乳地点边的一根树枝上,或者将它们放在树叶巢中一小段时间,二趾食蚁兽也会如此。二趾食蚁兽会给幼兽喂已半消化过的蚂蚁,雄兽和母兽都提供这种反刍食物,幼兽可能被它的父亲或者母亲带着并喂养。幼小的大食蚁兽是它们父母的缩影,而幼小的小食蚁兽与它的父母并不相像。

大食蚁兽事实上并不挖洞,只是挖出一个浅浅的凹型地坑,一天睡上15个小时,休息时,它们会用大大的扇状尾巴盖住身体。两种小食蚁兽一般找树洞休息,二趾食蚁兽在白天则蜷曲在树枝上睡觉,用尾巴包住脚,它们一般不会在一棵树上超过一天,每天会换不同的树。

大食蚁兽和两种小食蚁兽能从肛门腺产生出一种有极强气味的分泌物,二趾食蚁兽则有一个面部腺,但其功用还不清楚。大食蚁兽也能辨别出它们自己的口水味,但是否用唾液分泌物来进行交流还不是很清楚。

所有的食蚁兽都有很低的新陈代谢率:在有胎盘的哺乳动物里,大食蚁兽的体温是有记录者中最低的,只有32.7益;两种小食蚁兽和二趾食蚁兽的体温也不是很高。大食蚁兽和两种小食蚁兽日常活动时间一般都不超过8小时,二趾食蚁兽则更短,只有4小时。

主要基于微小的颜色样式区别,大食蚁兽被分成了3个亚种,中美小食蚁兽则被分成了5个亚种。中美小食蚁兽的颜色变化主要在于黑色“背心”部位的大小和黑度,这一物种的所有个体几乎都不同程度地显露出具有这个特征的记号。那些北部区域里的中美小食蚁兽的皮毛一般都是始终如一的明亮颜色,而南部区域的小食蚁兽皮毛则有着显着的背心式毛块。在地理上毗邻的区域里,这种物种的不同尤其显着,并且可能是性状转移的一个优秀例子。皮毛颜色的变更能解释为什么小食蚁兽会被分为13个亚种,皮毛颜色的不同也能解释二趾食蚁兽被分为7个亚种的原因。在北部区域,二趾食蚁兽一律都是金黄色,或者背部有暗色条纹,但越往南颜色越变为灰色,背部条纹也越来越暗。

猎人的猎物

除了当地皮革工业小规模使用小食蚁兽皮外,食蚁兽几乎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也很少被人类猎杀以作为食物。尽管如此,因为栖息地的丧失和人类的侵扰,大食蚁兽还是从历史上它们在中美洲存在过的区域里消失了。在南美洲,它们经常被作为纪念品捕获或被动物商人捕捉,在秘鲁和巴西的某些地方,它们已经绝迹了。两种小食蚁兽出现在接近人类居住地时,也会遭遇厄运,它们很可能被猎狗所追逐,或者在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公路上被轧死。在委内瑞拉大草原上,幼小的小食蚁兽则可能被驯养,并且成为人们很喜欢的宠物。尽管如此,对这些生物来说,最严重的打击莫过于栖息地的丧失和它们所依赖的猎物种类的消亡。

亚洲象

亚洲象又名印度象、大象、野象。

体长5~6米,体重达4000~6000千克。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根长约2米的肉质长鼻,鼻端有1个肉突。雄象象牙长达1米多,那是它强有力的防卫武器。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披着稀疏的短毛。

亚洲象属今天只有一种,包括4个亚种,印度象,锡兰象,苏门答腊象,婆罗洲侏儒象,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它鼻端有一个指状突起,雌象没有象牙,即使是雄象也有一半没有象牙或象牙很小,耳朵比较小、圆,前足有5趾,后足有4趾,共有19对肋骨(其中苏门答腊亚种有20对,但比非洲象少一根),头骨有两个突起,背拱起。性情温和,比较容易驯服。过往可再分4个亚种:

印度象﹑锡兰象﹑马来西亚象及苏门答腊象。

马来西亚有一种亚洲象亚种---侏儒象,个头更小。纳米比亚有一种非洲象亚种---沙漠象,足下肉垫变大,更适应缺水的生活,非常知道节约用水,而且会在沙漠中寻找水源。

亚洲象是亚洲哺乳动物中的庞然大物,亚洲象全身深灰色或棕色,体表散生有毛发。成年雄性亚洲象肩高为2.4~3.1米,重为2.7~5.5吨,雌象体形稍小。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尾巴不长,顶端有毛刷。同非洲象相比,亚洲象体形较小,耳朵较小,前额较平。

上门齿突出于口外,略向上翘,最大的象牙长为1.5~1.8米。只有雄性亚洲象长有象牙。象皮厚毛少,鼻与上唇愈合成圆筒状长鼻,两个上颌门齿大而长,就是所谓的“象牙”,口中一般每侧有三个前磨牙和三个后磨牙,食用高纤维的食品,如树叶、草类等,磨牙并不是同时长出,现存的磨牙磨损后,新的磨牙才长出来,所以如果最后一颗(第六颗)磨牙大约在60岁磨损后,老象可能死于营养不良,如果继续饲喂磨碎的食品,它有可能继续活下去。

