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15955600000020

第20章 菩提道次修行原理集要(2)

第一,行愿菩提心观。就是以大悲心为动力,发为利众生而成佛的菩提心,以此愿心而行,行六度万行利益众生。

第二,真理菩提心观。就是发菩提心,修戒、定、慧而开悟,产生性空智慧。

以上八观解决的是修行当中的认识问题,这是最重要的。学菩提道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很多错误的世俗认识和观念,建立正确的观点,坚定信念,用佛教的八观来观察、对待一切。

2.三士道三行。

下士道:皈依三宝,重视业报行。

中士道:一心解脱,修习“三学”行。

上士道:发利众菩提心,修六度四摄行。

就像一个人孤独地在夜里行走在旷野,如果无人引路、相助,就会遭遇到猛兽、毒蛇等的袭击。我们得到这个难得人身之后,如果稍不慎就会堕入恶道。那么有谁来帮助自己、保护自己呢?必须要找到一个很好的依靠对象。三宝就是引路人、是保护自己的可靠对象,所以要皈依三宝。

“三宝”指的是佛宝、法宝和僧宝。佛是引路人,如暗夜行走时打着灯笼在你的前面带路,代佛传法的上师即是佛宝;佛法是灯,在长夜里照明;僧宝就是同修的伙伴,三人结伴同行,唯他既强壮有力又熟知道路,可以帮助你到达目的地。我在《三宝原理与皈依法通俗解说》中已说过,僧宝并是指穿僧衣的一般僧人,而是指见了道的修行人如罗汉、菩萨等。

诸佛所教一切法都是皈依法,修行的人就是要依靠这三种力量:导师、佛法及同行的助伴。三宝是思想上唯一信赖、坚定不移的依靠,这就是贩依。并不是领了张“皈依证”才算皈依三宝,这种仅有形式的阪依是过不了鬼门关的。真正的皈依就是思想上的贩依,是对三宝的坚定信念,相信唯有三宝才有能力救苦救难,完全依赖三宝的力量来度己度众。

重视业报行就是深信因果,善恶到头终有报,如《入菩萨行论》中所说:“人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常常由于无知而自毁其乐;人人都在逃避痛苦,但却总是因为愚昧而自找苦吃。”修下士道皈依法就是要依靠三宝的力量来戒恶行善,创造未来幸福的生活。

三界犹如火宅,随时都有倾塌的危险,轮回世间即是一个无边苦海。修中士道就是要依靠三宝的力量一心求解脱,修习戒、定、慧三学。

不为自身求解脱,而是发无上利众菩提心,为利益众生而修,这是上士道的修行。哪怕是磕几个头、念几句六字真言,都是在利乐众生。

《入菩萨行论》中说:“即使是系缚在生死牢狱中的苦难众生,只要能生起由思或修所生的真实菩提心,那么立刻就可以尊称为诸佛如来之子,世间的人和天都应该向他们礼敬。”菩提心产生的刹那间就进入到菩萨的行列,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使是能上天入地、了知三世的罗汉在大乘中也无地位。

菩提心的基础是大悲心,就是大慈大悲,众生吃苦你吃苦,众生享乐你享乐,处处为众生着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圆满己德;施舍、爱语、利乐、同行四摄是为利乐众生。“摄”即摄受,应言行一致,以温和、慈善的态度对人,对需要援助的众生尽量给予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众生的信任,否则如果是说一套、做一套的话是度化不了众生的。

3.三士道三取舍。

下士道:舍去今生今世贪图享乐心,求取后世的利乐。

中士道:舍去对轮回身世的贪恋心,求取息灭涅盘之乐。

上士道:舍去对自身利益的贪心,求取一切众生的利乐。

修下士道的人,要把贪图今生今世享乐的心舍去,求取后世的幸福快乐。只顾眼前短暂利益,不能虑及未来长远利益的所作所为是非常愚蠢的。下棋尚且要看三步,棋高一着者领先。急功近利、没有远见是缺乏智慧的表现。历史上一切成就伟业的人没有一个是那种只图短暂安乐的人。人们无论是做世间的事务,还是为来世而修行,都应该有长远的打算。

