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最爱读国学系列: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1636200000012

第12章 九变篇第八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①,合军聚众,圮(pǐ)地无舍②,衢(qú)地交合③,绝地无留④,围地则谋⑤,死地则战⑥。有所不由⑦,军有所不击⑧,城有所不攻⑨,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⑩。

注释

①将受命于君:古代将军受命于君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②圮地无舍:"圮地"当为"氾(fán)地"之误,银雀山竹简本《九地篇》作"泛地","泛"通"氾"。氾(fán)地,就是指山林、险阻、沮泽等难行的道路。③衢地交合:指在四通八达的地区要与四邻结交。衢,四通八达。交合,指结交邻国。④绝地无留:指在与后方隔绝、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⑤围地则谋:指在被包围的地方要巧于计谋。⑥死地则战:在死地就要决一死战。 死地,指前不得进,后不得退,非死战就难以生存的地区。 ⑦塗有所不由:塗,通"途",道路。由,经过。有的道路不要通过。⑧军有所不击:有的敌军不要攻击。⑨城有所不攻:有的城寨不要攻占。⑩君命有所不受: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执行。受,接受,不执行。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方法,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征集人马组建军队,在山林、险阻和水草杂生的地方不要扎营驻军,在四通八达的地区要与四邻结交,在与后方隔绝、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在被包围的地区要精于谋划,在死地就要决一死战。有的道路不要通过,有的敌军不要攻击,有的城池不要攻占,有的地域不要争夺,君主的命令有时也可以不执行。

原文

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①,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②,不能得人之用矣。

注释

①通于九变之地利:指精通各种地形的灵活利用。对"九变"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九者,数之极,九变即多变;有的认为,"九变"指本篇"圮地无舍"至"地有所不争"等九事;骈宇骞、王建宇注本认为"九变之地"指本书《九地篇》里说的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氾)地、围地、死地九种地形。②五利:指"塗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变通的好处。也有人认为指"圮(氾)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的好处。

译文

所以,将帅能够精通"九变"的具体运用,可以说是懂得用兵了。如果将帅不精通"九变"的具体运用,即使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治兵却不懂得"九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部队的作用。

原文

是故智者①之虑,必杂于利害②。杂于利而务可信也③,杂于害而患可解也④。

注释

①智者:指明智的将帅。②杂于利害: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杂,掺杂,这里有兼顾的意思。③务可信:能顺利地完成战斗任务。务,指战斗任务。信,通"伸",这里是顺利发展的意思。④解:解除,免除。

译文

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时,一定要兼顾到利、害关系。在有利的情况下考虑不利的因素,事情就能顺利发展;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有利的因素,祸患就可以排除。

原文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①,役诸侯者以业②,趋诸侯者以利③。

注释

①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害:这里指害怕、忌讳、厌恶的事。②役:役使。业:事业。这里指自己的实力。③趋:这里是归附的意思。

译文

因此,要通过"害"来迫使诸侯屈服,要通过自己的实力来役使诸侯忙乱,要通过"利"来诱使诸侯归附。

原文

故用兵之法,无恃①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注释

①恃:依靠、依赖。这里也有希望的意思。

译文

所以用兵的方法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而要依靠我方有充分的准备,严阵以待;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进攻,而要依靠自己有使敌人无法攻破的力量。

原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①;必生,可虏也②;忿速,可侮也③;廉洁,可辱也④;爱民,可烦也⑤。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⑥,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必死:这里指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可杀:就可能被杀。②必生:指贪生怕死。可虏:就可能被俘虏。③忿速:指愤怒急躁。速,急躁。可侮:就可能被欺侮。④廉洁:这里指廉洁好名,过于自尊。可辱:就可能被羞辱。⑤爱民可烦:指溺爱其民,就会被烦扰。⑥覆军杀将:全军覆灭,将帅被杀。

