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位于欧洲北部,部分国土位于北极圈内,一位叫奥尔夫·亚森的渔夫和他的儿子就住在这里。一天,亚森和他的儿子乘一艘小小的机帆船向北行驶,他们计划这次行程约需1个月。航行途中,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船向北行进,气温却一天天地升高。一天,儿子突然指着罗盘说:“爸爸,你看,罗盘好像有点不对头。”亚森回头一看,罗盘突然开始指向南方,可是船仍在向北行驶。渔夫父子看看四周,看到的情形让他们惊愕得说不出话来,不知该怎么办。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头顶上的天空消失了,代之以湛蓝的海水。
船继续行进,这时周围的环境似乎已近黄昏,他们环顾四周,上下左右都是海水。又过了一会儿,四周一片漆黑,仿佛进人了一个长夜无昼的世界。突然,他们看见了另一个太阳,也许称为“地心的太阳”更恰当些。逐渐地,周围亮如白昼,海水前方出现了陆地。他们隐约分辨出陆地上生长着绿油油的植物,甚至还有动物。
很久以前,亚森父子曾听说过一个传说,在北极某处有一个世外桃源,这里气候宜人,难道这就是那个世外桃源?
一年后,亚森父子平安地回到了故乡。他们向邻居叙述了那个国度里的情景。那里住的都是些巨人,身高大约4米;那里不仅有动物、植物和各种农作物,还有供他们使用的各种日常用具,其大小与巨人成正比;那里的1粒葡萄大得相当于1只普通的苹果。村里人没有一个相信他们的叙述,认为他们所说的是白日梦话。
亚森父子没有办法,只能专程前往美国,向住在洛杉矶的乔治·埃马森先生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埃马森根据他们的叙述写成了这部名为“一位挪威渔夫的离奇经历”的书稿。
人真的会遇上这些事情吗?挪威的北极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证实,在北冰洋底下,似乎有一个由海水形成的巨大空洞。他从1893年6月开始,在北冰洋的浮冰上生活了一年半,成为第一个踏人纬86°41的人。他看到了北极圈内的许多奇异现象。其中,在北冰洋的冰海中有一片“开水”,这是一片在黑沉沉的广阔冰海上的不反射天空光线的不冻海域。
美国极地探险家霍尔早于南森20多年曾3次闯人北极进行探险。他也提及,当他的探险队一行正沿冰山前进时,在距他们大约7千米的地方出现了一片不冻海域,这片“开水”从南到dL占据了2座冰山之间的整个海峡。
1906年,极地研究家威廉·里德根据南森和霍尔的叙述,坐着狗拉雪橇直奔北极,想去亲眼看看这片不冻海域。据他说,当他接近这片海域时,周围开始涌出团团浓雾,那片“开水”就在那浓雾笼罩下。
里德猜测浓雾是由地球内部流出的暧空气造成的,也就是说在北极圈的某个地区肯定有一个通过地热加温并使热空气泄漏的地方。里德的假设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谁也不知道。
诡异的骷髅海岸
这是世界上最危险而又最荒凉的海岸,失事船只的残骸杂乱无章地散落在这里。1859年,瑞典生物学家安迪生来到这里,感到一阵恐惧向他袭来,他不寒而栗,大喊:“我宁愿死也不要流落到这样的地方。”
在古老的纳米布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间,有一片白色的沙漠。这条绵延的海岸线被称为地狱海岸,现在叫做骷髅海岸。这条500千米长的海岸备受烈日煎熬,显得那么荒凉,却又异常美丽。
从空中俯瞰,骷髅海岸是一大片褶痕斑驳的白色沙丘,从大西洋向东北延伸到内陆的沙砾平原。沙丘之间闪闪发光的蜃景从沙漠岩石间升起,围绕着这些蜃景的是不断流动的沙丘,在风中发出隆隆的呼啸声,交织成一首奇特的交。
骷髅海岸充满危险。8级大风、令人毛骨悚然的雾海和深海里参差不齐的暗礁,使来往船只经常失事。传说有许多失事船只的幸存者跌跌撞撞爬上了岸,庆幸自己还活着,孰料竟慢慢被风沙折磨致死。因此,骷髅海岸布满了各种沉船残骸和船员遗骨。
1933年,一位叫诺尔的瑞士飞行员从开普敦飞往伦敦时,飞机失事,坠落在这个海岸附近。有一位记者认为,诺尔的骸骨终有一天会在骷髅海岸找到,骷髅海岸从此得名。可是诺尔的骸骨却一直没有找到。
1942年英国货船“邓尼丁星号”
载着21位乘客和85名船员在库内河以南40千米处触礁沉没。经过求援,3个婴儿以及42名男船员乘坐汽艇登上了岸。这次救援是最困难的一次,几乎用了4个星期的时间才找到所有遇难者的尸体和生还的船员与乘客,并把他们安全地送回文明世界。这次救援总共派出了两支陆路探险队,从纳米比亚的温得和克出发,还出动了3架本图拉轰炸机和几艘轮船。其中一艘船触,3名船难。
