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与全国各地商人打交道:全国各地商人性格与习惯解析
16502600000023

第23章 如何与山西商人打交道(2)

山西人经商以信以诚为本,人们也“莫不以为诚而信之”,这就招徕了更多的顾客,生意越做越好。山西商人主要经营项目有茶叶,蒙古牧民只要看到是山西人的产品就争相购买,认准了某一品牌就长期购用,一生不变。

山西的商人当中,许多人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讲究信义。近年来,由于山西商人在营商实践中,奉行崇信重义的职业道德和遵守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划,成绩卓著,因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一般情况下,与山西人打交道,可以大胆放心,他们不会玩欺诈,也不会见利忘义。但是,作为生意伙伴,你也必须讲究信用和质量,这样才能与他们合作得好,才能在山西打开市场。否则,山西人则会选择山西人自己的产品和市场。

5.薄利多销,产销结合

山西商人以善于经营闻名于全国,其经营方略值得借鉴。山西人做生意,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薄利多销,产销结合。

山西商人不好高骛远,他们不会等到货物价格最高时才出售,因为当你知道了商品可以出售的最高价格之时恰恰正是这种商品的睁价之时。

在经商过程中,山西商人根据市场行情与商品交换的情况变化而变化自己的经营方略,并顺时而行,在具体买卖之中,不拘泥于成见,见利即行。通过实行薄利多销,产销结合的方略加速其资金周转,争得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不贪求厚利,在经商中,经营者通过贱时买进,贵时卖出,贱买贵卖赚取商业利润,他们懂得如何把握时机,如何保持既赚钱而又稳妥。山西商人不好高骛远,他们不会等到货物价格最高时才出售,因为当你知道了商品可以出售的最高价格之时恰恰正是这种商品的降价之时。他们采用薄利多销的办法,以商品全部出手为原则。“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薄利多销是经营中一个既有利可图又稳妥保险的方法。这样,商品不会积压,不会造成损耗,有利于资金的迅速周转,可以通过积少成多来最终获得厚利。相反,如果单单为了博取厚利,然后一直积压商品,等待一个销售价格的最高点,就很容易错过很好的销售契机,从而造成货物积压,资金周转不灵。

山西商人经常以薄利多销为原则将手中产品销售一空,将周转回来的资金再投入到更有利润的行业中去,从而获取厚利。

如,历史上山西商人将在内地采购草原牧民需要的服装、茶叶、布匹、铁锅、白酒、红糖、瓷碗壶、果品等贱价抛售,还将布料扯成不同尺寸的蒙古袍料任牧民选购,从而使销售量大增,利润因之增多。而后,他们根据各地的生活习俗、消费水平、市场具体情况不同,采取产销结合的方式,直接联系货源,购进原材料,自己组织生产加工。

再如,平遥、祁县中许多从事茶叶贩运的商人在福建武夷、安徽六安及湖南等地开设茶叶加工厂,自己加工包装成砖茶,然后加盖本公司的商标,到各地销售。山西人还从事长途贩运,自运自销,产运销一条龙,这样既可以大大节省成本的投入,又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并且保证了供货及时,质量可靠。在那时销售中,山西商人就大多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来赚取利润。

在山西做生意,必须重视山西商人的这一做法,并且加以接受学习,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否则,售价太高,就难以与山西人进行竞争,也难以在山西打开市场。

6.重视信息,公平竞争

在经商中,准确、全面、及时地把握市场信息,往往能够快速走在同行的前列,使信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重视信息,预测行市,垄断市场,是晋商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晋商在经营中重视信息的作用,他们经常通过预测行市进而垄断市场,最后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晋商在历史上以贱买贵卖而著称,因而就更加需要及时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晋商虽然没有徽商那种族谱“联络网”,但也尽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各地物资余缺及影响商业经营因素的情报。在商业总号和分号之间,一般是五天一信,三日一函,互通情报。这种经济情报对晋商寻求商机和下决心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通过了解信息,预测行市来把持行市、囤积居奇、垄断市场、高利盘剥,作赊销生意。如太谷曹氏在沈阳的富牛俊商号,一次获悉当地高粱收成因虫害减产,立即大量收购包括陈糠在内的粮食,秋收后粮价暴涨,富生俊商号因而大获其利。

如今的山西商人大多继承了晋帮商人重视信息这一特点,在做生意时,他们很重视对信息的捕捉和反馈。许多大的公司企业都有专门的市场预测人员进行市场上的情况把握,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只要做买卖,竞争似乎就不可避免。然而,是公平竞争还是不正当竞争,对于不同的生意人,则有不同的表现。这同样也是崇信尚义与否的具体体现。

清朝同治年间,左宗棠率军西征,平定新疆,事后招徕商贾,以兴商贸,大批商人前去贸易。当时涌人新疆的内地商人共分八帮。各帮都有商联,各联自有商董,结成地域性的商业集团,竞争十分激烈。

这其中,天津商人分布天山南北,他们经营的特点是:项目多,信息灵,路子广。但天津商人急功近利,喜欢玩歪门邪道,到处结纳官吏权贵,生活奢侈无度,外强中干,名不符实者很多。湖南商人虽征战功多,依仗权势之风很甚,可是不擅长经商,靠山虽硬却不能大有作为。而山西商人则最为出众,而且山西商人又极善经营,靠公平竞争左右市场。

山西票号在历史上曾经财大气粗,其势力几乎左右全国的金融市场。尽管它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但票号既不欺行霸市,也不以势压人,而是义中取利,同舟共济,互利互惠,尤其是对一些资金少、规模小的钱庄、店铺、典当、账局,不但不排挤,反而不时给予资金上的资助。

就这样,山西票号避免了矛盾激化和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而是凭借雄厚的资金、良好的信誉、灵活的经营和优质的服务招徕了客户,扩展大量业务,从而取得了一流的经济效益。

如今,山西商人继承了公平竞争的商业精神,他们做生意时仍然很注重的商业道德,在工程招标、企业经济活动中,虽然竞争很激烈,但山西人很少动歪主意、走关系,而是凭借实力进行公平竞争。

在与山西人做生意竞争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睁大眼睛看行情,竖起耳朵听动静,多方设法了解环境,掌握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

(2)对于信息,要求真、全、快,即准确、全面、及时,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3)在信息战中,除了捕捉对方的竞争实力外,还有其竞争的态势,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知名度、销售走势,以及竞争的策略等。

(4)要懂得国家的政策、法令、市场要求的状况、消费趋势等。

(5)公平地介入竞争,不要用不正当手段。否则,就会被逐出赛场。

(6)在竞争当中,以实力和智慧取胜。

7.商借官势,发财保财

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商人与封建政府有特殊关系,而山西商人尤为突出。

晋商有着独特灵敏的政治嗅觉。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在获得厚利的同时提升了家族乃至晋商整体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