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能做到领导岗位,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也不可能相信算命人说的。可能他只是觉得试一试也不损失什么,久而久之,成了习惯”。
其实,人生活在复杂严酷的环境中,都需要精神支柱,像1998年足球世界杯赛期间,英国国家队主教练霍利尔就请了一个女巫随队比赛。
现在大学校园里算命的学生和算命的花样也有增加的趋势。大学生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在迷茫时需要有人安慰与指导。“他们在面对失恋、找工作等问题时,自己无力解决,又非常关心将来的结局或结果,而这些是没有人能够告诉他们的。算命先生却能告诉他们,所以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事实上,过了这段时期以后,大学生们也会重新认识自己的算命行为和算命的结果,真正相信宿命的人恐怕微乎其微。
算命先生如何把握人的心理
算命先生说的都是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在不同的参照系下,它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比如在A 参照系下,你觉得是A,当放在B 参照系下,它又像B。而人的知觉是有选择性的,都倾向于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来选择、认识和理解信息。当求算的人做出选择,把信息反馈给算命先生时,反馈了个人对外界的一种看法,算命先生就会据此继续推算。
算命先生善于察言观色,所以他“算”出来的命运,与求算人的愿望高度相关,因而有一定的心理安慰作用。但如果形成习惯,一遇到困难和困惑,就求助于这种不科学的途径来解决,就会影响人直接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直接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再遇到困难时,不得不再次寻求算命的帮助,形成恶性循环。
算命的安慰作用因人而异
算命对人的心理有一定的安慰作用,不然人们不会去算,但这种作用因人而异。求算命的人性格大多属于外控型。他们依赖性强,相信自己的命运被外部世界主宰着,容易受外界影响,在心理上更需要得到外界的帮助。他们性格脆弱,当遇到困难时喜欢以迂回的方式解决问题。算命先生的话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大。
而内控型的人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因而通常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对外界的依赖也小。但是当遇到重大挫折如离婚、丧偶、破产时,这些人也需要安慰,无奈之下,也可能采用算命的方式帮自己渡过难关。事实上,如果需要心理安慰,最好还是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这样才安全可靠。
有人舍不得扔旧物
生活中有很多人舍不得扔掉已经没有用的东西,比如易拉罐、旧报纸、旧衣服和已经破损用不着的家具等,他们将这些杂物堆积在客厅、厨房和床下,日积月累成了灾。明明知道这些杂物无用,就是舍不得扔,这是怎么回事呢?
难舍杂物是一种情结
这其实是一种情结,一种潜意识的认知、情感、思维的定势。有一个北京老头儿囤积旧货的故事,能说明这个问题。
这个老头儿离异后带着一对儿女,与另一位离异也带有一个儿子的女人结合在一起。他们居住在一个只有80平米的三居室里。他与前妻生的女儿已经嫁人,按照中国的传统应该住在男方家,可是男方困难,于是他的女儿占用了父亲的一个房间。其他两个儿子也待业在家,家里十分拥挤。老头儿不仅舍不得扔掉所有用过的瓶瓶罐罐,还喜欢从旧货市场花三五块钱买一些便宜的瓷器和琉璃制品摆在家中,弄得家里像一个仓库,家里人怨声载道。后来,他的妻子去世了,去世前留下遗言说,死后希望将她埋在有山有水、宽敞的地方。不久,老人突然失去了储藏杂物的兴趣,把屋里的杂物都卖给了废品商。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老头的储藏行为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他买便宜货有满足感,家人烦他正中他的下怀。囤积杂物的潜台词是:如果你烦,可以搬出去。老人可能没意识到这一点,但从他妻子去世后的表现看出,他的情结解开了,行为发生了改变。
难舍杂物也是一种懒习惯
人不舍得扔掉旧物,既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习惯,一种无法下定的决心。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做过一期节目,摄下了一对夫妻的堆满废品的房间。主持人问他们,不嫌乱吗,他们说看惯了;主持人问,他们是否曾想过要清理这些物品,他们说东西太多,没有想清理的动力了;主持人又问,如果发生火灾或者要搬家,那能动这些物品吗,他们说那可能会带些值钱的东西走。主持人说:“那现在有一个机会给你们,你们清理一下这些物品吧。”结果他们只用了两天就把屋子清理干净了。
