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心理学
15156200000008

第8章 工作中的心理学,选对时间做对事(3)

成功对我们来说,就像那家日本料理店,只有在筹备之时就关注到细节,才能够避免出现问题。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可有任何投机取巧之心,一次取巧,看似聪明,事实上,会让你永失机会。

有个留学生想要找一份兼职,他到一家餐馆打工,刷盘子。枯燥机械的工作,烦而累。而餐馆规定,为了保证健康清洁,所有的盘子必须洗七遍。他看不出洗了七遍的盘子和洗五遍的有什么不同,于是为了加快速度,他只洗五遍。可是,老板来检查,他终于看出分别。结果他被辞退,再找餐馆打工,所有的老板都已知道他就是那个“洗五遍盘子”的留学生,无论他怎么解释,都没人再肯雇佣他。

在成功面前,试纸从来都能明白无误地彰显你的努力。任何投机取巧的想法都无法遁形,不要去挑战它的判断力,只有双手上的茧才能从容应对成功挑剔的双眼。

很多人也许都知道细节的重要性,但是却不愿意去注意细节,因为他们太习惯“高调”,只有低调者,才会安心、踏实地强调细节,因为他们已经切实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

要想把自己的职业生活过得过美满愉快,让自己出类拔萃,必须做事精益求精,力求完善。当一个人把工作处理得顺顺当当、无牵无挂时,他心里的愉快,非笔墨所能形容。

有许多人往往不肯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只用“足够了”、“差不多”来搪塞了事。结果因为他们没有把事业的根基打牢,过不了多久,便像一所不稳定的房屋一样倒塌了。失败最大的祸根,就是从小养成不注重细节的习惯。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任何事都做得尽善尽美。著名的小提琴制造家瓦留斯,制成一把小提琴,往往要经过不少年月。但是你可不要以为他太痴了,他所制造的成品现在已成稀有珍贵的宝物,每件价值万金。所以,你如果不付出全部精力,不畏干辛万苦地去做是不能成功的。

做事注重细节,不但能够使你在职场上迅速进步,并且还将大大地影响你的性格、品行和自尊心。任何人如果要想成功,就非得秉持这种精神去做事不可。无论到哪里,一位工作注重细节的人,总是受人欢迎的。所以应该努力把任何细节处理得至善至美。对于任何事,你都要倾注全部精力去做,只有细节才能让你出类拔萃。

应变心理:做职场的“不倒翁”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介绍了敬业心理,并呼吁:让爱岗敬业成为习惯,但是并不是说要一味地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制度是管理的一部分,如同工具,但管理过程中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固守制度不放反而会限制了管理的灵活性。管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寒风凛冽的严冬,年迈的富翁和往常一样,坐在炉火旁取暖,熊熊的火焰让富翁觉得非常难受。他环顾四周,四个佣人只来了三个,分管把椅子往后挪的佣人请假了。富翁没有吭声,继续坐在炉火旁。午饭的时候富翁已经头晕得怎么也站不起来了,医生赶来,富翁高烧达39.4℃!医生说:这都是炉火温度过高造成的。高烧引起的并发症非常严重,在富翁弥留之际,医生问:“这么多佣人为什么不把座椅往后挪一挪,离炉火远点?”富翁艰难地告诉医生:“这不能怪他们,他们都是有严格分工的,今天分管把椅子往后挪的佣人请假了。”

富翁是严格按照各司其职的制度执行的人,但富翁却死守规矩和制度,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如果一个企业里面的所有员工都死守制度,企业恐怕很难发展下去。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存在无数的变数,需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只要是为了企业的根本利益和核心目标,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制度是管理的壳,而管理的真正内涵恰恰在制度之外,也就是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同样的制度,由不同的人执行可能带来不同的管理效果,就是这个道理。

在职场中,处理问题要善于动脑子。不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为了整体就随性而为,不能走极端。比如,要求“不折不扣”、讲执行力而“没有任何借口”不是死的规定,当我们在现行条件下想尽办法、尽力了,就不能勉强做不能做到的事情。又如,要求“随机应变”,做事讲究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因为讲“变”就想当然地感性而为,我们仍然要尊重制度,尊重规则。大多数情况下,“事情没有做好”不是因为遵守制度、遵守规则造成的,而是无章可循,有章不循造成的。就如社会生活中,我们更加强调“法制”与“法治”,由于历史、文化原因,我们更加欠缺的是这些。

随机应变,拿出对策,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巧妙解围。如何随机应变是好呢?下面谈一谈三种应变之术。

1.即景生情某些场合由于临时事变,给当事人设下难题,此时如能就地取材,巧借环境,便能激活气氛,摆脱困境。据说著名的相声演员马季和赵炎有一次在山东演出时,正表演相声《吹牛》,台上灯泡一下炸了,台下一片哗然,只见马季随机应变向观众说了一句:“我们吹牛的功夫真到家,灯泡都被我们吹破了。”说罢,台下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可见马季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相声艺术家,同时也是一名机智应变的高手。

2.逆向释因有时面对攻击,借用对方说理的漏洞,利用严密的推理法,向对方攻击的相反方向说理,便能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收到克敌制胜之效果。有一次,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脊椎骨出了毛病,需要从脚跟上截一块骨头来补脊柱上的缺陷。手术后,医生想多要一点手术费,对肖伯纳说:“肖伯纳先生,这是我们从来没做过的手术啊!”“好极了,”肖伯纳说,“请问你打算付我多少钱试用费呢?”医生的意思是要肖伯纳多付一点手术费,肖伯纳却从对方话中指出破绽,告诉医生新手术意味着什么,使医生捉鸡不成,反赔上一把米。

