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莫斯科被烧,法军无法从莫斯科取得补给,同时由于法军挺进太深,后方援助不能及时到达,粮草供给也非常紧张,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10月19日,拿破仑被迫下令从莫斯科撤军。
得知法军撤退的消息后,俄军在沿途不断予以阻击,迫使拿破仑不得不随时改变撤退路线,到12月,拿破仑才终于撤出了俄国。虽然逃离了俄国,但损失惨重,军力损失达47万余人。
对于拿破仑这次军事冒险的失败,人们不以为奇,可对于莫斯科当时那场罕见大火的起因,多少年来,却一直争论不休。
根据正史记载,那场大火应该是莫斯科人自己放的。当年由于敌强我弱,库图佐夫决定放弃莫斯科,莫斯科人民也决定随俄军一起撤退,为了不给法国入侵者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莫斯科居民忍痛放火烧了自己的故乡。拿破仑就一直认为“放火烧城”是莫斯科军政总督罗斯托普金蓄意谋划与安排的。因为当法军企图救火时才发现,偌大的莫斯科城内居然没有一件消防水龙头和灭火工具,显然是事先有人把它们都运走了。另外,城里城外同时起火,显然也是有计划、有部署的预谋。而当时法军逮捕的一些纵火嫌疑人也交代是罗斯托普金指使他们这样干的。据说,罗斯托普金在后来也曾说过,是他命令放火烧城的。从战略的角度看,放火烧城的决定虽然代价沉重,但却是十分正确的。这是一次十分勇敢的“焦土政策”,它表明了俄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抗击侵略者的决心。若真正追究放火的元凶,应该是法国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入侵,才迫使莫斯科人民不得不烧毁自己美丽的家园。
可也有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们认为莫斯科大火并非俄国人自己放的,而是进城的法军干的,“他们夜进民宅,点起蜡烛、火把、柴火照明,喝醉酒后不慎引起大火”。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就持这样的观点。更为激进的说法则是法国人蓄意纵火,前苏联的一位历史学家就在他的论着中这样写道:“看到莫斯科大火的俄国人证明,拿破仑是事先有计划地来焚毁和破坏莫斯科城的。”
在俄国当时的史料中还有这样的记载:莫斯科人民不愿自己的财产落入法国人之手,他们忍痛烧毁自己的财物,可法国强盗烧得更多!俄国人和法国人一起烧毁了莫斯科。据后来在法国军队中服役的一些人承认,上面所说的情形的确都存在。
俄罗斯的爱国诗人曾在诗中对那场大火进行了如此的描述:“在燃烧的天空下,在燃烧的地上,穿过两旁的火墙走。”走的人当然是狼狈不堪的法国侵略者,火虽然烧得痛快,烧跑了侵略者,但毕竟也烧毁了莫斯科人民可爱的家园。无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纵火者,我们都不希望这样的场面在人类历史上再次重演。
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天的莫斯科已完全看不到当年被焚烧的痕迹,历史悠久的莫斯科就如同一幅由数不胜数的历史古迹镶嵌成的精致、高雅的艺术品,吸引各国游客前去参观游玩。
拿破仑征战溃败之谜
两百多年来,拿破仑作为一个一生充满神奇色彩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他拥有一大批崇拜者,其传奇的经历在多数人眼中是一场辉煌的悲剧。“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这样评价拿破仑。爱他的人将其比拟为公元前4世纪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转世再生;恨之者斥其为20世纪最大的恶魔希特勒的先行者。这位军事天才一生都在征战,曾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至今仍被各国军校奉为经典教例。然而,1812年的一场失败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法兰西第一帝国一蹶不振,逐渐走向衰亡。
拿破仑在35岁时成为法国皇帝。这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人对军事战术有着赌徒一般的直觉。到了1807年,整个欧洲只有俄国和英格兰没有被他征服。经过和平谈判,俄国与拿破仑签署了和平协议。按照这份协议,俄国必须断绝与英格兰的所有贸易往来。但是,法俄联盟只维持了3年,经济困难的俄国恢复了与法国的敌人——英格兰的贸易往来。这激恼了拿破仑,他开始准备征讨俄国。1812年5月9日,在欧洲大陆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的拿破仑离开巴黎,率领浩浩荡荡的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法军凭借先进的战法、猛烈的炮火长驱直入,在短短几个月内直捣莫斯科城。然而,当法国人入城之后,市中心燃起了熊熊大火,莫斯科城的四分之三被烧毁,6000多幢房屋化为灰烬。俄国沙皇亚历山大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使远离本土的法军陷入粮荒之中。在莫斯科,他们完全找不到干草和燕麦,大批军马死亡,许多大炮因无马匹驮运不得不毁弃。几周后,寒冷的空气给拿破仑大军带来了致命的诅咒。在饥寒交迫下,1812年冬天,拿破仑大军被迫从莫斯科撤退。自此他苦心经营的法兰西帝国分崩离析。莫斯科一战,法军遭受重大损失,趁法军退出俄境的时候,沙皇立即联合奥、普军队追杀过来,1813年与法军会战于德国莱比锡,法军又遭重创。
