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15767800000015

第15章 像壁虎一样:关键时舍末求全(2)

我们正处在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通过竞争达到优胜劣汰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但竞争并不意味着不要联合,更不能排斥联合。和竞争对手合作,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上说,和竞争对手实现联合,是企业家一种理智的选择;是发展壮大自己的重要手段;也是为了适应更高层次的竞争的客观需要。通过联合,可以获得企业发展的必要资源和条件,加速企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与竞争对手合作又存在着很大的挑战。如果把握和处理得好,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全盘皆输。所以与竞争对手合作常常是在不断上演喜剧的同时,还在不断上演惊险剧甚至是悲剧。与竞争对手合作的成功率相对来讲不是很高,因为每个人都想“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好处”,所以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必须谨慎而行,在差异中寻求共赢。

日本索尼曾经独领风骚,但最近几年里,它在液晶显示电视机方面远远落后于夏普和三星。同时,在音响、电脑、电视机及其它电子设备领域,三星、美国戴尔这些新对手也正逐渐削弱着索尼的优势地位。这些都是索尼业绩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索尼不得不作出与竞争对手合作的决策。

目前液晶电视市场的发展异常迅猛,索尼也想赶上这趟列车。但不可否认的是,索尼过去没能准确把握液晶显示电视将取代显像管的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技术和设备方面都略有不足,于是不得不被迫做出了这种迟到的战略转变。

索尼选择与竞争对手合作,也是经过一番周密详实地调查研究之后才选择三星的。三星的影响力和实力是有目共睹的,索尼想剑出偏锋,虽然三星是松下的一个合作伙伴,但索尼依然要选择三星。

当然索尼与三星之所以能合作成功,就在于他们能达到共赢,在某些领域能够优势互补。

那么,如何能与竞争对手合作并达到双赢呢?我想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自己要知道为什么要合作?自己的弱点在哪里?想怎样发展?想从竞争对手那里得到什么?提出的条件能否被对方接受。

其次,对你准备与其合作的对象要有充分而全面的了解。比如对方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对方的资源条件能否适合自己?自己的哪些方面是对方想要的?或者说通过双方的合作能呈现什么趋势或局面?

再次,这个企业的规模、业绩和诚信度怎么样?企业老板的个人情况等等,都要有个细致的了解。

通过一系列评价筛选,确定适合自己的合作对象。合作对象确定好了以后,就要找准互赢的地方是什么。只有双方都具备了对方有的又是自己所需要的这个条件才有合作的可能。最后诚信也是合作中不可缺少的。合作双方必须以诚信相待,严格执行相关约定,遵守游戏规则,绝不可欺诈捣鬼。只有双方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合作才能成功,也才能持久。

与竞争者合作确实存在着很大风险。这种合作风险的根源则在于合作双方之间的利益划分不清以及目标存在很大冲突。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这种风险不是不可避免的。在合作之前的协议上划分得越清楚明白越对双方有利。不要怕麻烦,越细越好。

壁虎法则:当自己的优势不再是优势,而这种优势往往又被对手所掌握时,我们最好是与竞争对手合作,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方案二:用智能引导生活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言下之意即是,当你过着缺乏思考和智能的生活,只是简单地应付生活环境,你的生命就会失去意义和价值,你也会失去自主生存的能力。

1掌握审时度势的艺术

一个人能否成功,往往就看其是否善于抓住迎面而来的机会。善抓时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能否抓住这样的时机,不但是创业者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人一生事业成败的关键。

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时机问题。国际知名管理学家哈洛尔德·康茨和西里尔·奥登纳尔在其颇有影响的著作《管理学精华》中特别强调要认识到机会是规划的真正出发点,只有认清机会,才能建立起现实主义的目标,提出可行性方案。

美国学者阿瑟·戈森曾问著名演员查尔斯·科伯恩:“一个人如果要在生活中获得成功,需要的是什么?大脑?精力?还是教育?”

查尔斯摇摇头,说:“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你成功。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甚至更为重要,那就是:看准时机。”他解释说,演员在舞台上,是行动,或者按兵不动;是说话,或者缄默不语,都要看准时机。“在舞台上,每个演员都知道,把握时机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在生活中它是个关键。如果你掌握了审时度势的艺术,在你的婚姻、你的工作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上,就不必去追求幸福和成功,它们会自动找上门来的!”

