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气色中的生死经
15246100000004

第4章 明堂周身部位

要观察气色,先要知道鼻;要知道鼻,就要先知道全身各个部位的分布。要观察人体经络、针灸穴位,就要知道其部位。头的上部两眉之间称为阙庭,下面是鼻根部,即鼻梁正中,五脏的病色依次反映在当中,六腑的情况反映在两侧。《灵枢·五色》说:“额中央反映头面部的病;眉心之上,反映咽喉的病;眉心反映肺脏的病;两眼之间反映心脏的病;由两目之间直下鼻梁的部位,反映肝脏的病;此部位的左边,反映胆的病;鼻尖部反映脾的病;鼻尖两翼反映胃的病;面的中央,反映大肠的病;挟两颊部,反映肾脏的病;肾所属颊部的下方,反映脐部的病;鼻尖部上方的两侧,反映小肠的病;鼻尖部以下的人中穴,反映膀胱和子宫的病;颧骨处,反映肩病;颧骨的后方,反映臂部的病;臂所主部位的下方,反映手的病;内眼角以上部位,反映胸乳的病;颊的外部以上,反映背的病;沿颊车穴以下,反映大腿的病;两牙床的中央,反映膝的病;膝以下的部位,反映小腿的病;小腿以下的部位,反映足的病;口角两侧的大纹处,反映大腿内侧的病;颊下的曲骨部,反映膝盖的病。”这就是脏腑肢节的病变相应于面部的情况。

男女的病变,在各自面部的反应是不同的。对男子来说,如果病色表现在鼻尖上,就说明小腹疼痛,并向下牵引****;如果病色表现在人中沟上,就说明****作痛;病色显现在人中沟上半部,说明茎根痛;病色表现在人中沟的下半部,就说明茎头作痛。这些都是属于狐疝、****肿大之类的疾病。对女子来说,如病色表现在鼻尖上,就说明膀胱或子宫有病;如果病色散而不聚,主疼痛;如果病色积聚不散,主积聚之病,其病色方位和病色形态都与疾病本身的性质很相似;如病色下行到唇,就主病情严重,且多种病掺杂在一起;面色润泽如膏脂状的,多为暴食或饮食不洁所致。

病色在左侧,那就是左侧有病;病色在右侧,那就是右侧有病。面部有病色,或聚或散而无规则的,只要根据病色所在的部位,就可以知道病变所在了。这就是鼻尖部位病色在男女体表部位的区别。

明堂,就是指鼻子;庭,指前额部;阙,指两眉中间;面王,指鼻尖;下极,即眉间之下,两眼之中的部位;颊外称为绳;膝盖称为膑;口旁大纹称为巨分;颊下曲骨处称为巨屈。病色出现在明堂,就好比脉象出现在寸口,寸口是人体十二经脉之气总汇合处,明堂则是积聚在上焦,出于喉咙,贯通心肺而行呼吸的宗气出入的地方。寸口切脉法和观明堂诊病法,在道理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