译文

所以,将领有五种致命的危险:如果去死拼硬打,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如果贪生怕死,就可能被俘虏;如果性情暴躁易怒,就可能受到敌人的轻侮而妄动;如果廉洁好名,过于自尊,就可能会被羞辱而失去理智;如果溺爱民众,就可能导致烦扰而陷于被动。所有这五种情况,都是将领易犯的过失,给指挥用兵带来灾难。全军覆没,将领被杀,一定是因为这五种致命弱点引起的,因此不可不充分地去认真考察和了解。

历史实例

1.韩信背水杀敌

楚汉相争时,汉大将韩信在平定魏国以后,又与张耳领兵数万,东下攻赵。赵王和他的将相成安君陈馀,广武君李左车率领大军二十万,守在井陉口(在今河北获鹿西,即井陉关),准备上前迎击韩信。

当时赵国的军政实权操在成安君陈馀的手里,广武君李左车为他千里运送粮食,如果不按时送到,士兵都有遭到饥饿的可能。广武君对成安君说:"井陉的道路狭窄难行,粮食不易运输,倘若给我三万奇兵,从小路去阻断韩信的粮道,你的大军深沟高垒,守住营阵坚决不出战,那时候他前进不能攻击,后退不能回去,我率领大兵从后面攻击,不到十天,他会全军惨败的。"

成安君是个脑筋不会变通只知道死读书的人,以为用兵要讲仁义道德,不可用阴谋诡计,同时他认为韩信的军队,虽然可称数万之众,实际上只不过几千而已,又从千里迢迢之处赶来,一定会疲倦困乏不堪,像这种情形,再逃避他而不进攻,未免被人取笑胆小,所以没有接受广武君的意见。

韩信探听得广武君的计划没有被采取,大喜,便大胆地带领部队直奔赵军而来,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营。

到了半夜,韩信突然间发出一道紧急命令,要军中选出轻骑兵两千人,每人带一面代表汉军的大红旗,从小路登上山,绕道到井陉山后,埋伏在丛林中,注意偷看赵国兵营的动静,并且警告军士说:"赵国军队发现我国军队后,我军立即退回,对方必然空营来追击我国军队,那时候,你们赶快奔进赵军营里去,把赵国的旗子拔下来,挂上我们汉军的大红旗子。"那些人立即出发而去。

韩信接着吩咐手下副将,叫做饭的吏卒准备供应一些餐点给士兵吃,而且要很快去做,随即宣布说:"这只是临时充饥,等到明天打败了赵军,大家再回来吃个饱。"将士们听了,都不相信,嘴里勉强答应了一声"是"。韩信随后派了一万人马,背着一条叫抵水的河流,排列成即将作战的样子,赵兵远远看见对方背水布阵,觉得好笑。隔天,双方互相攻打了一阵,汉军突然把旗抛弃了,一副失败的样子,退回河岸。赵军看见汉军惨败而退,于是空营而出,追赶上来争先恐后地抢夺旗鼓。

汉军既然已退到背水阵上,知道后面是河,不能再退,大家便拼死到底,这时,山上埋伏的汉军,早已按照韩信的指示,奔进赵营去,把赵军的旗子尽行拔去,竖起了两千面红色的汉军的旗帜。

赵汉两军在混乱的战斗中,战了很久,赵军难以得到胜利,想退回本营,不料举兵一看,营区已经遍地竖起了汉军的旗帜,大吃一惊,以为汉军已经俘虏了赵王和将士们,击破了赵军,于是在战场作战的赵军,立即纷乱起来,各寻生路,部将虽也严密阻止,但是完全不起作用,汉军于是两面夹击,赵军大败,韩信把成安君捉住,在抵水上杀了,把赵王也俘虏了。

事后诸将问韩信:"兵法上说,要尽量避免水泽在作战上发生不影响,现在你反而背水布阵,竟然获胜,是什么道理?"韩信说:"在兵法上有"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说法,我就是利用现在的情势,使将士们能人人各自奋战啊!"孙子《九变》篇以军事"变"为常态。在"变"中将自己掌握的方法灵活组织起来,以此暴露对方弱点,在"变"中寻找出奇制胜之良策。韩信的"背水布阵"即符合了"变"的原则,不墨守成规,打败了死板不知变通的陈馀。

