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信念力:打开职场大门的一盏明灯
15822000000004

第4章 职场信念力,一股强大的内心力量(3)

很少会有歌手或演员,自愿放弃演出机会,哪怕只放弃一个晚上。当人类的大脑继续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当人类身上的兽性渐渐被文明教化所取代,那时候我们不再是贫穷、劳役和罪恶的奴隶。只要我们这些此时此刻仍忧伤的人们,能超越自己的心灵囿限,努力达到精神世界的最高标杆时,就会迎来那个崭新的时代。切记,如果我们仍然不肯回归自省,不肯回应内在的神性,上帝那些美好的期待就注定是浮光掠影、梦幻空花。

事实证明,很少有人会在必须出席的重大场合生病,在被邀出席王室庆典或白宫活动的人中,即使是身体虚弱的女性,也很少会在那个时刻突然生病。

有些至今存活于世的人,比如数以千计的女性,她们之所以感觉身体不健康,是因为她们一直过多地担忧疾病,难以自拔。其实,如果她们把富余的精力用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她们的身体状况可能会比现在健康很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病倒在床的理由,在于他们能支付医药费。但如果他们身负养家糊口的责任,这种压力使他们无法休息,必须工作,那么,无论他们喜欢与否,他们都能坚持工作。“必须”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当我们深陷绝望,并且所有的外援都无法指望时,我们可以借助它来唤起内在的潜力,进而挑战命运中的厄运。世间有无数杰出人士,受这种“必须”的驱使而取得杰出成就。

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都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合乎实际的评估,包括评价自己的潜能,以判断今后发展的方向。对于发挥潜能而得到成功,并非大多数人命中注定不能够成功,只要发挥了足够的潜能,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新世纪的领航者。

信念让人保持生命活力、创造力的最大能量

我们会永恒存在于这个世界,最好的证明就是我们自身不断增长的力量和智慧。对我们来说,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还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并不奇怪。只要大脑依然活跃、年轻,只要脑细胞没有被太严肃的生活损坏,只要它们不总是被担忧、恐惧、自私和疾病困扰,精神的力量和活力将会一直不断地增长。有些人看起来总是很年轻的,他们往往是那些满怀信念、精力充沛、兢兢业业做事的人,往往是一些在各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我们可以培养自己保持年轻心态的习惯,如同衰老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种心理上的习惯一样。

从来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人类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渐虚弱、残疾甚至完全失去作用。相反,所有的迹象都指向人类更为强大、完善和充分的发展。怯懦、软弱和无用的人绝不在上帝的计划之中。“退化”站在了所有法则的对立面。只有进步、不断壮大、持续增长才是人类自身的真理。上帝不允许退化的出现,它有悖于神的本质。“向上向前”是他所规定的宇宙万物的法则。假如上帝只希望人类有寥寥数年的光阴去生活和成长,之后便陷入衰老和无助的境地,上帝的形象便会是难以想象的。上帝只允许和承认永恒的进步。对他而言,不存在倒退,所有一切都在驶向那神圣永恒的目标。衰老和无助的老者不过是上帝用来取笑人类的小丑。他的本意不是衰落和退化而是不断向上和向前。只要人类领会了这一意图,知道自身的存在具有绝不倒退和衰亡的神性,他们就会抛开所有的恐惧和担忧,而所有进步和幸福的障碍都会被清除,所谓的衰老也会自然终止。

有信念的人不会真正衰老,永恒的青春是他的心灵动力。凋谢的玫瑰不是真正的玫瑰。真实的玫瑰是一种理念:每当一朵花儿凋谢,就会有更多的新花朵一起绽放。

真正的人是上帝理念的产物。当新的一天破晓而至时,人类就会看到这一完满的理念。他会明了这一赋予他自由的真理的内涵。当那一天到来时,他会摆脱漫长的困窘,从容站立起来,那时,他已成为完满的存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相反的,信念力不足让人未老先衰。“日渐衰老的容颜珍藏了岁月的流逝,而思想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成长。于是思想成了人们不断衰老的罪魁祸首。”“通过不断接纳新的思想观念,我们保持身体的年轻;通过转变我们的思想观念,我们改变身体素质和习惯。”

