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15257500000009

第9章 欧洲音乐发展史概况(8)

法雅的作品以西班牙民间音乐为基础,创作盛期在和声、乐器色彩上深受印象乐派创作手法的影响,将印象主义写作技法与西班牙民间音乐和通俗音乐相结合,以《西班牙庭园之夜》和舞剧《魔法师之恋》等作品为代表。20年代以后,以文艺复兴和巴罗克时期的西班牙音乐为基点,作品倾向于新古典主义。30年代中叶以后,音乐风格更加含蓄,并带有宗教神秘色彩。重要作品除已叙述的之外,还有钢琴曲《贝蒂卡幻想曲》(1919),歌剧《彼得罗先生的木偶戏》(1922),《羽管键琴协奏曲》(1926)等。最着名的作品应是《西班牙庭园之夜》和舞剧《三角帽》。

(6)先锋派音乐

先锋派音乐是指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出现的一切创作思想激进、创作技法新奇的音乐。先锋派作曲家否定历史上一切优秀的音乐传统,甚至认为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的体系也过了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通过试验去肯定某些新体系与新的写作技法。在音程体系中,他们还否定了十二平均律中最小的音高——半音,常常用14音、16音等微分音写作乐曲,因此,作品中的音响古怪、充满噪音。先锋派音乐包括: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机遇音乐、随机音乐等新音乐思潮和技术手法。

①序列音乐

序列音乐(Serialmusic)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在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十二音作曲技法主要是以12个半音排列音高次序,其中以一个最先出现的音列为核心,然后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变化。这种作曲技法,只限于音高范畴,是序列音乐的早期形态。50年代前后,很多现代作曲家把节拍、节奏、力度、和弦、音色、织体、配器等音乐要素也分别排列成基本序列和变形序列(如将12个半音、12种长度、12种音色和7种力度分别形成基本序列与变形序列等),以这些来构成乐曲,从而形成了整体序列。在序列音乐中,序列公式有时很复杂,往往要利用数学演算的方式、甚至要借助计算器加以运算。因此也可以说,序列音乐是“数的思维”与“偶然的感性思维”相混杂的写作技法程式,是以计算技法为主来构成乐曲。

序列音乐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梅西安。20世纪50年代是序列音乐的盛期,以梅西安的学生布莱兹和施托克豪森及巴比特等为代表。

奥利维埃·梅西安(OlivierMessiaen,1908-1992也译“梅西昂”)是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11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理论、管风琴演奏和作曲等课程。34岁以后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和声、音乐分析、美学、节奏法和作曲教授。他所主持的音乐分析班吸引了世界各地青年作曲家,被视为“超级作曲班”。

梅西安于1944年发表的作曲理论着作《我的音乐语言技术》为序列音乐奠定了理论基础。钢琴曲《四首节奏练习曲》(1949)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是序列音乐的代表作品。

在《图兰卡里拉交响曲》(1948)中,也使用了典型的序列音乐写作技法。其他序列音乐作品还有钢琴曲《圣婴十二默想》(1944)、《坎特约加亚》(1949)等。1953年起,他的作品以鸟鸣的音高和节奏作为音乐的主要素材,形成独特的音乐语言,作品有《异国鸟》(1956,为钢琴、11件木管乐器、木琴、钟琴和2件打击乐器而写)、钢琴曲《群鸟录》(1958),等等。

皮埃尔·布莱兹(PierreBoulez,1925-)是法国作曲家、指挥家,从小喜欢音乐和数学。17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最初与法国作曲家丹德罗学习和声,后来升入梅西安的和声班,并与梅西安学习现代音乐作品分析,同时与其他作曲家学习十二音写作技法。

21岁时任勒诺·巴罗剧院音乐指导和指挥,以后分别在欧美各国乐团任指挥,演出先锋派的音乐作品。

在梅西安音乐的影响下,布莱兹致力于序列音乐的创作。1953年写出的由两架钢琴演奏的乐曲《结构》第1集(共两集),是他早期序列音乐的杰作。以后,在声乐套曲《无主的锤子》(1954)和为女高音与乐队而作《重重叠叠》(1962)中,将序列写作手法推向更高更复杂的境地。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钢琴奏鸣曲三首》(1946、1948、1957)、管弦乐曲《色彩——多重复合》(1967)等。

