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信息革命
15359000000026

第26章 网络时代(19)

现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是电子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取得的成就,是人类文明进入到更高阶段的标志,它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加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实现了信息沟通的无限可能,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阻隔,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们的生存空间。计算机网络给人们提供了超乎寻常的方便和成功,但是计算机网络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变革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更高的层次去面对新的生活和环境,同时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与时俱进,抓住网络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不断努力推动人类社会与文明向更高阶段发展。3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诞生让人们感受到了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沟通上的便利,彼此之间虽空间上相隔万里,但却觉得近在咫尺。可以说互联网开启了信息化时代的大门,人们开始习惯于坐在电脑前,连接互联网,然后将各种信息在瞬间传递和接收。不过,随着沟通日益频繁,社会合作日趋复杂,生活节奏不断提速,人们更期望能随时随地和朋友或合作伙伴进行信息的交流。这样一种需求导致了移动互联的到来,以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逐渐将每一个人类成员变成了网络的节点。不过,这仅仅是我们雄心壮志的开始,随后的物联网与云计算将把我们带入一个人与环境、人与物体、物与物进行信息交互的崭新时代。

3.1便利的移动互联

3.1.1从BP机到移动电话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在1946年通过审议,为民用无线电服务分配了第一组无线电频率,即居民无线电业务频段。无线电通信领域的开拓者阿尔·格罗斯马上成立了格罗斯电子公司,并于1948年开始批量生产了可以利用此频段的双向呼叫通信系统(即无线对讲机),这些产品的主要用户为农民和美国海岸警卫队。

1949年,格罗斯发明了无线寻呼机,简称BP机,英文名叫作Pager。所谓BP机,就是一种靠无线电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尺寸大约有三个火柴盒大小,可以用来接收并显示数字、短信,甚至播放语音。最早期的BP机是单向呼叫,信息只能由呼叫方传递到被呼叫方,后来经过技术改良,诞生了应答BP机和双向BP机。应答BP机的内部装有无线电发射器,在收到信息后能够立刻反向发送简单的预设信息,通知发送者信息已经到达。而双向BP机不仅能反向发送信息,还可以用机器自带的QWERTY键盘编辑并发送短信。1950年,格罗斯的第一套实用性的传呼系统被纽约市的医生以每月12美金的服务费试用,每个携带BP传呼机的医生能在以信号发射塔为中心的半径40千米的距离内接收到信号。1962年,贝尔公司在西雅图世界博览会上给众人展示了第一套用于个人传呼的商业系统,并取名为Bellboy,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呼机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令传呼通信业务开始由美国流行并蔓延到了世界各地。1983年,第一家寻呼台落户上海,使BP机走入了中国寻常百姓家。在随后的10年,华旅、万声、国信、亚太、新华和远望这些寻呼台先后成立。随着BP机的技术变革,中国用户经历了从模拟传呼机到数字传呼机以及最后中文定制机的几个市场发展阶段。在模拟传呼机时代,信息接收者需要查询寻呼台才能查看呼叫信息。在数字传呼机时代,人们可以直接在自己所携带的BP机上查看电话号码和英文短信。1990年,浪潮与摩托罗拉联合推出了第一台支持中文信息显示的BP机。在随后的几年,寻呼业务也由最初单一的呼叫号码和简单的短信显示扩展了一些增值业务,比如天气信息、财经资讯和新闻快报。以BP机为终端的信息通信设备让人们体验到了在移动当中也能和呼叫者保持着信息交换的方便性。

1973年,摩托罗拉的两位工程师约翰·米契尔和马丁·库珀博士向世人展示了第一台手持移动电话,英文名为MobilePhone。有趣的是库珀博士在纽约市的街道上打出的第一个电话竟是给他的竞争对手贝尔实验室的乔尔·恩格尔博士,走在街道上的行人都在以一种异样的眼神盯着这个一边行走一边对着耳边的“黑砖头”讲话的“怪人”。1979年,世界上第一个用于商业的自动蜂窝电话网络由日本NTT(日本电话电报公司)开始在东京都市圈内使用。1981年,丹麦、芬兰、挪威、瑞典、英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也相继开始使用这种网络。美国市场也在1983年3月迎来了由AT&;T公司所研制的美国版的基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的手机终端DynaTAC。

严格意义上讲,最初的便携式移动电话应该叫作蜂窝式电话,这是对构建蜂窝式电话系统的基础设施的形象说明。蜂窝式电话系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能以无线电方式方便接入PSTN(公用交换电话网)的连接方式。蜂窝式电话系统可以在一个有限的无线电频谱里为多个用户提供语音服务,其服务面积可以涵盖很大的地理区域。为了无线电话网络规划分析时的方便,工程师创造性地将每一个以信号发射基站为中心的有效通信面积的地理区域用几何六边形来表示,这样整个网络所覆盖的面积就像一个大蜂巢,所以每一个小的单元就被形象地称为蜂窝,英文名叫Cell,这样每一个用户就可以手持蜂窝式电话一边移动一边和亲朋好友进行远距离的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无疑是信息技术的又一场革命。与BP机相比,蜂窝式电话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力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不仅能即时通信,其方式也由简单的数字和文字扩展到更人性化的语音,通话时间也可以由用户自行决定。蜂窝式电话的便携性和移动性也让它同时有了其他的名称,比如“移动电话”“便携式电话”“手机”,人们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之使用不同的称呼,但指的其实都是一个东西。

3.1.2从1G到4G

从1973年至今,移动通信技术共经历了4次主要的技术革命。我们可以将米契尔和库珀博士发明的第一台移动电话所使用的通信网络看成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简称1G,即The First Generation的缩写)。1G通信终端设备使用的是模拟信号和频分多址(FDMA)用户接入技术。

