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美国孩子,妈妈想从小培养培养他做事的好习惯,就要求这个孩子负责洗碗,孩子不同意,就是不肯洗碗,妈妈说了很多次,孩子就是不配合。这个美国妈妈做得也真绝。她见跟孩子说理无效,当天就在家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罢工通知。理由如下:因为妈妈工作很辛苦,想让孩子给帮帮忙,洗洗碗,但因为孩子只知道享受权利,却不肯尽义务。所以,从今天起,妈妈不做饭了,各人自行解决吃饭问题。当天妈妈就一个人在外面吃,连着几天不肯做饭。这个孩子真急了,不可能天天啃面包呀,自然投降。主动跟妈妈承认错误,要求洗碗。妈妈说:不是洗一天,要洗就得洗一年。孩子说:行呀,只要你做饭,洗碗我包了,别说洗一年,洗十年我也得洗呀。
总的来说,抓习惯:小时要严,大了就可以放松一点。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因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容易塑造。家长还要尽量避免在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期来临时强迫他纠正坏习惯,这只会让他更加排斥你的啰嗦和唠叨。
做家长的,培养孩子习惯,要把握一个原则: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让孩子从小到大要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我们在孩子还没形成习惯前,就要注意纠正和引导孩子多形成好习惯。这就是多塑造。因为这样容易。但有时一不留神孩子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等家长意识到时,想改就难了许多,这就是“改造”。
在这里,有一个古时候的故事,对要从小培养孩子好习惯会有很大的启发。
从前,有一位富翁,年近五十,才生了一个儿子。老来得子,岂有不爱之理?在富翁眼里,他的小儿子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成天笑眯眯地看着,乐得合不拢嘴。对儿子,他总是迁就放任,什么都依着孩子,从来不管不教,任其自然发展。生怕严格管教,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过了几年,儿子有六七岁了。由于父亲的娇惯,孩子慢慢滋长了一些毛病,不许人管,只要一不高兴,不是张口骂人,就是动手打人,简直是强横霸道,无所不为。而那富翁还觉得挺好,心里想:孩子长大了肯定吃不了亏。而且,他也总觉得儿子年纪还小,不懂事,从不认真管教,敷衍两句就拉倒,对儿子一直是采取宽容、放任甚至纵容的态度。
随着年龄的增大,儿子的恶习不断膨胀,胆子越来越大。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竟常常私自偷拿他父亲的钱,到外面去吃喝嫖赌。他常常一掷千金,输得干干净净,可他毫不介意。他觉得,反正父亲有的是钱,输了再去偷啊!
后来,他父亲终于知道了,非常生气,觉得再不管就不行了。于是,有一天,他找到赌场,当着众人的面,把儿子破口大骂了一通。没想到,儿子不但不怕,反而恶狠狠地指着父亲的鼻子张口大骂:“你这老东西,该死不死,还敢骂我?你当心点儿,我迟早要弄死你!”父亲听了儿子的话,气得浑身发抖,差一点没背过气去。
父亲心想:儿子这话虽说是在气头上说出来的话,也不能不防着点。当天晚上,富翁便把一只小木桶放在铺好的被窝里,就像是有人在睡觉的样子。他自己呢,则静悄悄地躲在床的后边,屏息凝气,偷偷地看儿子的动静。
过了没多久,只见儿子轻手轻脚推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进屋来,手里提着一把锃亮的大斧头。一到床前,就怒气冲冲、咬牙切齿地举起手里的大斧头,狠狠地向床上的被子乱砍了一通。只听“啪”地一声,小木桶碎了,儿子以为是他父亲的脑袋被砍碎了,丢下斧头仓皇地逃走了。
光阴似箭,一晃过去了十多年,这位富翁已经八十多岁了。暮年孤独,苦不堪言,睹物兴怀,百感交集。他虽恨儿子,但仍希望儿子能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回到自己的身边来。
有一天,老人家正在一个桑园里独自散步。忽然,有一位年逾三十的农夫径直朝他走过来,手指身旁的一个很粗的老桑枝,礼貌地对他说:“老人家,请你把这株老桑枝弯过来。”
那老人家笑笑,摇着头对眼前的农夫说:“老弟!老桑枝已经那么粗了,哪里还能弄得弯呀?”
那农夫说:“不错,不错。桑枝要从小弯,儿子要从小教呀!”
