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
15263000000034

第34章 罪犯的心理治疗(2)

(4)潜伏期(6—12岁左右)俄狄浦斯情结这一冲突解决之后,儿童进入了潜伏期。此期中儿童的兴趣已不再是性,进而转向了社交、学习和爱好等各种能力的发展。虽然性本能是潜伏的,但是前面各阶段被压抑的记忆却是完好无损的,会影响儿童的日后发展。

(5)生殖期(13—18岁左右)与前三个阶段关注自身不同,此期的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幼年的性冲动复活,性活动继续着早期发展的途径。

4.心理防御机制

在现实的生活中,人类个体需要保护自己不被压倒性的情感或令人恐惧的冲突所伤害,为了避免这些伤害,个体就需要运用一些方法以保护自己。防御机制是一种在自我中自动进行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它能帮助个体减轻压力或避免伤害,让个体保持一种心理平衡。但是,如果频繁使用这些防御机制,就会形成回避现实的病态人格。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自我防御机制:

(1)压抑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即把不被接受的思想和情感从意识中清除,个体自己是无法意识到的。例如,有的罪犯常常感觉自己生病了,其实是害怕参加改造劳动。

(2)否认否认是个体歪曲或者不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例如,某罪犯听到其亲人死于交通事故,他会不相信这件事情。

(3)投射把自己内心存在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欲望、态度和行为推诿到他人身上或归咎于别的原因。例如,有的罪犯与其他狱友关系不和,他会认为自己对狱友很好,而狱友跟他过不去。

(4)合理化为了解释失败的原因或较差的表现,人们可能寻找各种借口以减轻焦虑或失落感。例如,某罪犯被抓后,他可能会认为自己运气太差。

(5)置换因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强烈的情绪和冲动不能直接发泄到某个对象上去,只能转而移到另外的对象上去。例如,某罪犯因表现不好被管理员训斥后,由于不敢直接顶撞管理员,转而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在其他罪犯身上。

(6)升华改换原来的冲动和欲望,用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奔跑、阻挡或喊叫等行为在大多数场合下是不恰当的。

(7)固着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水平。例如,有的成人害怕担负起工作和家庭的责任,心理发展水平仍如青少年。

(8)退行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了先前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对现实困境。例如,某人在街上发现自己钱包被偷了,顿时茫然不知所措,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却不选择报警)。

(9)反向形成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例如,某人内心喜欢一个异性,希望与她交往,但实际上却表现出了对异性的恐惧。

(二)精神分析的过程

精神分析疗法对神经症性的障碍疗效最佳。精神分析治疗通常是每周会谈3—5次,每次平均1小时。其治疗疗程少则半年,多则几年。

1.治疗的准备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罪犯进行预分析,以排除不适合做精神分析的罪犯。当确定罪犯可以进行精神分析之后,治疗师要在治疗前明确地告诉罪犯治疗时间的安排、疗程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治疗等内容。

2.开放阶段。本阶段治疗师的任务在于与罪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通过与罪犯促膝交谈,使罪犯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对治疗的基本信任。

3.移情的出现及其解释阶段。由于精神分析疗程较长,治疗师在帮助罪犯成长的过程中,移情便会出现。随着移情的发展,治疗师要及时对罪犯进行解释,使罪犯对自己将过去的经历和体验投射到治疗师身上的情况有充分清晰的认识。

4.解释、修通阶段。精神分析的治疗工作并不仅是一两次的指点解释、情感矫正或阻抗处理,而是需要经长期且重复性的尝试,按某种程序,配合罪犯的进展反应,逐步进行。

5.治疗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中要解决罪犯对治疗师的依赖问题和拒绝结束治疗的企图,彻底解决罪犯对治疗师的移情。

二、行为主义

(一)行为主义的基础理论

行为主义也是心理学三大势力之一。“行为治疗”一词最早是由斯金纳等人于1954年提出的,行为治疗借助于大量的学习实验,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心理治疗理论之一。

