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市场需要,搞活商品流通,是我们的共同愿望。贵公司是国有大企业,是我们的支柱和依靠。增进友谊,加强协作,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我们愿为此尽心尽力。
最后,感谢东道主的盛情款待,预祝贵公司大展鸿图!
客人的致辞模式是:
开始,称呼各方。
第一段,表心情,致谢忱。
第二段,以感慨,引赞美。
第三段,说原因,表谦逊。
第四段,示友谊,谈愿望。
第五段,谢款待,祝宏发。
这篇讲话,结构严谨,词语精炼,展现出儒商的特色。
接待来宾,送走客人,是公关员的日常工作。为了表示组织的热情与关怀,表明对客人的尊敬和友好,不仅礼节要周到,而且语言更要讲究。
乘车、船、飞机远道而来的客人,心理上常常会有一种陌生感和疲惫感,对接待人员一般采取观察、揣摩、多看、多听的态度,往往不愿多问多讲。公关员要事先了解客人的数量及他们的身份,考虑好接待时的姿态和语言。
要用热乎乎的话去温暖客人,以便博得好感、消除沉闷、增进友情。接待客人时话语要温馨,使客人感到亲切。
请看下面的例子:
“请问您是×××吗?我是×××公司公关部的×××,我代表×××公司欢迎您的到来!”
“您好!请问您是海南××公司的×经理吗?我是××电器集团公关部的×××,我们郑总派我来接您,欢迎您的光临!”
“啊!张总,一路辛苦了!我是××集团公关部的小李,我代表赵总前来欢迎您,请上车吧!”要介绍组织的安排,使客人感到踏实。
“尊贵的客人们,我们的车正向公司迎宾楼开去,大约半小时就到,辛苦大家了!”
“各位贵宾,本次购销洽谈将从明天开始,今天下午大家可以好好休息,晚上专为你们举办欢迎晚会,请各位赏光。”
“陈总、张总,这次展销会为你们准备了足够的展台,还有两天布置准备时间,欢迎你们在北京一展风采!”
送客时要表示歉意和祝福,使客人感到圆满。例如:
“王总经理,恭喜您这次洽谈硕果累累,祝贵公司来年大展鸿图!”“吴总,这次来到我们这边远小市,条件不好,招待不周,委屈您了,请多包涵!”
“贵宾们,不送了,祝大家都走好运,祝大家一路平安,祝你们合家欢聚,祝你们事业成功!欢迎各位再来!”
有了这样的话,就能使各方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组织留下热情好客的美名,有利于扩大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提问应答巧入题、善变通
公关活动中免不了有问有答。在交际会话中,提问水平对于了解对方、获取信息、促进交流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个善于提问的人,不但能掌握交谈的深度,控制交谈的方向,而且还能开启对方的心扉、拨动对方的心弦,建立感情、增进友谊。
先举一个记者的例子。
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发生以后,为了报道中国人民支援埃及人民反英侵略的斗争,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位曾随中国商品展览团去埃及的工人,向他提出一个文诌诌的问题:“埃及人民怎样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不料,这位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一时结结巴巴回答不上。采访出现的僵局,使那位记者意识到自己的提问“太没水平”。公关人员在和普通公众接触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那么怎样提问才显得有水平呢?
