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社交兵法
15066300000011

第11章 兵法二走进社交的大课堂(4)

(1)衣服要大方、整洁、合体、合度,避免过多虚饰和奇装异服,以便更充分地反映出朝气蓬勃和稳重的精神面貌。

(2)一般交际场合可穿便衣,但在正式或隆重、严肃的场合应着深色礼服。无论在何种场合,衣服都应熨平整,注意挺括整齐。着西装时,胸袋上可插放装饰的手帕,只有在工作场所才能插笔。

(3)在穿衬衫时,领口和袖口的污迹最显眼,因此要注意保持干净。如果打有领带,不能歪歪斜斜,松松垮垮,否则西装再好,衬衫再白,也会使人感到不舒服。

(4)穿鞋子时,鞋子颜色应与衣服颜色相配。在庄重和正式场合,以穿黑色皮鞋为宜,鞋子也应光亮干净,不能灰尘满面。

(5)如果戴有帽子,也应注意整洁和整齐。帽子的式样和颜色要和衣服相协调。

3.注意言谈举止

(1)交谈时态度要诚恳,声音不要太大,语气要亲切,表达要得当,辅助动作不要太多、太大,不能用手指指人,不要拉扯拍打,避免引起别人反感。

(2)在同别人谈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要翻阅文件,扫地动东西,摆弄小玩艺,否则给人留下一种不耐烦的印象。

(3)在坐下交谈时,不要翘二郎腿,更不要将脚胡乱抖动。谈话时也不能东张西望,否则会给人一种心不在焉或兴趣旁移的印象。

(4)参加别人谈话时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能硬凑过去,更不要问自己不需要知道的事情,多嘴多舌,常使人反感。

(5)说话时要力求避免滔滔不绝,故意卖弄式的高谈阔论。讥讽攻击别人会惹人讨厌。在交谈中,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当别人讲话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6)谈话过程中,不能挖鼻孔、掏耳朵、搓泥污、剔牙缝、修指甲;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捂住口鼻,面向一旁,不能发出很大的声音。

(7)在参加交谈前,不要吃葱、蒜,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臭。如口有异味,可用咀嚼茶叶或咀嚼口香糖的方式来抑制。

(8)在交谈中,不能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吸烟要征得对方同意,烟灰要弹人烟缸。国家已规定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要自觉遵守规定,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注意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是语言中的一个类型,它是以包括身体的全部或局部的任何反映动作与非反映动作作为表现手段,以身体行动上可以分离的最小单位及其所涉及的人体密码为表现材料的一种非言语交际的行为。这说明身体语言同自然语言一样,都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工具。不同的是,自然语言是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的,而身体语言则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或某一部分形态的变化等方式来传递信息的。

有人在一些场合受到过被威慑的力量。但这与人体语言是分不开的。

当你坐着时候,要尽量把胸部挺直些,将双脚靠近。当你舒服地坐着时,不能降低自己的身体。当你听你对面或旁边的人谈话时,你可以摆出一种轻松的而不是紧张的坐姿。当你在听别人讲述时,可以用微笑、点头或轻轻移动位置,来表明你的兴趣与欣赏品位。请注意电视上一些访问节目的主持人,他们的坐姿和倾听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艺术。

最有效果的声音,是诚挚自然、饱含着信心与凝聚力、并隐含着一种轻松的微笑。

没有什么比你看着对方或旁人的方式,更能说明你的信心。当你与对方交谈时,无论你觉得怎样的害怕或踌躇,都应看着对方。在直接凝视对方的同时,带着一种友好的微笑。这样,你将更容易说出任何你必须说的事情。

当然,这种直接的注视,不应是死死地盯着,你更不能去玩那种居高临下俯视别人的把戏。你不能老是盯着与你交谈的人,而要不时地移开一下视线,不然,将会使对方感到很不自在。不过,在转移视线时,不应去看地板,因为这很容易被人视为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性。也应避免目光游移不定,因为如果你东张西望,不让目光在谈话对象身上停留一定的时间,无异于向对方表示你的注意力已转移到别处了。

身体行动会显示自己的精神状态。如果看到一个低垂着双肩、弓着背走路的人,就可以断定这个人肩负着无法承担的重任。当某些事情摧毁了一个人的精神,也不可避免地会压垮他的身体,于是,他便变得弓腰驼背了。悲观消极的人,总是低着头,眼睛朝上走路。而具有信心的人,走起路来总是昂首阔步,眼睛望着他想达到的目标。

