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125

第125章 中国画论作者及有关作者篇(6)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预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嘉靖三年(1524),迁翰林院学士。因“议大礼”遭削籍,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三十余年。着述之富,多达近三百种,推为明代第一。

所着考论经史、诗文、戏曲、书画,研究训诂、文字、音韵、名物等杂着多达近三百种。工书画,书法二王,画善写兰,并精于书画赏鉴。着有《升庵集》、《升庵外集》、《升庵遗集》、《墨池琐录》、《书品》、《丹铅总录》、《升庵画品》、《名画神品目》等。大体继承了唐宋论画传统,详于故实,间有考证。提出了“废古人之短,成后人之长”、“会心山水真如画,巧手丹青画似真”的精辟见解。(冯志洁)

【文嘉】1501~1583。明代画家。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次子,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好作诗,精鉴赏,善刻石。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画山水能传家法,钩勒轮廓方秀劲折,笔法清脆,疏简清远,颇近倪瓒。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间仿王蒙皴染,秀润文雅。兼作花卉。嘉靖乙丑年(1565)奉令察看籍没严嵩书画珍玩,编撰成《钤山堂书画记》。(冯志洁)

【李开先】1502~1568。明代收藏家、文学家、戏曲家。字伯华,号中麓,章丘(今属山东)人。

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勋司员外、文选司郎中、太常寺少卿,并曾提督四夷馆。善诗文,与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并称“嘉靖八子”。他因抨击当时执政的夏言和严嵩,嘉靖二十一年(1542)被削职归乡。在家筑亭园,结词社,征歌度曲,搜集戏曲及民间文学作品。家富藏书,蓄画极富,能鉴赏。着有诗集《闲居集》,散曲《中麓小令》等,传奇《宝剑记》,评论《中麓画品》以及《中麓拙对》、《中麓续对》、《诗禅》、《词谑》等。论画从笔法着眼,提出了“六要”、“四病”之说。能够独树一家之言,力排众议,提出“笔端有造化而胸中备万物”的主张,对浙派极力推崇,而于吴派有所批评,这在当时环境下实难能可贵。(冯志洁)

【何良俊】1506~157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戏曲理论家。字元朗,号柘湖,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少为府学博士弟子员,笃志于学,二十年不下楼。嘉靖中以岁贡生入国学,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后因仕途屡不得意,辞去官职,归隐家乡,复居金陵、苏州,年近七十返归故里。自称与庄周、王维、白居易为友,题书房名为“四友斋”。善画山水,行笔清逸,而复工于赏鉴。着有《柘湖集》、《清森阁集》、《四友斋丛说》、《书画铭心录》等。后人辑录其论画之语曰《四友斋画论》。他重视人物画的教化功能,积极倡导山水画的怡悦情性的作用,主张“书画本同出一源”。论述山水画追求“笔力神韵兼备”,以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正脉”,对马远、夏圭“院体”予以轻视。(冯志洁)

【徐渭】1521~1593。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青藤道人、天池山人、金回山人、山阴布衣、鹅鼻山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时天才超逸,二十岁考取秀才,八次乡试不中。为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僚。后胡遭弹劾并在狱中自杀,闻后精神受到刺激,竟因误杀妻子入狱。曾自杀九次,几近癫狂。晚年以卖画为生,生活极其凄惨。工诗文、词曲、戏曲,着作颇丰。善书画,书法效仿米芾,笔意奔放。绘画上继承梁楷减笔和林良、沈周等写意花卉的画法,纵横狂放,笔简意浓。水墨淋漓,古拙淡雅,别有风致。兼绘山水,不拘绳墨,画人物亦生动。他的绘画风格独特,形象生动,自成一家,开启了中国水墨写意画法的新途径,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其绘画思想大多反映在绘画题跋之中。他主张“舍形而悦影”,“不求形似求生韵”;反对绘画上因袭前人的“鸟学人言”的做法;其论书曰:“自执笔至书功,手也;自书致至书丹法,心也;书原,目也;书评,口也。心为上,手次之,目口末矣。”这与其画学思想是一致的。着有《四声猿》、《南词叙录》、《徐文长全集》等。(冯志洁)