一、因人而问
人有男女老幼之分,有千差万别的个性,有各自相异的知识水平和互不相同的生活环境等,因此不可“千人一问”。所谓“因人设问”,主要在于:
(1)对象不同,提问内容也要不同。对很久不见的老朋友,私下场合可以互相询问:“你的工资多少?谈恋爱了吗?”而公共场合则不行。
(2)即使同一个内容,不同对象也要有不同的问法。那位记者“太没水平”,指的便是提问不看对象。后来,当他改问“埃及人民对英国人怎么样?”时,对方立即滔滔不绝地说开了。可见,要别人打开话匣子,就要“量体裁衣”,看什么对象提什么问题。
二、适时而问
就像亚里斯多德说过的:“思想使人说出当时当地可能说的和应当说的话。”说话的时机,是由说话的时境提供的。说话主体所感知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语言环境,这四个要素构成说话时境。孔子在《论语·季氏篇》里说:“言未及之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警。”不该说这话的时候却说了,叫做急躁;应该说这话的时候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对方脸色便贸然开口,叫做闭着眼睛瞎说。孔子所讲的就是根据时境把握说话时机的问题。一般来说,当对方很忙或正在处理急事时,不宜提与此无关的问题;当对方伤心或失意时,不宜提太复杂、太生硬的会引起对方不快的问题;当对方遇到困难或麻烦,需要单独冷静思考时,则最好不要提任何问题,以免让对方心烦意乱,也就不会对公关人员有什么好印象了。
提问也要讲究适度得体。所谓适度得体,一是措辞审慎,二是不唐突,不使人难堪。据传,某教士在做礼拜时忽然烟瘾大发,便问其上司:“我祈祷时可以抽烟吗?”这么发问难免受上司的呵斥。其后,另一位教士也熬不住烟瘾,却以另一种口气问道:“我吸烟时可以祈祷吗?”上司竟不以为然,允许了他的请求。由于前者不假思索,而后者则巧于措辞,同样的请求获得不同结果。再如,会议主持人往往如此发问:“不知各位有何高见?”一句话就把想说的人“唬”住了。倒不如改为:“各位有什么想法呢?”朴质无华,效果反倒好一些。可见提问要琢磨自己的措辞。
提问切不可唐突失礼。假如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对方:“你有什么理由可说?”如此唐突的问法,令人难以下台,人家一定会不高兴的。
相反,巧妙得体的提问,不但不会使人难堪,反而使人明知其难也乐于回答。1981年4月,瑞典首相费尔丁访华,与中央电视台记者有这样一段问答:
记者: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向首相先生提出一个关于首相家庭生活的问题?
首相:可以。
记者:你在首都工作,你的夫人和孩子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不知道你的家庭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要求一位首相自己揭开家庭生活的幕纱,本来有点勉为其难,如遭拒绝也令记者本人难堪。然而,由于提问使双方都避开了窘境,记者达到了采访目的,费尔丁也乐于回答。
此外,提问还要尊重对方。尊重对方,固然不可不注意态度和语气,创造“问者谦谦,言者谆谆”的气氛,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提问要体谅对方,考虑怎样提出问题才便于对方愉快地给予答复。因此,在向人提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具体的,不要提那些表面上“大而全”,其实是“大而空”的问题。抽象的问题往往引出笼统的回答,而具体的提问方有如愿以偿的可能。上面讲到的那位记者,他的第一个提问,就不如第二个具体。再举个例子:1980年8月,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采访******,她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天安门上保留的毛主席像,是否永远保留下去?”这个问题实际很有分量,涉及对******同志和******思想如何评价的实质性的问题。这样化笼统为具体,口子虽然小,却便于对方回答。
其二,提出的问题要先后有序,循循善诱。提问要讲究逻辑顺序,不要一下子就把人将死。如果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易入难,由具体到抽象,以此为序,从对方熟悉的、直观的、易于回答的问题问起,并注意前后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既有利于对方一一作答,问者又可登堂入室,探骊得珠,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头一炮就卡壳,提问就难以为继了。这更是有意作系列提问者不可不注意的问题。
根据经验,公关人员在提问时一般会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1.如何调动对方回答的积极性
应当充分满足对方渴求社会舆论嘉许与肯定的心理,只要可能,就要尽量做到在同意对方意见的基础上提问;要诱使对方说“是”与“不是”,以示他处于某种“裁夺者”的地位和受敬重的情形。
提出的问题最好是对方熟识的领域,或由此入手,便于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2.提问的角度
提问的角度有正问(从正面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反问(从相反方向提问)、侧问(从侧面入手提问)、设问(以对方的身份提出假设)、追问(循着对方谈话线索续问)等,要在提问过程中灵活把握。
3.提问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
(1)一般性提问:“你认为如何?”“你为什么这么做?”
(2)直接性提问:“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3)诱导性提问:“这不就是事实吗?”
(4)发现事实的提问:“何处?”“何人?”“何时?”“何事?”“何物?”
