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82

第82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62)

【天趣、人趣、物趣】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论画》:“余所论画,以天趣、人趣、物趣取之。天趣者神是也,人趣者生是也,物趣者形似也。夫神在形似之外,而形在神气之中。形不生动,其失则板;生外形似,其失则疏。故求神似于形似之外,取生意于形似之中。生神取自远望,为天趣也;形似得于近观,人趣也。故图画张挂,以远望之:山川徒具峻削而无烟峦之润,林树徒作层叠而无摇动之风,人物徒肖尸居壁立而无语言顾盼步履转折之容,花鸟徒具羽毛文采颜色锦簇而无若飞若鸣若香若湿之想,皆谓之无神。四者无可指摘,玩之俨然形具,此谓得物趣也。能以人趣中求其神气生意运动,则天趣始得具足。”天趣:物象之天然神态。人趣:人的胸次情感。物趣:物象之自然形态。三者齐备,才是好画。郭因《中国绘画美学史稿》释云:“三趣相结合的过程与方式似乎是:以‘天趣’求‘物趣’,从‘物趣’显出‘天趣’。也就是,以画家某种美的胸次、气质、情思去感受、熔铸绘画的形象,并有如造化生物那样自然地去表现绘画对象,从对物的形色描写中,揭示出物的神气,物的灵魂,物的内在生命。同时,也以绘画表现出画家自己的人品、胸次、气质、情思、趣味。”(张曼华)

【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明代莫是龙《画说》:“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莫是龙的理论主要强调艺术创作的三个层次,一是指要多观察,多感悟,画家经过细心观察体味所要表现的对象,就能把握住表现对象的内在神韵。二是指绘画作品要达到传神的境界必定要借助一定的形象。三是指形象不能孤立地存在,必须与画家的心达到和谐统一然后再由画家手表现出来,当形式语言与心和手达到统一,从而忘却它们的存在,绘画作品的传神目的,也就实现了。形象、心和手三个环节均不能孤立地刻意强调,三者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北宋董逌《广川画跋》云:“夫为画而至相忘画者,是其形之适哉。”亦如同此意。(陈见东)

【画皮画骨难画神】明代董其昌《跋画》:“画皮画骨难画神。”此处的“皮”与“骨”是指“外形”,绘画创作外形容易表现,而内在的神韵却难以传达。(陈见东)

【不求形似求生韵】明代徐渭《徐文长集·画百花卷与史甥题曰漱老谑墨》:“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谑涂花卉。藤长刺阔臂几枯,三合茅柴不成醉。葫芦依样不胜楷,能如造化绝安排?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拨皆吾五指栽。胡为乎区区枝剪而叶裁?君莫猜,墨色淋漓雨拨开。”是谓画家创作时,不是以描写对象的形似为满足,而是以揭示其内在神韵为目的。(陈见东)

【舍形何所求意】明代王履《华山图序》:“画虽状形主乎意,意不足,谓之非形可也。虽然,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故得其形者,意溢乎形,失其形者形乎哉!画物欲似物,岂可不识其面?

古之人之名世,果得于暗中摸索耶?彼务于转摹者,多以纸素之识是足,而不之外,故愈远愈伪,形尚失之,况意?苟非识华山之形,我其能图耶?”意:指神态、神情。俞剑华释云:“首先说明意与形的辩证关系,画必有形,形必有意形之不得,意于何有?”(《中国画论选读》注译本)(王凤珠)

【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明代王绂《书画传习录》:“盖言学者刻舟求剑,胶柱而鼓瑟也,然必神游象外,方能意到圜中。”清代范玑《过云庐画论》云:“古风论画,以法为律筏,犹非究竟之见,超于象外,得其圜中,始究完美。”象外:迹象之外。圜中:同“环中”。《庄子·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指中虚要害之处。这句话是说超越于具体形象之外,发现和表现出对象内在的精神实质。(周积寅)

【巧太过而神不足】明代屠隆《画笺》:“评者谓之院画不以为重,以巧太过而神不足也,不知宋人之画,亦非后人可造堂室。如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画家虽以残山剩水目之,然可谓精工之极。”巧,指技法熟练,作品精致。但过巧反拙,即不巧。因此历代评画者认为南宋院体画过巧即太注重技巧与外在的形似,反而丧失画之神韵与内在的本质。但是,屠隆并不赞成前人对南宋院体的评价。他认为南宋四大家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艺术成就远非后人可以达到。从李、刘、马、夏四家的作品看来,屠隆为其正名是有一定道理的。(张曼华谢江岚)