之后,1814年3月31日,俄皇亚历山大与各国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世人对于这次失败,议论纷纷,说法不一,遂成历史之谜。
说法之一,战略失误。
远征俄国,路途遥远,战线拖得太长,后勤供应不上,给养困难,而且,事先没有做好周密的战略计划和准备,对敌情认识不足(特别是俄国的天气)。
说法之二,天公不作美。
天助俄国,虽然还只是十一月,早到的寒潮便已将俄国大地变成一片冰天雪地,法国军队在严寒天气中,每天冻死数千兵马,没过多久,法军就损失了47万人,最后只剩下2万余人。拿破仑无计可施,狼狈败逃。
说法之三,纽扣危机。
加拿大卡普兰诺学院科学艺术系主任、着名化学家潘尼·莱克托在其新着《拿破仑的纽扣:改变世界历史的17个分子》中披露,变成粉末的纽扣很可能在拿破仑那场惨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该书披露,拿破仑征俄大军的制服上,采用的都是锡制纽扣,而在寒冷的气候中,锡制纽扣会发生化学变化成为粉末。
由于衣服上没有了纽扣,数十万拿破仑大军在寒风暴雪中形同敞胸露怀,许多人被活活冻死,还有一些人得病而死。潘尼在新书中援引了一些同时代俄国人的目击记录,如一名来自波里索夫的俄国人描述拿破仑军队撤退时记载道:“那些男人就如同是一群魔鬼,他们裹着女人的斗篷、奇怪的地毯碎片或者烧满小洞的大衣。”潘尼道:“毫无疑问,1812年冬天的寒冷是造成拿破仑征俄大军崩溃的主要因素,而锡在低温度下可变的特性,正是拿破仑士兵被迫披上这些古怪衣服的真正原因。”
说法之四,罪在虱子。
根据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传染病杂志》上公布的研究结果,事实更为戏剧化:导致军队溃败的元凶为虱子。该中心科学家迪迪埃·拉乌日前组织研究人员对拿破仑军队士兵的遗骸进行了化学分析后发现,当时军队中有超过30%的士兵死于因虱子传染而产生的高烧。细菌给军队带来了“回归热”“战壕热”以及伤寒等致命疾病。
说法之五,性病干扰。
2001年秋天,在立陶宛维尔纽斯的一次施工中发现2000多具尸体。考古学家起初无法确定这些残骸的来源,但他们很快从发掘出的硬币和标有数字的徽章中得到线索,判明这些都是拿破仑大军的遗骸。通过对出土尸骨的研究,专家们发现里面竟有一些女性尸骨。更让人惊讶的是,墓穴中80%的尸骨都显示,尸骨的主人在死前患有梅毒等严重性病。“很多士兵的头骨上都显示出患有严重梅毒后才出现的炎症。”维尔纽斯大学解剖学副教授里曼塔斯·简考斯卡斯表示:“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患有性病的士兵竟然能在极度寒冷的天气下行军700多英里。”研究还发现,这些士兵并不都是被冻死的,有的竟是“饱死”
的,还有的是热死的。考古学家推测,当这些饿得要命的法国士兵进入维尔纽斯后,如同进入了一个食物天堂。他们闯入民宅,将火腿、煎蛋和白兰地酒抢掠一空,饥肠辘辘的士兵们面对美酒佳肴狼吞虎咽,因为吃得太快,于是,一些人被噎死,一些人被撑死,还有一些人因为从冰天雪地中骤然进入生着火炉的屋中,一下子暖和得太快,导致血流加速而死。还有一些士兵喝醉了酒,倒在气温低达零下35益的大街上被活活冻死。维尔纽斯是西欧通往俄国的战略要地,也曾是拿破仑大军进攻俄国的重要关隘。据估计,拿破仑的45万大军在1812年冬天从莫斯科撤军的途中,有3万~8万人在维尔纽斯因饥寒和疾病丧生。随后,俄国军队重新占领了这座城市。因担心散落各处的尸体引发瘟疫,俄军将它们抛入仓促挖就的大坑中掩埋。
说法之六,大火改写历史。
1812年9月16日夜,已经占领了莫斯科的拿破仑正静静地等待着沙皇亚历山大来投降。突然,莫斯科全城烈焰腾空,一片火海。法国人的粮草、大炮和枪械,还有住所顿时化为灰烬。弹尽粮绝的拿破仑不得不下令撤军。
争论还在继续,但拿破仑的溃败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一个人哪怕再怎么叱咤风云,威不可挡,也不可能征服全世界,所以,其战败其实是历史的必然。历史总是波澜壮阔、大气磅礴,但其中纵横捭阖的也许往往是一些毫不起眼、极其细微的事物,如纽扣或虱子。
甲午战争之谜
1894年(光绪二十年),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是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由于日本蓄谋吞并朝鲜、西侵中国由来已久,所以日本政府同时也诱使清政府派兵,为自己出兵朝鲜制造借口,清政府接到朝鲜政府的请求后,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两千五百人分批赴朝,屯驻牙山,并电告驻日公使汪凤藻,令其根据1885年的《中日天津条约》,知照日本外务省。其时,日本内阁见阴谋得逞,一面派兵入朝,占据汉城附近各战略要地;一面设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参加的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领导机关。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训令驻朝公使大岛圭介“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授权大岛挑起事端,发动侵略战争。
