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春是一件多么痛的礼物
15127200000013

第13章 让自己变得更重要:舍得青春换长青(6)

本来我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他却去跟客户新来的领导吃饭,站在客户的角度分析利弊,告诉他们:我们公司项目多,这个不卖还有下一个,但对于客户来说,就有很大的损失了;客户公司的损失先不讲,就一个新上任的领导来说,如果今年一点儿不卖,虽然是客观原因,但还是没办法在老员工面前树立威信,迅速得到公司高层的重视。客户新来的领导听他这样说,就有些纠结,但这件事是高层定的,他也无法做主。我的领导告诉他:公司高层看得比较长远,他们只会做最符合利益的事情;不如由我们公司出一份市场报告,告诉他们如果明年再卖,这么多货量积累起来,销售压力非常大;不如今年只卖一部分,一能缓解明年的销售压力,二能检验市场,三嘛,自然是体现领导的能力。客户新来的领导心动了,但还是担心才到新公司,就这样跟高层的决定对着干会不会不好。我的领导直接拍胸脯告诉他,汇报也是我们来,只要他约上高层,一起听一次汇报就可以了,只不过耽误半个小时的时间。

客户新来的领导听他这样说,立刻就答应了。他很快组织我们做了一份提报,美其名曰“死马当作活马医”。其间,他应该也私下跟客户公司的几个能说得上话的人聊过了,已经在客户公司内部制造了如果销售一部分会更好的舆论。在提报的当天,客户公司里观点和我们一样的人有很多。就这样,客户高层改变了主意,决定拿出一部分货物开卖。

虽然最终的结果,跟年初的设想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最坏的情况下,因为他的努力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客户公司还是我们公司,上上下下都很感激他。

平时,他对我们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很少说不。作为上司,他能帮我们解决的事情都会主动帮忙解决,解决不了的,不直接拒绝,而是跟我们说,他会再想想。过一天告诉我们,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这件事情不可行,但他有一个更合适的方案,看可不可以。

他似乎永远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然而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能让事情顺利地推进。他坚信,只有先帮别人把事情解决好了,别人才会帮你把你的事情解决好。

帮人把事情解决了,别人才会帮你解决问题,这个道理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在社会,很多人都认为,找人办点事情实在太难了。有的时候,无论你花掉多少钱,花掉多少时间,到头来,别人一句话推脱掉,不肯帮你办事。说到底,不过是因为你的力气没有用在点子上。一般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是小事情。可是有很多事情,花钱都解决不了,当然,如果能不花钱就解决事情,自然是最好的。而能帮你解决问题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为难之处,只是需要你去准确洞察。在洞察的基础上,如果能顺便帮别人解决了他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为你自己积累人脉。即使解决不了,如果能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提出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建议,别人也会在内心深处感激你,从而在情感方面把你当自己人,成为对等的、可以交谈的朋友。以至于在未来,当你有需求的时候,或许根本不必去寻求帮助,大家也会纷纷主动帮助。而这,才是真正的做事亦做人。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母亲五岁的时候,外婆就过世了。因为没有亲娘的疼爱,母亲小时候吃了很多苦。等她有了孩子,就发誓无论如何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跟她受一样的苦。因此,在教育小孩方面,有些过于溺爱。比如说,在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几乎没有被要求做过任何家务,甚至几乎连地都没有拖过,厨房更是很少进。母亲的说法是,想着自己都懒得做家务,孩子肯定也不喜欢,不如自己做了,给孩子省点事儿。她却没有想到,对于普通家庭成长的孩子来说,有些功课拉下了,迟早得补上去,不然人生就会很艰难,比如说最基本的家务。

我工作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独居。因为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欠着外债,薪水很低,吃饭成了最基本的问题。市场上卖的快餐盒饭味道太差,营养不够,可我也没有更多的钱到饭店点菜,自己又不会做饭,只好饥一顿饱一顿。

又要省钱,又想吃得好,能怎么办呢?只好自己学呀!