这位老演员的话是人生的经验之谈。看准时机,学会审时度势,的确是成功的关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加州技术学院的亚里夫教授,就预见到“把微激光器和晶体管做在一块基片上来调节、稳定和放大光脉冲”的新技术,将取代硅半导体技术乃至微激光技术。但当时却没有几个人能认识到这个问题,亚里夫教授只好一个人孤军奋战8年,终于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激光晶体管集成电路。然而当时的美国工业界仍然没有人识货,而日本一位在加州技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光电技术研究项目专家,却看准这个天赐良机,大力促使日本在这方面投资,把这项创造性的成果很快转化为工业产品,并戏剧性地转为向美国出口,以至比美国工业界领先5年。阿瑟·戈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多少生活中的不幸和坏运气,只不过是没有看准时机!”

时机往往是一瞬即逝的,有时甚至在人们意料之外出现。如果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那就不可能有幸看准时机,抓住它。在希腊神话中,幸运女神福耳图娜的形象是—位站在车轮上的少女,蒙着双眼。这意味着她虽盲目,却不是隐形的;一个人如果肯锐意进取,留心观察,她就一定能看准“幸运”。

掌握好审时度势的艺术,最基本的方面是要看准事物将会向何处发展。须知未来并不是一本合上了的书。大多数将要发生的事都是由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所决定的,紧紧抓住现在这个好时机,采取行动,就会减少将来的麻烦,或在将来能得到好处。

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曾说:“认为只有在时机到来时,才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在领导同代人的事业中是不会取得成就的。”

在历史上,由于缺乏预见性,没有看准时机从而招致失败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努力通过自觉的努力来设计今后的自己,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并照此行动。

看准时机的要害是一个“准”字,过迟的行动固然会贻误时机,过早的行动则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审时度势时犯有“急性病”和“慢性病”,都会影响看准时机,我们既不能犯“急性病”,也不能犯“慢性病”,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掌握“准”字没有灵丹妙药,它是一种智能与自制力的结合体。另外,也要了解其他人是如何看问题的。我们的每时每刻都是与所有的人共享的,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因此,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对看准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说来,风险和时机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如果风险小,许多人都会努力追求这种机会;如果风险大,许多人就会望而却步,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少数敢冒风险者往往能抓住最大最多的好时机。因此也可以说,时机就是对人们所承担的风险的相应补偿。要想赢得时机,就必须对时机与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从实际出发,迎着困难上,敢于担风险。只有“着重于机会,而不着重于困难”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机会,取得最大的成功。

壁虎法则:如果一个人只着眼于易于成功,而不是着眼于接受挑战,那么,他即使能够成功,其成功也相当有限。具备冒险精神的人,才能把机会化为成果。

2懂得付出与适时隐匿

如果你想得到回报,那么你必须不断地付出,勇争第一。你的付出和谦卑,也许不仅仅能让你得到物质回报,还能让你赢得赞美与尊重。

每个人无论做什么,都有自己的极限,当你已经达到了自己的顶点,已经没办法再超越时,不妨激流勇退,将自己的辉煌永远凝固。

都知道球王贝利,作为一个运动员来说,他用自己不懈的奋斗和天赋,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但是贝利知道,当运动员是个特殊的职业,因为年龄的增长和多方面的因素,自己的状态在达到颠峰后,就会走下坡路,于是贝利在自己的状态还比较好的时候,选择了退役。这个足球之王,留给了球迷们很多美好的瞬间。

聪明的贝利离开了绿荫场,但是他没有离开心爱的足球,而是继续将足球这项运动推广到全世界。而那些酗酒的人、吸毒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点:他们被他们的感觉所控制。

“我看过许多书,听过许多录音带,我知道怎样成为一个实践者……但我什么都不想做。”—个年轻的女人对他的朋友说。

当她列出她看的书单时,很明显地,她没看到大多数作者要说的重点。

“你看了这么多书后,你做了些什么,?”朋友问她。

“我想改变我的态度,”她说,“但我觉得没有任何改变。”

“你的感觉和你成功或失败无关。”他告诉她。

“这是什么意思?”她问。

“如果我交给你一个信封,告诉你里面有100万,你会交还我说你不觉得里面有100万吗?”他问。

“不!”她很快回答,“我会打开来看,你说的是否是真的。”

过了一会,她脸上露出了微笑。

“我懂了!”她说,“除非我去检查,否则我不会知道里面是否有100万,不管我的感觉是什么。”

我们的感觉有时是最不可靠的,也最容易使我们受蒙蔽。

如果你只在你想工作时工作,你决不会收获很多。如果你只想在你愿意全力以赴时才去尽力,你的工作一定很糟糕。如果你控制你的感觉,感觉会为你所用而不会与你为敌。

壁虎法则:远离那些要打击你野心的人,小人经常会这样,但那些真正伟大的人会使你觉得你也可以变得伟大。如果你要成功,就多跟成功的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