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军事纵横
16591600000010

第10章 探索战争之谜(4)

另一种观点认为日军在山东荣成登陆。位于山东半岛成山角西南端的荣成湾,西距威海卫水路约30海里(1海里=1852米)。这里湾口阔达4海里,泥质底滩宜于受锚。有专家分析认为此为迷惑清守军,隐蔽其荣成登陆的意图,日军的联合舰队提前一天出动多艘军舰到登州(今蓬莱)连续炮击岸上清军;同时出动数舰到威海卫军港外。日本联合舰队经过多次实地侦察,确悉北洋舰队仍驻泊于威海卫军港。考虑到威海卫军港的正面建有坚固防御阵地而难以攻破,因此日军决定选择防御力量薄弱的荣成湾为登陆场;登陆后西进,从侧后方向进攻威海卫军港。甲午战争期间在北洋舰队“定远”舰任职的陈兆锵持此说。

第三种观点说日军在金山嘴登陆。在日军登陆的第二天,当时镇守威海卫南岸炮台的总兵刘超佩将日军登陆和中国军队抵抗的详细情况电告李鸿章,电文中这样说:“二十五日早四点钟,倭船三四十只在龙须岛、倭岛、里岛游弋,嗣于龙须岛、倭岛交界之金山嘴水深处下兵……贼兵蜂拥而上,枪队不能存身,退回荣成。”

也有人说当时日军是在落凤港登陆的。落凤港位于龙须岛南侧、荣成湾的北端。山东巡抚李秉衡在日军登陆的第二天电告清廷称:“昨调倭岛、里岛防营折赴龙须岛,尚未赶到,而倭人于落凤港登陆,径赴荣成县。”甲午战争期间曾一度上书言事的易顺鼎说:“二十五日,倭以运船四十艘,载陆兵由落凤港登岸,扑荣成县。”(见于《盾墨拾余》)池仲在《海军实记·述战篇》中亦持此说。当代史着,未曾采用此说。

关于日军在山东半岛具体登陆地点的选择,也曾有人分析说日军可能是从多个地点同时登陆上岸的。事实到底如何?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致远”舰沉没之谜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管带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舰艇多处受伤、舰身倾斜的情况下,为保护中弹起火的旗舰“定远”免受攻击,°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舰击中沉没。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自沉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关于“致远”舰沉没的原因,至今没有一致的定论。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致远”舰的基本情况。“致远”舰是一艘钢壳巡洋舰,英国建造,造价84万5千两白银,1887年完工,于当年11月回国。全长76.2米,宽11.6米,吃水4.6米,排水量2300吨,弯面装甲2~4英寸(1英寸=0.0254米)厚;四座锅炉7500匹马力双轴推进,航速18节。乘员202人,管带相当陆军副将。装备三门21厘米主炮(舰首双联装,舰尾单管,在半封闭式炮塔中),两门15厘米Armstrong主炮,八门57厘米炮,六门轮转式机炮,四支18鱼雷发射管。本级舰在订造之初即根据济远舰的缺点加以改进,由于同时又向德国订造了经远与来远二舰,所以英德两国在暗中较劲,互相批评对方的缺点。在设计方面英国认为封闭式炮塔被击中时将造成更大的伤亡,所以“致远”“靖远”二舰的主炮塔都是后面开敞的半封闭式。

自甲午海战以后百余年来,从《清史稿》、近代史着作,到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电影《甲午风云》和大、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叙述黄海海战时,几乎都认为“致远”舰系被日舰鱼雷击沉。直至近期播出的电视系列片《走向共和》,仍持“鱼雷击沉”一说。

但新近出版的《海疆英魂——记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和致远舰》一书的作者、大连海军舰艇学院教授陈明福明确否定了沿袭百年的“鱼雷击沉”

说。他认为:“致远”舰是被日本联合舰队的数颗榴弹同时命中水线,致使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而导致沉没的,以前所说的“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是虚构的。