还有的人运用精心谋划的威慑技巧去威慑他人,比如有的大亨把他办公室的家具摆放得让人只能坐在一个较低的位子上,尴尬地仰着头看他,从而造成一种威慑的阵势。有的大亨把办公桌放在窗前,迫使来访者面对阳光或其他强光源。

有位心理学家说:“当你在别人的地盘时千万小心行事,否则,你将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人现眼。”这里没有提到,要是在你自己的地盘又怎么样呢?这才是你遇到的问题,这时你应当利用地利的优势。一旦别人涉足了你从事的领域,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而他不是。但是,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你都必须记住:对于你的工作,你远比来找你的人懂得多。所以,你应当充满自信,有把握地主动出击。

◎微笑的艺术

微笑是一种艺术,是一门学问。微笑牵涉到我们的文明素质、生活内容和节奏,也牵涉到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微笑是内心的愉悦自然地流露在脸上,它是伪装不出来的,非伪装不可,也是苦涩的微笑,倒不如不进行伪装的好。微笑是有所讲究的:

1.首先要学会微笑

如果你对别人抱着友好的态度,对社会具有好感,自然会笑口常开,久而久之,微笑会自然地变成你自身的一部分。当你遇到别人时,如果心中想:“啊!能看到你,真高兴!”把这种心情表现在你脸上,你会显得满面春风。

你每天都应抽出点时间去笑。在家庭中,也特别需要这样的调剂。笑,能使你在社会上人际关系融洽,家庭中天伦之乐融融。当你某一时刻心情恶劣时,设法使自己笑出来,是改变心情最好的办法。

无论你遇到的困难多么大,处境如何痛苦,一旦你笑了,你就可能撑得过去,不会被困难压倒,也不会向处境屈服。

如果你平时不太喜欢笑,又想学会笑,那么可先从搜集和剪贴各种趣事和笑料做起。用剪贴簿搜集资料当然很花费时间,但是只建立一个简单的笑料档案却很容易,把你所喜欢的和别人代你找到的笑话和漫画剪下来就可以了。

另外,再预备一本记事簿,记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可笑事情,你一翻阅就会笑起来。

2.笑要注意场合

笑在一般交际场合中都是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任何交际场合中都适用。如果在不该使用笑的场合中使用了笑,那么,不仅达不到搞好人际关系的效果,而且还会受到别人的冷眼相对,甚至会引来别人的愤怒,这当然是很糟糕的。因此,我们在使用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场合。例如,当你参加葬礼或追悼会时,你对悲痛欲绝的死者家属就不能笑脸相迎。

3.应和大家一起笑

许多人聚在一起时,如果别人的笑和幽默引起大家的共鸣,你绝对不能单独板着脸。大家都笑而你却正襟危坐,无疑会破坏整个气氛。讲笑话的人心中会十分不快,认为你有意和他为难,诚心不笑(其实你只不过认为并不好笑),其他的人也会认为你大煞风景。所以,在这种场合,表现出能欣赏别人的笑和幽默,和大家一起笑,是争取友谊或友好对待的方法。不要瞧不起别人的笑和幽默,不要认为笑和幽默是你的独有物;应该用笑声来表示对别人笑和幽默的赞赏,这样也会使你收到友谊的回报。

4.不要取笑他人

在运用笑和幽默时,不要把别人作为取笑的对象。特别是不要取笑他人生理上的缺陷,如斜眼、麻面、跛足、驼背等等。对别人的不幸,你应该给予同情才是。如果在许多人交谈中,有一位是生理上有缺陷的,那么在说话时,就要避免易使人联想到缺陷方面去的笑话。也不要取笑他人的过错和失误。例如,不要取笑你的同学考试不及格,不要取笑你的同伴在走路时跌了跤等等。也不要取笑他人出身贫寒、职业卑微、家属中有不法分子等,免得使人感到窘迫。在某种特殊的交际氛围中,不如将自己作为取笑的对象,文雅地嘲笑自己,以此使整个场面松弛、欢快。

5.应考虑对象

笑和幽默是孪生姐妹,但在运用时应注意对象。也就是说,要看对方的职业、职务、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要是不考虑这些,乱来一气是会把问题弄糟的。

