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气色中的生死经
15246100000003

第3章 望色常宜定静

医家在观察病人的气色时,首先要让病人气息调匀,心志安定。然后再注意聆听病人的声音,仔细研究其中的规律,借以衡量病人的精神状态。医家在扶持病人时要缓慢,对病人问话也不要太急迫,可先让病人坐下或躺下,使医家与病人感情和洽,病人的穿着也要寒暖适当。

医家对病人身体进行察看时,四周要保持安静;邻里乡人来探视时,医家可以向他们广泛询问病人的情况,不管是问到什么内容,都要注意结合病情辨别真象和假象,这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也是病人生死攸关的大事。病人的脉息一定会有一些细小之处不易显露出来,声音也会出现一些相似或不同的情形,医家只有聚精会神,心志专一,才能融会贯通;只有明白了其中的规律,才能据此引申,触类旁通。

人的脏腑所蕴涵的生理和病理状况都十分精深,怎么可以有半点粗心呢?观察病人气色的学问也十分精深,医家万不可率意而为。

如果遇上早上或黄昏时候出诊,这时天色昏暗,光线不好,又在楼阁重叠的地方施诊;或给涂抹了脂粉的女人施诊;或女人恐损其名节即处于帷幔之中,容貌被遮挡。在这些情况下,即使无数次在寸口切脉,也难以准确推测病情,就算是一个医术全面、身怀绝技的医生,也是无法进行诊断的。麻烦的是,有时仓促出诊,天色昏晚,又是提灯看病,此时尤其担心慌忙之中看走了眼。如果遇上庸医,因为灯光昏暗,他可能会以为病人气色并不明显,没什么大问题。唉!这样看病,好像也在分辨虚实,其实不过是凭自己的想象看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