当中日两国向朝鲜出兵时,朝鲜政府已接受东学党起义军提出的要求,双方签订休战和约,起义军退出全州。朝鲜内战实际上已经停止,清军并未与东学党起义军交战。朝鲜政府为消除日本出兵借口,6月13日请求中国撤兵。叶志超准备从牙山订期内渡,清政府要求日本同时撤兵。日本虽已失去出兵朝鲜的借口,但仍决心扩大事端,促成中日关系破裂。它不仅拒绝撤兵,反而继续向朝鲜增派军队,并提出所谓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以达到既使日军赖在朝鲜不走又能拖住中国军队的双重目的。7月12日,陆奥电令大岛:“目前有采取断然处置之必要,不妨利用任何借口,立即开始实际行动。”大岛接训令后,于19日和20日连续提出强硬要求,胁迫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驱逐中国军队出境。23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拘禁国王李熙,成立以大院君李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岛指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当天,日本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对中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日本陆军向驻牙山中国军队发起进攻,终于挑起了这场侵略战争。8月1日(七月初一),中日政府同时宣战,甲午战争开始。
9月15日,日军兵分四路猛攻平壤的中国驻军。据守北城的左宝贵率部拼死奋战,杀伤众多日军,但身为全军统帅的叶志超却在当晚仓皇下令全军后撤,一直退过鸭绿江。9月17日,日本舰队与清朝北洋舰队在黄海展开激烈的海战。中国方面损失5艘战舰,但也击伤日舰多艘。战后李鸿章借口“保船制敌”,命令北洋舰队退入威海卫军港,造成坐守待毙的局面。10月,日军分两路侵入中国。11月大连、旅顺陷落敌手。1895年1月20日日军在山东登陆,攻下威海卫南北两岸炮台,从海、陆两路形成对困守威海卫军港的北洋舰队的包围。北洋舰队的爱国官兵不顾李鸿章的命令英勇抵抗,但到2月17日威海卫军港仍陷落敌手,李鸿章苦心经营10多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3月驻扎山海关内外的6万湘军在日军的进攻下一败涂地,接连失去牛庄、营口和田庄台等军事要地,清廷失败已成定局。
1895年3月,甲午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中国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东渡日本,作为清朝政府的特命全权大使,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日本是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白银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朝野为此欢欣鼓舞,外相陆奥宗光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之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几亿两白银,本国全部收入只有8千万两白银,一想到现在会有3亿5千万两白银滚滚而来,无论政府和私人都觉得无比的富裕!”战后,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扩张,为其在20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伏笔。总之,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在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训最多的一次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当时,日军首先在山东登陆,然而,具体在什么地方登陆史学界一直是说法多样,分歧较大。
一种观点说日军在山东龙须岛登陆,持此说者较多。海军提督丁汝昌在日军登陆的当天,将日军活动情况电告李鸿章,电文中说:“两船向龙须岛驶,二十二船在灯塔处或二英里处或八英里游弋,必是倭船有登岸之举。”北洋海军覆亡时,《会陈海军覆亡禀》中有记载说:“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895年1月20日),倭以水陆劲旅自龙须岛登岸,破荣成县城,攻桥头等隘。”据《甲午战争有关奏折史料》,许多学者还发表文章分析为什么日本侵略军要选择龙须岛作为登陆地点。他们分析认为:成山附近海岸地形复杂,礁石遍布,只有龙须岛西岸至落凤沟咀一带海岸(长度大约2千米),地势平坦,而且全是沙滩,适于登陆。明朝的时候,倭寇就曾经从这里登岸骚扰过。明政府设成山卫后,以这里为停泊水师之所。从历史上看,龙须岛是海防的要地。另外,曹和济所撰写的《津门奉使纪闻》中亦持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