陈明福历时4年,研读浩如烟海的中、日史料,足迹踏遍祖国万里海疆。

在研究“致远”舰沉没原因时,陈明福发现了诸多疑点。他是大连舰艇学院鱼水雷系本科毕业生,曾担任过驱逐舰鱼水雷部门长,深知发射鱼雷必须有较长准备时间,日舰不可能仓促间立刻发射,且“致远”舰是以舰首主动迎敌,不易被鱼雷击中。他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黄海大战中,整个日本联合舰队没有发射过一枚鱼雷。最终,他从史料中找到“致远”舰沉没的真相。

第一,川崎三郎《日清战史》第三卷的《汉纳根书信》中有一段话:

“两千三百吨的护卫巡洋舰致远号,被日舰三十二厘米加农炮的榴弹击中吃水线,炮弹从舰体的一侧打穿到另一侧,军舰立即沉没海中。”

第二,“镇远”舰枪炮官曹嘉祥和海军守备高承锡等参加黄海海战官弁的呈文,皆称“致远”等舰都是中炮沉没。

第三,浅野正恭所写的《日清海战史》对“致远”舰的沉没作了记载:

“一边游击队与‘致远爷战,‘致远爷忽出阵冲突‘吉野爷,于是‘吉野爷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

第四,国内鲜见的1895年版《普拉茨塞海军年鉴》对“致远”舰沉没的原因的记述较为合理:“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爷奋然挺进,便以群炮萃于致远,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爷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最终舰首下沉。”

也有学者针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在甲午战争后期的威海卫之战中,日军一艘鱼雷艇趁夜间冒险破坏了一段防御栏坝,随后多艘鱼雷艇潜入港口,向“定远”施放鱼雷,其中两枚击中了“定远”。“定远”舰底进水,舰身逐渐倾斜,不得已急忙砍断锚链,驶向刘公岛沙滩上搁浅,才避免了沉没,但伤势过重,已不能使用,由此可见鱼雷是可以破“定远”的装甲的。在黄海海战的后期,日本联合舰队的五艘战舰“松岛”“千代田”“岩岛”“桥立”“扶桑号”

围着“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猛烈轰击,可就是啃不透“定远”“镇远”的装甲,无可奈何而撤离战场。当时,由于“定远”“镇远”被包围,因此日舰处于发射鱼雷的最佳机会,日军在这种形势下都没有对其使用鱼雷,可见日军当时还是更相信炮火,因此当时的鱼雷对定位船舰才最有效,而对移动的船舰则并不见得比炮火更有效,这种说法似乎比较客观,这也可以说明在整个黄海大战期间为什么日军没有发射鱼雷的任何记录,否则鱼雷击中“致远”,那鱼雷发射之举定会被日军载入荣誉史册的。

“狼群战术”之谜

“猛虎怕群狼”。嗜血成性的狼群令自然界里的庞然大物也不寒而栗。在它们的轮番围攻下,即使百兽之王也难以幸免。邓尼茨(1891~1980年,法西斯战犯,纳粹德国海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海军总司令、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之所以被称为“狼头”,就是因为他首创了海战的“狼群战术”,并在二战伊始,以“狼群战术”称霸大西洋,致使盟军商船遭受巨大损失,后勤补给线遭到严重破坏。邓尼茨也因为“狼群战术”的成功而成为希特勒最得力的干将之一。他的职务一路攀升,先后升为舰艇司令、海军司令,最后还被指定为元首的接班人。“狼群战术”与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并称为纳粹德国军队的海陆两大“法宝”。

邓尼茨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他19岁加入德国海军,从此开始了长达35年的海上冒险生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邓尼茨时任轻巡洋舰“布雷斯劳”号上的一名尉官。1916年,邓尼茨被调往潜艇部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潜艇,但他立即迷上了这种新型海战武器,并由此踏上了他辉煌的海军事业起点。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即开始重整军备,邓尼茨极为赞成,成为纳粹党的狂热拥护者。1935年,希特勒在磨刀霍霍准备战争,德国潜艇部队重新组建,邓尼茨担任了这支以一战时着名的潜艇英雄威丁根命名的潜艇支队的支队长。

