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潜意识:突破思维的墙,做最优秀的自己
16577100000027

第27章 发挥暗示作用,有效操纵自己的潜意识(1)

所谓暗示,即指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潜意识产生直接而迅速影响的过程,这种影响是深刻而有效的。暗示是把双刃剑,既可以让人获得积极潜意识,也可以使人产生消极的潜意识,这就要看接受暗示者如何运用与把握了。

有关暗示的基本知识

暗示的种类均系人为划分,一般可分为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无意暗示与有意暗示;他人暗示与自我暗示;言语暗示与非言语暗示等等。

暗示的特点很多,主要有以下五点:

暗示的双重加工性。最佳暗示效果的获得,往往是在双重加工的基础上实现的。一方面,暗示刺激经由理性知觉通道,将符合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的价值、个性、伦理的信息纳入知觉范围,从而引起受术者心悦诚服的实际体验。如,催眠师将手置于受术者头顶,同时暗示他(她):现在你的头顶部感到微微有点发热。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况,受术者势必会产生相应的体验。另一方面,暗示刺激也可通过非理性知觉通道的情感渗透去建立心理共鸣的感应关系。特别是广泛采用非言语的操纵功能来扩展这种效果。譬如,用肯定句以增加自信;用附加疑问句如:“你感到很舒服,一定是的,是不是?”给被催眠者温情、敏感的体验;采用鼓励性的评价以促成良好的合作,如催眠过程中夸奖被催眠者的领悟力强、体验正确等等。这种情感的渗透性达到最佳状态时,可产生强烈的移情作用,即视催眠师如亲人,对其格外信赖而钝化了自身的意识。总之,这种双重加工的配合默契,可产生最佳暗示效果。

暗示的直接渗透性。一旦催眠师的意志战胜了被催眠者的意志,受术者的反暗示防线被突破,暗示刺激便能直接渗透到受术者的潜意识中。这种渗透似乎是自动产生的,其实现过程极为迅速、灵活、明确,充分体现了活动的“经济性”。

暗示效果的累加性。暗示是一种能力,经由训练而敏感化。因此,多次接受催眠术,会使受暗示刺激发生作用的时间缩短,影响加深,效果累进。个人的受暗示性由于不断地接受暗示的实践活动而得到提高,使个人对某种暗示的反应越来越敏感。于是,使得暗示的效果具有累加的特性。

暗示的从众性。人类具有受社会影响而采取与他人保持一致的基本心理。这种从众性在暗示中同样存在并且更加明显。具有惊人效果的集体快速催眠,原因就在于他人进入催眠状态足以刺激自己的可暗示性。这尤其对于个性中缺乏独立性,而智能平常的人更是如此。

受暗示的差异性。虽然人类普遍具有受暗示性的本能,但这种本能却呈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性。据统计,经暗示而能进入深度催眠的人有30%。另有15%的人几乎无法进入催眠状态。在性别上,女性比男性更易接受催眠暗示,这无疑是女性依赖和缺乏自信所致。在年龄上,7~14岁的人最易接受催眠暗示,而成人则较难进入,老年人几乎无法进入。

暗示的生理表现。当个人接受暗示的程度达到最大时,逻辑意识和批判意识的最高机构——大脑皮层基本处于抑制状态,仅剩下某个“警戒点”的部位尚保持兴奋性。处于这种状态下,个人的大脑生物电活动呈4~4赫兹的θ波,当“警戒点”活动时,又出现高频的α波。

暗示的条件。暗示之所以产生效果,应具备以下起码的条件:被暗示者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一明确的对象;催眠师(或施行暗示者)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该权威性的程度与暗示的效果成正比;催眠师(或施行暗示者)要以温和、含蓄、间接而又坚定的言语与手势等来实施暗示;在被暗示者与施行暗示者之间应具有一个融洽、轻松的心理氛围。

暗示的障碍。人类具有本能的受暗示性,同时也具有普遍的反暗示性。这种反暗示性可能来源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自由的意识、个人的习惯、个性特征以及各种理性的思考等等。主要表现为个体对暗示刺激具有认知防线,情感防线与伦理防线。暗示能否奏效,取决于能否克服这些防线的阻碍。克服的办法不是强行突破,而是与之取得协调。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暗示方法,不管暗示时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暗示必须作用到人的潜意识中,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心理暗示是什么

生活中你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到超市买东西,回到家一清点,发现有一些是可买可不买的,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会买这些东西;我们本来对某个人没有什么印象,等过了一段时后却觉得他面目可憎;早晨到了办公室,本来精力充沛,心情愉快,过了一会儿却变得烦躁不安。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经常会对此感到莫名其妙、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你受到了周围环境的暗示,进而影响到了你的潜意识,不知不觉就产生了与之相应的行为与心情。

你是否还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这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了。

原来,这都是心理暗示在“作怪”。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所谓暗示,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潜意识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并做出相应反应的心理现象。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在潜意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个假设。

暗示分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潜意识发生作用。例如有的人习惯于早晨在上班前或出去办事前照照镜子、整整衣服、理理头发。当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太好看,并且觉得上眼睑浮肿,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这时马上有不快的感觉,怀疑自己是否得病,继而觉得自己全身无力、腰痛,于是觉得自己不能上班了,甚至要到医院就诊。这就是对健康不利的消极自我暗示作用。而有的人则不是这样。当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好,由于睡眠不好而精神有些不振,眼圈发黑时,马上用理智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并且暗示自己:到户外活动活动,做做操,练练太极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会好的,于是精神振作起来,高高兴兴去工作了。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利于身心健康。

