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眼心计心机全集
15992400000181

第181章 做事要掌握分寸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反唇相讥;可以假痴装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傻”得恰到好处,才能变得可爱。谁不识其中真相谁就会被愚弄;谁不能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否则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都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

春秋时,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个项目是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六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射箭。取胜的六名将领各射三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第五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三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庄公很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吱吱吱”三箭射出,也都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只剩他俩进入下一轮。

第三个项目是抢战车。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辆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对手,哪知跑到一半时,公孙子都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剑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车飞步跑开,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庄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叔盈以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攻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旧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会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就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屠杀功臣之事,所谓“拉完磨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后可能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继位。刘备临死前曾当着群臣的面对诸葛亮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出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子”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你不露锋芒,就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而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但也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智慧人生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必须要学会掌握分寸,不要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时候还要学会恰到好处地“故意装傻”。如果不能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