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眼心计心机全集
15992400000180

第180章 有“心机”的人懂得见好就收

汉朝文学家刘向在《说苑》中说:“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做过了头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正所谓“物极必反”。因此,有“心机”的聪明人懂得见好就收,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不至于把事情做得太过。

也许你常常听到朋友抱怨说:“唉!前天买的一支股票,昨天涨了5%,本想等着今天再涨10%时再抛,可没想到今天它竟然跌了个底朝天。真是亏死了!”像这样的股民真是比比皆是,眼看就要到手的钱,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又飞走了,这让那些股民感到万分沮丧。

当然,也有一些更有“心机”的股民,成了少数的赢家,他们有一个最大的特性,那就是见好就收。

一位富翁在散步的时候把他的宝贝狗弄丢了,他急忙去电视台发了一则启事,表示如果有人为他找到了狗,将付酬金一万元。于是送狗的人络绎不绝,但富翁发现那些都不是他家的那只狗。富翁想了想,是不是真正捡到狗的人嫌我给的酬金太少呢?毕竟那是一只纯正的爱尔兰名犬。

于是富翁赶紧将酬金改为两万元。此时富翁的那只狗,正被一位在到处流浪的乞丐牵着。乞丐在看到了寻狗广告后,本打算第二天一大早就抱着狗去领赏金的。但是当他经过一家大百货商场的墙体电视屏幕时,看到那则启事中的赏金已经升到了三万元。

乞丐一见,赶紧又折回了他的破屋子,把狗重新拴起来,想等到酬金再涨一些去还狗。等到了第四天,乞丐发现悬赏的金额果然又涨了,已经变成了四万元。于是在接下来的九天时间里,乞丐再也没有离开过那个商场的大屏幕,贪心地盯着酬金的涨幅。

当酬金终于涨到了让全城的市民都感到惊讶的地步时,乞丐终于满足了,他开始返回自己的住处。他想,凭着这笔赏金,我完全可以痛快地过好几年了,他仿佛看到了金钱已经落入自己的口袋。然而当他跨进家门时,看到的却是一只已经饿死的狗。

可见,做人、做事不要太贪心,常言道:“凡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凡事能留有余地,方可避免走向极端。特别在权衡进退得失的时候,更要注意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世事总是瞬息万变,在《周易·复卦·彖辞》中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日盈则昃,月盈则食”,古人从这些周而复始的自然变化中,得到了这样的启示:“无来不陂,无往不复”,人生的变故,往往是事盛则衰,物极必反。因此,做人就应当把握好恰到好处的分寸。所谓“过犹不及”,虽然“不及”不好,但太过也会将事情引向不好的一面。

一个聪明的女人通常懂得适度打扮自己;而一个成熟的男子,也知道恰当地表现自己。所谓“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看到半开时”,得意之时不要忘了回头,着手处也应当留余步。宋人李若拙就说过:“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齿。”

然而,很多人都爱好名利,为名利所驱使,往往身不由己,只知进,而不知退。俗话说得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生春风得意,人们一生中最风光、最美妙的时光往往都是短暂的。因此,懂得见好就收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

然而,一切都是相对的,见好就收作为一种行为,也并非对每个人都有利,如果股民们都能见好就收,庄家哪有钱赚呢?股市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官员们都紧闭自己的欲望之门,那么我们的检察院就要有半数的人失业了……万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见好就收也是如此。但作为个体,如果真能透彻理解并做到这一点,则在他的人生中就不会出现太多的失败。

智慧人生

水至清则无鱼,虽然见好就好是明智的办事方法,但是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完全做到,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你想在这个社会中立足,甚至做出一定的成绩,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学会并做到见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