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
15263000000027

第27章 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1)

本章重点:罪犯作为特定社会人群,由于生存环境和面对的问题较之常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心理健康状况与常人也有很大差异。罪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决定着其外在的改造表现,而且关系着监狱的安全与稳定,影响着最终的教育改造效果。本章将重点讲述什么是心理健康;罪犯心理健康的标准;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开展好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学习,能够对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推进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罪犯心理健康概述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健康这一概念,最初是指身体健康,强调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无病即健康”一直影响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发现,以前那些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的疾病,已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与此同时,人类心理活动的许多特点,对于生命质量的影响却日益突出,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出现的频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它们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逐渐构成了明显的威胁。于是,人们开始对健康概念重新加以认识,不再像传统那样只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身体有没有病,一个人健康与否,除了身体健康外,还要看其心理是否健康,能否适应环境和生活。那么究竟什么是健康呢?

健康,是一个随着时代的推移,在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下不断演变的概念。即使在今天,对于健康还很难做明确的界定。一般地,人们常引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中所提出的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这个定义,不仅指出了心理社会方面在人的健康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健康的标准。换言之,健康不仅是不生病,而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几方面的健康。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虽然没有疾病,但他们却有病感,或不能适应现实生活,因为他们可能在心理或社会适应方面不健康。人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在人的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越来越清晰,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人不再仅仅满足于身体没病,更追求心理的健康。什么是心理的健康呢?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从此以后,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进行了许多论述,由于每位学者的兴趣和出发点不同,其定义也是各不相同。迄今为止,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能够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人从个体的心理状态来认识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熟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的水平……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他提倡“积极的精神健康”,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很有教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自我认知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能对自我作出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

2.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态绝对不会是消极的、厌世的或万念俱灰的,他会努力去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自强不息,即使遇到挫折,也会成长起来,去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

3.统一、安定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各种能量,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保持均衡心态。他对于人生有一种统一的认知态度,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有较高的抗压力及坚韧的忍耐力。

4.自我调控能力。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相对的稳定,并具有自我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从于他人,善于调节自我的情绪和能力,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5.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他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世界,判断现实。

6.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受环境的支配、控制,而是顺应环境,适应环境,并积极地发问、变革环境,使之更适应人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热爱人类,适当地工作和游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又做了一个概括:有幸福感和安定感;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人格统一和调和;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

二、罪犯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要求

罪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标准既有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又有自己一些特殊的标准。在目前研究和应用中,下面几条心理健康标准和要求对罪犯来说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编:《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出版社,2005年,页17—19。

(一)正视和接受服刑现实,建立并保持积极的服刑心态

因为实施犯罪行为而被判入监服刑,是摆在每一名罪犯面前的客观现实。作为罪犯,要保持心理健康,首先必须能够面对和接受这一现实,而不是去逃避。也就是说罪犯首先应当认罪悔罪。由于自己的罪行是经过公、检、法等机关共同认定的客观现实,如果自己再对此加以抵赖、隐瞒或者避重就轻予以否认,那么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安心改造,反而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时刻感受到压抑、苦闷、忧心忡忡,时间一长,势必会造成过分过敏、谨小慎微、猜疑、自责等不良心理。即使确实存在判刑过重或存在误判的情况,罪犯也应该先接受服刑的现实,然后再采取合理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申诉。当然,仅仅是认罪悔罪还是不够的,罪犯还应当能动地、积极地去适应服刑的生活,建立并保持积极向上的服刑心态。罪犯在认罪悔罪的同时,千万不能产生“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的念头,丧失生活的信心。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的希望和追求在于未来,而非过去。只有通过深刻的自我反省,充分吸取过去的教训,真心实意、扎扎实实地进行改造,生活一定会有奔头,未来一定有希望的。这种信念和心态对罪犯在心理健康以及顺利度过服刑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保持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和心境

情绪是人们心理健康的润滑剂,稳定乐观的情绪会使人精力旺盛,生活朝气蓬勃;而波动悲观的情绪,容易使人意志消沉,垂头丧气。罪犯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情绪低落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重要的是如何走出消极情绪的氛围,调整好情绪状态。如果只是一味地闷闷不乐,烦躁不安,整天焦虑恐惧,会很容易患上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不仅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好处,还会拖垮自己的身体。所以说,罪犯在改造中,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和心境。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而社会性的突出表现就是需要和别人交往,并通过交往使自我得到肯定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失调常常是心理健康的大敌。罪犯虽然因为自由被剥夺而使人际关系受到相当大的限制,但他们同样存在人际关系,而且这些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一般来说,罪犯必须面对与家庭亲人朋友、监狱干警以及在一起服刑的其他罪犯之间的各种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如果处理不好的话,那么轻则影响心情,重则诱发各种心理障碍,甚至发生意外。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其中重要的是学会尊重别人,只要人际交往中做到将心比心,真心尊重别人,诚心帮助别人,讲究适当的方式与技巧,就一定会营造出相对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塑造健全的人格

罪犯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人格缺陷或不良人格,一方面是在入监之前所具有的不良人格特征,如反社会人格,在很多时候正是这些不良的人格特征才导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罪犯入监之后由于不能适应监禁生活而出现一些不良人格特征,如以厌世、闷闷不乐、情感脆弱和不愉快为特点的抑郁型性格。罪犯要想心理健康,就必须努力克服这些不良性格,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健全。

(五)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

罪犯面对人生的重大打击、漫长而枯燥的服刑生活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等消极因素,思想包袱大,承受压力重,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这给罪犯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些影响,罪犯应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方法,增强自我保健和调控能力,进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罪犯不但要懂得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地运用它们,这突出表现在出现心理异常或心理问题前能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在遇到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和疏导,在遇到心理障碍和疾病时知道去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是罪犯心理矫治的基础工作之一,它通过向罪犯宣传心理学、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让罪犯学会认知自己、剖析自己、接纳自己,从而自觉调整心理状态,积极面对服刑改造生活,提高罪犯自我教育和接受改造的自觉性。同时,也要求罪犯在服刑生活中自觉讲究心理卫生,提高消除心理障碍的能力,预防疾病和事故的发生。章恩友编:《罪犯心理矫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页75。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的教育改造是不同的,它要求从事教育的监狱干警和心理学工作者要充分信赖、尊重和发挥罪犯的内在积极性,挖掘其改造潜力,帮助罪犯去认识自己的心理需要、心理困扰和其他心理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罪犯能从中学习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学习面对困难、分析困难和自己作出正确的抉择,学习对自己的行为和人生选择承担责任,学会自我成长和发展,学会依据自己的特点、环境和机缘,去选择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社会的人生道路,以便愉悦、有效地度过自己的服刑生活。可见,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比一般的教育改造更强调罪犯自身的作用,强调他们是自己成长、发展的主体,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一种促进罪犯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