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360°探索·世界之最
16584700000004

第4章 千奇百怪的动植物之最(3)

大部分章鱼都在岩礁碎石里建造特有的房屋,用珊瑚和岩石碎片在出口处打桩。但一些泥居种类也打海底洞穴,许多洞穴门口都配有哨兵海胆,它或许是来帮助阻止入侵者的。一般洞穴都有一个秘密后门,被威胁或被打扰的章鱼可以从此逃脱。

章鱼是领地性动物,除非它们被频繁地打扰,否则,它们总是要返回自己的家。它们偏爱夜间活动,但假如处所不被打扰,或潜水员要它们在岩礁上出现时,它们白天也可以被看到。章鱼鹦鹉般的喙可以给人以恶毒的一咬,对人们使用防护武器完全是人们挑衅的直接结果。对你提出警告:一般来说,礁岩章鱼的一咬非常恶毒,它唾液上的化学物质会使人极度疼痛。

一些章鱼是有毒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最小的一种章鱼也是最致命的一种。澳大利亚水域里的一种蓝环章鱼一咬能杀死一个人,且无法抢救。它只有巴掌大,棕色带黄色条纹,和彩虹般的紫色和蓝色条纹在章鱼痛苦和兴奋时闪亮亮地放大和震动。

章鱼大多在微暗的光线中猎食。常常吃惊地看到章鱼在黄昏和黎明时分偷偷溜过岩礁潜水,然后弹起和放下它们的触手捕捉猎物。连接触手的皮肤很像捕获食物的伞,猎物被陷进去并被咬死,然后,章鱼将它们细细地一点一点吃掉。

我们曾经目击过鳗鱼袭击章鱼的场面。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场面。一条鳗鱼在我们未注意的时候,以无法描述的速度冲出洞穴,咬住章鱼。被咬的章鱼开始翻滚,企图找到一个落足点来阻止被撕成碎片或整个吞下。鳗鱼通过在章鱼身上打结来反击。它把尾巴弯起来插入章鱼,然后,以平滑的移动朝自己的中心部分缠绕打结,开始进行一个紧紧撕扯式的袭击。当鳗鱼频繁的撕扯章鱼的几个触手时,章鱼勇敢地挣扎以求逃生。章鱼用一条拉直的触手粘在岩石上,然后投出其他的触手缠绕在鳗鱼的头上,最后,它尝试着盖上鳗鱼的眼睛,然后坚决不松手。因为看不见,鳗鱼无效地乱拍,它的嗅觉因章鱼的放出物和章鱼挣扎时掀起的沙质物质的障碍而失灵。它放弃了一小会儿,但这对于章鱼来说已经足够了。章鱼喷出墨水烟雾后迅速逃脱。战斗极短,一场残忍的暴力只持续了几分钟。最后,章鱼失去了两个触手,但活了下来。两只触手以后还可以再生。

当观察这些迷人的生物时,潜水员们总是要警惕它们的一些不寻常的行为。当走出礁石后,章鱼通过显示快速的呼吸、变幻的颜色波纹和肉欲般的抚摸来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交配仪式。在进行前和进行过程中,雌性会突然地发光和颜色变成纯白,同时雄性会突然地变暗。你看到过这种颜色显示吗?请待在外边,你的眼前会呈现动人的浪漫的一幕。

在繁殖期间,雄章鱼用一个灵活的手臂来传输精子,放入雌性的口袋里。通常情况下,当遇到危险时,雌性会聪明地选择待在它的“居室”里,让贪欲的雄性待在外边来迎对所有的风险。

当它担着精子的触手到达雌性时,雄性相对地无助、紧张和不舒服。然而,它乐意冒这种风险。雌章鱼会储存、使用或放弃这些精子,取决于它判断是否有机会来找到更称心如意的情人。最后,它在它洞穴的早已清理干净的上方表面下了一串串的卵,守卫和保护着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从不吃喝或离开它的穴,直到小章鱼孵化。这些小少年们随后四散开来,在礁岩上找到合适的家。这些后代们,个体只有手指甲盖大,已经开始拥有和使用他们父母的伪装诡计了。一些种类中,雌性在宝宝孵化后就死去了,一些雄性在交配后也很快死去。

