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宽心 舍得 淡定
16502000000045

第45章 适可而止,多给人留点面子(2)

无论如何,在人的心中,总是喜欢听别人的赞美。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赞美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的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赞美话时,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某校有一位同学,在一次命题作文中,抄袭了一期杂志上的一篇散文。极为巧合的是,语文老师恰恰手里有这一期杂志。多年的从教生涯,使他深深地懂得,保护学生的自尊要鼓励和赞扬,这比用挖苦和指责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它给同学的,是正面的引导和促进。所以,他没有批评学生,而是把这位同学私下叫到房间里,称赞这篇散文写得很好,并帮助他分析了文章结构和起承转合,嘱咐他向更高的写作目标奋斗。结果,这一次保护面子的赞许行动,在这位同学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真的爱上了写作,靠着自己的执著和勤奋,终于成为了知名的业余作家。赞赏的力量有时的确是十分惊人的,它简直到了点石成金的程度。

美国马斯洛层次理论认为:自尊和自我实现是一个人较高层次的需求,它一般表现为荣誉感和成就感。而荣誉和成就的取得,还需得到社会的认可。赞扬的作用,就是把他人需要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拱手相送到对方手里。当对方的行为得到你真心实意的赞许时,他看到的是别人对自己努力的认同和肯定,从而使自己渴望别人赞许的愿望在荣誉感和成就感接踵而来时得到满足,并在心理上得到强化和鼓舞。他能养精蓄锐,更有力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向着自己的目标冲击。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善于赞扬别人优点的人,绝不是单方面的给予和付出,同时他也会得到很大的收获。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方面的体验,赞扬别人,往往也会激励自己。别人的精神会感染我们,别人的榜样会带动我们,人家可以,而我们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4.充分尊重朋友的隐私

朋友之间,关系即使再亲密,也都会有一些不愿让对方知道的东西,即所谓的隐私。与朋友相处时,对他的隐私我们要给予绝对尊重,不能认为这是朋友对你的隐瞒而千方百计地探问,否则,很可能与朋友产生间隙,甚至导致关系破裂。

没有尊重就没有友谊,就好像没有基石就不可能筑起大厦一样。那么,尊重从何开始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尊重只有在自尊自爱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做他人的朋友也意味着做自己的朋友。自尊自爱是件有益的事,人人都应当自爱。懂得自爱的人往往关心自己,这不仅是交际中的重要之事,也是为人处世的重要之事。

隐私权在西方社会是一种很普遍的公民权利,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比如自己的私生活,一般不会让朋友过问;自己的财产,也不会轻易向朋友公开;除非受到邀请,是不会随便去朋友家中“串门儿”的;除非相约,是不会与朋友一起“吃一顿”的……

事实上,对隐私权的保护,我国早已有之,古代圣贤大儒均视其为人性的基本部分,对其极为尊重。从我国的建筑风格来看,无论王侯豪宅,还是百姓草堂,外皆有高墙围护,内设院落分隔,既有曲径相通,又有门窗相隔,无非是为保护自己有一个相对幽静、自由的空间,免受烦扰,放松身心,这不就是在保护隐私吗?

汉朝的张敞是一个高官,更是一个情种。他与妻子恩爱非常,还常常为妻子画眉,一时,在京师长安传为佳话。但有伪道学先生以此为“有伤风化”,竟向皇帝告了御状,想让皇帝摘下“道德败坏”的张敞的乌纱帽,以“匡正世风”。但皇帝并不听伪道学先生的使唤,他不仅未责怪张敞,反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画眉是夫妻间的事,我管不着。夫妻间还有比画眉更亲密的事儿,我也去管吗?”显然,这是在保护张敞夫妻的隐私。

朋友满腔忧愁时,找你倾诉和宣泄一番,这是他对你的充分信任。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最好做一个良好的聆听者,冷静地为他分析,帮他调整情绪,平缓一时的冲动。但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聆听之后,要尊重朋友,切不可泄露了隐私。

同样,当你碰巧获知朋友的隐私后,切莫将它作谈资,广泛散布。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一旦这层保护膜被你捅破之后,你将落个“小人”之名。所以,这时,宜采取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糊涂。

北宋时期,司马光在当朝时受人拥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诚信待人,别人有困难找他帮助或倾诉时,他总能为人保守秘密。当时,朝中有位大臣叫韩克,与司马光是好友。有一次,韩克的儿子偷了家里的银子去参与赌博,被发现后,韩克又是打又是骂,却起不了什么作用。在苦恼之余,他去找司马光,希望司马光能为他想点办法。

司马光诚恳地聆听了韩克的倾诉之后,教了他一个办法。韩克听了很高兴,可是转念一想,家丑已被外人所知,心中顿有焦虑之念。

然而过了很久,韩克都未听到朝中大臣的议论及有关此事的影射之言,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谬,在后悔惭愧之余,韩克更加信服了司马光,成了朝中司马集团的重要人物。