2.七国之乱

(汉景帝时期),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在吴王刘濞的带领下联兵发动叛乱。他依仗吴国封地广大,财力富足,蓄谋夺取皇位。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平叛七国之乱。

自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以来,为了巩固封建家族的统治地位,他实行大封同姓子弟为王的政策,企图以家族血缘维护其统治,杜绝异姓篡权。他所封的同姓王,主要有齐、燕、赵、梁、代、淮阳、楚、吴等。他们的封地共有九郡,占整个疆土的大半,而皇帝直辖的不过十五郡。朝廷规定封地内经济由诸王支配,而法令、军队则由朝廷统一管理、掌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王国财富日增,势力日强,逐渐形成了割据状态。到了汉景帝时期,诸侯国的割据势力日益强大,威胁到汉王朝的中央集权,严重影响了西汉王朝的统一。这时,晁错等的官吏提出了削弱割据势力的主张,被汉景帝采纳。汉景帝先削夺了诸侯国在赵的常山郡、楚的东海郡、吴的会稽和豫章郡等几个郡县的统治权,将这些领地收归朝廷管辖。削地政策的实施,加剧了各诸侯王对朝廷的不满,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个诸侯王联兵发动了叛乱。

在叛乱的七国之中,吴王刘濞是最先起兵的,也是叛乱的首领。起兵之初,他亲自去胶西说服并约定了胶西王出兵参加反叛朝廷的行动。接着又派遣使者游说齐、菑州、胶东、济南等诸王参加。在他的游说、动员下,胶西、胶东、济南、楚、赵等五国先后起兵反对朝廷。吴王经过一番奔走,认为联盟已成,于是开始筹划如何占据汉王朝的统治中心长安,夺取统治权。

吴王计划让诸王国的军队从南、北、东方这几个方向三面合击关中。他向各诸侯王提出,由越兵先攻占长沙以北地区,再西趋巴蜀、汉中;越、楚、淮南、衡山、济北诸王会同吴军西取洛阳;齐、菑州、胶东、胶西、济南诸王与赵王先攻占河间(今河南献县)、河内(今河南武陟),再入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或与吴军会师洛阳;燕王北取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后,再联合匈奴南下,入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直取长安;吴、楚军主力先占荥阳,与齐、赵军会师,直取长安。吴王这一战略进攻计划如果真能够实现,它对汉王朝的统治中心长安将产生很大的威胁。然而,吴王对诸王联盟的稳定性估计过高,其他诸王兵没有完全按他的计划行事。公元前154年正月,吴王野心勃勃地亲率二十万军队,从吴都广陵出发,北渡淮河,会合楚军一同西进准备攻打梁国。汉景帝得知吴王起兵,便命令周亚夫率兵东攻吴、楚,同时另外派兵对付齐、赵。周亚夫向景帝请求说:吴军士气正盛,剽悍轻捷,难与他们正面争锋。我们可以暂时把梁国舍弃给吴国,然后断绝敌军的粮道,这样就能制伏他们。汉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于是周亚夫率军从长安出发,准备向洛阳进军。