从这个节目看出,囤积杂物也是一个“懒”的问题,是告别过去的决心不够,成了习惯,再加上自圆其说、自我安慰,就更不愿扔掉旧物了。
书也要看完就扔
由此,笔者提出一种“流通”的消费观,就是:
有进有出。有些消费品是一次性的,比如吃饭,花个百八十块钱满足一次食欲就消费完了,还有一些消费品,比如书,读完了以后它不会消失,成了永久消费品,这样,只进不出,日久就成灾了。因此,要向“食品消费观”学习,有些书和报纸在做出一些摘录之后就扔掉,何况知识5年就更新一代,就更不需要储存了。
人们之所以舍不得扔掉既不漂亮又不实用的东西,是因为把它们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认为离弃以后,生活就丢失了一部分,缺憾了一部分,但这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只要勇敢、果断地做出清理的决定,你会发现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人也变得更轻松、更快乐了。
太过分者可能脑部有变
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很难做出清理杂物的决心。这种习惯发展到极端就成为了一种病态,叫做“强迫性囤积杂物症”。在美国,有强迫性储藏杂物习惯的人有320万左右。他们有更多的焦虑和抑郁,社交能力差,不愿意寻求别人的帮助。
最近的《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介绍,储存杂物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现象,而且可能跟人的大脑活动有关系。研究人员挑选了12位有储存杂物习惯的人和17位有其他强迫症状的人比较研究后发现,储藏杂物者大脑的前回和后回区域活动明显弱于另一组人。人的大脑前回主管人的决策和问题解决,大脑后回则主管空间定向、记忆和情感。这两个区域活动弱,说明相应的功能都有所降低。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塞克纳博士说,这些人经常不知道哪些东西该保留,哪些该舍弃,害怕扔掉了的东西有一天会用得着,可能与他们大脑中掌管记忆和空间定向的区域活动水平过低有关。另外,他们的视觉空间能力低,加之经常忘了东西放在哪儿,所以要眼见为实,于是把东西都堆在眼前。
有人总是手忙脚乱
有一类人遇事无法冷静,手忙脚乱,越想把事情做好,结果越糟糕。下面是一位陆先生的自述。
我是一家服装公司的经理。最近一两年,我的性子越来越急躁,整天感到慌乱,有时不知所措。像所有从事管理的人一样,我每天都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我很想把每一件事情都处理好,然而,越是这样想,就越手忙脚乱,很多好事都变成了坏事。以前,我的生意做得很顺,心态也非常好,而现在感觉一切都乱糟糟的。有没有药物能缓解这种症状呢?
一人不能同时追五兔
每个人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任务都会比自己预想的要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会区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然后按照程序加以处理。而另一些人遇到庞杂的事务就丧失了组织计划能力,变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手忙脚乱是心烦意乱的表现和症状。造成这种手忙脚乱的原因有这么几种:
一是与人的大脑皮质前额叶活动水平下降有关。科学家已经证明,这一部分脑区负责时间管理、判断重要性、计划组织等功能。一旦这一区域活动水平下降,人就无法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从而陷入混乱。
二是与压力有关。研究证明,长时间陷入繁忙的事务,人会对压力产生惧怕感和逃避感,慌乱感正是这种逃避感与自我强迫要把事情做完美互相冲突的结果。
三是超前意识作怪。不理性的超前意识使人急躁,违反规律,不能冷静地处理问题。有人一遇到问题,恨不得一下就把问题解决掉,当发现问题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时,于是引起慌乱。这有点像一个人同时追逐5只兔子。这种多动机、多目标的情况往往给人造成压力,使人手忙脚乱。
分清主次,适当拖延
分清事情的主次,优先处理重要的,不太重要的事情可以舍弃不做。这可大大减轻事务对人造成的压力。另外,“拖延法”治疗慌乱感也非常有效。所谓“拖延法”,是指不急于处理表面上看起来很急的事,比如,当面对一大堆问题时,你暗示自己这些事中有一些放在明天或以后处理,效果会更好。这样,压力就会立即减轻,手忙脚乱感也会随之消失。
还有,多食用一些有助于增加脑内多巴胺的食物,比如胡桃、带籽葡萄(连籽同吃)等,可以使人的注意集中能力大大增强,减少手忙脚乱的出现。
为什么压力大易忘事
有些人在单位紧张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后才意识到忘记了某件重要的事情。许多演员和参加考试的人也经常会发现自己变得很健忘。科学家早就发现压力会影响人们的短期记忆,现在找到了原因。