(5)探询观点的提问:“是不是……”“你认为……”
(6)提问的最佳语言模式是:
陈述句+疑问缀语=高水平的提问
譬如:本来想问“您看这件事能在10日之前完成吗?”现在可改问:“这件事在10日之前完成,你看可能吗?”这样发问,是先将疑问的内容化为陈述句表述,再附以“您同意吗?”“您能告诉我吗?”“您愿意谈谈吗?”“您以为如何?”等疑问缀语。人们的发问,一般均可如此转换。
为了使提问的水平更高一些,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提问前要有所准备。
(2)不可将提问搞成盘问。
(3)提问时不可带有成见。
(4)不要提含糊其辞、闪烁隐寓的问题,不要提容易反过来损害自己的问题,不要提易于引起误解的问题,不要提可能引起对抗性选择(要么不答、要么拂袖而去)的问题,不要提明知对方不能或不愿作答的问题。
(5)可以在不得已时提出可能触痛对方伤疤的刻薄问题,但切不可提出封住对方心扉的问题。
(6)提问越短越好,而引出的回答要越长越好。
(7)提问后允许对方有思考作答的时间,不要随意搅扰对方的思路。
公关活动中回答问题的技巧也很重要,法国传记作家、《道德箴言录》
的作者拉罗什福科说:“我们与人交谈,觉得知音难觅,知者鲜寡,其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几乎都对自己要说什么想得多,而对如何回答别人想得少。”
拉罗什福科在很多年前指出的这个毛病,我们许多现代人也有。
很多时候公关活动是一种面对面进行的双向性信息交流活动,总是需要由会话双方共同努力,才可能获得成功。古人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有问无答,自然是一种“非礼”行为。然而,有问必答,是否就一定能令人满意呢?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笨拙的答话使人不得要领,不合时宜、不懂礼貌、不知进退的答话非但不能称人心意,因此而惹是生非的亦不足为奇。造成这种后果的人,其动机往往也是好的,至于结果适得其反,只能怪他对“如何回答别人”想得不多,或不懂得答话。为此,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和方法。
效果好的回答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答话要以接受对方提供的信息为前提,表明公关员注意到了对方的意见,使对方有受尊重的感觉。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答话对于提问,是一种信息反馈。提问者在一定的时境下,以语言、表情、动作等为载体,先将信息施授给听话人,然后听话人才能作出必要的反馈。提问者施授的,既可能是语言信息,也可能兼有非语言信息。听话人只有在接受了全部有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之后,才可能真正弄清这些信息的实际涵义(包括言外之意),从而才能作出准确的回答,比如:
甲:(不满地)这本书是你买的?
乙:(低着头)嗯,很多人都买了。
甲:很多人买?
乙:我去的时候人挤极了。
甲:所以你就买了?
乙:没错,准好看。你也快去买一本吧!
甲:(冷笑)哼——我告诉你,现在患流感的人也正多着呢?
在这段会话中,乙既不抬头看着甲的神态表情,又听不出甲的弦外之音,换言之,他没有做到完整、准确地接受甲施授的全部信息,所以最后碰了一鼻子的灰。
二是答话要考虑表达方式。
会话中,答话者自然希望对方听懂自己的话意,使自己的回答是“有效回答”,表明自己的意见、态度。所以,答话要考虑选择对方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词句与表达方式,甚至不可不考虑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乃至手势。
这是因为答话有即时性。问而不答,使对方难堪,也使自己尴尬。至于反馈的信息,应该充分而不过量、真实而不虚假、清楚而不含混,在数量、质量和反馈方式上,以合作态度为对方提供方便,才能使公关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是答话不要使用威胁性、责难性、讽刺性的语言。
公关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沟通思想、交流情感、改善关系、发展协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真诚、热情、谦和就成了公关活动的催化剂。拿答话来说,威胁性的语言任何时候都不要用,责难性的语言也不会带给人愉悦的合作;至于讽刺,虽然一般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手段,然而,使用不当容易伤人,所以公关活动中以不用为好。
四是答话还要避免自陷困境。
对于那些难以回答,不便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若处理不慎,答话反会使自己陷入困境。有时,别有用心者还会精心设计“语言陷阱”,诱人误入。
譬如,“你是否已经停止虐待你的父母了?”这就是一个著名的语言陷阱,如果不加识别,无论怎么回答,都将把自己推到被动地位,背上一口“虐待父母”的黑锅。面对诸如此类的陷阱更要慎而又慎。所以,如何避免自陷困境,是提高说话水平的重要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