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口才受益一生:跟随名嘴学说话
16532600000004

第4章 有“口”吃天下:学习名嘴说话的基本原则(2)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都免不了失言。能不能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或纠正方法,以避免言语失误带来的难堪局面呢?回答是肯定的,比如用及时改口的方法。相比之下,里根就表现得很有“心计”。

一次,美国总统里根访问巴西,由于旅途疲乏年岁又大,在欢迎会上,他脱口说道:“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为能访问玻利维亚而感到非常高兴。”有人低声提醒他说错了,里根忙改口道:“很抱歉,我们不久前访问过玻利维亚。”

尽管他并未去,当那些不明就里的人还来不及反应时,他的口误已经淹没在后来滔滔的大论之中了。这种将说错的地点时间加以掩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当众出丑、不失为补救的有效手段。只是,这里需要的是发现及时,改口巧妙的语言技巧。

社交场合的失言是难以避免的,在较正式的交际场合发生口误导致失言,这是令每一个人感到尴尬一事。尽管当时说话人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失言造成的后果或贻笑大方,或纠纷四起,甚至不可收拾。

如果没有里根总统这样的应变技巧,加上及时的道歉等弥补手段,谈话中的失言不但可能引起误会和不快,还有可能被对方抓到把柄。丧失在交际中主动地位。

事实上,失言虽然不可避免,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要我们说话时积累经验、掌握技巧,一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失言所带来的恶劣影响,甚至于产生出于意料的特殊效果。因此,我们为了使自己的错误能够及时得以补救,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心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掌握必要的纠错方法,这就是补救失言的一种重要策略。

同时,失言以后不要一味地守着自己的保垒,如果时过境迁,再使用以上补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增加别人的反感。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任何补救都要做到天衣无缝,不留痕迹,让人感到补得言之有理,无懈可击,千万不要牵强附会,或短矫揉造作,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错上加错。

生活中,我们男年会失言,或是有些话说得不当。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镇定自若,处惊不变,同事要积极地寻找补救的措施,这也是处世的一种“心计”。

1.将错就错

所谓将错就错,事实上就是在错话说出口之后,巧妙地将错话继续接下去,最后达到纠错的目的。这种说话“圆场”的高妙之处在于,能够不动声色地改变说话的情境,使听者不由自主地转移原先的思路,不自觉地顺着说者的思维而思维,随着说者的话语而调动情感。

2.移植法

所谓移植法就是把错话移植到他人头上。如说:“这是某些人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是……”这样就很容易把自己刚才出口的某句错误纠正过来了。尽管对方虽有某种感觉,但是无法认定是你说错了。

3.引申法

所谓隐身法,就是迅速将自己的错话引开,避免在错中纠缠。就是接着那句话之后说:“然后正确说法应是……”或者说:“我刚才那句话作如下补充……”

4.词义别解

所谓词义别解,指的是就是在说错了的字、词上,利用汉语的一词多义的特点加以巧妙别解——形成另一种解释。

5.半句道歉

道歉的话也不必完全说出来,话留半句也会令自己摆脱难堪的窘境。比如,说错了之后,见到对方不妨用:“对不起,我刚才……”

或者“真抱歉,我这脾气……”等这样的话,双方都心照不宣,说错者很容易在这种吞吞吐吐的情况下得到谅解。

对于及时弥补失言,很多名人或是名嘴都发挥到比较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像福特这样失言后肆意反驳,仍然坚持自己的失言,这就不可取了。

1976年10月6日,在美国福特总统和卡特共同参加的,为总统选举举办的第二次辩论会上,福特对《纽约日报》记者佛朗关于波兰问题质问,作了“波兰并未受苏联控制”的回答,并说“苏联强权控制东欧的事实并不存在。”这一发言在辩论会上属明显的失误,当时受到记者的立即反驳。

但反驳之初,佛朗的语气还比较委婉,意图给福特以改正的机会。他说:“问这一件事我觉得不好意思,但是您的意思难道在肯定苏联没有地把东欧化为其附属国?也就是说苏联没有凭军事力量压制东欧各国?”

