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闻知雍齿降敌,急忙率军攻打丰邑,以图夺回这块根据地。这就恰好中了周市的声东击西之计,待刘邦刚刚离开方与,周市便趁机攻下方与、胡陵二城。此间,薛县的那些豪杰少年见刘邦军队陷入困境之中,也趁机反水,将其留守部队赶出城去。
突然遭此变故,刘邦的处境可谓内外交困。刚攻下的方与、胡陵、薛县数城,刘邦甚至还没来得及在城里全部换上自己的赤旗,却又易主,而这一切竟然缘于自己部下的背叛!更令刘邦上火的是,雍齿背叛尚且罢了,就连丰邑的那些父兄子弟也都豁出性命去助雍齿守城,以致于令刘邦久攻不下。丰邑,那可是他刘季生于斯长于斯的故里啊,丰邑的父兄子弟,你们何至于此!刘邦被气得大病一场。
眼见丰邑久攻不下,而周市大军正虎视眈眈,萧何、曹参等属下纷纷力劝刘邦罢兵。刘邦万般无奈,只好下令撤兵,然后拖着虚弱的身体退回到沛县城内。
雍齿及丰邑百姓的反叛,再次证明了刘邦所谓天命瑞兆的荒谬。试想,刘邦就出生在丰邑的中阳里,倘若当时的人们果真相信“蛟龙播种”、“赤帝之子”等神话事件,为何竟然连土生土长的乡邻街坊都不去买他的账呢?非但不买账,反倒与之为敌,实在有悖于常理!由此可见,吕雉、樊哙等人精心为刘邦炮制的“天命”神话,在刘邦称王以前,就连其故里乡亲都不以为然。
“王者之师”偶相逢
刘邦起兵之初,可谓开局不顺,不仅丧城失地,损兵折将,还落得大病一场。
在沛县休息多日之后,刘邦的病情才渐渐好转。想想眼前的处境,可谓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前番丰邑久攻不下,此间雍齿极有可能联合周市反过来攻打沛县。倘若如此,沛县已非久留之地!经与属下商议,刘邦决定前去投靠景驹,顺便借兵攻打丰邑。
这位景驹,前文已经作过介绍,他是原楚国贵族后裔,陈胜死后,陵县人秦嘉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留县另立景驹为假(代理)楚王,实力虽然不大,但好歹有个“楚王”的名号,起码暂时可以给刘邦提供一个避难之所,总比呆在沛县坐以待毙要强。主意打定,刘邦让萧何留守沛县,自率众将并数千人马,出城向留县方向而去。也就是在此行之中,刘邦偶遇了他终生敬重的谋士——张良。
张良,字子房,他与萧何、韩信并称“兴汉三杰”,历史上有“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开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之美誉,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家喻户晓的智慧型人物。因此,对这位张良的来历,有必要详细交待一下。
张良系韩国贵族,其祖父与父亲曾历任五世韩相。秦并天下,首灭韩国,一举结束了张氏家族“五世韩相”的荣耀和辉煌。当时,张良年龄尚幼,但却在心中埋下了亡秦复国的种子。长大以后,为报国仇家恨,张良散尽家财,游历天下,任侠仗义,广交豪杰。
公元前218年,张良曾干下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寻访到一位大力士,并趁秦始皇东巡之际,与该力士埋伏在阳武县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东南),准备刺杀秦始皇。等秦始皇的车驾经过时,力士将一个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砸向皇帝车驾,却误中副车,功败垂成。秦始皇死里逃生,惊骇莫名,龙颜震怒。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
秦始皇“大索天下”的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反倒成就了青年张良的英名。明代的陈仁锡曾就此事评价道:“子房一椎,宇宙生色!”可知这次刺驾行为,在当时对于树立张良的英雄形象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且不论张良后来辅佐刘邦开创汉朝的丰功伟绩,单是博浪沙行刺秦始皇一事,亦足以令他名垂千古。
秦始皇“求贼甚急”期间,刺客张良却在下邳生活得有滋有味。《史记·留侯世家》记载了一段鬼气飘忽的故事:张良亡匿下邳期间,某天,他从容悠闲地漫步在一座小桥上,一位身着褐色衣服的老者走到他的跟前,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然后毫无礼貌地对他说:“小子,到桥下把鞋给我捡上来!”张良听后十分惊讶,本想揍他一顿,又考虑到对方是个老头,于是勉强走到桥下,把鞋给他拾了上来。老头非但不谢,反而吩咐说:“替我穿好!”张良觉得既然鞋已捡了,就又索性跪下来替他把鞋穿好。然后,老者大笑着走了。
对于这个古怪老头的行径,张良百思不得其解。老头约摸走出里把路之后,却又折身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后生值得教诲,五天后的拂晓到此和我相会。”张良愈发奇怪,连忙跪下答应。
五日之后,天刚拂晓,张良准时来到桥上,却见老者已在此等候。不容张良开口,老者面带怒容地教训道:“与老人约会,你怎么可以迟到?”说完转身而去。刚走几步,又回过头来说:“五日后的早上再在此地相会!”
