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15257500000022

第22章 交响作品欣赏(7)

(第二部分)篇幅宏大,可分三个段落来理解。第一段较短,音乐一开始比较缓和,英雄性的第一主题动机以不同形貌在不同调性上呈现,随着情绪的激越上涨,主题原貌愈发清晰。第二段是整个(第二部分)音乐的中心,首先出现乐曲第二主题动机,接着出现英雄性第一主题动机,之后英雄性主题动机与活跃的插部旋律同时出现、并行展开,最后第二主题再次呈现。这些主题动机或旋律在调性、节奏、配器、织体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动,从而使音乐时而紧张,时而缓和,时而有气无力,时而又振奋激昂,涌出一层层情感的波澜,掀起一个又一个音乐的巨浪。第三段音乐在艰难中行进,似乎是一个满身血迹的战士在硝烟和尘埃中奋力的挣扎。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是英雄的脚步声,还是顽强生命的脉搏在启动?随后,荡起一个悲切的旋律,暗示着不祥与不幸:

这一旋律不断重复变化着,当英雄性第一主题出现后,又与英雄性主题动机交替行进,仿佛是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战士满负伤痛的躯体内流动纵横。突然音乐沉寂下来,几经挣扎,战士终于倒下了……远处响起了号角的呼唤声——圆号奏出英雄性主题动机,乐曲进入第三部分。

关于(第二部分)的音乐,19世纪着名的小说家、文学家、评论家罗曼·罗兰曾有过精湛的描述,或许能进一步拓展我们理解这段音乐的思路:“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这浪花中到处涌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一般。不管这伟大的铁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还是未能获得完全的胜利……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但他再也没有气力;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法国号)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再现部开始了,胜利将由它来完成。”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音乐的变化再现,在这里,英雄性的第一主题从低音乐器响起,它有时是完整的,有时是片断性的,连续出现6次,最后两次由全体乐队昂奋的奏出。随后,其他主题和旋律依次再现,表现一个英雄倒下去,千万个英雄站起来,他们纷纷投入新的战斗,排除一切险阻,大踏步地走向胜利。

乐章的尾声,以英雄性的第一主题动机开始,不久主题的面目更加清晰。随后,弦乐演奏的装饰性音调使音乐充满喜悦。当(第二部分)那悲切的旋律片断重新出现时,音乐罩上了一层忧伤和抑郁,这是对牺牲战士的缅怀。不久,音乐振作起来,在弦乐器更加欢悦的音型之中,圆号奏出英雄性第一主题,其他乐器渐次加入,音乐在辉煌与凯旋中走向最高潮,在强烈的音响中结束整个乐章。

这一乐章在音乐发展中形成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如下所示:

《第三交响曲(英雄)》创作于1803年,是贝多芬交响曲创作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当时,炮兵下级军官出身的拿破仑·波拿巴正带领法国军队进行不懈的战斗,并取得节节胜利,这些战役直接关系到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此时的拿破仑受到人民的爱戴与敬仰,贝多芬也把他视为英雄。贝多芬希望拿破仑在法国实现普选,实行共和,实行自由、平等、博爱。在法国驻维也纳公使波拿道特将军的建议下,33岁的贝多芬写下了这部着名的交响曲,并题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准备请法国公使送往巴黎,献给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1804年,拿破仑宣布自己为法兰西帝国的皇帝,并且恢复了许多封建贵族的特权,由保卫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转为侵略性战争。贝多芬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怒地撕去交响曲乐谱的封面,说:“原来他不过是个凡夫俗子!现在他要践踏人类的一切权利,来实现自己的野心,他要高踞于一切人之上而变成一个暴君了!”作品出版时,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

这部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已述)。第二乐章是一首葬礼进行曲,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用缓行的速度,沉重而肃穆的音乐,表现人民对英雄们的哀悼。主题:

第二段,音乐明朗庄严,可以听到军鼓的敲击和号角的鸣响声,这是对英雄斗争业绩的缅怀和颂扬。主题:

第三段,音乐在哀悼的挽歌中融进了激越的情绪。尾声,充满悲叹与哭泣,是人们在向英雄作最后的告别。

第三乐章是一首谐谑曲,以快速和充满活力的音乐体现出乐观的精神和蓬勃的生机,表现出英雄对生活的热爱。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音乐像一股欢跃的激流在飞奔。

主题:

第二段音乐以进行曲的速度和气质,体现出英雄的气概。主题:

第三段音乐又回到第一段音乐的情绪中。

第四乐章,是一个庆祝胜利的狂欢场面。一开始的引子,快速而热烈,紧接在后面的主题具有机智、果敢的性格,最初由弦乐器拨弦奏出:

以后,这个主题进行了10次变奏,每一次变奏都塑造出一个新的音乐形象:有顶天立地的英雄,也有万众欢舞的场景,等等。尾声又回到引子的音乐中,最后在英雄的胜利和凯旋的沸腾气氛中结束了整部交响曲。