前不久,纽约最高法院前大法官在其70岁生日那天自杀了。在他的遗体旁边留着一份关于“合理寿命”和“奥斯勒生命简论”的笔记,里面有这样几段话:“七十岁,这是《圣经》规定的合理寿命。超过这个年龄,作为人的积极工作就该停止,在地球上生活的期限也该结束了……”奥斯勒理论认为,人一旦超过六十岁,实际上就没有什么用处了,只会成为自身和世界的负担。这位大法官长期思索这个莫名其妙的理论,又因《圣经》以70岁为人们的合理生命限度,以至于他最终决定在70岁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

不少人深受自我强加的寿命期限和信仰的影响。众所周知,当这种信仰塑造了人们时,虽然很多老年人仍很健康,但是很多人仍在接近自己设定的70岁寿限时就选择了死亡。然而,赞美诗的作者大卫不可能设定寿命的限度,或不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人们完全盲目地接纳了《圣经》中关于生命长短标准的说法。而这些说法可能只是为了说明某种观念而使用的表示数字。《圣经》实际上可以将生命期限设定为120岁或玛士撒拉的寿命969岁,这和设定为70岁或80岁是一样的。《圣经》中从没有哪句经文表明生命存在期限,一旦超过这个期限,人就不应该继续活下去。事实上,《圣经》的要义在于鼓励人们凭借心智健全和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长寿,它指明人们有责任过有意义的高贵生活,有责任尽可能地展示真我。

如果你相信——或者有某事件迫使你相信,你大概会在五十岁左右显现出年老迹象,在六十岁时丧失生存能力,失去对生命的兴趣,日渐衰老直至死去,那么,这世界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你的衰老和死亡。相信我们的信念力,如果我们不想变老,如果我们坚持年轻的思想,保持年轻、希望、活泼,那么衰老就会延时到来。

青春永驻的秘诀在于思想的年轻化,而不是其他。一个精神状态暮气沉沉的人,不可能穿上几件年轻人的衣服,就说自己仍然年轻。要想保持年轻,首先得清除思想中的衰老意识。如果在思想层面认为自己不年轻了,那么再多的化妆品、再年轻的装扮也无法掩盖衰老的痕迹。所以,要保持年轻,首先要保持自己年轻的信念,转变那种认为自己会衰老的意识。

信念力的影响是强大的。只有我们形成永远年轻的思想认识,以至于我们确实感觉到了自己的年轻,我们就赢得了抵抗衰老的一半胜利。需要明确的是,无论你的感受如何,年龄总会在身体上留下记录,有所反应。相信自己年轻,就会保持年轻,而无论我们能活多久,对于年轻或衰老与否的意识,都会反映在身体变化上。一旦自认为已经衰老,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使我们保持年轻了。拥有阳光、快乐、乐观、希望、活力的年轻思想,是世间最能阻止身体老化的法宝。梦想、追求、希望等美好品质,都是对年轻人的赞美。

一个人如果对生活过于严肃,总是把一切事物都视为个人奋斗的结果,终日琢磨,很难维系心态的年轻,脸上也不再显现年轻人的神情。这些人的生命之泉不再有新鲜水源,身体也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跟思想一样开始不断干涸、萎缩,以至衰老。生活快乐幸福、如沐阳光的人,习惯于平静宁和的日子,他们一般不会像饱受罹难、艰难困苦的人那样容易衰老。

不要因为你在近几年内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就像远航的轮船抛锚那样停止远航,因为这样你会迅速衰落。千万不要让自己失去年轻的心态,无论你过去做过什么,都不要说你现在不能做什么,都要努力去过属于年轻人的生活。不论岁月已经流逝多少年,也不要在精神方面担心男女有别,自己或许难有建树。要让自己收放自如,超越年龄的囿限。要记住,正是那些陈腐的思想、陈腐的精神使你身体不断老化。要想保持年轻,就要不断地坚持学习,不断地对周围一切事物保持住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