二十多岁第一次煮饭,米没有洗就下锅;第一次煮面条,凉水时就下面条,煮成了一锅面糊糊。不会炒菜就不炒,买了串葡萄就饭吃。吃着吃着就多愁善感起来,觉得自己很可怜。

只好给母亲打电话,请教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可是很多时候,按照母亲说的方法做了,味道却总是不对。一度以为自己根本没有煮饭的天分,挫败感很强烈。号称家务能手的闺蜜嘲笑我:做饭这么简单的事情哪里需要什么天分?多做几次就熟练了。咸是盐放得多;肉炒老了是时间和火候把握得不准确;煎鱼里面生外面煳是水放得少,火候也没掌握好。

不忍再继续浪费食材,也为了更加“精确”,专门买了食谱和带有刻度的勺子、量杯。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基本的家常菜会炒几个了,自己一个人在家也不至于饿肚子。

因为几个菜做得还不错,就逐渐培养了做菜的兴趣。和朋友在饭店吃了好吃的新菜,回家后忍不住买了食材自己做来吃。味道不对下次再去吃,看盘子里的食材和作料,品尝汤的味道,感受每样食材的分量,直到味道和在外面吃的越来越接近为止。久而久之,养成了很多菜吃一到两次,就能做到八九不离十的地步。

别的家务也如此,独居几年,因无法忍受脏乱差,慢慢地居然也能收拾得很好。

一次和家人一起在外面吃饭,遇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的菜,味道很好。回家之后技痒,忍不住亲自操刀,顺带为家人做了一桌子菜。母亲吃着我做的饭菜,非常惊讶,她从来没有想到,离开她之后,我居然具备了居家必备技能之一——下厨。

她又惊讶又兴奋地问我是怎样做到的,我轻描淡写地说了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过程的狼狈和为此付出的努力自不必讲,多年的积累的确养成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习惯。

很少有人天生就能做好一件事情,除非拥有不可多得的天赋。做得好无非是眼勤、手勤,以及无数个失败案例的积累。在没有经验做支撑的情况下,想在第一次入手就做得很好,借的也不过是别人的经验。

我曾经待过一个小公司,招人特别难。原因无非是公司小,有大公司情结的人看不上;公司预算有限,追求高薪的人看不上。然而很多岗位却需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不然短期之内很难上手。当时,我是部门的主管,眼看着迟迟招不到人,项目越来越多,现有的人员一个人做几个人的事情,逐渐心生不满。我知道再不招人,老员工也极有可能流失。不得已只好招一些新人来做一些基本的事情。培训一段时间,根据每个人的成长速度,把实在不能胜任的人淘汰出去,再招聘新的人补充进来。大部分公司招聘毫无经验的新人都是这样做的呀!

当时一次招了七个人,每周两次培训,其他时间安排给现有的工作人员帮带。一个月后,剩下了五个人;第二个月过去了,剩下了三个人。这三个人是相对比较拔尖的,经过两个月的突击培训,已经基本能胜任岗位需求了。给他们转正的时候,我告诉他们,半年后再次考核,如果能达到两年工作经验水准,公司会直接把薪水加到两年工作经验的标准。

这三个人都很努力,进步很快。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个高个子女孩。女孩长相一般,又瘦又高,性格不算活泼也不算内向,放在三个人中,除了个子高比较显眼以外,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特别的地方。然而,她却是进步最快的,转正之后,她只用了三个月,基本上就能单独做项目了。分配给她的任何工作,即使从来没有做过,也差不多能做到七八十分。

我才入行的时候,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准,但我那时候用的是笨办法,基本上是拿生命在学习。行业知识和成功案例每天按量阅读、记笔记,导致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看她的精神状态,方法应该和我的不同。我开始密切关注她。我发现,每次老员工讨论工作的时候,但凡遇到跟工作经验有关的东西,她总是会竖着耳朵听;老员工做的项目,她拿公司存档案例不停地研究,另外,她还有“包打听”的功能。当时出去的四个新人,后来也在这个行业找到了新的工作,她跟他们关系很好。这些人在公司里的事情、所做的工作,她几乎都知道,甚至连客户公司里的人,只要她接触过,她就能问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

也正是因为她的“包打听”能力,她在公司几次接新项目的时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跟她的多次接触中,我发现,她才是真正的任何事情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人,而她的“看”和“记”都能第一时间抓住重点。

在当时的小公司做了一段时间后,她跳槽了,而我们从来没有断过联系。之后,她又跳了几次槽,现在已经是一家公司的副总了。

她比我年轻,又曾经是我的下属,可以说完全是我带她入行,教会她这个行业的基本技能。然而这些年,她发展得却比我好很多,最关键的也就是具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能力。

她是我佩服过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