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心理学
15156200000020

第20章 沟通中的心理学,会说更重要会倾听(3)

沟通,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人与人的交往方法;在职场中,则是上下级传递想法的途径。需知,沟通不是无意义的抱怨,优秀的管理者能够将抱怨转换为沟通,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改观;员工如果能够通过有意义的沟通去替代无意义的抱怨,就能更好地向管理者传递自身的想法,不仅仅避免了因抱怨带来的彼此的不愉快,而且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管理者:从抱怨中发现价值优秀的管理者,就是要从员工的不满中学会管理的“金科玉律”,让员工将不满说出来。员工在离职的时候才能吐露真言,只能说明这个企业的管理有问题。企业应建立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员工敢于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再能干的管理者,也要借助他人的智能。在某一方面,说不定下属比上司更有经验,而这时如果对他们的建议不加以重视,不仅会造成管理者决策失误,还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因此,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要建立一种诚信关系,并由这种关系促使下属带着责任感去工作,而不是消极地服从。

国际知名企业的领导人,大多也是从谏如流的管理者。世界首富、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对公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甚至上司的缺点,毫无保留地提出批评、建议或提案。他说:“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议,就说明人人都在关心公司,公司才会有前途。”人称“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公司前总经理松下幸之助有句口头禅:“让员工把不满讲出来。”他的这一做法,使管理工作多了快乐,少了烦恼;人际关系多了和谐,少了矛盾;上下级之间多了沟通,少了隔阂;公司与员工之间多了理解,少了对抗……

从抱怨声中会发现员工产生抱怨的内容主要有三类:第一是薪酬。第二是工作环境。第三是同事关系。那么作为领导和管理人员该如何对待并及时处理员工的抱怨呢?首先要乐于接受抱怨。抱怨无非是一种发泄,抱怨需要听众,而这些听众往往又是抱怨者最信任的那部分人,只要他在你面前尽情发泄抱怨,你的工作就已经完成了一半,因为你已经成功地获得了他的信任。其次,要尽量了解抱怨的起因。第三,要注意平等沟通。事实上80%的抱怨是针对小事,或者针对不合理不公平,它来自员工的习惯或敏感。对于这种抱怨可以通过与抱怨者平等沟通来解决,先使其平静下来以阻止住抱怨情绪的扩散,然后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最后,处理要果断。

一般来说,80%的抱怨是因为管理混乱造成的,而由于员工个人失职而产生的抱怨只占20%。所以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规章制度等是处理抱怨的重要措施;在规范管理制度时应采取民主、公正、公开的原则,让员工参加讨论,共同制定各项管理规范,这样才能保证管理的公正性和深入人心。

管理者要在企业中大力倡导良性冲突,引入良性冲突机制,对那些敢于向现状挑战、倡议新观念、提出不同看法和进行独创思考的个体给予大力奖励,如晋升、加薪或采用其他手段。良性冲突在GE公司新建立的价值观中相当受重视,该公司经常安排员工与公司高层领导进行对话,韦尔奇本人也经常参加这样的面对面沟通,与员工进行辩论。通过真诚的沟通直接诱发与员工的良性冲突,从而为改进企业的管理作出决策。在运用沟通激发冲突时要特别注意运用非正式沟通来激发良性冲突。盛田昭夫就是在与员工的非正式沟通中激发良生冲突的,如在一次与中下级主管共进晚餐时发现一位小伙子心神不宁,于是鼓励他说出心中的话来,几杯酒下肚后,小伙子诉说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盛田昭夫听后马上在企业内部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步人良性轨道。

2.员工:将抱怨变成沟通在职场中,面对不公平,不满之处,很多时候我们会放弃沟通,希望管理者能够主动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或者知道该干些什么。而管理者却未必知道,未必了解你的任何想法,因为真正地了解一个人,需要放下自己,需要全身心去感受管理者,而在生活、工作、交往中,又有几个人能够这样去做呢?