这只头狼不仅战术头脑敏锐,而且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他把狼群的作用提高到战略高度,并提出:德国欲重新崛起,迟早要与英国发生冲突,而欲战胜英国,海军的强大是最重要的因素;英国面对着德国的港湾,恰好在德国进入大西洋的航路附近,如同一条栅栏,既能控制德国舰队的出海,也可控制大西洋的战线,加上德国海军在大西洋无基地,一旦军舰被击中,无法就近修复,所以海军发展的重点不是水面舰艇,而应是能够克服上述不利条件的潜艇;英国是个岛国,许多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争物资都必须通过大西洋输入国内,德国可以用潜艇对英国商船实施袭击战和吨位战,切断其海上运输线,迫使英国屈服。因此,潜艇是实现德国海军战略目标的最有效的作战武器。

“你们见过狼群吗?见过狼群撕咬的情景吗?”阿尔卑斯山的森林中狼多的是,酷爱打猎的邓尼茨是见惯了,也许他就是从这里得到的启迪。而对台下这批德国潜艇部队的新成员,邓尼茨不乏耐心,告诉他们“我们的潜艇必须结成群,以群对群,才能打破英国人的护航体制”。这时,邓尼茨已开始将筹划多年的潜艇“狼群战术”投入训练。

邓尼茨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潜艇作战的经验教训,采纳德国王牌潜艇艇长克雷契马的建议,开始在海上演练“狼群战术”,主要内容为事先将若干潜艇组成“狼群”在敌船队的航道上垂直展开,由具有经验或资深的潜艇艇长担任群长,负责具体指挥“狼群”的协同作战;“狼群”平行搜索敌船队,艇与艇间隔15~20海里,“狼群”正面搜索宽度300~400海里;任何一艘潜艇发现敌船队后,立即报告岸上指挥所,并命令艇群迅速航行至船队前方,白天在视距以外跟踪,夜间以水上状态逐次实施鱼雷攻击,对掉队的单艘舰船也可进行炮击;天亮前停止攻击,脱离船队至视距以外,日落后再次接近攻击。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3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在海上对德实行封锁。然而,英国政府宣战的话音未落,邓尼茨的U-30号潜艇即大开杀戒,把英国客轮“雅典娜”号送入了海底。1938年9月,英国“雅典娜”号客轮悠闲地行驶在大西洋上,船上的旅客正沉浸在平静而安逸的旅行中。突然,他们听到了几声巨响,并感到了强烈震荡。一刹那间,客轮上油烟滚滚,海水涌进了船舱。几分钟后,“雅典娜”

号客轮开始下沉并最终葬身海底。此后几年,盟国的大型运输船队屡有同样遭遇,而罪魁祸首正是德国海军的“狼群”。

由于指挥得当,邓尼茨的潜艇给盟军大西洋海上交通线带来浩劫。1941年4~12月,共击沉盟军325艘运输船,总吨位约158万吨。美国参战后,德国潜艇的活动范围又扩展到美国海岸及加勒比海一带。1942年,德国潜艇每月击沉盟军商船近97艘,总吨位达52万多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潜艇部队共击沉盟军运输船、商船2828艘,总吨位达14687231吨,击沉击伤盟军军舰115艘,给同盟国特别是英国造成极大的困难。英国海军惊恐地认为:“邓尼茨炸沉我们的商船是在慢慢地绞死我们,他是自荷兰勒伊特以来,英国最危险的敌人。”

“战争中唯独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这么写道。的确,战争中卡在大西洋航线上的死亡绞索——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几乎要把大英帝国的咽喉勒断。

然而,邓尼茨同样被眼前的胜利禁锢了头脑,醉心于自己的战术而忽视了再创新,导致德国海军的战术在多年的海战中固步不前。面对德国“狼群”的肆虐,盟军则专门组织力量来研究对付“狼群战术”的有效战法,美英盟国积极努力,新的反潜手段不断出现。除已立下了殊功的音响探测器外,还发明了专门搜索潜望镜的机载雷达,大功率的探照灯,被称为“雪花”的高效长时间照明弹,潜艇赖以隐蔽的夜幕逐渐失效。1943年后,美国强大的经济、军事潜力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大量的护航舰船下水服役,特别是利用商船改装了近百艘专用的护航航空母舰,立体反潜代替了平面反潜。而邓尼茨无视盟军侦察预警能力的提高,依然在大西洋上集结庞大的潜艇群,打算彻底切断盟军在大西洋上的运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