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为企业最需要的人
16533500000019

第19章 自动自发——以身作则,全力以赴(4)

一项对美国多个大公司CEO的调查表明,CEO们最欣赏的,就是那些主动要求做某项新工作、接受新挑战的员工。无论能否做好,至少这些员工比那些只会被动接受工作的员工更令人欣赏,因为他们有勇气、有信心,而且会从尝试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增长更多的才干。

承担的工作越富有挑战性,工作就越有效率。承担艰巨的任务是锻炼自己能力难得的机会,长此以往,你的能力和经验会迅速提升。在完成这些艰巨任务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感到一些痛苦,但痛苦却会让你变得更加成熟。

郑军刚到深圳一家机械装备公司做业务员,因为还在试用期,所以,还没有机会承揽多少业务。总经理从某些渠道得知,西部地区某小城需要他们公司的机械设备产品,就有意选派人员前往。大家都知道这项任务绝非美差,当地的生活条件艰苦不说,工作上还很难出成绩,于是,大家纷纷找理由推诿,有的说自己手上的案子要跟进,有的说家里有事不能离开。郑军向来有不服输的性格,就主动揽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到了那儿,郑军才发现,当地的情况比想像中的还要糟糕,在小城出差的日子并不如意,真令人有度日如年的感觉。更让郑军灰心的是,在该城联系的几家工厂,都没有采购他们的产品,虽然郑军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只有一家签了初步合作的协议。

回到单位后,因为郑军敢于接受高难度的工作任务,不推三阻四,老总并没有责怪他。恰恰相反,还对郑军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认为他有进取心,责任能力强,敢于接受挑战。试用期一过,郑军就顺利地转为正式员工。这以后,郑军工作上更加积极,公司也对他青睐有加。很快,郑军就独当一面,被公司任命为一家分公司的经理。

不要拿“我没干过”之类的话做借口,工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不怕干不了,就怕不去干。不敢去尝试的员工,永远也开创不了新天地,只能在自己的狭小世界中徘徊。那些喜欢找借口的员工,往往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工作的困难和对手的强大。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是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的懒惰和灰心找理由。

不要难字当头,喋喋不休,让人见到你就觉得“又来了一个问题”。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使你沮丧消沉。战胜不了自己的消极心态,就等于剥夺了个人成功的机会,最终使自己一事无成。要知道,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才是你获得成功的基础。

职场之中,很多人虽然颇有才学,具备种种获得老板赏识的能力,但是却有个致命的弱点:缺乏挑战的勇气,没有创意,只做固定的工作,不断模仿他人,不求自我创新、自我突破,并认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只愿做职场中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对不时出现的那些异常困难的工作,不敢主动发起“进攻”。高难度的工作或许蕴藏着失败的可能,但是敢于挑战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公司领导决不会盲目批评和责备,而会清楚地看到你的努力。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各种问题的困扰,企业迫切需要的是那种能及时解决问题的人才。企业聘用一个人,给他一个职位,给他与这个职位相应的权力,目的是为了让他完成与这个职位相对应的工作,而不是让他在这个职位上“休养生息”。

1998年4月,海尔集团在全公司范围内掀起了向洗衣机本部住宅设施事业部卫浴分厂厂长魏小娥学习的活动,学习她“认真解决每一个问题的精神”。

1997年8月,为了发展海尔整体卫浴设施的生产,小娥被派往日本,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整体卫生间生产技术。在学习期间,小娥注意到,日本产品的合格率为98%。

“为什么不把合格率提高到100%?”小娥问日本的技术人员。“100%?你觉得可能吗?”日本人反问。

作为一个海尔人,小娥的标准是100%,即“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她拼命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学习,3个月后,带着先进的技术知识和赶超日本人的信念回到了海尔。

时隔半年,日本模具专家宫川先生来华访问,见到了“徒弟”小娥,此时她已是卫浴分厂的厂长。面对着一尘不染的生产现场、操作熟练的员工和100%合格的产品,他惊呆了,反过来向徒弟请教问题。

“有几个问题曾使我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解决,但最终没有成功。日本卫浴产品的现场脏乱不堪,我们一直想做得更好一些,但难度太大了。你们是怎样做到现场清洁的?100%的合格率是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对我们来说,2%的废品率、5%的不良品率天经地义,你们又是怎样提高产品合格率的呢?”

“用心。”小娥简单的回答又让宫川先生大吃一惊。用心,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

从日本学习回国后,小娥重点抓卫浴分厂的模具质量工作。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小娥紧绷得质量之弦从未放松过。

一天,小娥很晚才下班回家,吃饭时她仍然在想着怎样解决“毛边”的问题。突然,她眼睛一亮:女儿正在用卷笔刀削铅笔,铅笔的粉末都落在一个小盒内。小娥豁然开朗,顾不上吃饭,在灯下画起了图纸。

第二天,一个专门收集毛边的“废料盒”诞生了,压出板材后清理下来的毛边直接落入盒内,避免了落在工作现场或原料上,也就有效地解决了板材的黑点问题。

试模前一天小娥在原料中发现了一根头发,这无疑是操作工在工作时无意间落入的。一根头发丝就是废品的“定时炸弹”,万一混进原料中就会出现废品。小娥马上给操作工统一制作了白衣、白帽,并要求大家统一剪短发。又一个可能出现2%废品的原因被消灭在萌芽之中。

2%的责任得到了100%的落实,2%的可能被一一杜绝。终于,100%,这个被日本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产品合格率被小娥完成了。

善于寻找方法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是一个人决胜职场的根本,更是一个企业保持旺盛竞争力的保障。企业永远对那些主动寻找方法挑战困难的员工格外垂青,这样的人才是企业的“福音”。

工作中遇到林林总总的问题时,不要幻想逃避,更不要依赖他人,而要敢于面对和迎接。外界的挫折和困难无处不在,成功的机会与这些挫折和困难相随,你面临的最大问题既不是困难过于强大,也不是机会之神不眷顾,而是你自己的怯懦和退缩。

很多人都害怕工作中遇到问题,唯恐有问题影响工作进度和质量。其实,天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只要肯出力就能做好工作的时代了。公司聘用员工时看中的不是员工的双手,而是员工的大脑,是希望员工能积极主动地思考,运用其判断力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当然,具体分工还有轻与重之分。有的人做的工作对于整个工作来说举足轻重,他们的收益比团队的其他人高一些,但他们的工作相对要复杂些、辛苦些。他们所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总是成正比的,需要付出的努力多、承担的风险大的工作自然就会有较高的回报,正是进取心——这种永不停息的自我推动力,激励着人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它不但是员工,更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立足的基本条件。一个停滞不前,一味沉溺于现状,抱有吃老本思想的员工,自然不会为企业所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