1.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

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问题的实验中发现了经典条件作用。在实验开始时,研究人员给狗呈现食物,结果发现狗的唾液分泌量大量增加。如果研究人员给狗呈现的是铃声,则狗的唾液分泌量不会有所改变。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先向狗呈现铃声刺激,响铃半分钟后再给予食物刺激,铃声与食物如此反复匹配多次后,一个意外的结果出现了:当研究人员仅给狗呈现铃声而不呈现食物时,发现狗的唾液分泌量也大量增加了,就像吃到了食物一样。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经典条件作用。通过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原理:

(1)保持、消退与自然恢复

在经典条件反应形成之后,若想让该反应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并继续保持下去,只需在有机体作出条件反应后,时常伴以无条件刺激(如实验中的食物)即可。

当经典作用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铃声)反复呈现而无条件刺激(食物)不予伴随呈现,则在铃声呈现后,条件反应(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会变得越来越弱,直至最终消失。这就是条件作用的消退过程。

当经典条件作用已经消退后,将产生条件作用的实验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次单独呈现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应仍会以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产生自然恢复现象。由此可见,消退并不是原先生成的条件反应的完全消失,而只是暂时受到了抑制。若此后重新强化条件刺激,条件刺激就会很快恢复。

(2)泛化与分化

当经典条件作用形成以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作出同样的条件反应,这就是条件刺激的泛化。这一泛化现象说明了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辨别还不够精确。例如,若狗对闪烁的红灯形成了条件作用后,对闪烁的绿灯或黄灯也会产生条件反应。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生活中泛化现象的经典实例。

分化则与泛化相反,是指有机体对类似但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若在建立经典条件作用的过程中,只强化条件刺激而不强化与其类似的其他刺激,就可以产生分化现象。这种条件作用的分化现象说明了有机体已具备了精确地辨别区分类似但不同刺激的能力。例如,当狗学会只对闪烁的红灯作出条件反应,而对闪烁的绿灯和黄灯不作出条件反应,这就出现了条件作用的分化现象。

2.操作条件作用原理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学习,斯金纳专门设计了一种被称作“斯金纳箱”的实验装置。此箱去掉了所有无关刺激,箱内设有一杠杆,杠杆与一食物仓相连。在实验过程中,若箱内的小白鼠偶然地按压了杠杆,食物仓便会打开并落下一粒食丸。渐渐地,小白鼠就会发现按压杠杆与食丸出现之间的联系,于是就会不停地按压杠杆,直至吃饱为止。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食物的出现导致了小白鼠频繁地按压杠杆,这种通过行为后果(出现食丸)来改变行为(按压杠杆)的过程就称之为操作性条件作用。通过以上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两个非常重要的原理:

(1)强化。强化是操作性条件作用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概念。所谓的强化是指能够增加操作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的后果。一般来说,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形式。正强化就是在操作行为后通过呈现令人满意的刺激来增强这一行为发生概率的过程。例如,小白鼠按压杠杆后都会获得食物;一个经常不服从指令的罪犯,在每次服从指令后,都及时给予表扬。而在操作行为后通过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概率的过程就称为负强化。例如,给予小白鼠电击直至小白鼠按压杠杆为止,经过几次强化之后,小白鼠很快便习得了按压杠杆的反应以逃避电击。

(2)惩罚。惩罚是指在操作行为出现后,所采取的具有减少该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的措施。惩罚可以分为呈现性惩罚和移去性惩罚。前者是指在操作行为后,呈现令人厌恶或者不愉快的刺激以减少或抑制该行为的再次发生。比如,某罪犯违反了规章制度后,受到批评。而后者则是指在操作行为后,移除令人愉快的刺激以减少或抑制该行为的再次发生。比如,某罪犯违反了规章制度之后,为了惩罚他不让其参加随后的外出活动。在罪犯改造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惩罚,因为惩罚带来的负面效应会比较多。即使在某些情境下,如强化方法失败等不得不使用惩罚时,也要谨慎使用。

