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鬼谷子·三十六计:一本书读懂兵书三绝
16170900000039

第39章 三十六计(8)

【评析】

假痴不癫,字面意思是假装痴呆,掩人耳目,但是又不癫,即头脑清醒,暗地里有自己的图谋。用在战争中,就是要伪装得愚笨软弱,但行动起来却是诡秘而且迅速的。这样做可以麻痹敌人,以退求进,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假装糊涂,什么也不知道,实际上却什么都知道;假装什么也不做,实际上是自己在当前情况下什么都做不了,或者是等待着机会,伺机而动。司马懿,字仲达,足智多谋,得到魏国国君曹丕的信任和重用。曹芳即位后,他和曹爽共同辅政。但曹爽想独揽大权,总想找借口把司马懿干掉。司马懿当时实力比不上曹爽,他就在家装病。曹爽派人去看望他,实际上是去探听虚实,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病了。结果司马懿说不上几句话就气喘吁吁,吃饭只能在床上,还常常把饭撒到被子上,手也抖个不停。曹爽得知后,以为司马懿真的要完蛋了,就放松了警惕。十年后,司马懿终于等到机会,他趁曹爽陪着皇帝出城、城内守备空虚之际,突然发难,把曹爽一党诛灭干净,自己独揽大权,后来他的孙子就把魏国皇帝踢到一边,自己做了皇帝,建立晋朝。其实早在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时,他就很善于使用假痴不癫这一计谋了。当时两军在五丈原对峙,司马懿估计到诸葛亮的蜀军粮草不够,无法维持太久,就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诸葛亮为了求得与敌人作战,就把妇女穿的衣服送给司马懿,嘲笑他就像个“娘们儿”。司马懿手下将领见到,十分气愤,纷纷要求出战。司马懿为了疲惫蜀军,还是坚决不战。又因为要稳定军心,平息将领士兵的情绪,就假装要上表向皇帝请示。当时的魏国国君是曹叡,他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特派使者到军营安抚军心。这样,司马懿就达到了目的,使得蜀军疲惫不堪,不战自退。诸葛亮死后,姜维代其掌管军队,九次北伐中原,均无战功。费祎曾经劝他说:“我们比起诸葛丞相来差远了,丞相都不能平定中原,何况是我们呢?不如先励精图治,治理好国内,再与魏国决战。”姜维就是明知不可为而胡作妄为,这是真的痴傻,不是假痴。《孙子兵法·形篇》说:“善于用计谋战胜敌人的人,绝不会在外面宣扬自己的名声,也不夸耀自己的战功。”当时机未到时,就暗中积蓄力量,就像痴呆一般。宋代南方少数民族崇拜鬼神。狄青征讨侬智高时,大军刚到桂林以南,就假装祝祷说:“这次征战胜负实在是难以预料。”说着,就拿出一百个铜钱,向神祷告:“如果这次出征能够取得胜利,那么我扔出这一把钱,钱的正面朝上。”古代的钱,一面铸上文字,另一面没有文字,没有文字的一面是正面。左右官员劝谏说:“万一有的铜钱正面不朝上,恐怕会影响军心士气。”狄青没有听从劝告。在全军士兵众目睽睽之下,狄青把钱扔出去了,一百个铜钱正面都朝上。众人欢声雷动,声震林野。狄青也很高兴,让左右随从取来一百个铁钉,把铜钱逐个钉牢,并亲自用青纱盖好。狄青说:“等凯旋归来时,向神灵拜谢时,再把铜钱取回。”后来等到平定邕州胜利回师,狄青按照原先的誓言把钱取回,他的下属这才发现,这些钱的两面都是一样的。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1]。

【注释】

[1]遇毒,位不当也:语出《周易·噬嗑》。本意是说,抢腊肉中了毒,古人认为腊肉不新鲜,含有毒素,吃了可能会中毒。这里是指贪求自己不应该得到、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必定会自招灾祸。