【王世贞】1526~1590。明代文学家、史学家、书画鉴赏家、戏曲理论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万历中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好为古诗文,与李攀龙、谢榛等合称“后七子”。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主持文坛长达二十余年。家藏书甚富,精于鉴赏。他对于中国人物、山水、花鸟的发展变迁,名家绘画艺术均有系统独到的论述。认为书画相通,关注“书道”与“画学”对于自我情性的抒发表现;主张形似与气韵兼备,提出了“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乃为合作”的论断。其画学思想影响颇深。着有《弇州山人四部稿》、《艺苑卮言》、《凤洲笔记》、《世说新语补》、《全唐诗论》等。编辑有《王氏画苑》、《王氏书苑》。(冯志洁)

【李贽】1527~1602。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溪美人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籍河南,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后,改姓李。为避穆宗载垕讳,取名贽。初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历任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从事研究、讲学和着述。万历三十年(1602)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下狱,自刎身亡。李贽的思想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和反叛性,表现在文艺思想方面,他提出了“童心说”,认为天下至美的文学艺术作品均出自童心。强调“童心者,真心也”,主张文艺创作要“绝假还真”,抒发己见。这种提倡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独立情感的主张,对晚明文学艺术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诗画关系上提出了“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的观点。着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初潭集》、《李氏丛书》等三十余种。(冯志洁)

【王穉登】1535~1612。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伯谷,号半偈长者、广长庵主、松坛道人、长生馆主等,先世江阴(今属江苏)人,移居苏州。少有文名,嘉靖年间入太学。四十三年(1564)至北京,辑《燕市集》。四十五年(1566)访慈溪、宁波,归着《客越志》。万历时曾召修国史,未赴。入文徵明门,继其后,主吴中词翰之席三十余年。诗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为情性之作,风格接近公安派。书法行、草、篆、隶皆精,造诣深厚。初师文徵明,后涉宋元上追晋唐,临写各家,自成一体。着有《王伯谷全集》。辑有散套小令《吴骚集》。着《吴郡丹青志》,仿效朱景玄《唐朝名画记》体例,分列神、妙、能、逸四品,对明代活跃在苏州地区的画家作传品评。其论画讲求“画法贵得韵致而境界因之。全在纵横挥洒,脱尽画家习气为妙”。(冯志洁)

【高濂】明代戏曲作家、收藏家。字深甫,号瑞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创作活动主要在万历前期。隆庆时,以太学生选补鸿胪寺官。建山满楼,庋藏古籍、书画及古器物。工戏曲、乐府,能诗文,兼通医理,擅养生。有关画论主要集中在《遵生八笺》之一的《燕闲清赏笺》篇中。书中提出了“天趣”、“人趣”、“物趣”的三趣说,视为不可缺一的赏鉴标准。重视画家情感作用,强调绘画须“神在形似之外,而形在神气之中”,“求神似于形似之外,取生意于形似之中”。另着有《雅尚斋诗草》、《芳芷楼词》、《玉簪记》、《节孝记》等。(冯志洁)

【莫是龙】1537~1587。明代画家、书法家。

字云卿,后以字行,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朋、碧山樵、贞一道人、云龙山人,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莫如忠子。秉承家学,十岁能文,十四岁补郡博士弟子,屡赴乡试不捷,以岁贡生终。性豪迈,工古文辞及书法、绘画。诗文宗韩愈、柳宗元,卓然成家。书法宗锺繇、王羲之及米芾,小楷精工婉媚,行草豪逸有态。善画,山水宗黄公望而能自辟蹊径,磊落郁葱,气韵清逸,别具风貌,为“松江画派”重要人物。深于画理,与董其昌、陈继儒等倡导山水画的“南北宗”之说。着有《石秀斋集》、《画说》、《笔麈》、《廷韩遗稿》,辑有《崇兰馆续帖》及散曲《南北宫词记》等。(冯志洁)