身体是信念力、思想意识的指示牌。你坚信自己是多大年纪的人,你的身体就不由自主地呈现出那个年龄段人的光彩。如果老是存有老年的想法和老年的观念,那么你的身体也会有所反应,开始衰老。如果你在30岁时,从心灵深处坚信自己已经60岁,那么你的外表和神情就会体现出60岁人的特征。同理,你坚信自己年轻,认为自己一直很年轻、充满活力、健康强壮、活泼愉快,这种心态会体现在你的脸上,体现在你的整个外表上。衰老不会影响你,因为积极的意识状态会使得身体内的每个细胞一直在分裂再生,更新换代。

年轻的信念是你的天赋人权,你应该坚定地保有它,不断地对自己说:你的容颜如果正在变老,那一定是内心脆弱而让错误的念头入侵了;虚弱和衰老不应该表现在造物主所创造的人类完美形象上;衰老是人为地从外界获得的,不是人类固有的,是错误的竞争或错误的观念造成的结果。不断地对自己说:“我一直很好,我很年轻,我的思想、我的心态不会让我变老,年龄也拿我无可奈何。造物主打算让我健壮地生存于世,不断地进步,生活得更美好。我不会允许自己被来自永久年轻的天赋人权思想而欺骗。”

实际上,大自然已经赋予我们永恒的青春和持续自我更新的力量。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不可能变老,随着细胞的更新,我们的身体也在不断地自我恢复。既然身体的这些细胞可以如此地活跃和持续地更新,那么整个身体青春活力的保持就不会是什么难事儿了。因此,所谓的衰老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人为的、反自然的。

生理学家告诉我们,肌肉的每个细胞组织每小时都会自我更新,身体的其他细胞每隔几天或几周也都会更新一次。虽然骨组织的细胞更新得稍慢一些,但专家指出正常人80%-90%的细胞会在6到12个月内完全更新。

保持年轻的心态:强壮、有活力、充满希望和期待,让它成为助你前行的明灯。要坚定地认为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的年龄都不可能超过一岁半,因为你的身体每两年更新一次。要坚信自己身体的年轻状态,因为它总在新陈代谢,理所当然是年轻和活力充沛的。

你的目标决定你的价值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自己决定的,甚至离开这个世界时也不是。人类是渺小的,充其量不过是宇宙新陈代谢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环。芝麻大的意义和饭粒大的意义有区别吗?这不是悲观,事实本来如此。但是反过来想,世界的其他组成部分也同样平凡,而且人还是万物之灵,说你“猪狗不如”你一定不爱听,这也是足以令人类自豪的事情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至少在地球上,人类是呼风唤雨的霸主。

一个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是创造意义而不是寻找意义。小的范围来说我们报答了父母,养育了子女,愉悦了他人;大的范围,我们可能帮助过一些人,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从而载入史册。这也是社会的主流意识。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兴趣模式与天赋模式,是由大脑神经系统决定的;而大脑的发育大概在3~6岁间就相对定型了。中国人说“三岁看大,六岁看老”,是很有道理的。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大脑就已经完成定型了。所以,只要你愿意,你一定可以找到自己兴趣和天赋所在。

对社会有价值,是指只有社会认为你所做的事有价值,才会愿意掏钱购买这种价值。你要自问,到底可以做些什么才能对别人有价值?才能让别人愿意付钱?这同样要从你自己的人生经验中去寻找,并且在未来的人生中不断去探索和发现。

每个人可以依照经验去找寻答案。事实上,每个人找到的方式很不同:有些人几乎是意外发现的,有些人则是花了一段时间反复验证出来的,还有人是有很棒的良师益友帮助分析出来的。

许多励志书告诉你,做你喜欢做的,钱就会随之而来。这些书里充满了挨饿的艺术家不再挨饿、奋斗的小说家无需再奋斗的故事。但是这些书没有告诉你,更多天才的艺术家仍然在挨饿,更多优秀的演员仍然在等待他们的舞台。但是,如果你能做某些事,在这些事上,这三个因素——热情、天赋、有价值的贡献——能够交集,就一定能让人甘愿为你把钱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