德国作曲家施托克豪森创作的乐队曲《交叉游戏》(1951)和管弦乐曲《群》(1957),木管五重奏《时间-质量》(1956),以及美国作曲家巴比特(MiltonBabbitt,1916-)写的《弦乐四重奏四首》(1948、1954、1969、1970),也是序列音乐的典范之作。

②具体音乐

具体音乐(Musiqueconcrete<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是以录音机为工具,将哭、笑、喧闹、风、雨、雷电、汽笛、车辆等自然音响录制下来,作曲者根据自己的构想,运用多种录音技术进行加工、处理,制成音乐作品。法国作曲家、音响学家、电讯工程师舍费尔(PierreSchaeffer,1910-1995)是具体音乐的创始人,他于1948年在巴黎发表了具体音乐的理论,并写出了最早的具体音乐作品《噪音音乐会》。1950年他与梅西安的学生彼埃尔·亨利合作制成的《单人交响曲》是这类作品中的杰作,此外他还作有《墨西哥长笛变奏曲》(1949)、《物体练习曲》(1959、1966、1967年修订)等。在后来的发展中,具体音乐作品中的声源不仅仅采用自然音响,传统的声乐、器乐以及电子合成器发出的声音都出现在具体音乐中,这使具体音乐与电子音乐没有了严格的区分。逐渐地,具体音乐一词基本上被电子音乐所取代。

③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Electronicmusic)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用电子电路产生出的音响来构成或修饰音乐,常在专门的实验室中创作。1951年埃米尔特(HerbertEimert,1897-1972)和施托克豪森等人在西柏林广播电台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音乐研究小组,以后,巴黎、纽约、科隆、米兰等城市也相继成立“电子音乐室”,世界各地掀起了创作电子音乐的热潮。电子音乐与具体音乐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音乐与电子科学结合的产物,不同的是具体音乐取材于自然音响,而电子音乐的声源则是电子电路。早期的电子音乐室使用普通电子实验室通用的笨重设备来合成音响,如各种振荡器、滤波器、调制器、连接装置、扬声器系统、多声道录音机,等等。50年代中叶,第一台电子合成器在美国诞生,但价格昂贵,体型笨重。1964年,美国的穆格(RobertMoog,1934-)制成电压控制式电子合成器,使电子音乐的制作过程大大简化,着名的电子音乐作品纷纷涌现。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音乐家都用计算机控制电子合成器写作音乐。美籍法国作曲家瓦雷兹(EdgardVarese,1883-1965)于1958年所作的《电子音诗》(3声道录音带),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电子音乐作品,其中有振荡器、发生器、人声、钟声和打击乐等音响。

卡尔海因兹·施托克豪森(KarlheinzStockhausen,1928-)是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也是最重要的电子音乐作曲家。他从小学习钢琴、小提琴和双簧管,父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亡故后,靠在农场做工和为舞蹈做钢琴伴奏维持生计。19岁时进入科隆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钢琴和音乐理论,同时在科隆大学学习音乐学。后来赴巴黎在梅西安和米约门下学习,此时结识了舍费尔,并在他的实验室里完成了具体音乐作品《练习曲》

(1952)。1954年写出了最早的电子音乐作品《麦克风Ⅰ》和《麦克风Ⅱ》(又译为《练习曲Ⅰ、Ⅱ》),这两部作品使他获得20世纪最重要的电子音乐作曲家的声誉。以后,电子音乐佳作陆续问世,有《孩童之歌》(1956)、《接触》(1960)、《圣歌》(1967)、《宗教仪式的行列》

(1966)、《国歌》(1967)等。他也是一位序列音乐作曲家,优秀之作前面已作叙述。

另外作为先锋派作曲家,施托克豪森的音乐构想与创作手法始终以新奇和多样化为追求目的,为20多件打击乐器所写的乐曲《循环》(1959)、乐队曲《出于七天》(1968)等,是机遇音乐的杰作,为一个女高音、四个合唱队和十三件乐器而作的《瞬间》,充满了新意与新奇。

