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中国人非常讲究人情往来,俗话说“来而无往非礼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也是中国人恪守的处世哲学。但须知这个常理不是刻板的公式,以为只要照搬不误就是谙熟人情世故,这显然是幼稚的。殊不知,桃李之间大有妙处,桃李虽为互换,但却各取所需,各得所用,不通投桃报李艺术的人,是不可能悟透说话办事之道的。
有衣送寒人
——说话办事不可太势利
俗话说,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势利者心目中的人之常情,只不过在一般“正人君子”那里不愿承认罢了。
但是,如果从长远利益看,一个人真的过分的势利眼,得到的回报不一定会太好。这不是迷信,而是事所必然。因为中国人都相信“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太阳不会总在一家门口转”之说。所以,从古以来,一个个施恩得报的故事便也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了下来。不过不管怎么说,它确实从正面给我们以教育,即人生在世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太势利,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什么样,更不知道他人会到什么程度。
历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都是从极小的疏漏开始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从细微处入手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比如,作为管理者,要经常注意下属的情绪变化,施人以恩不在大小,感人之效却可以惊动天地。
《战国策·中山》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中山君宴请都士大夫,司马子期也是其中一个。羊羹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可惜准备得不足,司马子期没有尝到。司马子期因此感到羞愤难忍,他跑到楚国劝说楚昭王攻打中山。
中山国亡,中山君狼狈出逃,只有两个人还持戈跟随在后面。中山君问他们:“事到如今,你们为什么还跟随我呢?”两人答道:“我们的父亲在快要饿死的时候,是您施予了一盒饭给他。后来,父亲临终时对我们兄弟说:‘中山国将来有祸事,你们一定要为之赴汤蹈火!’所以我们今日不惜以死来报答您。”
中山君听到这儿,仰天长叹一声,极为感慨地说:“看来,给予别人,不在乎多少,却在于其适逢危难。和别人结怨,也不在于事情大小,而在于伤害人的自尊。一道菜可使一个国家灭亡,一盒饭却使人赴汤蹈火,可见小事不可大意。”
中国人非常讲究报恩。中国人讲究报恩,这在我国的许多民间传说中都有所体现,记得报刊上也曾不止一次地报道过有人救助动物,而动物反救人类或者届时回访的现象。这就说明动物尚能知恩图报,更何况人乎?
三国时蜀的创建者刘备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那是刘备还在读私塾时,由于刘备讲义气、聪明,因此成了同学中的头,在这几年中,他经常帮助其他同学,与他们的关系处得非常好。后来长大了,大家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刘备与这些要好的同学也就各奔东西了。
但是,虽然大家分开了,刘备却很注重经常与同学保持联系。其中有一位叫石全的人,是刘备读书时最合得来的朋友,他读书后,仍回家继续供奉自己的老母亲,以尽孝道,靠打柴卖字画为生。刘备不嫌其清贫,经常邀请石全到他家做客,并适当给以周济,这样的聚会每次都很成功,刘备与石全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加强,情若手足。
后来,刘备为了实现自己心中宏伟的目标,就带起了一支队伍参加了东汉末年的大混战。初时,刘备军事实力很小,不得不依附其他人,在一次交战中,刘备所带的军队被全部歼灭,只他一人逃脱,被石全给隐藏了起来,逃过了一劫。
有人说宁可胡交一个,不可乱得罪一人。这话不无道理,因为胡交一个顶多是让人说你不识真假,被交者总不至于恨你。而乱得罪一人却不知什么时候便会惹下大祸。
《韩非子·内储说》载,有一次,齐中大夫夷射在王宫里参加酒宴,喝得酩酊,靠在回廊门上。有一个仆人刖跪请求说,把您喝不了的酒赐我一点可好?夷射叱之曰:“滚一边去,下贱的仆人还敢向贵人要酒喝!”刖跪急忙跑开了。等夷射走后,刖跪就在回廊门处洒了点水,好像有人撒了尿一样。第二天,齐王出廊门看到了,问:“是谁在这里撒尿?”刖跪回答说:“我没看到,不过昨天中大夫夷射在这儿站了一会儿。”在当时,在宫内这种不规矩的行为是要受惩罚的。齐王因此把夷射处以死刑。
刖跪显然是因为夷射没让他喝酒而设计陷害他,其手段是制造事端,嫁祸于夷射。这一手段很险恶,恐怕夷射死也辨不清因由。这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别轻视小人,小人也得罪不得。
