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喧嚣的海洋
16592700000020

第20章 海洋之谜(3)

例如,有的认为,由于“死神岛”附近海域常常掀起威力无比的巨浪,能够击沉猝不及防的船舶(有的认为,“死神岛”的磁场迥异于其邻近海面,且变幻无常,这样就会使航行于“死神岛”附近海域的船舶上的导航罗盘等仪器失灵,从而导致船舶失事沉没;较多学者认为,由于此岛的位置和面积经常迁移变化,岛的附近又大都是大片流沙和浅滩,许多地方水深只有2—4米,力口上气候恶劣,风暴常见,因此,船舶很容易在这里搁浅沉没。

关于“死神岛”之谜,仍需深人探索和研究。

“慕尼黑号”是如何失踪的

1980年5月,欧洲大报都在显著版面刊登一条新闻:“不来梅海事法庭经过一年多调查审理,将于6月2日开庭,裁决‘慕尼黑号’沉船案。”消息传开,西方航运界人士议论纷纷,等待结果。

“慕尼黑号”是一艘新型的现代化船舶,装有先进的导航通讯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1978年12月7日,4.5万吨级载驳船“慕尼黑号”装上最后一艘船舶后,缓缓驶出原联邦德国不来梅港向目的港一美国萨瓦纳港驶去。

“慕尼黑号”在阴沉的大西洋上连续航行了4昼夜。11日午夜0时7分,“慕尼黑号”报务员恩斯特同他的好友一“加勒比号”报务员通话,告诉他“……天气不好,风浪很大,海浪不断冲击船身……”此时两船相距450米。

两小时后,“慕尼黑号”发出遇难求救信号。希腊货船“麦里欧号”第一个收到求救信号,但始终未能同“慕尼黑号”建立联系,于是迅速发出了“慕尼黑号”遇难的方位和信号。

3时15分,一个幽灵船的电台向“慕尼黑号”发出了奇怪的呼号:“向前,左舷50。”但“慕尼黑号”仍无声息,始终没有报告出事原因。12日早晨美国海难救助中」0发布公告,要求在“慕尼黑号”附近海域的船舶相应改变航向,协助寻找。

救助拖轮分别从荷兰、比利时、原联邦德国、英国等地相继以最快速度开往出事地点。英国皇家空军出动最先进的反潜飞机参加救助。可是,停泊在离“慕尼黑号”最近的一艘苏联船“阿梯米达号”却反常地起锚往东南方向驶去。

“慕尼黑号”发出信号后出现的奇怪电台呼号是什么意思?显然这艘船试图同“慕尼黑号”保持联系。有人认为“Articas”可能指苏联船Artimida“阿梯米达号”。它的神秘行踪,早就引起西方谍报机关的注意。

为了弄清情况,就必须了解“阿梯米达号”在12日和13日的电台通讯情况。可是苏联方面解释说:“阿梯米达号”是拖网渔船,“慕尼黑号”遇难时电台无人值守,以后从“阿米达号”的电台志副本上了解到12月12日3—4时监听频率500千赫,引起了专家们更大疑惑。

为追寻“慕尼黑号”下落人们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断定它已葬身海底。从它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最后一次电台呼号相隔40多小时,在寒冷的大西洋乘救生艇坚持这么长时间是不可能的。即使如此,反潜飞机的搜索雷达也能迅速发现目标。

有人推测,“慕尼黑号”在全船电力系统和电台发生意外故障后,遭到突然袭击被劫持或者带到某地。电台修复后又断断续续发出几次求救信号,其代价可能是惊人的。但如果要澄清事实,证实这一推测,还将进行大规模调查。

1980年6月2日,不来梅海事法院首席法官米尔茨宣布开庭。法院对“慕尼黑号”的沉船作了详细介绍。来自原联邦德国、美国、比利时、荷兰等国证人先后到庭作证。许多证词自相矛盾,引起了长时间的激烈辩论。

连续开庭10天之后,法院宣布了最终的审理结果:“……1978年12月12日,原联邦德国籍载驳船‘慕尼黑号’在驶往美国萨瓦纳港途中遭遇大风暴,随后全船电力系统、通讯系统和主机发生故障。在亚速尔以北沉没……建议进一步改进通讯和救生设备……”

