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最爱读国学系列: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1636200000013

第13章 行军篇第九(1)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①,绝山依谷②,视生处高③,战隆无登④,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⑤;客绝水而来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⑦,利;欲战者,无附⑧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⑨,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⑩,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注释

①处军:指行军作战中对军队的处置。相敌:指观察、判断敌情。②绝山依谷:通过山地时要靠近山谷。绝,《淮南子·时则》:"自昆仑东绝两恒山",注云:"绝,过也。"古代凡穿越山地或穿越其他地形都可称之为"绝"。依,靠近。③视生处高:居高向阳。曹操注云:"生者,阳也。"作战的地形有"生地"和"死地"之分,"生地"即指向阳开阔的地方。处,居。④战隆无登:与占据高地的敌人作战时不要仰攻。隆,指高地。登,攀登。⑤绝水必远水:渡过水后一定要在离水远的地方扎营。绝,《广雅·释诂二》:"绝,渡也。"绝水,横渡江河。⑥客:古代交战时把进攻的一方称为"客",防守的一方称为"主"。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有《客主人分》篇。⑦半济而击之:待敌人渡过一半时开始进攻他。济,渡。《吴子·料敌》篇里也说:"涉水半渡,可击。"战国以来,"半济而击"已成为基本的战略战术。⑧附:靠近。⑨无迎水流:不要逆着水流在敌军的下游驻扎或布阵,以防敌人决堤淹我或顺流来攻。迎,逆。⑩斥泽:指盐碱沼泽地带。斥,盐碱地。惟亟去:指应该迅速离开。惟,宜。亟,急。背众树:背靠树林的意思。背,背靠、依靠。平陆处易:在平原地带驻军,要选择地势平坦、便于车战的地方。平陆,平原地带;易,平坦。右背高:一说,以背靠高地位上。右,上的意思。古时以右为上;另一说,指右翼要依靠高处。前死后生:前低后高。低地为死地,高地为生地。前与敌战,不战则死,后依高山,故称"后生"。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意谓这就是黄帝之所以能战胜其他四帝的原因。黄帝,轩辕,古代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四帝,指四方氏族的首领。中国古代帝系传说,有代表各族姓氏所出的太皞(伏羲)、少皞(hào)、黄帝、炎帝、颛顼等帝。李零先生认为,春秋战国以来五行之说盛行,这些帝名形成与五方、五色相配的系统,即东方青帝太皞、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皞、北方黑帝颛顼、中央黄帝。

译文

孙子说:凡是部署军队和判断敌情时,应该注意:通过山地时要靠近有水草的溪谷,驻扎在居高向阳的地方,敌人占领高地时,不要仰攻,这是在山地部署军队的原则。横渡江河以后,应在远离水流的地方驻扎;敌人渡水来战,不要在江河中间迎击,而要在敌人部分已渡、部分未渡时发起攻击,这样最为有利;如果要同敌人决战,不要紧靠水边迎敌;要居高向阳,不要面迎水流,这是在江河地带部署军队的原则。通过盐碱沼泽地带时,要迅速离开,不要逗留;如果同敌军相遇于盐碱沼泽地带,那一定要占据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的地方,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部署军队的原则。在平原地带要选择平坦的地方设营,最好背靠高处,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带部署军队的原则。以上四种"处军"原则的好处,就是黄帝之所以能战胜其他四帝的重要原因。

原文

凡军好(hào)高而恶(wù)下①,贵阳而贱阴②,养生而处实③,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④,此兵之利,地之助也⑤。上雨,水沫至⑥,欲涉者⑦,待其定也。

注释

①好:喜欢。恶:厌恶,讨厌。②贵阳:以左前向阳为贵。贵,这里是重视的意思。贱阴:以右背背阴为贱。贱,轻视。这里有避开的意思。③养生而处实:指军队要驻扎在接近水草、地势较高的地方。养生,指具有水草之利。处实,指依托高地而处。④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意谓军队一定要驻扎在前面向阳、背靠高山的地方。阳,古代以山南为阳。右背之,古代方位概念,一般以南为前,北为后,东为左,西为右。"右背之"就是说要以西、北方向的丘陵、堤防为依托。⑤地之助:得到地形的辅助。⑥上雨,水沫至:银雀山竹简本《孙子兵法》作"上雨水,水流至"。"沫"字当为"流"字之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游下雨,水流而至。⑦涉:徒步趟水。

译文

大凡驻军都喜欢干燥的高地,厌恶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之处,避开阴暗之地;军队要驻扎在靠近水草、地势较高的地方,将士百病不生,这样才会有战胜敌人的把握。在丘陵堤防地行军,必须占领它向阳的一面,并且背靠高地,这些对作战有利的条件,是得益于地形的辅助。上游下雨,洪水突至,如果要徒步涉水,应等待水流稍平缓以后再过河。

原文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①,必亟去之②,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行有险阻、潢(huánɡ)井葭(jiā)苇、山林翳(yì)荟(huì)者③,必谨复索之④,此伏奸之所处也。

注释

① 绝涧:两山险峻,水流其间的地方。天井:四周高峻,中间低洼,形若深井的地方。天牢:三面绝壁,易进难出的地方。天隙:地形狭窄如缝的地方。 ②亟:急速。去:离开。③潢井:指内涝积水,地势洼陷的地方。葭苇:芦苇。这里指长满芦苇的地方。山林翳荟:指草木长得很茂盛的山林地带。④必谨复索之:必须仔细、反复地搜索它。谨,仔细。复,反复。索,搜索。

译文

凡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几种地形时,必须迅速离开,不要接近。我们应该远离这些地形,而让敌人去靠近它;我们应面向这些地形,而让敌人去背靠它。行军在山川险阻、芦苇丛生的低洼地、草木茂盛的山林地区,一定要仔细反复地搜索,这些都是敌人可能埋设伏兵和隐伏奸细的地方。

原文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①;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②。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③;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④;尘高而锐⑤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⑥;少而往来者,营军也⑦。辞卑而益备者⑧,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⑨;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⑩;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fǒu),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zhūn)谆翕(xī)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注释

①恃:依仗。②易:平地。利:指地利。③障:指障碍物。疑:迷惑。④骇:惊骇。覆:覆盖。⑤锐:尖。这里指尘土飞扬得高而尖。⑥条达:条理通达。这里指尘土飞扬得散乱而细长。樵采:打柴。⑦营军:设营驻军。⑧辞卑:言辞谦卑。益备:加紧备战。⑨陈:通"阵"。这里作动词讲,指布阵。⑩期:也叫"期会",指按期交合作战。杖而立者:拄着兵器而立。饥:饥饿。汲:从井里打水。军扰者,将不重也:意思是说军队里发生浮动扰乱,是因为将领没有威力的原因。粟马肉食:意思是说军队用粮食喂马然后宰杀战马吃肉。军无悬缻:指军中无粮,收拾起炊具。缻,同"缶",陶制的炊具,这里泛指一切炊具。谆谆翕翕:和顺。这里是指士卒们在一起絮絮不休地低声议论。徐:慢慢地。数赏:不断地奖赏。窘:窘迫,没有办法。数罚:不断地惩罚。困:指陷入困境。不精之至:指将帅不精明到了极点。精,精明。来委谢:指敌人派使者来委婉谢罪。古代相见,馈赠礼物叫"委质"。谢,告。休息:这里是休兵息战的意思。合:指交战、交锋。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