【译文】

故意向对方展示利益,让对方觉得有利可图,然后把敌人引诱至绝地,截断其援兵,使之陷入无一线生机之地。这种敌人之所以遭受无法挽回的灾祸,是因为贪得无厌的缘故。

【按语】

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须先置梯,或示之以梯。

【评析】

上屋抽梯,也叫作上楼去梯。本意是引诱人通过梯子爬上屋去,然后把梯子撤掉,使其陷于绝境。所谓唆使,就是用利益去引诱敌人。如果只向敌人展示了利益,却不给敌人提供方便,敌人说不定也不会轻易上钩。因此,要想使用上屋抽梯这一计谋,就必须先把梯子摆好,并且通过暗示的方式,让敌人知道,这个地方有梯子可用。上屋抽梯这个计谋,和诸葛亮一次中计有关。后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宠爱小儿子刘琮,不喜欢长子刘琦。刘琮的亲生母亲害怕刘琦得势,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就千方百计算计他。刘琦知道自己身处险境,说不定会性命不保。正巧此时诸葛亮、刘备也和刘表在一起,刘琦就多次向诸葛亮请教,但诸葛亮认为疏不间亲,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饮酒结束要下楼之时,诸葛亮才发现楼梯已经被拆走了。刘琦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不会有其他人知道。”诸葛亮见状,无可奈何,就对他说:“你看春秋时期,晋国太子申生在国内遭受危险,而重耳流亡在外反而安全吗?”诸葛亮说的这个历史事件和刘琦的处境非常相似。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想谋害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和重耳,以便让自己的孩子继承王位。重耳知道骊姬居心险恶,就流亡国外。申生为人厚道,要尽孝心,侍奉父王,依旧留在父亲身边。申生有一次派人给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骊姬趁机用有毒的食品将太子送来的食品更换掉。晋献公当然不知道,马上就想尝一下。骊姬故意说道,这食物从外面送来,最好先检验一下。骊姬就命人找来一条狗,狗刚吃了一点,就倒地而死。晋献公大怒,大骂申生不孝,阴谋杀父夺位,决定要杀申生。申生闻讯,就自刎身亡。诸葛亮对刘琦一说,刘琦马上就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开始谋划外出的计划。正巧此时镇守江夏的黄祖死去,刘琦就立即上表请求被派往江夏,刘表同意,刘琦就做了江夏太守。他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1]也。

【注释】

[1]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语出《周易·渐卦》。本意是说,鸿雁高高飞翔于陆地的上空,它的羽毛可以装点其仪容。这里用来形容借别人的力量,布局严整,阵容强大,就像一群大雁在空中借助翅膀的扇动飞翔时所形成的阵势那样有威严。

【译文】

借用别人的军力来布置阵势,这个阵势有利于自己。这样,我方的力量虽然弱小,但是在气势上是很大的,也可以发挥强大威力。这就像大雁凌空飞翔,靠的是它们的翅膀不停地扇动所造成的气流。

【按语】

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粘之,不细察者不易觉,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

【评析】

树上开花的本意是用假花冒充真花,取得以假乱真的效果。用于军事上是指我方把主力布置于友军阵地上,形成强大的气势和阵容,以震慑敌人。战场上情况复杂,瞬息万变,将领也很可能被假象迷惑。所以,善于布置假情况,巧布迷魂阵,虚张声势,可以慑服甚至击败敌人。自己力量弱小,借友军较大的势力,让敌人认为我方的阵营实力强大。也就是说,在战争中要善于借助各种因素来为自己壮大声势。树上开花作为典故,来自隋炀帝。隋炀帝荒淫无道,与众妃子饮酒行乐,那时已是芳菲已尽、树木凋零的冬天,隋炀帝说对此冬景毫无意趣,总不及百花齐放的春天那样,无一处不使人兴奋,无一刻会有寂寞之感。众贵妃听后,连夜动员宫娥,把五色彩缎剪制成各种各样花朵,拴在花枝上,红娇绿嫩,宛然鲜花。次日隋炀帝再到园里,一入门就见千红万紫,簇如锦绣,还以为出现奇迹。后来听贵妃们说明原委,才知此乃人力夺天工,使枯木生红颜。用在计谋中,树上开花其实就是“虚张声势”。三国时,刘表死后,曹操率军五十万南征荆州,刘表次子刘琮代替其父亲做了荆州牧,向曹操投降。曹操就接着攻打刘备,刘备由于力量不够,就放弃新野而移兵樊城,后来又放弃樊城往襄阳撤退,百姓也跟着同行。可是等到了襄阳城下,刘琮拒绝刘备入城,刘备只好前往江陵。行进途中,曹军杀来,冲散了刘备队伍,赵云七进七出救下阿斗,张飞在长坂桥断后。张飞只有二三十个骑兵,自然是敌不过曹操的大队人马。但平素莽撞的张飞此时居然想出一个计谋,他命令手下骑兵都到树林子里去,砍下树枝,绑在马后,然后骑马在林中飞跑打转,自己一人骑着黑马,横着丈二长矛,威风凛凛站在长坂坡的桥上。追兵赶到后,只见张飞单枪匹马站在桥上,又看见桥东树林里尘土飞扬。曹军以为树林之中定有伏兵,因为不知虚实而不敢轻进。这时张飞立马桥头,面对桥西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大吼,吓死了夏侯杰,一时乱了曹军阵脚。曹操只得急令退兵,使得刘备在关羽、诸葛亮的接应下退入江夏。此处张飞用的就是“树上开花”之计。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1],渐之进也[2]。