【贱形而贵神】明代屈大均《广东新语·题画》:“凡写生必须博物,久之自可通神,古人贱形贵神,以意到笔不到为妙。”中国画论中的传神论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坚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由形似求神似;另一种是不拘形似求神似,贵神贱形,求离形得似。中国古代早期的画论多坚持前者,既贵形又贵神,但贱形而贵神的思想一直有之。从老庄开始,到汉代,基本上形成了贵无贱有、贵神贱形的传统。这种理论虽并不一味反对形,认为“形恃神以立,神需形以存”(嵇康《养生论》),形与神相比,神为本,神为贵。这种理论在画论中也一直都有,但真正成为主流还是文人画兴起之后。北宋苏东坡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元代倪瓒提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明代沈周提出“写生之道,贵在意到情适,非拘于形似之间”,明代陆师道提出“写生者贵得其神,不求形似”,齐白石则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可见,贱形而贵神的理论主要是文人画家的艺术主张。(王宗英)

【遗貌取神】清代华琳《南宗抉秘》:“古人作文有变体,凡文中所不可犯之病,偏故犯之,而为他人所不敢犯,亦为他人所不能犯,如拉杂、重复、疏漏,《左》、《史》中多有之,翻成奇绝。此固精能之极,然后能遗貌取神,以成其游戏三昧之诣,非貌为怪诞也。文固如是,画亦有之。”《王伯敏美术文选·“以形写形”与“遗貌取神”》释云:“为什么要‘遗貌’,或者说,为什么要‘遗其形似’呢?如果说‘形’是事物的表面现象,‘神’便是万物的本质特征。固然,万物的本质特征,需要通过表面现象得以体现。但事物的一切现象却不完全是这个事物本质的体现。因此绘画要求遗去表面上某些不必要的现象,从而使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更显现、更突出,这不是很有必要的吗?渐江黄山游归,为其老友戚以舟写景,‘图黄山一石一松,虽寥寥数笔,但见云烟出波,松涛之声盈耳。’这是写出了山川之神,因而给观众有如此的感受。当以舟问渐江何以能得之,渐江说:‘遗貌取神’是也(见《椒圭题跋》),从而可知‘遗貌取神’不是胡乱弃形而空谈神,却正是艺术的科学方法,是中国画在传统上正当的创作要求。”故在绘画创作中,不要在所画对象外貌形态上过于求似,而要着重刻画对象神韵,领悟神韵为作画第一要旨。(周积寅)

【意到笔不到】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论画马》:“古人贱形而贵神,以意到笔不到为妙。”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评论张僧繇、吴道子画作时已云:“张吴之妙,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用意周到笔迹反而不要太周到,否则一览无余反而失去了其中意味。(陈见东)

【以神造形】现代石鲁《石鲁学画录》:“以神造形,则可变形显神;以形求神,则形全神微。故形之变,异虽舛,而得神气者为上。观历来民间艺人之作,犹为之动人者,盖神之不泯耳。神之为神,乃具体形象之精神状态所在。然神亦可远可游,何耶?形者神之载也,神乘形而游焉。神之可游,乃意为之,意之所为,乃各物虽异而属性有同,故缘此知彼。个别寓一般,一般涵个别。有个别无一般则神不远,有一般无个别则神不显。若性如松柏,貌若桃李,以人喻物,以物拟人,视不局想,想不离视也。神全于意,形备于法;无意无法,难传神貌。画贵全神,而神有我神、他神。入他神者,我化为物,入我神者,物化为我,合二为一则全矣。故我之观物,先神而后形,由形而复神。凡物我之感应莫先乎神交,无神虽视亦无睹。神先入为主,我则沿神而穷形,以动而制静。形熟而可默想,固当由写生而默写为记载。然默想者非谓背临,乃潜移默化也。为此而想象翩翩,凝神聚思,一临纸素则入生出神,形不克神,神不离形,出乎一意,统乎一笔矣。或曰:岂有神来而形不俱来者乎?余曰:然,形神自然俱来,然何以呆坐而失神欤?盖神之为动也,瞬间即变,故善感者察颜观色,首摄其神,惟恐其跑耳。苏轼有谓传神,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敛容自缚,岂复见其天乎!余故谓当以动制静,由静而后动也。形可静取,神当动观,动则感人,故易记忆,以至下笔如有神者,可谓生动矣。”

令狐彪《整理校勘记》云:“石鲁同志的‘以神造形’和我国传统的‘以形写神’论有什么异同呢?