老人家听了这句话,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很后悔儿子小时没有好好塑造他。禁不住老泪纵横。
这可能是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它所说明的事实却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在最容易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年龄,如果你放弃了,或者错过了,那可能会让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出现偏差,甚至更坏的后果。我们要学习上文的美国妈妈,为培养出孩子好习惯,讲究策略,适时让他吃点苦头,这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效的。
培养好习惯需要引导力
在培养孩子好习惯这个问题上,肯定有很多家长是无计可施的。孩子的自我导向能力是很差的,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是值得坚持的,这就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引导力,即是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能力。这个引导有一个窍门,那就是家长要学会激励孩子,让孩子自觉地、主动地约束自己。家长要学会激励要针对需求。
但什么叫激励要针对需求呢?这里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下:
大街上躺着一头驴子,严重阻碍了交通。几个壮汉推也推不动,拉也拉不走。交警想尽办法也无济于事,只好掏出枪来大吼:“再不走,我就开枪了!”驴子只是晃了晃它的耳朵,依然不动。这时候,一老农手拿两个萝卜在驴子眼前晃一晃,懒洋洋的驴子两眼一亮立刻起来,跟着老农走了。
推、拉、吼对驴都没用,只有萝卜才请动了驴!老农是最懂得驴心的人!其实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家长不能拿着鞭子一步步地赶,或者是板着脸对孩子说:“来,我得教育教育你。你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好好……”总希望通过简单的教育方式来达到教育目的,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我们家长要能懂得孩子的心,善于抓住孩子的内心需求,找到让孩子喜欢的那个“萝卜”来引导孩子自己动起来。
归根到底,家长要利用激励要针对需求的办法来培养孩子好习惯,首先你得了解自己的孩子,他的性格,他的追求,以及他的弱点,等等,根据各点各个击破,那么自然水到渠成。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在他的著作中写过一个著名的教育案例,案例中父亲培养孩子的手法可谓高明而不着痕迹,令人印象深刻。
孙云晓是这样说的:
上海某学校有一个语文老师夏老师,他小时候练就了一手非常端庄漂亮的字,让学生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一天孙云晓去采访夏老师。
“您的一手好字是怎么练出来的?”
听我问及此事,夏老师神秘地笑了,说:
“这个原因谁也猜不出来。”
原来,夏老师的父亲是中医。许多年前一个暑假刚开始的一天,父亲拿出一摞医书,对三个儿子说:
“这些医书是我借来的,请你们帮我抄下来,有重要用处。”
当兄弟三人准备抄写时,父亲又提醒道:
“抄医书非同寻常,抄错一个字就可能给病人开错药方,害了人家性命。所以,必须字字端正清楚,不可贪玩马虎。抄好了我有奖励。”
孩子们听了,无不心生神圣之感,似乎真的成了医生,如同给病人开处方一般,一笔一划,刀刻斧凿一样。夏老师是老大,自然要做出表率,比弟弟们更加认真。
几个假期,兄弟三人与医书为伴,练出了坐功,练出了严谨,也练就了一手好字。每个假期结束时,父亲带儿子们去大世界玩上一整天,那份自豪与痛快,回想起来让人心醉。
听到这里,我拍案叫绝:
“你父亲是高人,他这是培养你们兄弟三人的良好习惯呀!”
夏老师点点头,说:
“是啊,不过这是我们长大以后才悟出来的,那时可当真了。至今我对医书都有一种敬畏之感。”
后来夏老师的两个弟弟,一个担任了厂长,另一个做了企业的工会主席。兄弟三人的成才都得益于抄医书养成的严谨作风。
看到这里,每个人都会深深惊叹于这位父亲的教育智慧。通过让孩子们帮着抄医书一事,巧妙掩盖了父亲真实的教育意图,孩子们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被教育、被强迫的痕迹。
教育是一种艺术,最高明的教育应该是春风化雨,不露教育痕迹的。
一位年轻的妈妈,只是一个普通职员,但是她对教育孩子却有一套自己的方式。她经常喜欢用一些小“计谋”来对付孩子。比如:孩子刚读一年级时,每天老师都会留点家庭作业。作业虽然不多,但儿子因为没有养成做作业的习惯,总是拖拖拉拉半天做不完,10分钟的作业儿子可以边玩边写磨蹭一个小时。催促一下写一点,不催促就又玩别的东西去了。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每次接儿子一回家,她就对儿子说:
“儿子,快写作业,写完作业我就带你到下面去玩。”
“儿子,快点,今天晚上妈妈带你到桥头公园去滑冰。”
