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转念的力量
1565500000014

第14章 落到实处(2)

如何过不平凡的一生?如何过平安的一生?如何在这一生通向解脱的道路?如何活出一种人格?如何好好地活着……这些具体又不具体的目标,足以让人努力一生。如果你确定了这样一个目标,那么,你的人生至少不会迷失。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停留在生命的门槛外,耗费时间作无谓的讨论,却忘掉了生命的意义来自生命本身的光与热,来自于生命流动的过程。一对相互吸引的男女,坐在一起,没完没了地谈论爱情哲学,谈论为什么爱,谈得筋疲力尽,东方既白,而那一点点爱的火苗却已在空泛的言说里熄灭。这是生活中常见的图景。一群志向远大的年轻人每天聚在一起高谈理想,憧憬未来,追究人生的意义,谈得口干舌燥,然而,始终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黄金般的岁月在垃圾般的口水里白白流过。

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说,而是做。所谓意义,所谓价值,是做出来的。

生命的意义并不能借理论的思辨而获取,只能借日常的实际行动而显现,用泰戈尔的话说:它应当得到亲证。许多人谈起人生哲学一套又一套,问起他们的生命目标,却泛泛地说要做不平凡的人,或者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样的目标等于零,因为缺乏具体的内涵,永远不会对于生命产生什么激励作用。

把生命落到实处,第一步是明白为何而活,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明白如何成为自己,第二步就是确立具体的目标。必须确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值得你一生为它努力。应当经常问自己:这一生我真正的目标是什么?不妨做一个游戏,当你很安静的时候,坐下来,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你的终生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终生目标,再写下阶段性的目标,近十年内要达到什么目标,近一年内要达到什么目标,近半年内要达到什么目标,乃至明天要达到什么目标……还可以依据性质进行分类,职业上的目标,信仰上的目标,金钱上的目标,等等,然后统一在一个具体的目标里。

所有的目标都具体得如同一个个意象、画面,印入自己的脑海,成为无意识,成为生命的内在动力。一旦目标确定,就不会浪费时间进行无聊的空谈,也不会浪费时间做无谓的事情,因为你随时在反省:此刻的所作所为是否能够帮助自己达成目标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就要毫不犹豫地放弃。目标使生命摆脱散乱、无序,从而简洁、明快,充满活力与方向性。

明确的目标让你的时间充满意义,同时,让你觉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论达成与否,只要你真正朝着目标前行,那么,你的每一步都是完成的。

把目标落实在行动上

明确了意义,明确了目标,接下来,应当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就是把目标落到一个具体的领域,即确定做什么。

有些人修佛,以为证悟了空性,就可以端坐在云端,从此不食人间烟火;但是,佛陀说:虽然修证了无相及无愿三昧,但还是不舍离众生。有些人修佛,以为证悟了空性,就是对什么都没有分别,从此什么也不做;但是,佛陀说:虽然修证得了诸佛平等不二的见地,但仍然供养佛,虽然修证得了观空智门,却仍然勤奋地积聚福德。有些人修佛,以为已经证悟了空性,已经出离了三界,从此再也不管世界如何;但是,佛陀说:虽然远离了三界,却仍然趋庄严三界。

有些人修佛,以为已经证悟了空性,已经没有烦恼了,看着别人的烦恼只觉得可笑;但是,佛陀说:虽然断除了烦恼的火焰,却能够怀着悲悯设法为众生熄灭烦恼。有些人修佛,以为证悟了空性,觉得并没有善恶的究竟分别,连善事业不去做了;但是,佛陀说,虽然明白一切的现象不过梦幻,不过水中花镜中像,但仍然随心去做无量差别的善业,虽然知道一切国土都是虚空,却仍以清净无染的妙行去修饰佛土。