章鱼的生命周期很短,大约一年到三年。它的主要敌人是大鱼、海鳗、鲨鱼和海豚。为对付这些掠食者,保护自己,它会使用下述之一的逃跑计策:溜进裂缝、与礁岩融化在一起(变成和礁岩一样的颜色)和将自己埋在沙里。最后的求生手段,就是像其他的头足类一样,放出墨汁逃脱。但它们使用这种计策是以特殊的方式。在做之前,章鱼变得非常暗,然后排出墨汁几乎同时变得苍白。

这种计策扰乱了掠食者,黑水分散了它的注意力,使章鱼有足够的时间逃脱,或是飞快地射出,或是吞没在它逃去的表面。当它在洞穴里时,几乎不可能去袭击。章鱼将从它的虹管里发出很强的水柱,给最难缠的掠食者一个惊吓,或卷起它的手臂堵在门口,坚硬的吸盘向外放置,通常甚至握着石头。

章鱼令人惊讶的智力使它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当它们待在家里时,很难将它们诱出,但当你用不戴手套的手轻轻握着时,它会被轻易地迷住。

尽管不是所有的章鱼都愿意将它靠近你的身体,重要的是永远不要用力去撕扯它带吸盘的触手。假如这种情形发生的话,你不仅会惊吓和激怒了这种动物,同时一会儿工夫,你将落下一些青肿伤痕。假如你只是放松和等待,章鱼将释放所有的吸盘并且逃脱。

行走最慢的动物

兽类亦称哺乳类,是指野生的哺乳动物。兽类在全世界约有4000多种,它们行动的速度快慢差距很大,走的最快的每小时可达100多千米,走的最慢的是分布在美洲热带森林中的一种三趾树懒,它的身体虽有43厘米,两臂伸长可达82厘米。但它每小时只能跑0.1千米左右,比爬行动物中的乌龟还要慢。

树懒不仅以跑得最慢而出名,它那奇特的倒挂在树枝上的本领也是兽类中独一无二的,它有时可以一连几天四脚朝天、身躯向地的倒挂在那里一动不动,如果不仔细观察它,还以为是一簇树叶或一块树皮呢。

水獭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一种常见的在水域生活的动物。它的身体不但长,而且呈扁圆形,头部宽而稍扁,吻部短而不突出,裸露的小鼻垫上缘呈“W”形。眼睛圆而且稍突出,耳朵很小,耳和鼻孔都长有小圆瓣,潜水时可以紧紧关闭,防止水浸入。四肢粗短,趾间有蹼,趾爪长而稍锐利,能像鸭子那样在水中游泳和潜水。尾巴扁平,长约为体长的一半。体毛较长而致密,背部的毛呈咖啡色而且有油亮的光泽,腹面的毛色较淡。

水獭栖息于湖泊、河流和溪水中,特别喜欢生活在两岸林木繁茂、水流较缓、水的透明度较高、水生植物不多而鱼类又较多的河、湖、江湾的岸边。大面积的沼泽地、池塘及养鱼较多的山区水库也常有水獭活动。水獭多穴居,其巢穴筑在靠近水边的树根、树墩、芦苇和灌丛下,或利用狐、獾、野兔的旧巢,加以修补。洞穴一般有两个洞口,出入的洞口一般在水面以下,另一洞口伸出地面,为气洞,以利空气流通。栖息的主洞宽阔,常铺有少许干草树枝。

水獭日隐夜出,白天很少露面,夜晚出来活动,特别是有月亮的夜晚,活动更加频繁。在陆上行走时,一起一伏,呈波浪状匍匐前进,边走边回头,显出一副奇特的模样。水獭的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它的眼睛具有与一般动物不同的特殊结构,以适应水和空气的不同折射性质,使它在水中仍保持敏锐的视力。它们有惊人的游泳技术,趾间有蹼的四肢,就像两只强有力的桨,使它能在水中以很快的速度追捕逃遁的鱼类。扁阔的长尾巴,就像船舵一样,控制着它的游泳方向。

所以,水獭能在水中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翻滚自如,能在水中一口气潜游6~8分钟,然后将鼻孔伸出水面换气。水獭还能直立身体踩泳,使头和颈部露出水面,以观察水域以外的动静。

水獭属哺乳纲、食肉目、鼬科。在中国,除干旱地区外,大多数省区均有分布,以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等多水域地区为主要栖息地,以西藏和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所产的水獭个体大而且皮毛质量好。水獭共有十多个品种,我国至少有五个品种。水獭为世界珍贵的毛皮动物,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由于它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而长期遭到人类无节制的捕猎。加之人类的开发活动导致水獭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现存水獭的数量已很稀少,亟待加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