“儿子,赶快写完作业,今晚上妈妈陪你看一部好碟,叫《白色星球》,非常好看。”
“儿子,快写作业,妈妈今晚上陪你下棋。”……
儿子一听,高兴得不得了,赶快认真写作业,妈妈也兑现她的诺言,儿子一写完作业,就带孩子玩。就这样,通过这个办法,一次、两次、三次……他快速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行为得到不断的重复,最终形成了快速高效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儿子就这样被妈妈用一个“小计谋”给“暗算”了。
另一位明智的爸爸做法也高明。
有一段时间,爸爸发现二年级的女儿在假期里睡觉越睡越晚。有时到了晚上10点都不肯睡觉,早上又起不来。于是他就对女儿说:“宝贝,你不是想打羽毛球吗?说实话,下午我实在抽不出时间陪你打球,你要真想打球,早上我可以陪你打球。”
孩子听说老爸终于肯陪他打球了,非常高兴。晚上早早地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早上,爸爸高声喊到:“宝贝,起床喽,打球去喽”。女儿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高高兴兴跟爸爸打球去了。就这样,打了一段时间的球,女儿晚上晚睡晚起的坏习惯就没有了。
又说这个爸爸发现女儿另一个问题,就是她刷牙的时候不愿意挤牙膏刷牙。由此爸爸推断出女儿没有打心眼里重视刷牙,也没有意识到人有一口好牙齿的重要性。
这位爸爸不希望强迫女儿,怎么办呢?
一天晚上,他们一家三口在看电视。看到电视剧里的男女主角和广告里的人露出一口洁白好看的牙齿时,爸爸故意夸张地对孩子妈妈说:“这个人的牙齿好白好漂亮呀。”
孩子妈妈也会意地大声附和:“这个人笑得好灿烂呀,主要是因为她有一口好牙齿,如果她的牙齿不好看,又黄又稀的,估计她不敢这样笑。女孩儿更应该有一口好牙。”
女儿坐在旁边扭头看看他们,盯着电视静静地看着,没有说话。爸爸就知道女儿开始思考刷牙的事情了,七八岁的孩子已经懂得美与丑了,利用这种旁敲侧击的方式就会更有效。
第二天早上起来,爸爸发现听到了女儿在洗脸间刷牙的声音,比平时刷牙时间长。
紧接着爸爸的一个同事要去补牙。当时爸爸正好有空,就带上女儿和同事一起去了看牙医。他们来到医院,女儿看到那些贴在墙上的爱牙宣传图,可能看到不好看的吧,女儿吓得用手掩住了小嘴。再看到医生用尖尖的利器给爸爸的同事钻牙,看到同事吐着带血的口水,女儿可紧张了。爸爸趁机又请医生给他讲了一些不刷牙的危害……总之,这一次的所见所闻让女儿大为震惊,爸爸什么话也没有说,但他知道女儿内心真的开始重视刷牙这件事了。
以上这两个例子,都是家长利用了孩子内心的需求、渴望来循循善诱他们建立良好的习惯,而不是威胁和强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谁会愿意被硬性教育。如果父母动辄把孩子拉到身边,对孩子说:“来,我得教育教育你。你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好好……”孩子肯定会烦的。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卡内基有一句话说得好:“行为乃发自我们的基本欲望。”“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他人,就是提出他们的需要,并且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这些话如上文“萝卜请驴,老农懂驴心”的原理如出一辙。实际上,能触动孩子前进的动力,就是那教育中的“萝卜”。你会使那“萝卜”,就是你的引导力在发生作用。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去除坏习惯用减法
许多家长产生过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这样的疑问是很正常的事情。习惯是人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是一种意识不到的举动,自然而然发生的行为。所以在培养好习惯的同时必然要矫正不良习惯。正如培养好习惯有方法一样,矫正不良习惯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首先,培养好习惯用加法,这个加法如何理解?
心理学上有个“21天法则”,我们可以通过连续21天对孩子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训练,坚持不懈,一天天加强效果,就会很容易达到目的。
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作用强化,会形成习惯。而利用这个方法培养习惯,前三天最关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熬过前三天你就不会觉得是种痛苦,一星期后你就会产生兴趣,21天后你做这些事就成了理所当然。培养一个习惯就像烧开水一样,烧烧停停水永远不会开,刚热了又凉了,只有一口气将它烧到100℃,你就成功了。这就是用加一加一加一方法产生效果的原理。
至于去除坏习惯用减法的道理同上,就是减一减一减一,通过循序渐减的原理,将原来的行为习惯弱化了,坏习惯便能逐渐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