修中士道,要舍去对世间短暂快乐的留恋,求解脱取涅盘清静之乐。“息灭”就是息苦,也就是消除了苦难;“涅盘”是寂灭、寂静的状态,苦难消除了即是涅盘状态。人心有烦恼痛苦时便如火一样地在燃烧,菩提心之清凉水能寂灭苦难之火,使解脱得寂灭之乐。

上士道也即菩萨道修行的人,首先要破除我执,破除贪心,舍去自私自利的心,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能有专门为自身利益打算的心态,要求取一切众生的利乐,要大公无私。世间那些欲成大业的人,都是在谋求社会大众利益,恩泽天下时,才会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那些自私自利小心眼的人,连人都做不好,难成大事。

《入菩萨行论》中说:“所有这世间上的种种快乐,都是从谋求别人的幸福而逐渐缘生;所有这世间上的一切痛苦,都是由追求自己的安乐而暗中形成。愚笨的凡夫不断追求自利,却惨遭痛苦;牟尼一切智者一向利益众生,终成正觉。”

八观、三行、三取舍是整个菩提道次第的内容,是一切经论的精义。学习理解了这些内容,就等于是把握了《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核心。

修菩提道有三要,目卩:目标要远大,胸怀要宽广,步子要稳健。

第一,目标要远大。不为今生、来世的幸福,也不为自己解脱,要发愿成佛。有一句名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远大目标的人是没出息的。

第二,胸怀要宽广。修菩提道的人要有菩萨的宽广胸怀,胸怀一切众生。无论念经、持咒、作观修,没有利乐一切众生的胸怀,是成不了佛的。

第三,步子要稳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菩提道次第是一切佛法的概括和总结,真正学佛的人,必须要按照菩提道次笫来走才是正道,从下士道开始,戒恶行善,修下一世、再下一世……的暇满人身,一世一世地延续来修,才可以成佛。不然,没有脚踏实地、步步稳健的长期修行而想快速成佛,仅仅是一种空想。

(第二节)原着释解

菩提道是三藏四续要义,宗喀巴大师将一切经典的内容提炼、浓缩为30多万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因悲悯后人连这也看不了,又撷其要点集辑成三十个偈颂的《菩提道次第修行原理集要》。格鲁派寺院常诵宗喀巴大师的两“集要”,另一个是《圣道启门颂》。经常读诵,等于是在读《菩提道次第广论》,因为“集要”内容涵盖了三乘佛法,非常重要。

一.序分(一)礼赞诸上师

1礼赞释迦胜王。

亿万圆满善德所造身,

满足无量众生心愿言,

一切事理如实明察心,

释逆胜王我向您致敬!

这是一首赞偈,从佛身、言功德及智慧三方面作赞。

首先,佛身是佛因地无数次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等大善行所感而形成,一一善德感一身形相好,“亿万圆满善德”才得形成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其次,佛言能“满足无量众生心愿”。虚空无界,“三千大千世界”也只是无量世界之一尘埃;众生无量,遍满虚空;佛法无边,能满足无量众生的心愿。所以,佛法叫做大方便,适应一切众生的需要。如果规定了某一种法门,适应这个众生而不适应另外一个众生;适应这个民族又不适应另外一个民族,就不是大方便。“法无定法”,只要能够引导众生净化思想、走上善道,任何度化手段、方法都可以运用。

很多学佛的人,都不理解佛的大方便。佛应机说法的含义是非常深刻的,每一众生的心态、愿望都不一样,该以何身来度则现何身以度之。比如度人,就必须要用活的人身、人的语言、人的行为来度化。如果是度化动物,就以动物的形象出现,用动物的语言来度化,这在《佛本生记》里有很多例子。佛的言密功德就是这样,按照度化对象的因缘方便显现,对治说法。