这个含糊其辞的结论,并不能平息有关“慕尼黑号”的种种推测。“慕尼黑号”的悲剧已深深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慕尼黑号”沉船的真相,仍是待揭之秘。

海洋上的无主之船之诚

1983年夏天的一个的下午,委内瑞拉一艘叫做“马拉开宝号”的货轮正在大西洋的海面上航行着。忽然,一个船员发现前边不远有一艘轮船,它在海面上随着海浪任意地漂荡,好像不知道要航行到什么地方去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那个船员赶紧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船长。船长想了想,立刻命令向那艘轮船靠拢。船员们急忙加大马力,朝着那艘轮船开了过去。等到他们来到那艘轮船的旁边,发现它的船身上写着“白云”,原来它叫“白云号”,也是一艘货船。看样子,“白云号”的载重量大约有2300多吨。

船长让船员们开着“马拉开宝号”货船围着“白云号”绕了一圈,只见它的上边没有挂旗子,看不出来是哪个国家的船只,而且船的甲板上看不见一个人影。船长的心里更加纳闷了:“哎,这艘轮船上的人都到什么地方去了,是不是他们遇到什么危险了?对,还是赶紧到船上去看一看吧。”想到这儿,船长和几个船员爬上了“白云号”。

他们爬上“白云号”,仔细一看:船上的救生艇已经不见了,甲板上乱七八糟地扔了好几双鞋子。船长对手下的船员说:“你们分头到厨房、船舱、驾驶室去看一看,有什么情况马上向我报告!”船员们答应一声,赶紧分头去了。

工夫不大,船员们陆续回来告诉船长:“报告船长,这船上已经没有一个人了,厨房里的衣物全都发霉了,船上还有500箱炮弹。”船长一听,心里感到更加奇怪了:“走,带我去看看!”

结果,船长在“白云号”货船上所有地方看了一遍,果然,那厨房里的食物全都发了霉,变成了绿颜色;无线电室里的无线电台转钮转到了应急的频道上,波长很小,所以传播得比较远。科学家们认为,强大的次声波会使人们惊慌失措,特别难受。船员们如果碰到次声波,也许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最后就跳船逃命去了。

不过,人们的这种说法只是一种猜想,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由于次声波造成没有人驾驶漂船的确切例证。

还有的人说,这些没有人驾驶的漂船是不是碰到海洋怪兽了呢?海洋怪兽把船上的人们吓得慌里慌张地逃走了。只是这种说法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所以不太能说服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造成了没有人驾驶的漂船呢?一直到如今也没有找到正确答案,也就成了一个难解之谜。

神秘岛之诚

1933年4月’法国考察船“拉纳桑号”来到南海进行水文测量。他们在海上不停地来回航行,进行水下测量的作业。突然,船员们见到在上一回驶过的航道上竟矗立起一座无名、岛,岛上林木葱葱,水中树影婆娑。

可在半个月后,当他们再来这里测量时,却又不见了这个小岛的踪影。对于这个时有时无、出没无常的神秘小岛,大家都莫名其妙、不解真情,只好在航海日志上注明:这是一次“集体幻觉”。

3年后,即1936年5月的一个夜晚。一艘名叫“联盟号”的法国帆船航行在南海海域。这艘新的三桅帆船准备开往菲律宾装运椰干。

“正前方,有一个岛!”在吊架上了望的水手突然一声呼顿时惊动了船上的所有船员。

船长苏纳斯马上来到驾驶台,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个小岛。他感到纳闷,航船的航向是正确的,这里离海岸还有463千米,过去经过这里时从未见过这个小岛,难道它是从海底突然冒出来的吗?可是岛上密密的树影,又不像是刚冒出海面的火山岛。