亚洲象的象鼻是鼻子的延伸,顶端有一手指状突出物非常敏感而灵巧。大象使用象鼻呼吸、闻味、喝水(吸水后放入口中)以及携握物品。

亚洲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栖息于热带地区。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谷、河边、竹林、阔叶混交林中游荡。好群居,喜游泳,没有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很广。

河马

河马是非同寻常的双物种现象的一个典型例子---双物种现象即两个有很近血缘关系的物种分别适应不同的栖息地(其他例子包括森林象和草原象以及两种野牛)。大一点的河马栖息在草地上,小一些的则生活在森林里。

河马因其生活被划分和隔离的方式而显得不同寻常,如繁殖和觅食发生在不同的栖息地,白天在水里活动,夜间在地上活动。生活区域的划分被认为和它们独特的皮肤结构紧密相关,当它们暴露在白天的空气中时,皮肤的失水率很高。因此,它们白天花大部分时间待在水里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河马的失水率比其他动物要多好几倍,每5平方厘米的皮肤每10分钟就要失掉12毫克的水,其失水率是人的3~5倍。

两栖有蹄类动物

普通河马有着大的桶状的身体,靠它们那看上去似乎难以支撑体重的相当短的腿来平衡,实际上河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浮在水里的。它们的眼睛、耳朵和鼻孔都在头的顶部,使得它们在水中的时候可以看、听和呼吸。由于水栖性比较差,倭河马的眼睛长在头部更靠边的地方。此外,它们的脚也很少有蹼,而是有着更短的侧趾。河马身体两侧的前部是倾斜的,使得它们可以通过那些矮层的丛林;普通河马的背脊和地面大致是平行的。两种河马的下颌都在头骨后面很远的地方,因此它们可以打大大的哈欠。它们的嘴巴可以张开到150毅,而人的嘴巴只能张开到45毅。

两种河马都主要在夜间活动,但普通河马在草原出没,倭河马则是森林动物。

普通河马白天待在河、湖或泥坑里。在黄昏,它们开始外出到内陆3~4千米的范围里吃草。

一些河马,通常是雄性,在湿润的季节,会选择待在草原上出现的临时泥坑里休息,以便节省能量,而不总是回到那些永久的水域里,这样一来,这些河马可以将它们的活动范围扩大到10千米。

有的时候,倭河马待在河床的洞穴里,但这显然不是它们自己挖的洞穴,而是诸如非洲小爪水獭或者斑颈水獭这些动物的活动造成的---它们在树根之间挖洞穴,这些洞穴会随着河水的冲刷和侵蚀而变大。

一直以来,河马同猪以及西猫,都被分在偶蹄目中的猪亚目,但近来有关线粒体DNA的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河马和鲸类有着更近的联系。鲸类和偶蹄类动物有亲缘关系已经被大家所接受,但是先前并没有确定哪组偶蹄动物和它们最接近,现在看来,就是河马。鲸类和河马的分化大约出现在5400万年前,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是另一种的继承,仅仅意味着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鲸类和河马的化石记录非常有限,因此我们或许永远也搞不清它们共同祖先的模样。

非洲特有

普通河马,也就是两种中体型比较大的那种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大部分种群发现于东部和南部的一些国家。小一些的倭河马主要限于利比里亚,在其邻国塞拉利昂、几内亚以及科特迪瓦也有一些小群,还有一个隔绝的亚种则存在于离利比里亚1800千米远的尼日尔河三角洲附近地区,其数量从来就不多,现在是否依然存在还有争议。

尽管它们现在仅存在于非洲,但是河马过去的分布要广泛得多。那些已经灭绝的河马虽然不曾到达澳大利亚和美洲,却曾经大量出现在欧洲和亚洲。

有节制的进食者

考虑到它们巨大的体型,河马的饮食习性相对而言是比较“节约”的。它们每天只吃相当于自身体重1%~1.5%的食物,是可与之比较的诸如白犀这样的哺乳动物的一半。从乌干达精选出来的河马身上发现,其雄性胃的平均净重只有34.9千克,雌性为37.7千克。由此看来,成天待在温暖的水里是保存能量的一种高效生活方式。

普通河马一般只吃草,有时也附带消化一些双子叶植物(非禾本科草本植物),但任何时候都不会吃水中的植物。尽管有些孤立的报道说河马也吃肉,有时候其“猎物”还是被它们杀死的,但通常它们只吃一些腐肉,只有一例报道说它们自相残杀。倭河马有着更为不同的食物范围,由落下的水果、蕨类植物、双子叶植物和草类组成。它们晚上离开水去吃水果、蕨类植物的叶子或者森林地表的草,它们用厚厚的唇去取食,而不是通过牙齿去咬。