第三,“一切事物如实明察心”。事物存在的形态、种类、性质是无限多的,专业知识只能了知部分,我们的智慧是非常有限的,只是看到事物的一些表面的、暂时的现象和形态,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更不了解其本质。知道这一部分不知道另外一部分,知道现在不知道过去,知道过去不知道将来。

人类的意识有很多未知的领域,也就是说所知的对象永远大于能知的智慧,这两者没办法重合。而佛是遍知者,无所不知,佛的智慧和所知的对象的外延是相等的,观察、了解的情况和实际的情况完全相符,所以是“一切事理如实明察”,具真实智慧,这是佛心的不可思议之处。

以上是从不可思议身、言、心(心就是意识,指佛的智慧)三个方面来赞颂佛,“释迦胜王我向您致敬”。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氏族的王太子;“胜”,是战胜一切烦恼;所以称释迦胜王。

2.礼赞弥勒与文殊。

无双导师传业之高足,

肩负胜王所建之大业,

无量世界化现种种身,

永胜弥勒文殊我致敬!

“无双导师”就是说佛只有一个,没有任何人可以达到佛的无上智慧境界。“传业之高足”就是佛的大弟子,佛有无数的贤弟子和圣弟子。贤弟子是世俗弟子,圣弟子即圣菩萨弟子。圣菩萨弟子中最着名的是“八大菩萨”,而文殊和弥勒是最主要的两大弟子,如佛的左右手。八大菩萨如佛的八大助手,实际上他们早已成佛,但因“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两佛不能同时住世,所以释迦牟尼成佛时他们就化现为佛弟子的形象来帮助佛度化众生,所以称作菩萨。没有成佛的佛弟子叫菩萨,八大菩萨只是一种方便示现。密法中的文殊、观音就不叫菩萨,直接叫佛。

“肩负胜王所建之大业”就是肩负着佛陀胜王所建立的利益众生的佛教大业。

“无量世界化现种种身”,这些髙足弟子在无量世界中化现种种不同的形象,有的化现为佛;有的化现为菩萨,有的化现为世俗国王、大臣、将军、乞丐、医生、工匠、牛羊、猴子……凡是利益众生的地方,都有佛菩萨的化身。

佛菩萨在什么地方,世俗人是看不出来的,那些自称佛菩萨的往往都是假的,行为表现为佛菩萨行为的才是真正的佛菩萨。

汉地寺院观音有三十二种相,实际显现不只三十二相,而是有亿万种相,有无量相。“种种相”中有有生命的相,也有无生命的相,如化现为房子、桥、衣服、食品……《西游记》中有菩萨化现房子等的故事,佛菩萨的化身是不可思议的。

“永胜弥勒文殊我致敬”。“永胜”是弥勒的号,指的是智慧辩才无有能胜,也译作“难胜”。“弥勒”,实际上应该念“弥赤”,梵文意为“仁慈”,汉文也译“慈尊”。佛教初由南方入汉地时,有许多经典是按当时广东粤语翻译的,后来传到北方,音就读错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佛经中名词古代读音与今不同的非常多。比如“佛陀”,正确的读音应该念“布达”,觉者、觉悟的意思。后来,北方音念“佛陀”,最后连这个“陀”也去掉了,念成了“佛”。

“文殊”,我们现在按照北方的读音叫做文殊菩萨、文殊师利,最初南方音读“曼珠(manzhu)”,藏文也是这样念,译为“曼珠师利菩萨”。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既然语音已如此变迁,那就按现代的发音好了。

为何专门礼敬弥勒、文殊二位菩萨呢?因为,佛教思想分两部分:一是深义般若,讲中观的甚深哲学理论;另一是广义般若,讲修行道路、次第,关于实践中具体做法方面的内容。佛委托文殊来开显深义般若,文殊是深义般若的始祖,佛教的甚深哲学理论是从文殊传来的,委托弥勒来传授广义般若,佛教修行的实践之法,全部是从弥勒传来的。供养资量田佛像上,佛的右边是文殊,

左边是弥勒,表示佛法的两个源头,也即两大传承系统。菩提道次的思想综合了弥勒的广义般若和文殊的深义般若,代表了佛陀的全部思想。

3.礼赞龙树与无着。

甚深难解其义佛母经,

按原本义解者世庄严,

号称龙树无着三界中,

美名遍衮宇者我致敬!