它们相同的基础都是以‘形’为‘神’存在、活动的依据,如果没有‘形’,怎么让人去‘可视、可想’呢?

没有‘形’也根本谈不上绘画艺术的起码特征了。

它们的区别在于:‘以形写神’,重点强调要以客观存在的物体为依据来描绘表达客观物体的神质。

尽管这样描绘出来的‘神’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和反映了作者的某些感情思想,但是从古代绘画发展的历史水平来认识,还没有自觉地提高到这样的理论高度。所以,最早提出‘以形写神’的观点的顾恺之,强调画家要通过‘悟对通神’和‘迁想妙得’来完成表达客观对象神质的任务。

石鲁同志的‘以神造形’,虽然并不是什么与‘以形写神’完全背道而驰的荒谬怪论,但是他强调的是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和主观能动作用。具体地说,从一开始观察物体,就要捕捉对象最能动人的‘神’;紧紧抓住这个‘神’,再去分析能反映这个‘神’的具体‘形’;由这个‘形’,再去创造出艺术的‘典型’。并且,石鲁‘以神造形’的‘神’和‘以形写神’的‘神’,在内涵上也不一样,他提出‘画贵全神,而神有我神、他神’。所以,石鲁所说的‘神’是包含了对象的‘神’和作者自己的‘神’,也就是画家思想感情和对象思想感情的共鸣或融合。正如他说,‘故我之观物,先神而后形,由形而复神。凡物我之感应莫先乎神交,无神虽视亦无睹。神先入为主,我则沿神而穷形,以动而制静’。他并且把这样的创作过程归纳为一个公式:神-形-神(形)是也。如果我们都承认‘传神’是中国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最高要求,那么就没有理由指责石鲁同志这种重神的创作指导思想,至于对他‘弃形求神’的误解也就迎刃而解了。”(见《石鲁学画录》)(周积寅)

【不似之似】明代王绂《书画传习录》:“今人或寥寥数笔,自矜高简,或重床叠屋,一味颟顸,动曰不求形似,岂知古人所云不求形似者,不似之似也,彼繁简失宜者乌可同语哉?”“不似之似”,是说明画家进行绘画创作,不仅仅是对客观物象被动反映,而必须有所提炼、取舍、概括、经营,才能精练地表达物象最具神采的方面,这种艺术效果,从客观物象来看,有比较大的差别,但从表现客观物象的内在神韵来说,却更具有表现力,从而达到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宋代欧阳修《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明代沈颢《画麈》云:“似而不似,不似而似。”徐渭《徐文长集·画百花卷与史甥题曰漱老谑墨》云:“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谑涂花卉,藤长刺阔臂几枯,三合茅柴不成醉。葫芦依样不胜揩,能如造化绝安排。

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拨皆吾五指栽。胡为乎区区枝剪而叶裁?君莫猜,墨色淋漓雨泼开。”清代石涛诗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又云:“天地得融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现代齐白石亦云:“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黄宾虹认为:“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鱼目混珠,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又云:“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傅抱石则把“不似之似”进行了理性描述,认为:“不似(入手)——似(经过)——不似(最后)。”

“不似之似”对艺术创作的规律具有一定的概括性。(陈见东)

【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齐白石《齐白石谈艺录》:“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世俗常人作画观画,往往以像或不像为评价标准,以为越像越有价值,所以,画家进行艺术创作以形似为目的,就等于迎合了世俗观念,实为媚俗之举。另一种情况,画家功底浅薄,不能很好地描绘事物,假借“不求形似”,蒙骗受众。“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画得太像,太像则匠(匠气),又不能画得不像,不象则妄。”(《齐白石谈艺录》)(陈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