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心理学
15156200000034

第34章 释放压力的心理学,远离倦怠的情绪(3)

回味第一天上班时的感觉,你会时刻提醒自己切勿自满。你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工作成绩,而忽略了开创未来的重要性,你会把过去的成绩当做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动力,试图超越以往的表现。

回味第一天上班时的感觉,点燃你心中的激情,从工作中发现乐趣和惊喜,在工作中发挥特长和创造人生的奇迹吧!

如果说憧憬、希望和彷徨,是第一天上班时的感受的话,那么在经历过憧憬、希望和彷徨之后,长时间占据你的心灵的,就是要激情飞扬地去面对你的工作。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当你经常回味第一天上班时的感觉时,你更容易找到正确的心态,也更容易找到适应环境的方法,就会全身心地、满怀激隋地投入到工作中来。那样你的生活和工作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不要让情绪操纵你的人生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浅浅的话:“你不能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生活仿佛是由心情着色的。好的心情总能让生活充满亮色,让不顺心的事情变得微不足道,让繁忙的工作也不那么让人烦扰,所以别再让坏心情影响你了!在适当的时候,换个心情,避开压力锋芒吧,不要让情绪操纵你的人生。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点点的小事情都可能导致情绪上的巨大变化。然而,你是否意识到这点:你不开心的原因并非源于生活中的不完美或不如意,而真正的情绪杀手却是你的负面思维方式——总是把一丁点的小事想成世界末日,导致自己总处于高压力、焦虑、沮丧的状态中。因此,换个角度思考,换个心情吧。

心理学家提出以下几种方法会有助于帮助大家换个心情。

1.告别不是黑、就是白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总是让你要么完全否定一件事情,要么完全肯定一件事情。只要有一点点的小错,你就会否定整个自己。

例如:丈夫的老板来吃晚饭。你在餐桌上说,秃顶的男人戴着假发真的很可笑,可是,仔细一看,丈夫的老板正好是一个戴着假发的男人。

负面思维:我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妻子!谁知道这句无心之语会不会让他在职场上受到排挤?

换个角度:嘿,干吗不想想这顿晚餐是多么可口,而你的举止大方得体,当然除了那句话之外。而且,你丈夫是否能得到提升,应该取决于他自己的业绩吧。所以,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2.告别灾难性的思维模式

不管任何事情,你总是往糟糕的一面去想,而且,还会习惯性地将糟糕升级为灾难。所以,你总是草木皆兵。例如:体检之后,医生让你去进行血液复查,因为发现了一点异常。负面思维:我的天!我得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我肯定要死了!换个角度:仔细想一想,难道你不是很健康的一个人吗?而且,直系亲属有很严重的遗传病吗?如果没有的话,你这么着急好像就没什么必要了。所以,冷静下来,和医生定个时间,去检查一下,也许只是个小问题而已。然后,你就可以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逛街购物,看电视。

3.告别过滤性的思维模式

在任何情况下,你总是把事情分成好的和坏的,然后,只想着不好的事情。

例如:你和一群朋友享受着晚餐,可是,那个女侍应生单单拉下了你要的菜,还把水洒在你身上,而且她还很没礼貌。

负面思维:她为什么这么单单针对我?

换个角度:你正享受着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何必为这个小小的插曲而费心。再说,你也没必要要求每一个人都喜欢你。所以,对那个侍应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给她小费。4.告别过度概括性的思维模式如果一件事情出了点小问题,你就会把其推广、过度概括,结果你觉得整个生活都糟透了。

例如:在晚会上,你和一个熟人打招呼,她却没有注意到。

负面思维:她为什么这样?她肯定是有意的,我根本就不该来这个晚会!我的人缘真的很差,没有人喜欢我。

换个角度:真的有这么严重吗?难道你没有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难道晚会里的其他人也对你不理不睬吗?更何况,也许她只是在神游,看见了你,却根本没有认出你而已。自己何必小题大做呢?

一个越懂得选择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也就是越能换个心情的人。如此其人生不仅愈丰富,而且每天的日子会过得较快乐。所以当我们心情不佳时,若能换个心情,以愉快的情绪来取代不愉快的情绪,将不会呈现负面的情绪。譬如说本来今天早上出门时间较晚,已经上班快迟到了,偏偏一路上又遇到红灯,越急心情越不好,如果这时改变一下情绪,觉得难得有此机会利用红灯时欣赏路旁街景,心情立刻变得较好。

人难免有情绪起伏时刻,不论自己遇到挫折,或被他人误解,乃至遭人激怒,最好想办法转换心情,就可以避开压力的锋芒,就可以海阔天空!

试着换一种心情去工作

没有一件工作会令人天天愉快、年年顺心,当你觉得工作乏味,身心疲惫,甚至有换工作的念头时,不妨先转换你的心情,试着换一种心情去工作。

以新的角度看工作看事情。如果不能调适自己的心情,建立正确进取的工作观,必定是走到哪里,换到哪里。

做一行怨一行的例子正好反映了现代年轻人找工作时最流行的一句时髦话:钱多事少离家近,难隆工作比较长的员工和人事管理工作者大叹现代的年轻人过于任性、大胆,对于工作的真正意义及目的全然不知,更别谈工作的神圣意义及使命感。

他们换工作全凭自己的“喜好”,而“喜好”又取决于当时的“心情”。所以在工作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谈话:我最近心情不好,想换换工作。这份工作压力太大了,心情不好真想不干了。

其实每一份工作或每一个工作环境都无法尽善尽美,令人称心如意,现实的问题与理想的目标永远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距离。

然而仔细想想,自己从事过的每一份工作或每一个环境,多少都存在着些宝贵而丰富的经验与资源,诸如失败的体验、自我成长的喜悦、安定的收入、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领导等等。

此外,不管你喜欢或讨厌的老板、主管或同事,他们都是你人生中值得学习或引以为鉴的对象。

因此,如果你能每天带着一颗知恩感谢的心去工作,相信你的心情会是愉快而态度更趋积极。

一般人在工作不如意时,常不知去追根究底,找出自己真正面临的问题或原因,而期待环境能为自己而改变,或他人能为自己而改变,当期待落空,确定环境或他人不会因自己而改变时,心中自然产生失望与无助,这时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情,并打击工作热情。事实上,在现实的生活里,只有靠自己的调节,改变自己的思考及态度,才能去影响别人并改变环境,而这种调节,即是将负面思考调整为正面思考的重要枢纽,也是左右心情的重要关键,当你想换工作时,不妨先打开调节的枢纽,尝试去调适自己的心情,再检视离职原因是否确实存在而难以改变。总之,没有一件工作会令人天天愉快、年年顺心。任意改变工作的结果,使得一切都得从头来过,难以掌握的压力更大,当你内心兴起“另起炉灶”或“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的念头时,不妨先转换你的心情,以新的角度看待工作、看待事情,或许让你不舒服的想法就会就此打消。

每份工作都是无法尽善尽美,让人称心如意。失败的伤心、自我成长的喜悦、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客户等,这些都是人生中值得学习的经验,相信工作的心情与态度,自然是愉快而积极的。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与心情,建立正确的工作观,好运常在。想换工作吗?先换换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