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气色中的生死经
15246100000029

第29章 色病宜忌合参

如果将五色与五行相对,五色便有其生克关系。这里所说的“色分五行”,指“色”与五行的关系,即木、火、土、金、水与青、赤、黄、白、黑相对应。如果将色分为阴阳,它们相互之间就有相宜和相忌的不同。阳病呈现阳色,阴病呈现阴色为相宜;阳病呈现阴色,阴病呈现阳色为相忌。所以说,邪气盛于表的,色就应该是浮清状态,与此相反,如果色呈现出沉浊状态的,就为忌;人体内部正气衰竭,色应该是呈沉浊状态,与此相反,如果色呈现出浮清的,就为忌;身体发热,心中烦躁,神志不清而说胡话的,其色应该是红色。与此相反,如果出现四肢厥冷,面色发青状态的,就为忌。

伤寒病发汗,用吐法或下法之后,面色应该是黄色的,与此相反,如果出现热盛那样的红色的,就为忌;因失血而致津液枯竭的,色应该是黄白色,与此相反,如果出现面色鲜红的,就为忌;患痢疾下泻而大便带脓血的,色应该黄而带涩,与此相反,如果出现身热面赤的,就为忌;麻疹或水痘发斑疹,以及各种疼痛疮疡,都应该呈显红色,与此相反,如果出现青黑色的,就为忌;霍乱病上吐下泻,以及各种呕吐泄泻,色都应该是黄色,与此相反,如果出现面色青黯的,就为忌。

以此类推,则一个病有一个病的宜忌,一个症有一个症的宜忌。凡色与病相应的则宜,相反的则忌。相反而病情轻微的,难以治疗;相反而病情严重的,病势已是十分严重了。但还有个要领,就是察看色的泽、夭,才能真正知道病的轻重。具体说,就是察看病人面部颜色的润泽与枯槁,作为预测疾病转归的依据。察看色的浮、沉,来判断病的浅深;察看色的散、抟来判断病的新久。察看色的上下,来判断病的部位,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对疾病的现状和预后,做到心中有数。所以《灵枢·五色》说:“如观察不细心,就不能了解疾病的良恶。只有专心致志,才能知道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现在的情况。”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至于声音和脉象方面的宜忌,也可以根据相应和相反的原则,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