河马需要依靠它那不同寻常的消化系统,以分解那些占它们草类食物主体的粗糙的纤维素。它们的胃由4个胃室构成(尽管有权威人士坚持认为只有3个),其功能同反刍动物中的牛和羚羊比较类似,发酵“桶”中的微生物会产生分解纤维素所需要的酶。河马还会将那些部分消化了的食物重新返回到嘴里,进行第二次咀嚼。

群居但是不爱交际

河马的群居生活并不突出。大约10%的雄性是有领地的,但由于两栖的本性,它们并不保卫小块的陆地,而是防卫长达几百米的河岸或者湖岸。它们也允许其他雄性进入领地,前提是它们必须很顺从,但是会尽全力独享同领地里的雌性交配的权利。如果一个独身的雄性没有遵守这一规则,挑战领地所有者的权威,激烈的争斗便一触即发。血腥的争斗往往会导致其中的一个死亡,它们的攻击主要依靠长达50厘米的锋利的下犬齿。河马在排便过程中,会猛烈晃它们的尾巴,把它们的粪便喷得很远很广。这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因为雄性可以通过这个做标记,以便彼此区分开来。扩散粪便更可能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定位手段,因为那些从矮树丛蔓延到吃草的地面的区域通常是被喷过标记的。

雌性通常存在“派别”,但它们并不以群居的团体形式出没。雌性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尽管每天早晨回到同样的水域里。除了带着幼仔之外,它们一般会离开水独自去觅食,另有证据表明,它们会经常更换领地。普通河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是临时选择群居而已。

倭河马同样缺乏社会性,除了交配以及带着幼仔的母河马之外,人们经常发现它们独自生活。人们不能完全确定它们是否是有领地的动物,但一般认为它们不是。雄性一般生活在和其他雄性有重叠的居住范围里,很多雌性也共同生活在这片区域内。当人们发现成年倭河马在一起时,通常是雄性在交配之前追求雌性,而类似的示爱却不会出现在普通河马身上,它们的交配是高度强制性的,雄性一般会粗暴对待雌性。两种河马的交配一般都发生在水里,倭河马有时也在陆地上交配。

河马的水栖习性部分是由它们的皮肤结构决定的。河马的皮肤非常厚(普通河马最厚处可达35毫米),包括一层薄的含有很多神经末梢的真皮上面的表皮和一层浓密的含有纤维的胶原质层,这种结构赋予了它们很大的力气。真皮下面布满了粗糙的网状的血管,但是没有皮脂腺(真正的温度调节器),这就意味着它们不能出汗,因此水是让它们的身体降温的关键所在。和某些大型哺乳动物通过白天吸收阳光的热量,然后在凉爽的夜晚释放热量来调节身体的温度所不同的是,普通河马主要依靠待在水里,从而将体温持续地保持在大致不变的范围以内。倭河马也是采取同样的体温控制方式,它们皮肤的生理特点与普通河马是类似的。

除了尾巴上和嘴周围有一些刚毛之外,河马的皮肤是无毛的,也被认为是很敏感的。河马的体色是略带浅灰的黑色,适度夹带着一些略带粉红的棕色,而倭河马则是清一色的黑色。

关于河马分泌血液的荒诞说法可能源于它们皮肤下面腺体产生的被当做“防晒霜”的大量分泌物,在阳光下,这种分泌物能由无色变为红棕色。这种分泌物还有抗菌特性,可以快速干净地治愈那些在同其他雄性争斗中造成的创伤。

河马的生殖器官和常见的哺乳动物大同小异,但它们的睾丸是部分下沉的,因没有阴囊导致很难区分性别。雌性的两个特别之处在于:阴道的上部有明显的大量的褶皱,生殖道的前庭有两个突出的囊。这些部位的功能至今还是未知的。

普通河马能够产生引起共鸣的呼喊,一开始是声调很高的尖叫,随后是一系列深沉的隆隆的低音,这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大部分的呼喊是在空气中传播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普通河马在水下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所有的普通河马都是在夜间发出呼喊,但此时正在吃草的其他河马并不能听见,不知道这些呼喊究竟有什么用。所谓的“齐声合唱”是雄性团体喜爱的,当一群河马一起咆哮,然后被邻近的河马群回应时,声音就像波浪一样,沿着河流传开。这样的声波可以在4分钟内传到下游的8千米处。声音越大,表明群体越大,也就意味着雄性的领地统治者更为强大,因此这些声波也是针对雌性很好的“广告”。这种呼喊有时也被领地所有者用来向无领地权的其他雄性展示力量、发号施令。

有时河马会在水下发出滴答的噪声,这种水下的呼喊被用来宣告在黑暗的水里有一只河马存在。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是用来起定位作用的,然而解剖学证据表明,水下的声音是通过颌骨来收集的,因此这些呼喊能同时被水面以上的耳朵和水面以下的颌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