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不能控制的压力条件下时,大脑中会激活一种C 型蛋白质激酶,这种化学物质会影响短期记忆和大脑额叶皮层的其他功能,使人出现心不在焉、冲动和判断力下降等症状。这些症状也是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表现。这项研究是由耶鲁医学院的艾米·阿尔斯坦博士进行的,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在实验中,阿尔斯坦博士等人通过给老鼠和猴子注射某种化学物质,模拟了一种压力环境。这些动物表现出了健忘症状。研究人员在实验动物的大脑中发现了C 型蛋白质激酶。
阿尔斯坦博士说:“人们在不能控制的外界压力面前,都会显得健忘,如暴露在巨大的噪声面前,或者即将参加考试。人们在第一次上大学或刚参军时,也会经历一个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阶段,这都是因为他们感觉对形势失去了控制。控制感是一种关键的心理因素,如果你充满自信,就不会出现上述症状。”
科学家认为大脑中的这一机制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当你身处险境时,它可以帮你分析,作出迅速、本能的反应。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突然,遇到紧急情况,你不需要深思熟虑,就会马上踩下刹车。”
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理解铅中毒的孩子何以会表现出容易冲动和精力不集中的现象。因为很低含量的铅就可以激活C 型蛋白质激酶,从而导致孩子行为出现异常。此外,这项发现还有助于科学家开发治疗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新药。C 型蛋白质激酶在这两种疾病的患者大脑中都很活跃,如果研究人员能够找到一种抑制该化学物质的药物,将能有效治疗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过分追求完美也是一种病
完美主义带有浓重的精神压力色彩,不但严重侵害完美主义者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他们周围人的健康也构成威胁,应该被列入强迫症范畴,并让病人接受治疗。
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心理学教授福莱将完美主义者分为3类:1.期待自己完美的“自我指向型”;2.期待他人完美的“他人指向型”;3.认为别人要求自己完美的“社会型”。
福莱教授说,完美主义者是畏畏缩缩、战战兢兢、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那一类人。完美主义者对于不够完美的地方总是试图掩盖,还总是对自己或他人有不切实际的高标准的要求。
任何完美主义者多少都会因为情感上、身体上、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引发种种问题,比如抑郁、进食障碍、夫妇纠纷、自杀。
因此,虽然完美主义没有被世界心理学界公认为精神疾患,但是从其所受的痛苦、其导致的功能障碍等角度来说,极端完美主义者应该和自我陶醉症(自恋)、强迫神经症、过度依赖症那样被列入精神疾患的分类中。
福莱教授在1994年曾对30名4~5岁的小孩子做过实验后发现,完美主义倾向高的孩子忧虑、愤怒等极端性压力症状要比别的孩子高许多。这批被测试的孩子可以划分为以下3类:
认为自己过人一等,沾沾自喜、目中无人,这样的孩子一眼就能被挑出来;总是试图掩盖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这样的孩子比较常见;个别孩子在别人面前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英国心理学博士琼森说,完美主义者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非现实的。他们的压力很大,与其纠正他们的完美主义,不如先从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入手,进行治疗。
完美主义的上级容易对下属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员工和这样的上级相处非常辛苦,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员工要考虑是否有必要完成上级的任务,并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使事情在协商的氛围下解决。
做事拖拉与压力有关
做事拖拉好像是人类的共性,美国有项心理研究表明,90%的美国大学生有做事拖拉倾向。所谓做事拖拉,通常是指不喜欢把难事、烦琐事、正事放在前面完成,非到最后一刻才拼命抱佛脚。这样的做事风格往往使工作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因为无法在最后期限前完成指定的任务,而一次次失去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