3.模仿学习原理

塔尔德认为所有社会生活的重要行为与现象均因模仿而引起,犯罪行为也不例外,也是模仿而来的。他认为,学习犯罪的过程,可能是对已经有的犯罪方式的有意识的模仿,也是已经有的犯罪方式对人们产生无意识暗示的结果。班杜拉借助攻击行为的实验研究了儿童的模仿学习,研究结果发现,儿童由于通过观察模仿,而在现实中表现出了更多的攻击行为。据此,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即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相关联的子过程,这四个子过程是紧密相连,不能分离的。

(1)注意过程。由于人类同时注意并感知的信息是相对有限的,因此在班杜拉看来,注意过程在观察者选择观察对象和抽取相关信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2)保持过程。个体必须记住他所观察的东西,只有这样,他才能再现之前所观察的榜样行为。保持过程可以让榜样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的形式保持在观察者的记忆中。

(3)复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将记忆中保存的榜样行为转化成外显的行为,也就是观察者复制榜样行为。观察者仅仅通过观察所学到的榜样行为是不精确的,只有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反复地加以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精确的榜样行为。

(4)动机过程。经过上面三个子过程后,观察者基本上已习得了榜样行为。但是所习得的榜样行为并不一定能够表现出来,要让观察者的行动中表现出榜样行为,还要有足够的动机和激励。

(二)行为主义的治疗过程

行为主义疗法主要用于矫治恐怖症、焦虑症和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行为主义疗法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了解罪犯适应不良与异常行为或疾病产生的原因;

2.确定罪犯的适应不良与异常行为或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确定治疗的目标,即需要矫正的靶行为;

3.选择治疗技术,并制订治疗方案;

4.采用专门的心理治疗技术或配合必要的药物或治疗器械进行治疗,把治疗方案付诸实施;

5.根据病情的转变情况,调整治疗方法,同时让罪犯本人也能掌握和使用治疗方法,把治疗情境下所获得的疗效巩固下来,帮助罪犯把疗效扩展到日常生活情境中去。

三、以人为中心疗法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础理论

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是由美国著名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该理论跟人本主义的其他理论一样,强调人性积极善良的一面。

1.人性论

(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这种实现倾向是人类有机体的能源中心,它控制着人的生命活动,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实现倾向是一种积极的倾向。该理论认为,人具有引导、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能力。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及困扰均是由于这种实现倾向的阻滞所造成的。

(2)人有自我评价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着互动,不断地对来自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于外界的某种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个体自身产生的满足感。个体的评价过程把个体经验与自我实现进行有机的协调配合,使人不断地迈向自我实现。

(3)人是可以信任的

罗杰斯相信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和自我负责的,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人生趋向,因此人可以不断地成长与发展,迈向自我实现。因此,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将一个具有充分潜能的人早已存在的能力释放出来”。据此,以人为中心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是可以信任的,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心理治疗的前提。

2.自我理论

“自我”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他关于心理失调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基于其对自己的看法而定的。

(1)自我的结构。罗杰斯理论中的“自我”与精神分析中的“自我”含义是不同的,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知觉、理解和评价,是个体意识到的自我。但个体对自我的看法并不一定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低估自己会使人自卑,高估自己会使人自傲。罗杰斯还提出“理想自我”的概念,这是个人所希望的自我形象,在自己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价值。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的差距能够作为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若两者差距太大,就容易使人感到焦虑不安,导致心理疾患。

(2)自我的形成。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在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最主要的是通过与环境中所出现的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的交流逐渐产生自我概念。一个人健康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其儿时能否得到积极的关注有关。关怀、爱抚、认可、尊重等态度会使儿童感到温暖和满足,儿童天真和真实的自我就能得到表现,健康的自我概念容易形成。但父母的关注往往是有条件的:儿童的行为只有符合父母的价值观念,才会得到肯定,否则就会受到批评、斥责,甚至惩罚。罗杰斯把这种条件称为价值条件。价值条件的反复出现,儿童就会将它内化为自我结构中的一部分,成为指导儿童行为的准则。但此时问题就会发生:儿童迫于价值条件,往往会迎合父母或他人的评价,而拒绝对自身经验(如愿望和体验)的评价,于是和真实的自我渐渐疏远,自我的不协调状态便会出现。

(3)心理失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