中国的1G时代开始于1987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开始运营频段是900MHz的模拟移动电话业务。由于当时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落后,中国用户所使用的移动终端都是由国外知名手机制造商所开发的进口产品,这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摩托罗拉3200,俗称“大哥大”或“板砖”,机身体积大,外置天线长,样式呆板,外貌类似黑色砖头,每次通话时间最长也就30分钟,但却需要充电10多个小时。不过拥有这么一款1G手机却是一种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可谓“一机难求”。

1G虽然让人们体会到了信息时代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但以“大哥大”为代表的1G移动通信技术产品存在许多不足,诸如保密性差、抗干扰能力低、覆盖面积小、手机增值业务不丰富等,这些不足直接催生了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简称2G)。

1991年,第一个基于2G技术的移动电话在芬兰由Radiolinja运营商发布。2G所使用的网络技术标准是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开发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为了弥补1G移动通信网的不足,2G移动通信网在技术上先后做出了多次改进和提升。首先,2G采用了数字电路交换网络技术,以数字信号来代替模拟信号,改变了1G网络在传输语音信息时存在的通话质量上的缺陷,而且数字信号机制还便于对呼叫用户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进行加密处理,并让用户在使用移动电话网络之前必须用预设的共享密钥机制进行身份验证,增强了安全性。其次,GSM又在1992年第一次引入了手机短信服务(SMS),同一年,英国沃达丰(Vodafone)手机运营商和芬兰电信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漫游协议,这样也就打破了1G手机通信技术中增值服务不足,无漫游功能的尴尬局面。2G网络最初在欧洲只是使用无线电频谱中900MHz的频段,后来又被延伸到1800MHz。1993年,澳大利亚电信开始启用GSM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成为了欧洲以外第一个使用2G网络的国家。1995年,由于美国国内频谱分配的需要,2G手机第一次使用了1900MHz的频段,并加入了对传真、数据流和SMS的支持。至此,以GSM标准为核心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走出了欧洲,迈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

随着2G网络的普及,2000年,人们又采用了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和时分多址(TDMA)接入网络,将2G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提高到大约114kbit/s。由于GPRS是对2GGSM的一种补充,不是一种全新的变革,所以人们一般都称GPRS技术为2.5G。2003年,GSM增强数据速率演进技术(EDGE)又进一步将数据传输速率提升到大约400kbit/s,人们普遍将EDGE认为是3G移动通信技术的前期技术。

2004年,全世界GSM的移动电话用户超过了10亿人,一年之后,GSM移动通信网络占据了全球蜂窝网络75%的市场份额,用户达到了15亿人。用户数量井喷式的增长得益于移动通信网络所带来的越来越便捷的信息交互,如此大量增长的用户群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移动通信终端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迅速为市场提供了不同种类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1994年,IBM首先推出了具有移动电话功能的第一款个人数码助理(PDA),名字叫作IBMSimon,人们也普遍认为这是第一款智能手机(Smartphone)。有趣的是,PDA却是由当时苹果公司的CEO约翰·斯库利在1992年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类电子展览会上提出的概念。

1996年,诺基亚(Nokia)公司推出了带有风靡一时的QWERTY键盘的智能手机Nokia9000,并成为了当时最为畅销的PDA。1999年,诺基亚推出Nokia7110,成为了第一款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终端接入WAP(无线应用协议)站点的手机。WAP是早期专门为2G手机用户能通过手机无线通信网络访问互联网上交互式信息而研制的一种技术标准,虽然它在当时还达不到让手机用户像用电脑浏览互联网一样的效果,但它开启了移动互联的一个先河。

1999年,芬兰的GeoSentric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使用GSM同时又具备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功能的BenefonEsc!型手机,用户可以借助手机自带的GPS系统和“找朋友”应用服务,互相追踪对方的当前位置。虽然实现的功能比较单一,增值业务也相对落后,但这绝对可以看成是现在大家所熟悉的地理信息在手机上最早期的成功应用。

2000年,三星公司(Samsung)推出了基于码分多址(CDMA)接入技术的全球第一款能够播放MP3音乐的手机SPH-M100,至此,移动电话在具备语音通话和文字信息传递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播放音乐的功能。这里我们需要说明的是CDMA和GSM标准同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内,不同的运营商根据自身的需要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标准。举例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七大移动运营商中有五个就是使用了CDMA,比如VerizonWireless、Sprint、MetroPCS、Cricket和U.S.Cellular,而剩下的两家AT&;T和T-Mobile则使用了GSM。

2000年,日本夏普(Sharp)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内置照相机的2G移动电话J-SH04,其相机分辨率仅有11万像素,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还第一次配备了256色的彩色液晶显示屏。SharpJ-SH04开启了移动影像的大门,让人们能在移动中传输语音和文字或浏览网页的基础上又可以体验影像拍摄的乐趣。

2005年,摩托罗拉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能整合苹果公司音乐播放器iTunes的手机MotorolaROKRE1,它使用2.5G的GPRS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这款产品的出现,让iTunes的用户一旦从iTunes在线音乐商店购买了音乐,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将它们同步到ROKRE1中,并且电脑端的操作界面很类似于那时的iPod音乐播放器所使用的界面。虽然现在很多智能手机,特别是苹果公司的iPhone系列手机都能易如反掌地和电脑通过iTunes软件进行音乐同步,但是在当时ROKRE1移动终端上的实现却是在摩托罗拉与苹果公司进行合作后做出的第一次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