这一乐章在音乐发展中所形成的结构为变奏曲式,结构图式如下所示:

在《英雄交响曲》中,贝多芬第一次全面而广泛地展示出其作品的新风格——英雄性、群众性,同时也完全奠定了他创作的基本思路——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这一英雄性构思和各种重要的革新在他以后的重要作品,包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

《第九交响曲(合唱)》、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和《爱格蒙特》序曲等器乐作品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内容的需要,《英雄交响曲》在音乐手法上出现了许多创新,如加强了主题发展的集中性和逻辑性,加强了各乐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前后发展的连贯性。为使矛盾的展开更为充分,扩大了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并使用突然的转调和紧张的不协和音,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给音乐带来不可遏制的动力感,使音乐在一个又一个浪潮中奔驰。

《英雄交响曲》深刻地表现了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拿破仑的崇拜,是贝多芬的音乐创作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

思考与练习

1.简述《英雄交响曲》的创作情况与各乐章的表现内容。

2.熟唱这部作品第一乐章中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并将其他乐章中的主题各选一首熟唱。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

<德国>贝多芬(1770-1827)

《第九交响曲》诞生于贝多芬逝世的前三年,它凝结了贝多芬毕生的心血,是作曲家在交响音乐领域伟大成就的总结,同时也体现了贝多芬崇高的思想境界。作品一方面受席勒《欢乐颂》的至深影响,另一方面是作曲家在社会阴霾与个人不幸的苦难中奋击已久后,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

德国诗人席勒的长诗《欢乐颂》写于1785年,曾经唤起无数德国人民心灵深处对自由的呼声,也感染着22岁的贝多芬,他准备为长诗谱写音乐,但一直未提笔。到1809年他39岁时,才在笔记本上写下《第九交响曲》基本主题的最早草稿,1815年和1817年分别写下交响曲中个别主题的轮廓,1822年底应伦敦爱乐协会的约请正式开始写作,1824年他54岁时全部完成并在维也纳首演。他将此曲题献给普鲁士国王菲特烈·威廉三世。

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在第四乐章中,贝多芬选取了席勒长诗《欢乐颂》的核心部分作为人声演唱的歌词,他将诗句中的“欢乐女神”当作自由、平等、博爱的象征,力图通过音乐来感召人们鄙视丑恶,团结一致走向美好的明天。整部作品以《欢乐颂》为中心,表现了走向欢乐前所经历的苦难、斗争、热情与思索。

第一乐章,悲壮、深邃,充满紧张与骚动,富有斗争性和英雄性。乐曲开始的引子,阴暗、空寂,时而迸发出的音调,像是在无底深渊中偶尔闪光的火星,这点点星火在蔓延、在汇聚,终于燃爆出烈焰——全体乐队齐奏果敢、威严的乐章第一主题:

这是绝望与窒息到达极点之后的奋起。接着,音乐又坠入深渊,回到引子音乐中,第一主题重现时有所扩展。不久,一个温和、较为柔情的旋律在木管乐器上响起,似乎是对幸福的向往。很快,木管乐器以对答的形式演奏着乐章第二主题:

这个主题好似一种哀怨的倾诉,它与小提琴递次上行的断奏一起,构成了一种不屈服的反抗意念。随后,音乐情绪有时柔弱,有时激愤,有时疑虑、踌躇、哀怨,有时激情满怀并付诸于行动,还有时哀诉与怒吼相交替,最后,终于在雄壮有力的旋律鸣奏中向前进发。

(第二部分),是音乐的展开性段落,主要发展乐章的第一主题,其中,调性多变,充满悲剧性、紧张性与战斗性。音乐一开始,笼罩在引子阴暗迷蒙的气氛中,随着力度的增强,引子音乐中那星星点点的闪光,逐渐汇聚成一股力量,融入雄壮有力的进军音响中。但痛苦仍在萦回,接下去的音乐仿佛是在努力挣脱黑暗与苦难的桎梏,当第一主题音调在乐队全奏的有力鸣响中呈现时,斗争的情绪更为高涨,更为积极。以后,缠绕不绝的痛苦、期盼再次徘徊,它引出第二主题哀诉的音调。紧随其后的弦乐上行断奏音型以不屈服的反抗与痛苦、期盼等情绪相对抗。最后,音乐终于冲破一切阻碍,以宏大的气势走向再现部。

第三部分,变化再现(第一部分)的音乐。这一部分开始于音乐发展的顶峰,其中,(第一部分)音乐中的各个段落相继呈现。在全体乐队的轰鸣中,首先在D大调上再现第一主题的断续音调,随即,在d小调上奏响昂奋、坚定的第一主题。以后的音乐在D大调上呈示,这里,温和、柔情的旋律仍在木管声部对答着,哀诉的第二主题与小提琴断奏的上行助奏音型接踵而至。随后,音乐在大、小调明亮与暗淡的色彩间交替、对比,在和缓与激烈间进行对置,在响亮与柔和间突然转换。逐渐,乐队以很强的力度奏响雄壮有力的进军旋律。