船长命令舵手右转90°,吩咐水手立即收帆。就这样,“联盟号”缓缓绕过了这座神秘的小岛。

这时,船员们都伏在右舷的栏杆上,注视着前方。朦胧的夜色映衬着、岛摇曳的树枝,眼前出现的事,真如梦境一般。

此时,船上航海部门的人员赶紧查阅航海图,进行计算,确定船的航向准确无误,罗盘、测速仪也工作正常。再查看《航海须知》,可那上面根本就没有这片海域有小岛的记载,而且,每年都有几百上千条船经过这里,它们之中忽然,前面的岛屿不见了,可过了一会儿,它却又在船的另一侧出现了!船长和他的同伴们紧张地观察着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如同黑色幕布般的。

突然一声巨响,全船剧烈地摇晃起来。紧接着,船体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响,桅杆和缆绳相扭结着,发出阵阵的断裂声。一棵树哗啦一声倒在了船首,另一棵树倒在了前桅旁边,树叶飒飒作响,甲板上到处是泥土,断裂的树枝、树皮和树脂的气味与海风的气味混杂在一起,使人感到似乎大海上冒出了一片森林。船长本能地命令右转舵,但船头却突然一下子翘了起来,船也一动不动了。船员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显然,船是搁浅了。

天终于亮了,船员们终于看清大海上确实有两座神秘的小岛,“联盟号”在其中的一个小岛上搁浅了,而另小岛约有150米长,它是一块直插海底的礁石。

好在船的损伤并不严重。船长吩咐放两条舢板下水,从尾部拉船脱浅。船员们在舢板上努力划桨,一些人下到、岛使劲推船,奋战了两个多小时,“联盟号”终于。

“联盟号”缓缓地驶离小岛。两个小岛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一场意想不到的险恶遭遇,使全船的人都胆战心惊。精疲力竭的船员们默默地琢磨着这一难解之谜。

谁也没有发现过这个岛屿。

“联盟号”刚一抵达菲律宾’船长苏纳斯就向有关方面报告了他亲身经历的这次奇遇。当地水道测量局等有关单位的人员听后说’在这片海域从来也没有发现过岛屿。其他船上的水手们也以怀疑的态度听着“联盟号”船员的叙述。显然大家都认为这是“联盟号”船员的集体幻觉。

船长苏纳斯不想与他们争辩,他决定在返回时再去寻找这两个、岛,记下它们的准确位置。开船后两天,理应见到那两个、岛了,可他却什么也没有。

他们在无边的大海上整整转了6个小时,还是一无所获,两个小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苏纳斯虽有解开这个谜的愿望,但他不能耽搁太久,也不能改变航向,只好十分遗憾地驶离了这片海区。

可怕的航船坟场

加拿大东南部的新斯科舍半岛东南约300千米的大洋中,有一座镶有宽阔边沿的狭长又弯曲的小岛,这就是令不少航海家毛骨悚然的塞布尔岛。

几百年来,有500多艘大、航船在该岛附近神秘地沉没,丧生者多达5000余人。塞布尔岛因此获得一个绰号一航船的坟场。

塞布尔岛由泥沙冲积而成,全岛到处是细沙,不见树木。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有2—4米。船只一旦触到四周的流沙浅滩,就会遭到翻沉的厄运。

塞布尔岛海拔不高,只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才能望见它露出水面的月牙形身影。人们曾亲眼目睹几艘水量5000吨、长度约120米的轮船,误人浅m,两个月内便默默地陷没在沙滩中。

1898年7月4日,法国“拉·布尔戈尼号”海轮,不幸触沙遇难。美国学家别尔得到消息,自认为船员们可能已登上塞布尔岛,便自费组织了救险队登上该岛,可他们待了几个星期,却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发现。

历史资料表明,在塞布尔岛那几百米厚的流沙下面,既埋葬了遥远古代的各式各样的海盗船、捕鲸船、载重船,也埋葬了世界各国的近代海轮。由于岛上浅沙滩经常移动位置,因此人们偶尔会发现沙滩中航船的残骸。

19世纪,一艘美国快速帆船下落不明,直到40年前,它的柚木船身才从海底露出。然而3个月后,船体上又堆上了30米高的沙丘。

1963年,岛上灯塔管理员在沙丘上发现了一具人体骨骼、一只靴子上的青铜带扣、一支枪杆和几发子弹,以及12枚1760年铸造的杜布朗金币。此后,又在沙丘中找到厚厚的一沓19世纪中叶的英国纸币,面值为100万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