春秋时,赵国的宣孟有一次看见一棵枯树下有一个饿坏了的人躺在地上,便让车停下来,给他东西吃。那个人一点一点地咽下食物,慢慢睁开了眼睛。宣孟问他:“你为什么饿成这个样子。”那个人回答说:“我被降做小差吏,回家的路上断了粮,我羞于向人乞讨,又不愿擅自拿人的东西,所以才饿成这个样子。”宣孟送给他两块干肉,那个人拜了两拜,接受了干肉,却不肯吃。宣孟问他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我家有老母,想把这些肉留给她吃。”宣孟说:“你把这些吃了吧,我另外再给你一些。”于是又赠给他两束干肉和一百枚钱,离开了。
过了两年,晋灵公要杀宣孟,就在房里埋伏了士兵等待宣孟的到来,然后请宣孟喝酒。宣孟看出了酒宴中的危机,酒喝到一半就起身离开了。晋灵公命令伏兵立即去追杀宣孟。其中有一个士兵跑得最快,最先追上宣孟,他面对宣孟说:“喂,请您上车快跑,我愿为您回去死战。”宣孟问:“你叫什么名字?”那个士兵道:“我就是枯桑下饿倒的那个人。”于是他返身回去同追杀宣孟兵士搏斗而死。宣孟于是得以活命。
看来,人人都有知恩图报之心。但授人以恩必须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才是最能打动人的。所谓“有衣送寒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推倒高墙看远山
——说话办事要宽容大度
常言说“大人有大量”。大丈夫安身立命要有一股英雄气概,不能婆婆妈妈的,更不能疑心太重,尤其是领导者。
唐朝李世民打败定扬可汗刘武周后,刘的将领尉迟敬德、寻相等都投降了。没多久,寻相等人又叛变逃跑了,所以李世民的将军们怀疑尉迟敬德,把他关了起来。
李世民说:“尉迟敬德如果要叛变,难道还会在寻相之后干吗?”
他不相信尉迟会叛变,就叫人把他放了,并且给他很多金子,对他说:“男子汉大丈夫看重情义,希望你不要把小小委曲放在心上,我决不会相信谗言而加害忠良之人的,你应该理解我。如果你一定想走,就拿这些金子做盘缠去,略表我们这段时间共事的情分吧!”
就在当天,李世民出外打猎,只带了少数人马,忽然遇上另一个对手郑王王世充率领的万余兵马,并把他团团包围了。郑大将单雄信举起武器直奔李世民。在这危急时刻,尉迟敬德飞马而出,扬鞭把单雄信打落马下,保护李世民突出重围。李世民问尉迟敬德:“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尉迟说:“这是我报答您对我的信任啊!”
无独有偶,公元199年,曹操与实力最为强大的北方军阀袁绍相拒于官渡,袁绍拥众十万,兵精粮足,而曹操兵力只及袁绍的十分之一,又缺粮,明显处于劣势。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曹操这一次必败无疑了。曹操的部将以及留守在后方根据地许都的好多大臣,都纷纷暗中给袁绍写信,准备一旦曹操失败便归顺袁绍。
相拒半年以后,曹操采纳了谋士许攸的奇计,袭击袁绍的粮仓,一举扭转了战局,打败了袁绍。曹操在清理从袁绍军营中收缴来的文书材料时,发现了自己部下的那些信件。他连看也不看,命令立即全部烧掉,并说:“战事初起之时,袁绍兵精粮足,我自己都担心能不能自保,何况其他的人!”
这么一来,那些动过二心的人便全部都放了心,对稳定大局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一手的确十分高明,它将已经开始离心的势力收拢回来。不过,没有一点气度的人是不会这么干的。做领导的具有这样的胸怀,下属当然愿意尽心竭力为他做任何事情。
这就说明人生在世,越是大度越能赢得人心。比如前凉宋混执政的时候就曾把过去差一点刺死自己的玄胪用为心腹,一次宋混问玄胪:“你那一枪几乎要了我的性命,现在大权在握,你不怕我报复你吗?”玄胪说:“那时候我受人重恩,一枪刺去惟恐刺你不中,现在你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我也没什么可怕的。”宋混见他坦率便不计前嫌,更加重用他。
这就叫大度。实践证明,越是大度者才越能笼络人心。常言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话不差,诸葛亮战胜孟获靠的就是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服口服。有人担心对仇人过度宽松会不会留下后患,其实大可不必担心。一般来说,除非傻子,否则没有人在做事情时不权衡利弊的。
姚崇是唐玄宗时期有名的宰相,权倾当朝。
在姚崇的同窗之中,有一人深得姚崇的敬佩,那是在姚崇高中秀才后,与一位叫张宗全的秀才同拜一位老师门下继续深造,以期将来能考中进士,光宗耀祖。
一次,老师要姚崇与张宗全就某个题目写一篇文章,两天之后他要考核。这两位学生下去都精心做了准备,将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篇交了上来。事有凑巧,姚崇与张宗全所写的内容几乎完全一样,且观点也相当一致,这如何不使老师为之恼火?没想到自己门下两位最得意的门生敢剽窃他人作品,这如何了得?