因为放弃沟通而希望管理者不用沟通就能够了解自己,而现实是希望往往会变成失望,失望之后,还是不去沟通,而是去抱怨他人怎么怎么样……人就这样为难自己,这样给自己的心理添加了很多不健康的因素。

诚然,在沟通的过程中可能还是会发生分歧、争执等,但是,至少员工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释放出来了,通过彼此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相互理解,再彼此去妥协或者迁就,在慢慢去适应管理者的方式的过程中影响管理者的方式,从而彼此更加和谐。

将抱怨变成沟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增进彼此的理解,有利于化解彼此在心中沉淀的不满。

当然,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以真诚为基础,同时注重沟通的技巧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换位思考才会明白更多

善于观察的人都知道,猫和狗是仇家,见面必掐。起因很可能是,阿猫阿狗们在沟通上出了点问题。

摇尾摆臀是狗族示好的表示,而这种“身体语言”在猫儿们那里却是挑衅的意思;反之,猫儿们在表示友好时就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在狗听来就是想打架的意思。阿猫阿狗本来都是好意,结果却是好心得不到好报,反而被当做了驴肝肺!

但从小生活在一起的猫狗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对立,原因是彼此熟悉对方的行为语言含义。所以进行换位思考,进行有效沟通十分重要。

如果一位眼科医生为病人配眼镜,他先摘下自己的眼镜让病人试戴,其理由是:“我已经戴了lO多年,效果很好,就给你吧,反正我家里还有一副。”那么,谁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如果医生还说:“我戴得很好,你再试试,别心慌。”在病人看到的东西都扭曲了的同时,医生还反复说:“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那就真叫人哭笑不得了。我们常说遇事要将心比心。因此,“知彼知己”是交流的原则。

这位医生尚未诊断就开处方,谁敢领教?但与人沟通时,我们常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妄下断语的毛病。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了解他人”与“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才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要改变匆匆忙忙去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倾向。

现在的人自我意识很浓,大家都喜欢从自我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物,经常看一句话或一件事就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做出判断,他们注重的是自我感受,很少在意别人的想法与感受。换位思考就是让自己多站在别人所处的位置想一想,去感受别人的感受,从而寻求解决事情的最佳方法。沟通之前,多一点换位思考,就会了解彼此的想法和心情,就能够相互的理解和支持。不能总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用“我的就是对的”想法来看待问题,这样得到的结果只会是偏执和激进。换位思考会有助于自己更加清楚透彻地看清事情的全面性、合理性,同时也会让自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

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好奇心,是换位思考的一味元素,好奇地去了解一下对方真正的想法和感受,有助于真正理解对方。就好像对于一个婴儿,我们只有好奇地站在他的角度去看他的世界,才会了解一个满是脚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就好像对于一个坐在十几个大人的脚下,听着大人高谈阔论的男孩,只有好奇心才能使我们与他一起坐在地毯上,体会一下那是什么样的心情;就好像那个想去摆地摊不想上学的孩子,有一点好奇心,才会使我们谦虚地放下身段看看他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

好奇心使我们暂时放下自己的主观来理解别人的主观,了解之后才能真正地开始“换位”,换了位之后,才能开始比较正确地思考,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这个。

其实,许多情况下我们都可以进行换位思考。相信每一个人大多有这样的经验:听到别人赞扬或附和的话,心里就会欣欣然,得意洋洋;听到刺耳的话或是不同的意见,就会心里别扭或心中火起。心理学上讲“同理心”,也是让人在沟通的时候,能够从对方的立场和视野去观察和思考,以顺应和附合的方法去达到对方的认同,进而达到沟通的目的,这也是基于人对于“同”的接纳及对于“异”的排斥的规律。

所以,换位思考是一个对沟通大有裨益的方式,我们可以多多地去培养自己这种方式,将其变为一种习惯。

沟通需要显示诚意

“夫书以载言,言以传意。”传意,除了需要正确清晰地传递信息、表达观点、顾全体面、言辞优雅之外,同时也需要及时收集对方的反应、全面把握话题的进行、深刻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语言的普遍有效性是要求话语的“可理解性”——符合某种语言语法规则的话语,就是可理解的。

而对应于语言的三种语用学功能,还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恰当的要成为。就语言的呈现事实之功能来说,它必须满足的有效性是要求陈述的“真实性”,一个陈述外部世界事实的话语必须被认为是真实的。就语言的建立合法人际关系之功能而言,它必须满足的有效性是要求规范的“恰当性”,一个产生出共同认可的价值规范的话语必须被认为是恰当的。就语言的表达主体内心意向之功能而言,它必须满足的有效性是要求“真诚性”,一个表达出说话者意图的话语必须被认为是真诚的。