司马光在处理朋友关系时,就很好地保守了秘密,不但帮了朋友的忙,还保守了朋友的秘密,最后使朋友为之信服,两人的关系由此又前进了一步。

曾几何时,人们把个人隐私当做“见不得人的事”,尤其朋友之间,若有什么尚未公开,就不够义气,就是没有诚意,以至于只有达到了“同吃、同住、同行、同生死”,才算够得上哥儿们,算得上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这样做的结果,表面上朋友之间亲如兄弟,无话不说,无事不公开,实际上并不尽然。首先,那些“亲密无间”、“融为一体”的朋友,已经失去了自我,而这当然决非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一切全部寄托在朋友身上,最终还要从朋友身上找回来的,因为自己毕竟是自己,朋友是不可能完全替代的。此外,再亲密无间的朋友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毕竟会有矛盾存在,所以朋友间一旦出现不合,那么越亲密就可能彼此伤害得越深。因为亲密的朋友之间“知根知底”,朋友“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不“清理门户”,就难除“心腹大患”。因此,朋友之间若出现内讧,那首先清理的,往往是曾经最亲密的朋友,而这与互相不尊重隐私权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换一种方式与朋友相处,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像“洋人”那样,与朋友实行AA制,表面上似乎“生分”了一些,实际上是互相尊重,朋友之间的感情也并不见得就比“不分你我”淡漠。只有充分张扬彼此的个性,才能长久保持朋友之间的共性。否则,朋友之间“融为一体”,只有朋友交情这个共性,那自己的个性被融化的同时,共性也难以再存在了,不是消失,就是发生裂痕,朋友还是朋友吗?

如今的社会,钱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关于钱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敏感了。朋友之间,再亲密无间也不能让钱也亲密无间。西方人,朋友之间一般不问收入,除非对方主动告诉你。在“洋人”看来,个人收入纯属隐私,不仅要尊重,而且要充分保护。收入多少,是一个人极为重要的秘密,岂可随意探问猜测?一个人如果不想让朋友知道他的收入,自有其理由。有时候,朋友知道了反而对朋友有害。因此,“洋人”能像对待性隐私一样对待财产隐私。

对于财产,如果认为“你的就是我的”,不这样,好像就不够朋友,那么,虽然也可能亲密一时,但最终一定会为钱而散,为钱而伤,为钱而亡,我们周围这样的事,隋发生的还少吗?

要想同朋友搞好关系,让朋友帮助你,就应当像尊重朋友的性隐私权一样尊重他的财产隐私权。决不能习惯性贸然地问朋友“有多少钱?”更不能有意无意地算朋友的经济账,并要求“拿来”或“他用”。

5.上司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场合

上司一般都非常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所以对开玩笑非常敏感。和上司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场合。在工作场合或其他严肃的场合宁可不说话,也不要开玩笑。

纪晓岚中进士后,当了侍读学士,陪伴乾隆皇帝读书。

一天,纪晓岚起得很早,从长安门进宫,等了很久,还不见是上到来,他就对同来侍读的人开玩笑说:“老头儿怎么还不来?”

话音刚落,只见乾隆已到了跟前。因为他今天没有带随从人员,又是穿着便服,所以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皇上听见了纪晓岚的话,很不高兴,就大声质问:“‘老头儿’三字作何解释?”

旁边的人见此情景都吓了一身冷汗。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跪在地上说:“万寿无疆叫做‘老’,顶天立地叫做‘头’,父天母地叫做‘儿’。”

乾隆听了这个恭维自己的解释,就转怒为喜,不再追究了。

在不协调和次协调交际中,成功地运用自己的机智和口才,随机应变,可以化解矛盾,帮助交际者走出困境。纪晓岚正是成功地运用曲意直解,将对乾隆有不尊性质的“老头儿”三字,巧释为“万寿无疆”、“顶天立地”、“父天母地”。这样不但化险为夷,而且变辱为恭。

在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类似纪晓岚的尴尬,自然也需要适当的方法予以弥补。

王科长下午要主持一个大型的企划会议,需要准备一些资料。于是就把这件事交给小陈去办,由于小陈处理这类事很有经验,没多久就把资料交给科长了。

王科长翻阅着资料并慎重地问:“这件事上面的人很重视,资料内的数字,你是不是都详细校对过?”

不料小陈却好像满不在乎地嘻笑着说:“大慨不会错吧?”

小陈的话说完,就见王科长把资料重重地往桌上一丢,并怒气冲冲地说:“你是在干什么?怎么可以说。‘大概’呢?”

小陈觉得有些委屈,心想:“开个玩笑也不行呀?”明明是一句玩笑话,对方却信以为真,结果就造成说者不快、听者生气的后果。这种情形的发生原因,大致有下列三种:

(1)以对方用心思考、重视的事开玩笑。

小陈的事例就是这种情形。王科长命令小陈替他准备资料,是以一种一丝不苟的心情,而陈却嘻皮笑脸,毫不在乎。所以,王科长会动气发怒。

(2)个性耿直的人经常会把别人的玩笑话当真。

(3)对方有心事,没有心情听玩笑话。

由于焦躁不安、过度疲劳、精神过于紧张等因素,也会使一个正常人的精神或肉体陷入紧绷状态,而听不下任何玩笑话。

另外,有强烈自卑感和被害者意识的人,也是开不得玩笑的。

如此一来,或许你会怀疑:“那么,玩笑话就开不得了吗?”其实也不尽然。一般而言,玩笑话大多具有使工作场所变得活泼,化解呆板气氛的功用。问题在于我们是否看准了当时对方的心情。

那么,开了不适宜的玩笑以后,该怎么弥补呢?比如上面小陈的例子,既然上级已经生气了,如果他也默不做声,更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

在情况的势头不对时,小陈应该把语气一转,用严肃和充满自信的口气说:

“科长您放心,这些资料绝不会有问题的。”

科长可能会问:“那么,你刚才为什么说‘大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