佛陀又说:虽然知道诸佛的本性是无身,但仍以妙好相去庄严佛身;虽然知道诸佛的声音其实是不可言说,但仍随顺众生而生出种种差别的清净声音;虽然明白所谓三世不过一念,但仍能随顺众生不同的理解力而分别用种种相,并在时时刻刻于种种劫数中修种种善业。总之,佛陀的意思,一个真正的觉悟者,领会了真理,但这个真理并非空洞的念头,而是可以落实到世间的每一个行动之中,可以落到实处,用佛陀的话说,就是领悟了真理之后还是要回到无量的众生界,进入无量的世界之网中。

《奥义书》上说:“只有在行动中你才有希望活一百年,果子不成熟我们决不凋谢。”悲悯的念头,欢喜的念头,平和的念头,因果的念头,合一的念头,从容的念头,都要落到实处,在行动里显现,否则,不过是空洞的念头,没有意义。所谓行动,也许是一个表情,也许是一个动作,也许是一种思维方式,也许是一种态度。总之,是实实在在落在日常生活里的东西。

每一个念头,只有落到了行动里,才能真正改变你生命的质地。每一个目标,只有真正落到了行动里,才能真正引导你的人生不断向前。如何活得安静?这是一个目标,为着这个目标,就得有如何安静的行动。你要确定一个行动的领域,为了安静,你可能会把开一家小咖啡馆作为自己的职业行为;为了安静,你可能把温和作为自己的交际行为;等等。如何获得不平凡?这是个目标,为着这个目标,就得有如何不平凡的行动。你要确定一个行动的领域,为了不平凡,你可能会把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行为;为了不平凡,你可能把锐利作为自己的交际行为;等等。

把行动落实到切入点上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种古老的智慧,却亘古常新。不论做什么事,从细微处开始。换一种说法,要找到一个切入点。听起来很普通,然而,在我看来,这几乎是活着最重要的技能。不论一生的事业,还是具体的一件事,如果你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那么,就已经在达成的道路上了,剩下的,只是技术、意志等问题。

不妨把活着看成是写一篇文章,一生,就是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有了立意,有了布局,有了细节,从哪儿入手呢?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有些文章开头大而空,始终落不到实处;有些文章格局狭小,越写越无力;有些文章开篇很好,中间却跑了题;有些文章一直跑题,全是东拉西扯……

活着,不过如同写一篇文章。如果你的立意是“平安”,那么,你的目标就是如何平安。如何平安呢?可以分解成很多小的目标,比如,为了平安地活着,三年内必须在经济上达到一个什么程度,三年内如何处理工作的问题,三年内的旅行计划,三年内的阅读计划;具体到一年里,这一年在经济上要完成怎样的一个积累,这一年在工作经验上如何积累,在阅读上着重于什么样的书籍,在休闲上如何安排,如何安排孩子的教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在平安这个概念下,你对于自己的一生可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有一系列不断推进的具体目标,每一个阶段所要达到的,一一了然于心。了然于心后,立即开始,如何开始?就要找到切入点。

切入点不是越大越好,往往是越小越好,越具体越好。比如,这一年要完成10万元的资金积累。不要梦想着有什么横财突然从天而降,也不要梦想着突然有一份年薪20多万元的工作找到了你,而是安静下来,看看自己目前有什么。假如有一份年薪15万元的工作,那么,算一算,除了必要的开支,还能剩下多少?假如能剩下6万元,那么,先保证这6万元的积累。对于10万元的目标而言,6万元就是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保证了60%的完成量。踏踏实实地先从每月的工资里存钱开始,这是一个积聚财富最简单的开始,最容易入手的切入点。然后再去考虑如何增加4万元的收入,也是找最简单的办法。如果是做一些投资,那么,要考虑的是自己能够承受多少损失,而非一心想着自己能够赚多少。如果想尽了办法,都无法确保另外再赚4万元,那么,应当把目标降为6万元,这样,你只要安心守着这份工作就可以平平安安。