【注释】

[1]主机:要害关节之处,即发号施令、掌握军政大权的核心机关或机要位置。

[2]渐之进也:语出《周易·渐卦》。指循序渐进,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大权夺取过来。

【译文】

趁着有可乘之隙,赶紧插一只脚进去,然后控制其中心权力。这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渐次进行。

【按语】

为人驱使者为奴,为人尊处者为客,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故反客为主之局,第一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足,第四步须握机,第五步乃成主。为主,则并人之军矣,此渐进之阴谋也。

【评析】

反客为主,也称为喧宾夺主,字面意思是主人不善于招待宾客,客人反而非常主动,反过来招待主人。用在军事上,是指我方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弱小的情况下,兼并别人的军事力量,或者调动别人的军队为我所用。被他人呼来喝去、受人驱使的是奴隶,而得到主人尊敬的是客人。客人有多种,不能在主人家立足的,是暂时之客;能站稳脚跟的,是长久之客;成了长久之客,却不能参与主人家的事情的,是卑贱之客;能够对主人家事的决策起到主要作用,渐渐处于机要位置,这就摇身变为主人了。因此,要造成反客为主的局面,需要循序渐进,做到以下五步:第一,首先要取得客位;第二,要见缝插针,乘隙而入;第三,要插上一只脚,自己可以在主人家发挥作用;第四,要掌握机要大权;第五,做到了以上这些,你自然就成为主人了。成为主人,就把敌人的军队控制住,这就是有步骤、有计划的谋略。古人使用本计,多是对于盟友的。往往是借援助盟军的机会,先站稳脚跟,然后步步为营,取而代之。袁绍和韩馥当年曾经共同讨伐董卓,二人关系不错。后来,袁绍势力渐大,士兵多,粮草缺少。韩馥此时是冀州牧,他听说袁绍的难题后,就主动派人送去粮草,帮袁绍解决燃眉之急。袁绍虽然感激韩馥,但觉得这样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当时的冀州号称粮仓,粮草丰足。在谋士逢纪的劝说下,他决定夺取冀州,虽然冀州牧正是其盟友韩馥。他首先给另一割据势力公孙瓒修书一封,约他共同攻打冀州。公孙瓒早有此意,袁绍来信,正中下怀。他立即下令,准备发兵攻打冀州。袁绍又找了一个人去见韩馥,对韩馥说:“公孙瓒和袁绍联合攻打冀州,冀州难以自保。袁绍不是你的老朋友吗?最近你不是还给他送过粮草吗?你为什么不把袁绍请来,共同对付公孙瓒呢?冀州想要保住,还是让袁绍驻守冀州的好。”韩馥没法,只好邀请袁绍带兵进入冀州。袁绍表面上对韩馥非常尊重,实际上却把他的部下安排到冀州的要害部位,韩馥的人受到排挤。韩馥明白,他这个“主”逐渐被“客”取而代之了。为保全性命,他只身逃出冀州。

第六套败战计

败战,指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争。败战计,即处于劣势时使用的计谋。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1]。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2]。

【注释】

[1]伐其情:打击敌人的意志。

[2]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语出《周易·渐卦》。句意为对于强敌,我方宜守不宜攻,采取守势可以找到敌人弱点进行分化瓦解,以求最后战胜敌人;对待自己这一方的人,则精诚团结,保存并发展实力,渐渐由弱变强,最终实现胜利。

【译文】

对力量强大的敌人,要打击它的将领;对有智慧、有谋略的将领,要打击其意志。将帅斗志变弱自然会导致士兵士气消沉,那么敌军气势自然就会萎靡不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敌军主将进行渗透瓦解,从而保存自己,战胜敌人。

【按语】

兵强将智,不可以敌,势必事之。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势,如六国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布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辽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体,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践之事夫差,乃可转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