与此相类似,语用原则在注重真实性、恰当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言语交际中的灵活性。因此在这里,考虑言语交际中一方采取主动以期有效沟通的语境,提出一点较为实用的语用原则——诚意原则。诚意原则的使用目的主要体现为——置身于全新的环境时,如何通过合理的言语交际过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结识新朋友;面对单个重点对象时,如何通过合理的言语交际过程赢得对方的好感,加深彼此的感情。

诚意原则可以分成以下五个准则:

1.重视准则

使对方产生他是重要人物的感觉。将对方预设为善良、理性的人;让对方知道他(她)对于你有多么重要;承认对方有某些自己所不及之处。

2.理解准则了解对方,善解人意,投其所好。包括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事情;对他人的想法和愿望表示理解、同情;多征询对方的愿望、需要、意见和想法。

3.专注准则在对话中突出对方,而不是强调自己。包括多谈论令对方感兴趣的人、事、物,特别是使对方多谈论自己;认真倾听,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使话题继续;尽量减少使用“我”、“我的”和“你”、“你的”,多使用“我们”。

4.认同准则减少不必要的分歧,获取共鸣。交谈的一开始,就争取使对方立即说“是”、“是的”;迅速而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在分歧上继续纠缠;积极寻找双方的共同意见,多使用“我也……”。

5.赞许准则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尽所能表现真诚地赞扬和欣赏;不要批评、指责或抱怨,被理解、关心、认同的感觉对我们而言实在太重要了。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受欢迎。

社会秩序仅靠法律很难维持,还要依靠道德的制约。法律只能告诉我们什么事情是禁止的、什么事情我们不能做,却无法告诉我们什么事情是提倡的、是应当去做的。现有的语用原则,多数都告诉了我们“不能怎样”、应该“怎样。’才合理,却鲜有让我们知道“怎样”才是比较优选的方案。因此,我在上面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做法。这其中,需要解释一下认同准则:跟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以讨论不同的意见作为开始,要在一开始就强调——而且不断地强调——双方都同意的事。一个否定的反应会成为最不容易突破的障碍。

在主动言语交际中遵循诚意原则,可以令气氛融洽、使沟通事半功倍。表达看法、要求或建议时,话讲得慢一些,容易给人诚实的印象。如果说话很快,则易让人产生轻浮的印象。

有十足理由的观点或要求时,若能以轻声的口气说,就会较容易让人相信和接受。与人交谈的时候,上半身往前倾斜,可表现出你对交谈者和所谈的事的强烈关心。“随时随地听您的吩咐”这句话可使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意。

认真时,有认真的表情,可笑时,则尽量去笑,这样做会给入感觉良好的印象。

与客人或朋友、同事握手,一定得比常规距离更近一些,能表示你的友好和热情。

不论是交际或私情,工作之余,凡是和上司一起相处在开放式的情绪中,翌日早晨都应该规规矩矩地上班,而且要比上司更早开始工作。因为这种做法可让上司知道你是个公私分明、把握原则的人,因而加强了对你的信赖感。恪守在谈笑间所定的诺言,可增加对方认为你是很诚实的印象。

此外,还可以以手势配合讲话,比较容易把自己的热情与真诚传达给对方。

有十足理由的观点或要求时,若能以轻声的口气说,就会较容易让人相信和接受。与人交谈的时候,上半身往前倾斜,可表现出你对交谈者和所谈的事的强烈关心。“随时随地听您的吩咐”这句话可使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意。

认真时,有认真的表情,可笑时,则尽量去笑,这样做会给入感觉良好的印象。

与客人或朋友、同事握手,一定得比常规距离更近一些,能表示你的友好和热情。

不论是交际或私情,工作之余,凡是和上司一起相处在开放式的情绪中,翌日早晨都应该规规矩矩地上班,而且要比上司更早开始工作。因为这种做法可让上司知道你是个公私分明、把握原则的人,因而加强了对你的信赖感。恪守在谈笑间所定的诺言,可增加对方认为你是很诚实的印象。

此外,还可以以手势配合讲话,比较容易把自己的热情与真诚传达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