周亚夫原准备经崤(今函谷关南崤山)、渑(渑池)至洛阳。他的属下赵涉提醒他说,吴王知道将军的动向,必定会在崤、渑之间安置间谍,设法阻止军队东进。他建议周亚夫放弃原路线,改走经蓝田出武关至洛阳的路线,这样虽比走原路线多用一二天时间,但却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洛阳,控制军械库。周亚夫听从了这一建议,立即改变了进军路线,迅速由蓝田出武关,经南阳至洛阳,并派兵先占领了荥阳要地,控制了洛阳的武库和荥阳的敖包。这时,吴、楚联军已开始向梁国发动进攻。吴、楚军在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与梁王的军队交战,歼灭梁军数万人,占领了梁国的部分地区。梁军退保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又被吴、楚联军包围,在这非常危急的时刻,梁请周亚夫派兵救援,但周亚夫却领兵向东北进发,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深沟高垒,修筑起坚固的防北阵地,准备坚守。吴、楚联军一再进攻睢阳,梁王天天派使者去请求发兵,周亚夫按照原定的策略,没有同意发兵救梁。梁王为此上书景帝,景帝派使者去给周亚夫下达命令,要他率兵救梁。周亚夫仍然坚守营垒,不肯发兵。与此同时,他派出轻骑兵迂回到吴、楚联军的背后,绝其粮道。梁军面对吴、楚联军的四面包围,一面竭力坚守,一面派出精锐部队袭扰吴军。吴、楚联军久攻睢阳不下,军队又缺乏足够的粮食,军中的士气受到挫败,西取荥阳、洛阳的企图亦无法实现,退路又受到周亚夫军队的威胁。于是吴、楚联军调转兵力进攻下邑,寻找周亚夫军队的主力决战。周亚夫则深沟高垒,不理睬敌军的挑战。吴、楚联军多次挑战,终不能如愿,便使出声东击西之计:吴、楚派部分兵力到汉军的东南角佯攻,周亚夫识破敌军诡计,派兵加强西北面营垒的军事力量。当吴、楚联军主力进攻西北角的时候,西北角汉军及时给予吴、楚联军以有力的打击。吴、楚联军攻汉军营垒不克,引汉军出来决战又不得,兵疲粮尽,只好引军撤退。这时,周亚夫立即派精锐部队追击,大破吴、楚联军,楚王刘戊被迫自杀,吴王刘濞丢弃了大部分军队,带着几千名将士逃到丹徒(今江苏丹徒),企图依托东越作最后的挣扎。周亚夫在乘胜追击中,全部俘虏了吴国将士,并悬赏黄金千斤捉拿吴王。一个多月后,东越王在汉军的威胁和引诱下,诱杀了吴王。周亚夫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将七国叛乱联军的主力--吴、楚联军的叛乱平息了。

当吴、楚联军向梁进攻时,其他诸王各怀异心。齐王背约不出兵,越王则观望吴、楚联军战事,只有胶东、胶西、菑州、济南四王举兵。四王军队在胶西王的统一指挥下,改变了进攻洛阳与吴、楚联军会师长安的计划,而去围攻齐王郡城临淄。结果,临淄没有攻下,却遭到景帝所派汉军的打击,四王的军队全部被汉军击败。最后,胶西王、赵王自杀,其余诸王被杀,七国叛乱彻底失败。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其中很多都符合《孙子兵法》中的战略计谋,最突出的还是体现在亚夫遵从《九变》中五个"有所不"原则。其一是"途有所不由"。他原本打算经崤、渑至洛阳,然而最后听取属下赵涉的正确议建,改走经蓝田出武关至洛阳的路线,让叛军措手不及。其二,"军有所不击"。吴、楚全力攻梁,周亚夫不仅不救,反而坚守营壁,暗中却调轻兵迂回至叛军身后,绝其粮道,从根本上斩断了叛军联军的退路。其三,"城有所不攻"。亚夫见刘濞逃回东越,并没有立即攻打东越,而是威胁、引诱双管齐下,迫使越王诱杀刘濞,从而避免了军队作战不必要的损失。其四,"地有所不争"。周亚夫眼看着七国叛军占领梁国部分地区,攻棘壁、打睢阳,但他坚持按原定计划,并不出兵。其五,"君命有所不受"。梁王是景帝同母弟,窦太后爱子,吴楚联军围攻梁急,梁王为此上书景帝,景帝下旨救梁。但周亚夫为着顾全大局,君命有所不受,最终取得了胜利。

周亚夫运用兵法五原则,在三个月内平叛,保住了汉朝统治地位,不愧为一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