“佛母经”就是般若经。般若经是佛教精华“智慧般若”,其中大般若600卷、中般若300卷、小般若八千颂。藏地只有中、小般若,没有大般若;汉地在唐朝的时候,由唐僧玄奘法师把《大般若》由梵文翻译成了汉文。因为一切佛都是依智慧而成就,没有真智慧成不了佛,所以把“般若经”叫做“佛母经”。藏地音为“妈”,就是母亲的意思。

“按原本义解者世庄严

佛经有了义和不了义之分:所说和本来意思一致的是了义经,当时所说是有条件的,不能依字面来解释,否则就理解错了的叫不了义,也叫“密义”。

很多人学佛经的时候出偏差,就是搞不清了义和不了义,把不了义当成了了义,不能解其密义。比如,佛教“不能杀生”是一个了义的说法。但是有的经典里讲“杀父母这里的“父母”不可以直接从字面上理解,它是指业和烦恼这一类的东西,因为生命是从业和烦恼中生出来的,所以要杀掉烦恼和业,这就是不了义说。宗喀巴大师着有《辩了不了义论》专门讲如何来分别了义和不了义。

所以,要了解佛经义,不能直接看佛经,要学习佛菩萨解释佛经的论着,以分清了义和不了义。不然,仅从表面上来看,会以为佛的许多说法自相矛盾,无所适从。比如,《金刚经》中说的“法无定法”,并非是有人从字面上来解的为所欲为。“法”字有十种解释,正确解释“法无定法”是说事物的形成没有一定的规则。如果依字面义解释,就会出错。所以,佛经的原本意非常深奥难解,能按照原本意解释的人被称作“世庄严”,是继佛之后阐明佛教如同太阳一般发出光芒,驱走黑暗的论师。

印度有六大论师被称作“六庄严”:龙树和提婆师徒二人,解开了佛陀的甚深中观密理,被称作“中观主严”;无着和世亲,阐明弘扬了佛的般若思想,被称作“般若庄严”;陈那和法称则是“因明庄严”。

“号称龙树无着三界中,美名遍寰宇者我致敬”。佛示寂四百年之后诞生了龙树菩萨,他以般若经为基础作《大智度论》,后又将此论的主要精神综合为“六论”,其中《中观论》(即《智慧根本论》)是佛教的一部哲学名着。

自古以来,哲学家们在研究龙树《中观论》的时候,都觉得龙树的思想是极其伟大深奥的,他的观点是无法超越的。近现代的西方哲学家黑格尔、休谟等人的思想,也总是脱离不了龙树的见解,甚至有人说黑格尔是龙树思想的继承人。龙树是世界级的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对现代哲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中观论》的思想都是辨证的,就像老子的《道德经》一样用了很多的比喻来辩证论述问题,阐明了事物的缘起性空之理。

龙树菩萨的哲学也就是佛教的中观,龙树的弟子圣提婆写了《中观四百论》,法护用中观应承派的观点来解释他们师徒两人的思想。后来,龙树的弟子清辩批判法护,认为法护的解释是不对的,应该用自续的观点来解释,形成了中观自续派。再后来,月称出现,批判清辩,维护了法护的观点,认为法护代表的是完全正确的龙树思想。所以,月称继承了法护开创的应承中观。接着,从阿底峡尊者一直到宗喀巴大师,都是中观学者,达到了中观发展的最高峰。

所以说龙树是非常重要的,是中观的法源,汉地禅宗也把龙树看成始祖,汉地的三论宗,以龙树的三部着作为他们的主论;天台、华严都是研究、继承龙树菩萨思想的宗派。

龙树时代,主要振兴的是大乘佛教。佛圆寂九百年之际,由于大乘佛教没有多少的继承人而极其衰微,当时印度的小乘部派佛教非常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