又过了五日,天还未亮,张良就来到桥上,却见老者又先到了。老者再次发火道:“今天又是迟到,是何道理?”不待张良申辩,老者又转身离去,边走边撂下话来,让张良五日之后的凌晨再来。
张良两次都未失约,却总被老者抢先到达,他预感到老头可能别有用意,于是,这次干脆半夜就来到桥上。刚过了一会儿,老者也到了,他笑着说:“你就应当这样!”随即将一部书递给张良,告诫说:“读好这本书,他日可做王者之师,十年之后即可发迹。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今山东省东阿县东北)下的那块黄石就是我。”老者说完便飘然离去。
天亮以后,张良仔细翻阅老者所授予的这本书,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张良知道这是一部奇书,便“常习诵读之”,可是,他从此再也没有见过这位老者。
因为有《史记》记载,张良“圮上受书”的传奇故事在历史上颇为有名。不过,许多学者对它的真实性都曾表示怀疑,清代学者吴见思就曾这样评道:“夜半来去,悄悄默默,写有鬼神气。”
笔者亦认为这是张良为炒作自己而悉心编造的一个故事,真实的情形很可能是:张良藏匿下邳期间,原本早已拥有这部《太公兵法》,并对书中内容耳熟能详,体会精深。天下大乱以后,张良觉得报国仇家恨的时机已至,却又苦于自己空有满腹才学,而无兵马实力本钱。于是,他便结合自己拥有《太公兵法》并且此书确为天下罕有这一资本,精心编造了这么一个“圮上授书”的传奇故事,借此给自己罩上一层神秘色彩,抬高身价,以期引起各路英雄和诸侯的重视,从而为自己找到一个建功立业、施展才华的平台。
这里要澄清一下,读者可能会因为书名的缘故而对《太公兵法》这部古书产生误会,以为它是周朝名相姜太公姜子牙所著述的军事战争指导类书籍,类似于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其实不然,这是一部归属于“道家者流”的著作。《汉书·艺文志》对此书有过介绍,称《太公兵法》共计八十五篇,内容多以古今成败存亡的历史案例为探讨对象,从中归纳总结出治理天下、求存图兴的经验教训。因此,该书所授理论又被称作“君人南面之术”。
张良祖上“五世韩相”,故极有可能是从祖上继承了这部奇书,或者,张良交游甚广,也可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总之,这两种假设都符合情理,惟独鬼气森森的“圮上授书”故事,令人难以置信!
客观地说,古往今来,世间并没有真正低调的人。人人都有表现欲,都希望誉满当代,名播后世。可是,这个故事中的“圯上老者”,他既然能够提前预知自己的弟子将为帝王之师,自己却又不愿为此出名,此番用意令人费解。
史料上称,刘邦得张良三年之后,也就是“圮上老者”所言授书的“十三年后”,刘邦经过济北,果然在谷城山下见到一块黄石,认为此乃“圮上老者”变化而成,于是令人带回,神器般地供奉祭祀。从此以后,这位原本不甚靠谱的“圮上老者”倒还真有了一个名字——“黄石公”。写到这里,笔者很是感慨:世间有多少人绞尽脑汁为出名而不得,可是你看“黄石公”,人家不想出名却偏偏名垂青史。真是造化弄人啊!