1943年在这个海岸沙滩上发现了12具无头骸骨横在一起,附近还有一具儿童骸骨;不远处有一块久经风雨的石板,上面有一段话:“我正向北走,前往96千米处的一条河边。如有人看到这段话,照我说的方向走,神会帮助你。”这段话刻于1860年。至今没有人知道遇难者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暴尸海岸的,了头。
南风从远处的海面吹上岸来。对遭遇海难后在阳光下暴晒的海员,以及那些在迷茫的沙暴中迷路的冒险家来说,海风有如献给他们的灵魂挽歌。大风吹来时,沙丘表面向下塌陷,沙砾彼此剧烈摩擦,发出咆哮之声。
黑夜降临,幽灵般的雾掠过骷髅海岸的沙丘,这里更显得阴森和恐怖。谁也不知道骷髅海岸曾吞噬了多少冤魂。
海上巨冰雕是谁雕刻的
1912年4月15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轮船“泰坦尼克号”满载着2400位旅客在从英国南安普敦首航美国纽约途中,在北大西洋水域触冰山沉没,成为世界航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难事故。
冰山是陆地冰盖或冰川滑动到海边,在重力、波浪、潮汐等作用下,发生断裂后漂浮到海上而形成的。
南极洲、格陵兰岛,以及北极地区的其他岛屿是全球海上冰山的源地。南极洲158.2万平方千米的陆缘冰更是举世无双的冰山“制造厂”,据估计,南极水域有大小冰山22万座之多。“巨无霸”的超大型冰山是南极洲的“特产”。B—9冰山可算是最大的“巨无霸”,其初始最大长度为154千米,最大宽度为36千米,面积达4540平方千米,比4个崇明岛还大。它的水面以上部分高50米,水下深250米,总体积逾1200立方千米,重量达1万亿吨,相当于南极冰山一年生成总量的一半。如果把长江一年的总水量冻结成一个大冰块,也不及B—9大。如果它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升高4.2毫米。这样巨大的冰山是十分罕的。
如果说冰山在南极洲已是司空见惯的话,那么在这里出现的巨大冰雕却令科学家们迷惑不解。最近,科学家们在南极洲对面海岸接近印度洋的海面上,发现了不少足有千万吨重的巨大冰雕在海上四处飘浮,它们的造型,有的像飞鱼,有的像天鹅,有的像海豚,有的像狮子……全部雕塑得栩栩如生。更为神奇的是,在这些巨型冰雕的上空,还同时出现彩虹似的光芒,白天或夜晚都可以清楚地见到。众所周知,南极洲是一片冰天雪地无人居住的地方,那这些巨大的冰雕山是谁做出来的?为什么要制作这样巨大的冰雕?目前还是一个谜。
“贝奇摩号”是如何失踪的
浩瀚无垠的大海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神秘故事,而大多数故事都是以船舶的发现或失踪结尾的。在这些曲折离奇的故事中,至今还没有结局,也许永远是个谜的,大概要算幽灵船的故事了。这些船舶几十年来被人们弃置一旁,就像幽灵似的在海上游荡,还时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人们议论纷纷的奇闻。
加拿大哈德逊湾公司有一艘1300吨的蒸汽货轮,这就是不幸的“贝奇摩号”。它的烟囱高耸,驾驶台弯弯曲曲,船首又高又长,显得雄伟、漂亮,而且坚固结实,足以抵挡方水域可怕的大块浮冰和流冰的袭击。
1931年7月6日,这艘货轮从加拿大温哥华港起航,开始了新的航程。“贝奇摩号”在炎夏阳光的照耀下,向西北驶去。每到一个停靠港,船员们都卸下了给当地带去的物品,装上一些毛皮。最后,货轮顺利地抵达了终点——维多利亚海岸。在那里,他们把船舱装得满满的,然后掉头准备返回温哥华。
不幸的是,那年的冬天过早地来到了这块不毛之地,狂风和酷寒迅速地把流冰群带往南方。到了9月底,茫茫大海只剩下一条狭窄的水路了。10月1日’“贝奇摩号”已被海冰团团围住,冰封起来了。船上的主机停止转动,船身已无法移动了。船长康韦尔命令全体船员穿过大约1千米长的浮冰,到阿拉斯加北岸的港口附近的村子里躲避。船员们在该村的几间小客栈里待了两天,冻得半僵谁也不敢冒险夕出。
这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流冰群突然松散开来,慢慢地从船两边移动起来。船员们急忙从屋里跑出来,踩着正在移动的流冰,纷纷爬上了船。他们花了整整3个小时,才把主机发动起来,开足马力向西驶去。正当船员们庆幸自己战胜了这场灾难时,不料冰块又一次紧紧缠住了“贝奇摩号”。
10月8日,随着一阵令人心惊的破裂声,冰上出现了大裂缝,包围着船身的冰块裂开了,船又慢慢移动起来。康韦尔估计,要不了几个小时,这艘货轮就会像鸡蛋壳那样被挤得粉碎,于是便发出了呼救信号。然而,一个星期过去了,也没见到援兵的踪影。哈德逊湾公司出于无奈,派出两架飞机,运走了22名船员,留下船长和其他14名船员,等冰块融化后把船和货物抢救出来。