尾声,规模庞大,其中抑郁、挣扎、奋起、抗争、痛苦、消沉、激奋、呐喊、坚定等多种情绪相汇聚,是前面音乐的延续和扩展。音乐一开始,以突然弱下来的力度奏出第一主题片断音调,在重复中渐渐走向高点,而后,在强与弱的力度中变换,最后融入雄壮有力的音乐中。不久,第一主题又在圆号声部奏响,其他乐器争相演奏,经过展开和多次力度的对比,弦乐以半音阶的演奏形成渐强,激起乐队强烈的全奏呐喊,最后,在第一主题坚定的音响中结束这一乐章。

第二乐章,是一首活跃而庞大的谐谑曲。在这里,贝多芬将传统交响曲中第二、三乐章的位置改换,把快速活跃的第三乐章放在了缓慢、宁静的第二乐章之前,为的是在表现苦难与斗争的第一乐章之后,以活跃的情绪和热情使人们增加欢乐与光明即将到来的信心。

这一乐章是对欢乐的热情追求,速度很快。乐曲开始的引子,在强与突强的力度中,弦乐和定音鼓交替奏出含有第一主题基本特征的节奏音型,这声响犹如战鼓的雷鸣,拨开尘埃。片刻的沉寂之后,音乐进入(第一部分),它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的第一主题发出活跃而轻弱的沙沙声,它在各声部依次响起,仿佛是人们匆匆地从四面八方涌聚而来:

随后,在弦乐器节奏音型伴奏下,更加活跃、热情的第二主题由木管乐器奏出,人们在它的带领下无所畏惧地向前进发:

突然,一个舒缓的旋律使这一主题停住脚步,那柔美的音乐是光明的闪现。很快,沙沙声重新响起,音乐进入展开性段落。展开性段落以第一主题材料为发展基础,其中采用调性转换,各声部依次进入(大管-双簧管和单簧管-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长笛和双簧管)、定音鼓击奏以及定音鼓与乐队音响上的对峙、不同乐器组合产生的音色上的对比、音响薄厚的对比、弱力度的持续,等等,使音乐呈现出激动、紧张与惶恐不安。第三个段落依次重现第一段的音乐,但更为激动。在音响的高潮中,乐队在主调d小调上全奏第一主题,之后第二主题在D大调上再现,接着,音乐返回到展开性段落,将展开性段落与第三段音乐重复一遍。

(第二部分),出现了喜悦和欢乐,充满乡土气息的优美主题,最初由三件乐器演奏,即由双簧管和单簧管主奏主题旋律,大管伴奏:

在一段音阶经过句之后,这一主题的呈现依次为:圆号主奏,小提琴伴奏;大管主奏变化性主题,双簧管伴奏。一个渐强引起较为热烈的情绪,小提琴和长笛接过主题,全体乐队伴奏,随后,主题转由中提琴和大提琴演奏,全体乐队伴奏。这欢乐的音乐在强与弱之间对比、反转,并渐渐消失。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音乐的再现。在乐章的尾声中,第一主题简短再现,欢乐主题依旧美妙悦耳,但它在进行中突然中断。随即,急速翻滚的大幅度跳跃音型在乐队的强奏中出现,最后,果断地结束全曲,这意味着短暂的欢乐最终被严酷的现实所吞噬。

第三乐章,是缓慢的、抒情性乐章,音乐,静谧、安宁、充满冥想与思索。音乐一开始,从木管乐器演奏的悠缓的引子中,流淌出凝思默想的第一主题:

这个主题在弦乐的衬奏下,在小提琴声部响起,之中,木管乐器不时地加以应和。音乐表露着心灵深处忧郁的情感。随后,第二主题出现,它仿佛是激情的诉说,也似乎是波动的思绪,它那不断迂回向上的音型,富有动力感的切分节奏,都显露出激动的情感:

这个主题以34拍、在弦乐低音区深沉的音色中鸣响,在主题重述时,小提琴的附加旋律和其他伴奏织体,以及双簧管加入主题的演奏,都使音乐更为热情。接着,第一主题以变奏的形式出现,它被许多装饰性的音符环绕着,音乐优美、缠绵,犹如斩不断的情思萦回盘旋。之后,第二主题由木管乐器奏出,音乐清新、柔美,如同美妙的事物在思绪中掠过。

第一主题的第二次变奏由单簧管、大管和圆号演奏,弦乐自始至终以拨弦伴奏。演奏主题变奏的三件乐器静谧而和谐的进行着重奏,尤其是圆号旷远、朦胧的音色,宛若大自然和美的回声,令人心境安宁。紧接着,小提琴以流动不息的音符对第一主题进行着第三次变奏,音乐在木管乐器和圆号的衬托下,犹如山野中清澈的溪水奔涌流淌。

乐曲的结尾,突然迸发出严峻的声响,好似号角的召唤打破了安宁的沉思。接下来,小提琴演奏着装饰性更强、更加自由的第一主题,木管乐器则以新的旋律性音型衬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