而他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别人使自己潜意识发生作用。

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

曹操见此情景,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一听精神大振。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

一位大学教授曾在讲台上拿一玻璃瓶对学生说:“瓶子里是有异味的气体,现在要测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打开瓶盖后,谁闻到这种异味,请举手。”教授打开瓶盖,自己很快露出闻到异味的表情,随即看表计时,前排同学15秒后举起了手,3/4同学一分钟后举起了手。

其实玻璃瓶里只是普通的空气,其他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他暗示在起作用,通过对他人心理形成暗示,可以达到改造人的潜意识的效果。

为了实现暗示的效果,暗示者是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的:

第一是暗示者的特性。反应者是按照暗示者的特性、暗示性和自己之间的心理上的距离的大小和质量表现出不同类、不同程度的暗示反应。

第二是暗示刺激虽然给予的是一部分刺激(部分刺激),或者代替本来刺激的刺激(代理刺激),而反应者在任何情况下却都表现出作为全部刺激或者是本来刺激下的所有反应。

第三是非合理性暗示刺激是在情绪高昂的气氛中,让他人在注意力转移、忽略了判断的状态下产生作用,它尽量不让反应者作出明确合理的判断与分析。

心理暗示能左右我们的潜意识。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人们会在潜意识中不自觉地接受自己所喜欢、钦佩、信任或者祟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现实中,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相互安慰:“快过去了,快过去了。”

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的潜意识构成一种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忍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受暗示性是普遍的心理属性

人类的受暗示性是与生俱来的。学者们认为,人类心理世界之所以如些丰富多彩,光怪陆离,部分原因可归之于人类的这种接受暗示的能力。这种能力与人类的智力及想象力密切相关,并主要以第二信号系统为其客观基础。一方面,人类普通具有接受暗示的能力;另一方面,世界上也存在着无数对人类构成暗示的不同刺激物。

心理学家指出:“颜色、语言、声音、嗅味都可以对我们构成某种暗示,形成某种观念,转化为一定的行动或产生某种效果,我们的心理就是受到这种暗示的刺激转化为能动的物质。这就是我们的可暗示性。”

对于这种“可暗示性”,“南希学派”的倡导者贝恩海姆教授把它定义为:

“是大脑接受并唤起观念的能力,它使这种观念倾向于实现,使之化为行动。”他称之为观念的动力学的规律。洛扎诺夫则说:“这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通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研究也表明,人在暗示的作用下,竟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与他人保持一致。接受别人的劝说,赞同他人的演说观念,往往也不是纯粹的认知因素,即理性在起作用,而是由暗示打动情感,由情感影响认知的缘故。观赏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爱与恨,更是通过非理性知觉通道而实现的。可见,暗示是普遍存在和行之有效的。

这里还需说明的是,人类的这种受暗示性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换言之,并不是那些构成暗示的刺激对人产生暗示效应,只有在个体的潜意识主动接受的条件下,暗示才能产生作用。所以,有人认为,暗示的本质是自我暗示,甚至有些学者宣称:暗示是没有的,有的只是自我暗示。细加分析,此言不无道理。

一方面,人类天然具有可暗示性,另一方面,人们也经常有主动接受暗示的心向,在此基础上,催眠术的效应作用便应运而生,催眠现象便由此而出现。

心理暗示的神奇作用

心理学界对心理暗示研究最多的专业是神经语言程式学,它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改变人的潜意识,对心理形成暗示,起到改造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效果。受暗示是人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暗示无处不在,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手段可以让事情变得更美好,反之消极的暗示往往把事情弄糟。

比如教师往往只看到了批评和惩戒的激励作用,但没有看到了它对那些脆弱、敏感的心灵可能造成多大的伤害!我们在批评学生时,更多地是考虑这样的批评会不会让他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而很少考虑这样的批评是否会伤害学生的心灵和自尊。我们不知道他今天遭受了多少人、多少次批评,也不知道他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结果很可能就会像那头狮子一样,在一次次低三下四的求证之后,永远丧失了重新啸傲烟霞的卓越,而绝望地发出了驴的哀鸣。因为消极暗示,大脑的意识就一直停留在那些不好的方面,一次又一次被贬低的痛苦会逐渐在体内形成记忆,这样的记忆越来越多,行为随之也难以逃出这些不好的心理暗示,慢慢积累后便发生质的飞跃:在潜意识中拒绝展示生命尊严!

有这样一些优秀班主任老师,一些差班乱班交到他们手中,一两个月班风便焕然一新。这是因为他们善于使用积极暗示,赞美学生做得好的部分,暗示学生把其余部分也做好,既表达了对学生的肯定,又提出了要求。这种方式比批评、惩罚、威胁等消极暗示的管理效果强许多。举个例子,请你闭上眼睛,勒令你不要想老虎,不要想老虎的凶狠,也不要想坐过山车的惊险刺激。结果越是不让想眼前出现那些景象,反而出现了老虎、过山车的影像。这就是消极的心理暗示所产生的逆反效果。懂得了积极暗示的心理学原理,你就明白了,如果学生迟到,要告诉他具体的上学时间(每天七点半到校);如果学生字得写得龙飞凤舞,就让他看字体俊秀的学生作业,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写字差学生自然会尽力写出漂亮的字来。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封闭的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新鲜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低下。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着,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工人们由此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和神奇的,不仅能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且还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消极的暗示能扰乱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人体的生理机能;而积极的暗示能起到增进和改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