11月24日漆黑的深夜里,暴风雪降临这个地区。船员们只得躲进建造在坚冰上的小木屋。暴风雪减轻后,他们跑出木屋一看,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一座奇异壮观、20米高的冰山,而“贝奇摩号”却不知去向了。他们四处搜寻,仍一无所获,便推测它已被暴风雪击成碎片,沉人海底了。
船员们大失所望,只得回到陆地上的安全地带。不料几天后,一个以猎取海豹为生的因纽特人带来一个喜讯:他曾在西南方72千米的地方看到过这艘船。船员们风尘仆地赶到那里一看,“贝奇摩号”早已被坚冰结结实实地冻住,根本无法把它开回去了。船长康韦尔只好带领船员,从船舱中取出一些贵重的毛皮,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贝奇摩号”,乘飞机返回家园。
在以后的几个月中,加拿大哈德逊湾公司的温哥华基地,多次接到因纽特人的报告,说他们抛弃的那艘船,又出现在朝东几百千米的地方。1932年3月12日,青年探险家赖斯莉·梅尔文坐在一架由一群狗拉着的雪橇上,从赫舍尔岛前往诺姆的途中,看到“贝奇摩号”漂浮在离岸边不远的海上。他设法上了船,发现船舱里的毛皮原封未动,只是他孤身一人无法搬动这些珍贵的货物。
又过了好几个月,一群迷途的探矿者也看到了“贝奇摩号”,并登上了船。这时,船上的一切设备仍完好如初。1933年3月间,这艘货轮又漂回到当初康韦尔船长离船的地方,悠闲地漂浮在冰水之中。接着又有一阵猛烈的暴风袭来,这些可怜的人在船上足足待了10天。
1933年8月,哈德逊湾公司又得知,“贝奇摩号”正在平静地向北漂动。限于技术水平,这个公司已经爱莫能助,无法营救它了。此后,有关这艘幽灵船的传说,便在因纽特人中间广泛流传开来。到了1935年9月,船已漂流到了阿拉斯加沿岸。4年来,它没有被冰块压碎也没有被海上风暴击沉,一直在大海流。
一位名叫休·波森的船长曾于1939年11月,在自己的船上看到了“贝奇摩号”。他设法登上了这艘无人驾驶的货船,想把它搭救出来。然而,“贝奇摩号”已被一块又一块巨大的浮冰团团围住,最后波森船长的希望也成了泡影。
1939年以后,“贝奇摩号”在人们的视野中又出现了好几十次。每一次无论人们怎样努力追踪,都被它无情地思掉了。多年来,它在冰块的纠缠和包围中,漂移了数千千米。
1962年3月,一群乘独木舟的因纽特人在捕鱼的时候,又见到了正在北冰洋波弗特海漂移的“贝奇摩号”,当时它的外壳已经生了镑,但仍然没有破损。这群因纽特人无力营救它,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它向远处漂去。人们最后一次看到“贝奇摩号”,是在1969年。这时,船已被牢固地冻在巴罗角附近的波弗特海。
1982年9月,哈德逊湾公司的一位代表仍然认为,人们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肯定“贝奇摩号”是否还在海上漂流。看来,从1931年底开始,这艘出没无常、无人驾驶的幽灵船,在海上漂流了50多年,也许它还在海上继续漂流着。它既没有回到人类的怀抱,也没有进人宣告失踪的船舶行列。
死神岛的由来
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岛屿,是无边无际的大洋中必要的点缀。然而除此之外,不少岛屿还以自己的神秘为本已足够神秘的海洋加油添醋、推波助澜......
在距北美洲北半部、力拿大东部的哈利法克斯约100千米的汹涌澎湃的北大西洋上,有一座令船员们心惊胆战的孤零零的小岛,名叫塞布尔岛,“塞布尔”一词在法国语言中的意思是“沙”,意即“沙岛”。这个名称最初是由法国船员们给它取的。
据地质史学家们考证,几千年来,由于巨大海浪的猛烈冲蚀,使得此岛的面积和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最早它是由砂质沉积物堆积而成的一座长120千米、宽16千米的沙洲。在最近200多年中,该岛已向东迁移了20千米,长度也减少了大半。现在东西长40千米,宽度却不到2千米,夕形酷似狭长的月牙。全岛一片细沙,十分荒凉可怕,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沙滩小草和矮小的灌木。
此岛位于从欧洲通往美国和加拿大的重要航线附近。历史上有很多船舶在此岛附近的海域遇难,近些年来,船只沉没的事件又频频发生。从一些国家绘制的海图上可以看出,此岛的四周,尤其此岛的东西两端密布着各种沉船符号,估计先后遇难的船舶不下500艘,其中有古代的帆船,也有现代的轮船,丧生者总计在5000人以上。因此,一些船员怀着恐惧的心情称它为“死神岛”。
在西方广泛流传着有关“死神岛”的许多离奇古怪的神话传说,令人听而生畏。“死神岛”给船员们带来的巨大灾难,促使科学家们努力去探索它的奥秘。为了解释船舶沉没的原因,不少学者提出了种种假设和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