这次失言事件中,如果福特当时足够明智,就应该承认自己失言,然而他觉得身为一国总统,面对着全国的电视观众认输,决非善策,于是继续坚持,一错再错,结果为那次即将到手的选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吴仪&真诚的话语最动人

最能打动人心的说话措辞唯有真诚,因为真诚的言语要胜过任何华丽的措辞和虚假的伪装。

吴仪(1938~):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号称“铁娘子”。吴仪是湖北武汉人,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早期的吴仪在兰州炼油厂车间技术员、政治部办公室干事。后来,做过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生产处技术员、北京东方红炼油厂技术员、技术科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副经理、党委书记。1988年,吴仪任北京市副市长;2003年,吴仪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4月23日兼任新成立的国务院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总指挥。

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给吴仪部长提出一个很尴尬的问题:“请问吴仪部长,为何至今还是独身一人?”对此,吴仪部长是无可奉告,还是避实就虚含糊了事?人们揣测着可能出现的回答方式。然而,吴仪的回答大出众人的意料,她既不回避,也不闪烁其辞。

她说:“我不信奉独身主义,之所以打单身,和年青时的片面有关。一是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心里有个标准的男子汉的形象,而这种人现实生活中没有;二是总觉得要先立业后成家,而这个业又总觉得没有立起来。然后就是在山沟里一呆20年,接触范围有限,等到走出山沟,年龄也大了,工作又忙,就算了吧。”

显然,吴仪这种坦率的回答使众人吃惊不已,同时也使众人大为感动。正是这种坦诚直率的风格才使吴仪成为对外贸易谈判中辩才无敌的杰出女性。

生活中,在一般的聊天中,坦诚是我们在谈话中成为主角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我们却经常忽视它。说话中,自己的坦诚不但博得对方的信赖,而且还可以为自己树立良好的说话形象,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点,对我们的谈话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有人问:“世上最令人感动的是什么?”有人回答:是真诚。

诚然,真诚的话语最动人。谈话中,要融入自己的诚意,一滴滴地揉进话里的每一个字,这就成了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润滑剂。

演讲大师李燕杰说过,“在演讲及一切的艺术活动中,惟真情,才能够使人怒;惟真情,才能够使人恼;惟真情,才能够使人笑;惟真情,才能够使人信服。”因此,真诚的谈话中,要学会运用感情。与他人言谈中,运用说“真”话策略时,要动用真情。俗语说:“言谈贵在情真,功在情深”,惟有真情的流露,才能产生无与伦比的推动力和征服力。

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和感动作用,正所谓“心诚则灵”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言谈或讨论中,要运用自己的真诚语言或行动,打动人心、征服听众,因为一切交谈中,最令人喜欢的正是那种出自真诚而又经过选择的话题。

日常的说话需要真诚,事实上推销员的说服推销也需要真诚。那么怎样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诚呢?其实只要你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从对方的需要去考虑就可以做得到。

当年,在国际函授学校丹佛分校经销商的办公室里,戴尔·卡耐基正在应征销售员工作。负责面试的经理是约翰·艾兰奇先生,他看着眼前这位身材瘦弱、脸色苍白的年轻人,忍不住先摇了摇头。

从外表看,戴尔·卡耐基显示不出丝毫特别的牛肖售魅力。在得知卡耐基从没有干过推销后,约翰·艾兰奇先生更加失望。

“那么,现在请回答几个有关稍售的问题。”

约翰·艾兰奇开始提问,“推销员的职责是什么?”

“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从而心甘情愿地购买。”卡耐基不假思索地答道。

艾兰奇先生点点头,接着问:“那你打算对推销对象怎样开始谈话?”

“‘你的生意真不错!’‘您的帽子真漂亮’……”

艾兰奇先生点点头,接着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那你会用什么办法把打字机推销给农场主?”

戴尔·卡耐基稍稍思索一番,有点泄气地回答:“抱歉,先生,我没办法把这种产品推销给农场主,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

艾兰奇高兴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走过来拍拍戴尔的肩膀说:“很好,你通过了,好好干,年轻人,你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推销员的。”

原来,在众多面试者中,唯有卡耐基对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令他满意,以前的应征者总是胡乱编造一些办法,但实际上都行不通,因为农场主也不是傻子,他一定不愿意去买一样又贵又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其他参加面试的人为了应付面试,他们不敢说实话,虚伪地瞎说一通,唯恐面试官认为他们的能力有限。而卡耐基说出了真心话,既表现出了自己的诚实,又表现出了对工作的态度。

真诚需要的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说教

如果我们在聊天、讨论中不考虑对方和听众的心理,故意避开主题,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真诚的表现。

研究表明,不论是推销、演讲还是与朋友聊天,说话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你说得多么流畅、滔滔不绝,而更在于在表达中表现出的真诚!

有位成功人士说得好:“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久,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因此,那些往往最能打动听众的并不是那些口若悬河的人,而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人们更喜欢与勇于说实话的人接近和交往,因为有胆量实话实说的人,他们的灵魂里有自信与磊落作厚实的底蕴。然而,在众多的说话技巧中,“真诚”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我们仍以推销员为例,当听者感受到你的诚意时,他才会打开心门,接收你讲的内容,彼此之间才能实现沟通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