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小说中,张无忌坠入悬崖,得了本武功秘籍,几年后已经能够傲视武林;杨过断臂之后性命垂危,却有神雕相助,武功猛进,终成大侠。正因为这些不是常态,所以才称之为传奇。但是,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不可能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水滴石才穿,所需要的不只是恒心,还需要专心。试想,如果水滴在不同的石块上,还会产生石穿的效果吗?
现实的世界总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才是自然之法则。在学问中,也要把心思用于一处,才能慢慢领悟出道理来。梁漱溟先生说:“有主见就是有学问!”有主见,就是真正把握住了学问之要义。
在“文革”中,因“批林批孔运动”,梁漱溟先生在无党无派小组中受到了批斗。梁先生说了八个字:“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晚年接受芝加哥教授艾恺采访时,梁先生解释道:“‘独立思考’就是不要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跟着说,不是那么样。‘表里如一’,我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表面跟里头是一样的,不隐瞒。”
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梁漱溟先生都是带着自己的主见去努力探索自己的人生。
在《悟空传》中,有一条叙事主线是金蝉子和如来的斗争。金蝉子总是问,如果天地都是诸神造的,那么天之外又是谁造的?
去灵山论法之前,金蝉子说:“我佛劝人清心忘欲,可生由空而生,又教之向空而去,不过是教来者向来处去。苍生之于世间,如落叶纷纷向大地,生生不息,本不用导,也许还有别的真义。我想到了很多东西,师尊的法却不能解我心中疑惑,我这次回灵山,不只是颂经,还想请师尊解解心中之惑。”
观音、须菩提都劝金蝉子不要与如来争论,因为“师尊是不会错的”,但是金蝉子还是去了。
在灵山,金蝉子与如来打了个赌,然而他输了。他便散了道行,重坠轮回,也就是唐僧。打赌之前,他还把一部手稿交给观音,那就是他的学问所在。生和死对他来说,不过是换了一条找寻的道路。
像金蝉子那样执著、肯用心的人,不管是在天上,还是人间,他都能一直坚持走下去。即便他的主张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他在寻求。梁漱溟先生说:“学问不学问,却不在读书之多少。我的主见也许很浅薄,浅薄亦好,要知虽浅薄也还是我的。”
从前,有一位小尼姑去找师父求教。
她问道:“师父,我看破尘世,遁入空门已经多年,每日生活在这青山白云之间,吃素礼佛,暮鼓晨钟,但是经读得愈多,心里的杂念不减反增,我该怎么办呢?”
师父淡淡地说道:“点一盏灯,使它不但能照亮你,而且不会留下你的身影,那时你就会明白了!”
数十年的岁月就此过去。有一所尼姑庵香火很旺,大家都称之为“万灯庵”,因为那里点满了灯,成千上万的灯,走入其间,仿佛步入一片灯海,灿烂明亮。那里的住持就是当年的小尼姑,虽然如今她年事已高,并拥有上百的徒弟,但是她仍然不快乐。因为尽管她每做一桩功德,都点一盏灯,却无论把灯放在脚边,悬在顶上,乃至以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总会见到自己的影子,甚至可以说,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她困惑了,却已经没有师父可以问,因为师父早已死去,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
她圆寂了,据说在死前她终于通悟。她没有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在黑暗的禅房里悟道时,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灯再亮,却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唯有一个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无挂碍,那就是点一盏心灯。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求学也是一样,要豁然开朗,必须潜心钻研,把心思沉下去,学问才会水落石出,豁然可见。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书之中,必然也带有自己的思考,慢慢地由浅入深,这样,每个过程都是在接受和收获。
泰戈尔说,天空中不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而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必须要留下痕迹,或深或浅,在自己的心中慢慢累积起来,刚开始也许是朦朦胧胧的,但是终有一天会彰显出来。这样的学问才是有根的,不是飘忽起来的空中楼阁。而没有主见的人虽然会用一堆书装点门面,但是这样的人,往往“遇一个问题到眼前来就茫然”,梁漱溟先生强调说,这种人是算不上有学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