看到这种情况,姚崇据理力争,声明文章绝非剽窃。而张宗全的作品也非剽窃他人,但为了平息老师的怒火,就对老师说:
“这实属学生不该,前两天与姚崇兄弟论及此题,姚兄高谈阔论,学生深感佩服,遂引以为论。”
老师听到这番话,也知错怪了两位学生,就平息了心中怒火。事后姚崇心里为此深感佩服,为张宗全的广阔胸襟所感动。姚崇当了宰相以后,遂向唐玄宗推荐此人,唐玄宗在亲自考核张宗全的才华之后,深以为信,便封了他一个正三品官衔,专职外藩事务。
可见,人情在同窗关系中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张宗全就很巧妙地用了这个技巧,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场合中,自己吃些小亏,做些让步,送个人情给对方,使姚崇一辈子都记住了这个人情,最后使张宗全获得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这就是说,大丈夫做事要大气一些,不要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这样才能交到真知己,不至于使别人看了心存芥蒂。汉末三国时的蜀将黄权兵败降魏,许多维护刘备的近臣都建议要“将彼家属送有司问罪。”刘备很理解黄权,说:“黄权被吴兵隔断在江北岸,欲归无路,不得已降魏,是朕负权,非权负朕也,何必罪其家属?”仍给俸禄养之。以后,黄权终不背蜀事魏。可见宽厚待人是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但这需有量,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们说话办事也要这样,也要有个量,不能一时不如意便摔耙子,弄得众叛亲离,那时候,你纵有通天本事又能做得了什么?
蔺相如是战国后期赵国人,他本是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后来一跃成为赵国的上卿。
廉颇是赵国上卿,多有战功,威震诸侯。蔺相如却后来居上,使廉颇很恼火,他想,我乃赵国之大将,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你蔺相如不过动动三寸不烂之舌,竟位居我上,实在令人接受不了。他气愤地说:“我见相如,必辱之。”从此以后,每逢上朝时,蔺相如为了避免与廉颇争先后,总是称病不往。
有一次蔺相如和门客一起出门,老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连忙让手下人回转车子躲避开。门客见状,对蔺相如说:“我们跟随先生,不过是仰慕先生的高风亮节。现在,您与廉颇将军地位相同,而您见了他就像老鼠见猫一样,就是一般人这样做也太丢身份了,何况一个身为将相的人呢!连我们跟着先生也觉得丢人。”蔺相如问:“你们嫌我胆小,你们说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答道:“秦王厉害。”蔺相如说:“既是秦王厉害,我都敢在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大臣们。难道我连秦王都不怕,却单单怕廉将军吗?”蔺相如接着说:“我想强秦不敢发兵攻打赵国,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位。如果我们二人争闹起来,势必不能并存。我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利益放在前头,把个人的事放在后头啊!”门客恍然大悟。廉颇闻之,深感内疚,于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演出一幕千古流芳的“将相和”。
蔺相如之所以能千古流芳,就在于他能忍小辱而顾全国家大义,对事情的分量把握得很好。
总之,人生在世不能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是胸怀宽广器量过人的。说话办事也一样,一副小家子气,遇有小利就与人斤斤计较,用不了多久,人们便会离你而去的。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不图别的,跟大量的人说句话也觉得痛快!”
不知哪块云彩能有雨
——说话办事要留有余地
老子说“福为祸所伏,祸为福所依。”翻开中国戏剧史,其中富贵变贫穷,贫穷变富贵之例比比皆是,所告诫的无非都是一个道理:
别太势利了,不知哪块云彩有雨。
生活中的人往往会被夹在两股势力的中间。这时候因为两种势力斗争得非常激烈,并且都想争取得到你的支持,要你做出一定的抉择,如果这时一着不慎便可能会惹来杀身之祸。你最好要明智一些,除万不得已而外,尽量要给自己留下一个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