④机遇音乐

机遇音乐(Aleatorymusic)也称“偶然音乐”,是1945年以后许多音乐作品的一种倾向。这种音乐强调作品和表演中的偶然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曲家有时用掷骰子等偶然机缘来决定创作构思;有时采用不确定记谱法,如在乐谱上标出音高的大致走向和表示音符密集度的记号,以及画出图形等,来启发演奏者的灵感,使他们按照音乐进行的大致方向任意发挥演奏乐曲;有时将作品分为若干部分,演奏者在演出时可随意组合;也有的作品留下些空白,由表演者即兴发挥;还有的作品根本没有乐谱,只用文字来指示演奏。

约翰·凯奇(JohnCage,1912-1992)是美国作曲家、钢琴家,机遇音乐的创始人,凯奇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是随机而写。1951年作出第一首机遇音乐——用加料钢琴演奏的乐曲《易乐》(又译为《变化音乐》),作品从中国《易经》中得到启发,用掷骰子和看图像来决定音高、时值和音色出现的次数等。钢琴曲《四分三十三秒》(1952),从创作到演出完全是不确定的。1952年8月29日,美国先锋派钢琴家图德在纽约演奏这首乐曲时,静坐在钢琴旁,仅在三个乐章之间点头加以暗示,自始至终没有按碰琴键一下。此曲第一乐章为33秒,第二乐章为2分40秒,第三乐章是1分20秒,加起来一共是4分33秒。乐曲的目的是使听众置身于一个寂静无声的环境中,注意周围(包括自身)的一切声响,以此来“认识现实的生活”是作品的全部内容和最终目的。这首乐曲也被称作“无声音乐”,可算是机遇音乐的极致。另一首无声乐曲是《零分零秒》,是为“任何人用任何方式演奏”而设计的。

其他作品有:两架特调钢琴和打击乐器重奏曲《爱》(1943),《特调钢琴和室内管弦乐队协奏曲》(1951),《音乐杂耍》(1967)。电子音乐《想像风景》(1939-1952,供12架无线电、24名演奏者用)、《黄道上的亚特拉斯》(1961-1962,86件电子乐器)、《HPSCHD》(1969,1~7个音箱和1~51个录音带),等等。

⑤随机音乐

随机音乐(Stochasticmusic)是机遇音乐的一种。这个词由瑞士数学家伯努利(DanielBenoulli,1700-1782)创用,希腊建筑家和数学家克塞纳基斯(1922-)从1954年起,用数学上的概率论(分析随机现象)和对策论(分析竞争形势)指导计算机作曲,产生了随机音乐。也可以说,随机音乐是用数学方法创作的机遇音乐。他的《决斗》和《战略》两首乐曲(1959-1962)就是运用对策论写成的音乐竞技曲,这两首乐曲在同一时间由两个指挥分别指挥两个乐队进行角逐性的演奏,最后看哪一位指挥能够很好地依据随机数据进行指挥,哪一个乐队在节奏、音色等方面演奏得更为出色,记下两队各自的得分,赛后由听众评定胜负。

先锋派音乐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还有克里斯托夫·彭德雷茨基(KrzysztofPenderecki,1933-),他是波兰作曲家,22岁进入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学习作曲,26岁开始任教,39岁起任院长,42岁起在美国耶鲁音乐学院任教。彭德雷茨基的音乐作品采用了激进的创作手法,如音块(音符的堆砌)、不明确的音高、音区两极端音等,并以各种发音方法来扩充乐器的表现力。最着名的作品是《广岛受难者挽歌》(1960)。其他重要作品有:管弦乐曲《荧光》(1961)、《自然音响》二首(1966、1971)、《末日经》(1967,独唱、合唱和管弦乐队,献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受难者),等等。

(7)其他现代派作曲家①法国“六人团”

1920年法国音乐评论家科莱(1885-1951)在《喜剧报》上称法国的六位青年作曲家小组为“六人团”。这个作曲家小组反对浪漫乐派和印象乐派,追求新的创作原则,并且欣赏简朴、清晰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他们的相同之处仅在于对新事物的表现这一点上,而在具体创作中,却各有做法,音乐风格与作曲技法迥然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0世纪现代音乐多元化的特征。这六位作曲家是米约、奥涅格、普朗克、奥里克、迪雷和塔耶费尔(女)。在他们当中最杰出并具有国际声望的是米约、奥涅格和普朗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