话再说回去,肉体凡胎的大活人真的能够自己变成石头?简直是扯淡!恐怕是他张良事先找了一块黄色石头派人放在谷城山下,以圆自己的弥天大谎吧!刘邦呢,就算他也能感觉这是张良所玩的猫腻,可是,因为有“王者师”这一前提做铺垫,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之下,他当然乐意顺水推舟去大肆宣扬这件事情,以便证明自己就是“圮上老者”所言的那位“天命王者”。
张良的这个把戏不禁令人想起安徒生所编造的那个《皇帝的新装》童话故事:两位裁缝先设下一个圈套,称其所缝制衣服唯有聪明、称职者才能看见;接着,他们让皇帝光着屁股游街出丑。皇帝所有的臣属明明都对这一切看得真切,但是,谁也不敢站出来实话实说。因为如若那么做,就表明了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是自打耳光之举。张良设计的这个圈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惟刘邦,换了张邦李邦陈邦,效果同样都会很好。试问,天下有哪位诸侯敢在“是否王者”的圈套面前自打耳光?
张良的狡黠还表现在一些细节上:他之所以在“圮上受书”的鬼话中,活灵活现地编造出自己三番五次蒙受老者羞辱的场景,其实是受了《太公兵法》中“忍术”的启发。众所周知,“忍术”几乎是搞政治的不二法宝,也是张良欲向未来的主子所推销的精髓思想。张良有意以自己所谓“以忍得书”的故事来吻合《太公兵法》的“忍术”主旨,如此,不仅能使故事本身更具有说服力,而且将来自己在向主子推销这一思想时,可以事半功倍。
张良登上历史舞台,出场就以“椎击秦皇”、“天命王者师”之类的大手笔及天才创意为自己炒作造势,与刘邦粉墨登场的手法极为相似。或许之就是天意吧——老天特意安排二位“英雄所见略同”的人物搭伙谋事,岂能不成就大业?
不惟英雄所见略同,接下来张良与刘邦之间简直可以用心有灵犀来形容。为何这么说?原来,陈胜首义,天下大乱,张良在精心为自己编造“王者师”这一天命舆论的同时,还做了另外一手准备,他纠集了百余名下邳子弟,其如意算盘在于:自己先攒下本钱,倘能逮住机会,便自己直接打天下做“王者”,光复故国;若实在势单力薄,再去寻找主子做一位“王者师”。
也许他自己真的缺少成为“王者”的天命,折腾了许久,手下还是那百十号人马,毫无发展。无可奈何之际,只好决定先去找一棵大树先靠靠再说。张良欲投靠的这棵大树正是秦嘉和景驹,而秦嘉和景驹乃是刘邦此间正欲投靠的对象,敢情两位英雄的心思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刘邦在前往留县的途中正好遇见张良,通报姓名之后,双方先前都互有耳闻;再谈眼下的行程,殊途竟是同归——彼此都欲投靠同一位主子。两人都备感亲切,于是并骑而行,边走边谈。阅人无数的张良很快便发现眼前的这位沛公不仅心怀大志,而且机变灵活、从善如流,于是,又试着和刘邦谈起《太公兵法》上的东西。
这些“王者之道”的学问,张良往日也曾试着说与其他豪杰,如项梁等人,每每总是对牛弹琴,可是此时,刘邦却听得津津有味,对其中的道理触类旁通。张良十分感慨,赞叹道:“沛公殆天授!”——沛公是这方面的天才啊!
张良见刘邦对他所论述的“王者之道”颇兴趣,也就顺势将自己之前编造的“圮上授书”故事说与刘邦。刘邦素来是个理想主义者,而且快人快语,听完这个传奇故事,条件反射般地就将故事中的所谓“王者”与自己联想在一起,当下便邀请张子房先生加盟到自己的团队中来。
张良是个机灵人,见刘邦如此抬爱,而且此公为人豁达机变,悟性过人,心中十分受用。所谓“诗向会者吟,士为知己者用”,此间,张良已有归附之意。再想想自己那百十号人,实在是势单力薄,如此漫无边际地苦熬下去,真不知要等到哪个猴年马月,才能一逞男儿之志,不如索性执行第二套方案,做个“王者之师”罢了。主意拿定,张良当即加盟到刘邦麾下,不再去投靠景驹。刘邦将张良任命为厩将,安排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讨教。
刘邦在雍齿反水及方与、胡陵之战失利以后,本已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可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由于这场变故,刘邦才偶遇了“王者之师”张良。从此,他的王霸事业将翻开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