3.戏谑反击面对恶意的谩骂,不是用污言秽语反击,而是抓住对方言语中的破绽,用戏谑之语巧妙反击,可以跳出困境,制服对方,还能达到妙趣横生的效果。美国总统林肯在一次演讲中,收到一张纸条,林肯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两个字:“傻瓜。”林肯不露声色,镇定地说:“本总统收到许多匿名信,全都是只有正文,不见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这位先生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却忘了给我写信。”林肯总统面对他人的谩骂,抑制了自己的愤怒,几句戏谑的话,初看好似毫不经意,实际上不仅讽刺了那位谩骂他的人,而且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做人要以诚信为根本,但是在社会上确实也需要这样或那样的逢场作戏,以适应周围的需要。良好的应变心理将大大提高我们在遵循规矩下的灵活度,做一个职场的“不倒翁”。

阿Q心理:不要忽略自我安慰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揶揄说葡萄是酸的,这种现象在人类中也并不少见。某人看到他人的富贵奢华,当面赞誉,背后却说没什么了不起,但同时也就被别人讽刺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意思是其与那个吃不到葡萄的动物同类。且不论此类事实多少,单就某人的心理而言,倒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世间没有绝对之事,葡萄不可能100%是甜的,同样,富贵奢华也不可能毫无瑕疵。虽然某人与狐狸一般无法体验,但是这样一说,他的精神就获得了平衡,不必因为自己享受不到却看着别人享受而自怨自艾。既然想拥有却无法拥有,不如干脆否定它。这种安慰虽然与阿Q相似,但对于免除苦恼而言,应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精神胜利法,是阿Q先生的专利。在竞争复杂的市场经济中,这种方法也被广大职场人士演变运用。在遇到失败、遇到挫折、遇到困难的时候,职场人奉劝失败者、泄气者、情绪低落者通过自我安慰的方式,来重塑信心,直至看到希望,获得成功。

职场变化风云难测,难免会遇到事业上的不顺,有的时候甚至是连连受到打击,这样的情绪都会降到最低谷,不但对工作失去信心,也对自己的能力和人生希望失去信心。这种激励,经常是把自己的失败与那些经历千万次失败以后最终成功的销售精英进行比较,学习他们挑战挫折的经历,学习他们不折不挠的进取勇气,给自己从心底打气,逐渐找回一个自信的自我,接着再去经受不断的拒绝和打击,接着情绪再落入低谷。就这样自信一打击一低落一学习安慰~自信周而复始地循环。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士通过这种周而复始的努力已经获得成功,并且他们再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垮,他们学会了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对事务的处理经验。

实事求是地说,有时候失败就是失败,挫折和困难每个人都会遭遇。完全没有必要在一个没有希望成功的事情上,不断地自我激励,非要获得成功不可。

有希望成功的,即使不完全投入或者花很少的精力,其遭受失败的几率也会很低,完全没有必要在折磨中体会成功的快感。

没有希望成功的,即使付出再大努力,不断地自我激励,也不可能成功。与其在一个死胡同走到底,还不如换个环境和空间去发展,假如一直执迷不悟下去,你不但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而且很容易使人性扭曲,最终不但成功不了,而且会变成病态的新版阿Q,为成功而自残!

偶尔自我激励一下,会给自己莫大的信心和勇气,一直激励到底,却又一直没有看到任何成功的迹象,或者根据冷静分析,你自己都觉得不可能成功的事情,那么最好还是放弃。你没有必要像某些行业一样,非要从早到晚都一个劲地自我激励,那样的生活可能适合于别人,而完全不适合你自己。

再换位思考一下,即使天天高唱主旋律,一定要成功的,最终哪个行业的从业者又会是100%的成功?不可能!成功者可能仅是其中的1%。你只是被成功的氛围所感染,却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其中的1%。而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你也完全没有必要为了那1%的成功而经受无数次的打击,丧失了在其他领域发展的大好机会。

学会自我安慰,这是一种心理防卫的方式。“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旅途上,并非都是鲜花坦途,而要常常与不如意之事结伴而行。诸如下岗待业、官职被免、疾病缠身、情场失意等等,常常会使入忿忿不平,叹息不止。失去平缓的心态容易发生心理扭曲、变态,不但影响工作情绪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害于身心健康。

安慰自己,就是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适度的宽容,抚慰自己因失败、挫折、不幸而痛苦不堪的心灵。面对困境,要告诉自己这是合乎自然的事情。困境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人人必领的“快餐”,既困扰自己,也会光顾他人,这才合乎自然。总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实际并不存在。这样,在困境面前就不会总让心哭泣,相信“天无绝人之路”,相信“逆境不久”的真理,相信自己总有路可走,就等于跨出了困境的第一步。

人生不是苦旅,别把境况看得那么坏。习惯于自我惩罚、自我折磨的人,一般视野比较狭窄,思维比较封闭。他们的眼睛只是死死盯在自己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失败上,结果把困境看得越来越死,以致被困境压得抬不起头来。但若与那些比自己困境更严重的人比较,你会不会一声长叹“何独我哉’’?然后你再背上一遍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便会有“冬天逝,春天到”的感觉,就会抹去许多对人世的不平,对人生的哀怨。

所以,不要忽略自我安慰,遇到让自己很失意的事时,不妨学学阿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