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严厉的口吻去命令别人必须去做某件事情,凡事都以服从你为标准,这种形式上的压迫只会换来口服心不服。不仅不会起到正面效果,反而会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毕竟谁都不愿意像机械或奴隶一般去听从另一个人的命令,久而久之,对方便会认为你不过是一个只会使用身份来压迫别人的人。
无论是夫妻相处、父子相处、朋友往来,还是生意、工作上的联系与交往,最好都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说话。用命令的语气说话,势必会带给人以伤害,人一旦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谁还能对你心平气和呢?
命令是日常生活中的祸根与毒药。即使你觉得必须要别人去完成的事,也尽量要用商量的语气,你可以陈述理由,可以分析利害,但千万别强行命令别人。命令,常常会将好事搞砸,带来与人的本意相反的后果。
美国最著名的传记作家伊达·塔贝尔应邀为著名实业家和外交官欧文·扬写传记,在写作过程中,她访问了一个与欧文·扬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了三年的人。这人表示,在那段时间内,他从未听见过欧文·扬向任何人下过一次直接命令。
他总是建议,而不是命令。例如,欧文·扬从来不说“做这个或做那个”或是“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他总是说:“你可以考虑这个”或“你认为,这样做可以吗”。他在口授两封信之后,经常说:“你认为这封信如何?”在检查某位助手所写的文件时,他总是说:“也许我们把这句话改成这样,会比较好一点。”
他从不命令他的助手去做某件事,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做,然后从旁给予建议。因此他很受下属们的爱戴。
很多人都有“吃软不吃硬”的心理,倘若你总是以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用命令的口吻说“你去给我做——”、“你必须!”,即使对方当时听了你的话,接受了你的指派,但心里肯定也会不舒服,更不会对你产生好感。
没有人爱听命令,即便你们的感情真的很好,或者你的确有权力命令他去做什么,也最好不要这样做,那会让你失去别人对你的尊敬和信任。
如果你能切身地转换一下角度、转换一下语气,适当地体谅一下别人的感受,凡事以商议口气和给对方留有余地的方式提出建议或想法,对方会因为你对之付出的这份尊重而乐意多考虑你的建议,并对你的人品更加钦佩。
第六讲“你错了”要慎出口
我记得19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斐尔爵士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所以,永远不要说这样的话:“你的确错了,不信我证明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证明对方错了,都可能伤害对方,使对方产生不满情绪。
在人与人沟通中,“你错了”这三个字拥有超强的破坏力。它们通常只会带来不快、争吵,甚至能使朋友变成对手。因此,不要轻易对别人说“你错了”,我们在批评别人时应避开这类词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卡耐基担任一位爵士的私人经纪人。有一天晚上,爵士邀请他参加一场宴会。在宴会中,坐在卡耐基右面的先生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莎士比亚的话。但那位健谈的先生却说他所引证的这句话出自《圣经》,这明显是错误的。卡耐基当场纠正了他,但他立即予以回击道:“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
当时在场的宾客中有弗兰克·格蒙,他研究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很多年了,同时他也是卡耐基的朋友。于是,卡耐基便与那位先生约定,向弗兰克请教。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弗兰克竟然说:“戴尔,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
在回家的路上,卡耐基气哼哼地对弗兰克说:“弗兰克,你明知道那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的。”
“是的,当然。”他回答道,“《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一定要证明他错了呢?他并没有征询你的意见嘛。”
发现对方犯了错,不善言谈的人常常喜欢口出直言,毫无顾忌地说:
“你错了。”而聪明人则知道给人留面子,懂得批评的目的是让别人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要制服别人,更不是拿别人出气或显示自己的威风。
即便对方真的错了,你必须让他承认并纠正错误,也应该回避“你错了”或类似的词语。如果你当面指责对方,就有可能使对方对你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把事情搞得更糟。所以,与其直截几了当地说“你错了”,不如委婉一些、温柔一点,让对方意识到自己不对,这样对方改正错误的积极性会更高。
温蒂太太正在装修房子,装修工人的技术很好,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他们都太懒了,完事后,从来都不会想着将院子收拾一下。因此,温蒂太太每天下班回家的时候都会看到满院子的木屑和小木块。
温蒂太太很苦恼,但是却不想跟工人们抗议,因为他们的工作的确做得不错。于是,等工人们都离开了之后,她像往常一样带着自己的几个孩子把院子收拾了一遍,木屑都清理掉了,小木块也都检起来,整整齐齐地堆放到了角落里。
第二天清晨,温蒂太太把工人们叫到一起,说道:“我们很高兴昨天晚上的草地这么干净,又没有给邻居添麻烦。”从那天起,工人们每天都把院子清理得干干净净。
人都有自尊心,都会不自觉地去维护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此,几乎没有谁在听见“你错了”三个字时内心仍能保持平静。很多人会因为别人的指责而闷闷不乐,冲动的人甚至会当即暴跳如雷、反唇相讥。
我们有时会在毫无防备或在被热情淹没的情形下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我们错了,反而会使我们迁怒对方,更固执己见。我们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我们就会全心全意维护我们的想法。显然不是那些想法对我们有多珍贵,而是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我们愿意继续相信以往相信的事,而如果我们所相信的事遭到了怀疑,我们就会找尽借口为自己的信念辩护。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少说“你错了”。即使对方存在问题,也一定可以找到别的办法让他认识到这一点,想让别人同意你而放弃他自己的观点,温和巧妙的言辞远比直来直去聪明得多,也有效得多。
第七讲和人争论没好处
一位名人曾说过,“争论的背后往往孕育着危险”。此话确实一点不错。与人交流中难免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假如你只知道自顾自地喋喋不休,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对方就会认为你是个狂妄自大的人而不愿与你交往,甚至会因为争论时的过激言语刺伤自尊心,引起双方的矛盾。
和别人争论而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好人缘,这实在令人觉得可惜。要知道争论对人对己都是毫无益处的,它只会拉开你与别人的感情距离,招致对方的反感。
利亚伶牙俐齿,是哈佛大学辩论赛上的女状元,当她在台上口吐莲花般地辩论时,同学们都为她的口才折服。然而,在生活中却没人喜欢她,因为她把她的辩论才能也用在了和同学的沟通中。
“不对,你的提法就是错误的!”
“太可笑了,你怎么会这么认为!你的观点太落伍了!”
“我的想法是绝对正确的,你不用再跟我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