【詹景凤】1537~1602。明代书法家、画家、收藏家。字东图,号白岳山人、中岳山人、天隐生、大龙客,休宁(今属安徽)人。隆庆元年(1567)举人,初为江西南丰教谕,万历十六年(1688)迁南京翰林院孔目,擢吏部司务。万历二十六年(1598)

任广西平乐府通判。能诗文,工书画。书法学王羲之父子,用笔不凡,端庄可敬。善草书,变化百出,不失古法。喜以书法写墨竹,一竿直上,瘦劲绝伦;山水仿黄公望、倪瓒,萧疏淡远,气韵古逸;亦能画折枝花卉,时人拟之文徵明。家富收藏,游历江南,得见诸名家书画藏品,阅历既富,鉴别能力较高。有关绘画美学思想及鉴定论述大多集中在所着《东图玄览》中。另着有《东图全集》、《詹氏小辨》、《六纬撷华》,辑有《画苑补益》等。(冯志洁)

【屠隆】1542~1605。明代戏曲家、文学家、书法家。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别号由拳山人、一衲道人,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任颍上知县,转为青浦令,后迁礼部主事,至郎中。万历十二年(1584)蒙受诬陷,削籍罢官。为人豪放好客,纵情诗酒,所结交者多海内名士,名列“中兴五子”。晚年,遨游吴越间,寻山访道,说空谈玄,以卖文为生。博学多才,工诗文,精戏曲,通音律,善书画。论画强调意趣,主张“意趣具于笔前,故画成神足,庄重严律,不求工巧而自多妙处”。认为“看画之法,如看字法”,“须着眼圆活,勿偏己见”。着有《凤仪阁乐府》、《画笺》、《栖真馆集》、《白榆集》、《由拳集》、《采真集》、《南游集》、《鸿苞集》等。(冯志洁)

【周履靖】1542~1614。明代画家,藏书家。

字逸之,初号梅墟,改号螺冠子、夷门,晚号梅颠居士、鸳湖钓徒,秀水(今属浙江嘉兴)人。少患羸疾,乡居未仕。专力为古文词,以千金庋藏古今典籍。日弄金石图史,引证考据。诗名噪海内,与王世贞、茅坤、屠隆、陈继儒、董其昌、项元汴等为莫逆交。善山水,兼精人物,尤工书法。着述极富,多达七十余种。有关绘画着作有《画评会海》、《天形道貌》、《淇园肖影》、《罗浮幻质》、《九畹遗容》、《春谷嘤翔》等。(冯志洁)

【孙鑛】1542~1613。明代文学家。字文融,号月峰、湖上散人,余姚(今属浙江)人。万历二年(1574)会试第一,历任兵部左侍郎兼右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经略朝鲜御倭,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被劾乞归,卒于家。通经史,工诗文,精书画。书学欧阳询,瘦劲不凡。着有《书画跋跋》六卷。时王世贞《书画跋》刊行,鑛又跋其所跋,论述辩义,补阙匡正。其间论说极有精理,针对时弊直陈己见,代表了作者书画理论主张和审美倾向。

另着有《孙月峰先生全集》等。(冯志洁)

【王肯堂】1549~1613。明代文学家、医学家、收藏家。字宇泰,号念西居士,又号损庵,金坛(今属江苏)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参与国史编修。万历二十一年(1589)因抗御倭寇事上书,被诬以“浮躁”降职,引疾归。万历三十四年(1606)经荐,补为南京行人司副,后转任福建布政司参政。博览群书,通晓经律,精研医学。书法深入晋人堂室。论画能针对当时画坛弊端,直抒已见。重神轻形,以为山水画是“高人逸士”对于自然景物的情感流露。推崇山水画的“南宗”画派,以为士大夫文人画当以此为师。重视绘画的规矩绳墨,提倡师古。着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证治准绳》、《医学正宗》、《郁罔斋笔麈》等。辑《郁罔斋帖》数十卷,手自钩拓,为一时之冠。(冯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