经济上的保证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并非每个人都须创业,都须发大财。如果你把生活的意义界定为平安,那么,一个基本的保障对你来说就已经足够了。人是需要赚钱的,但赚钱不是目的。真正让人满足的并非金钱,而是做事本身,做事的过程里获得喜悦,事情的结果附带来金钱。即使你想创业,想发大财,也必得学习从很小的事情做起,也必得从你能够做的事情做起;很可能开始的时候你只能从你存下的那点工资开始,从那点资金开始去一个小店或做一个什么投资,等等。

再如情绪的控制,不一定非要去研究深奥的佛学道理或瑜伽之类,不一定非要去西藏或印度拜上师;而是很快,找到一个简单的切入点--呼吸。关注自己的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可以使你很快平静下来。就从这个切入点开始,愤怒或悲伤的时候,深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平时无聊的时候,不要胡思乱想,而是注意自己的呼吸。久而久之,你会通达平静的坦途。再如,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建立,并非一定要靠什么复杂的训练,更不需要靠什么关系学,而是从简单的切入点开始:不说别人的是非。任何时候,开口说话,不说别人的是非;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学会聆听。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已经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人际世界。

这都是一些很小的很容易开始的切入点:管理已有的钱财,关注自己的呼吸,聆听,等等;但正是这些很容易做到的切入点,最终会慢慢把你带向平安的生活。

实实在在的人生

人来到世上,犹如种子,必须要在地上才能发芽、开花、结果;人来到世上,犹如要完成一篇文章,必须要有立意和方法才能完成;人来到世上,犹如一滴水,要回到存在的大海。但很多人,终其一生,没有落在地上,只是在世间浮游了一番,就又离开了,留下的只是潦草的草稿纸。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歧路上徘徊,没有找到大海的入海口,无声无息地挥发了。

那些开了花结了果的人生,那些犹如美好文章的人生,那些融入了大海的人生,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秘密,只不过是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明白自己这一世活着的意义,然后制定了一个一个具体的目标,又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开始,把这些目标变成一个又一个的行动。意义、目标、行动、切入点,这四个元素把生命坐实,变成实实在在的人生。如果只有意义,没有目标,那么,你的人生不过在空想里原地徘徊;如果你只有目标而没有意义,那么,你的人生不过是在赌博的道路上争斗奔跑;如果你只有意义、目标,而没有行动,那么,你的人生不过是在意愿与现实的纠结里歪歪扭扭地爬行;如果你有意义、目标,但没有合适的切入点,那么,你的人生很可能在整体的结构上混乱无比。

只有意义、目标、行动、切入点这四者完全配合,这一世的生命才能落到实处,完成独有的使命。不久前有一则新闻被人们广泛谈论,说是一个英国的年轻人中了巨奖,然后,他拿着这些钱随意挥霍,很快就花完了,结果,好像还不到四十岁,他又变得一无所有。人们用这件事说明没有人生目标是多么可怕。又有些人会说:金钱是没有意义的。我的看法是,如果你为活着找到了一个理由,那么,有钱没钱不是关键的问题,有钱的时候你会让钱为你的那个理由服务,没钱的时候那个理由会激励你赚到足够的钱完成那个理由。生命是一个整体,生命的成长是综合的运作,过于突出任何一个单一的元素都可能造成生命的缺憾。

所以,我想重复的是:只有意义、目标、行动、切入点这四者完全配合,这一世的生命才能落到实处,完成独有的使命。甚至,在做一件具体的事情时,也应当首先厘清意义、目标、行动、切入点。把活着落实到意义上,把意义落实到具体目标上,把目标落实到行动的领域,把行动落实到细微的切入点。为何?如何?做什么?怎么做?随时把这四个问题放在心里,会让你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会太费力。大到一生,小到一件琐事,都要先安静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如何去做?做什么才是适合的?从哪里开始做?

不论风往哪儿吹

我有我方向

不管世界多么乱

我有我坚持

用不动的念头

去面对风风雨雨

用不动的念头

去穿越形形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