此外,还应考虑对方的文化层次以及地域、国情、国别,还要记住对方的宗教禁忌。

当对方的地位高或职务重要时,你不能无端地用笑和幽默,而应先提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在谈话中有分寸地表现你的笑和幽默。

在运用笑和幽默时,要考虑对方的性格特点,否则,你想搞好人际关系的希望就会落空,甚至带来麻烦。

对人微笑,对人运用笑和幽默,是想搞好人际关系,共同快乐地享受人生,并不是为了取笑嘲弄别人,更不是为了和别人比高低。否则,笑往往就会变成仇恨的种子。

我们应以微笑诚恳待人,搞好人际关系,以使工作和生活更快乐。但我们首先须懂得什么叫快乐,怎样才能使别人也使自己快乐。要是损人利己,取笑他人的过失,嘲弄他人的缺陷,这种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不是为了取笑而微笑,微笑仅是为表示我们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正确对待人生,正确对待社会的态度。

◎注意社交的眼神

“眼是心灵之窗”,眼的奥秘在于它会毫无保留地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反映人的思维活动。

所以说,从一个人的眼睛中,通常能看到他的整个内心世界。

我们常常说某位可爱的女孩子的眼睛会说话,这就是她的眼睛富于表情。实际上,内心充实情感丰富的人的眼睛都是十分动人的。

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目光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特别是在与人交谈时,目光应该注视对方,不应该躲闪或者游移不定。在整个谈话过程中,目光要注意对方,专心、温和、充满热情。

人际交往中诸如疲倦、冰冷、呆滞、漠然、轻蔑、惊慌、敌视、左顾右盼的目光都是应该避免的,更不要对人上下打量,挤眉弄眼。

还有一种眼神叫“凝视”。

各种凝视都有不同的作用。在洽谈、磋商、谈判等场合,凝视对方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双眼或双眼与额头之间的区域。各种社交场合使用的注视方式也是一种凝视,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唇心到双眼之问的三角区域。亲密凝视是亲人之间,恋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使用的注视方式。凝视的位置在对方双眼到胸之间。

有一位女记者在对男性做采访时,常有这种体验:对注视她的男性要比不注视她的男性更有好感。而且经过在面试时候的测验,也表明如何选择候选人也与是否注视着主考人有着很大的关系。注视,或是看一个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视线接触”。这种视线接触越频繁,对方也越会产生好感。我们应该学会被对方注视。把自己和对方换一个位置的话就会明白。如果是讨厌的人,也不会想去看他一眼。

相反,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就会总去盯着他看。所以注视着你的人,也对你抱有一定的好感。用温柔的、亲切的目光注视对方的话,对方也会产生“他为什么这样看着这里呢”、“有机会的话,和他聊聊看”之类的想法。如果遇到了你喜欢的人,先从注视他开始。

社交中一双真诚而热情的眼睛能够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眼睛会说人们内心深处的话,它表明了你对人家的好感。充满善意的眼睛不一定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但只要真诚,同样可以赢得人们的好感,让人难忘。

有人说“眼斜心不正”,其实不准确,应该说“眼邪心不正”。心术不正的人不光是喜欢斜视,而是“邪”视,就是眼神中透出邪恶的光。

孟子说过,看人胸中正与不正,要看他的“眸子”,正直的人眼光是光明坦然的,不正的人眼光是怯懦而灰暗的。曾国藩也说过:一个人目光闪烁不定,这个人定非善类。这些说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如果遇到一个人,眼睛急速地躲开你的目光而闪烁不定。你心里就会很不舒服。我们相信自己的人品,但从仪态上也不要染上这些坏毛病。

眼神不能滥用。自然眼神是语言表达的得力助手。眼睛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表达比言语更深切、更微妙的含义。许多动物不会说话,却会瞪眼,其目的是向对手发出威胁的信号。蝴蝶经过长期进化,翅膀上的斑纹越来越醒目,这种斑纹会使其他动物误认为是猛兽的怒目,从而不敢轻举妄动。

眼神可以显示出人的喜悦或冷漠,每一种眼神都有特定的含义:明亮的眼神表示心情愉快;平静的目光表示温和善良;灵秀的目光表示聪明智慧等等。可见,在交际活动中注意眼神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眼神应该智慧、诚恳、明亮、平静、友好、坦然、专注、坚定。切忌挑逗、仇恨、轻佻、卑琐、轻蔑、奸诈、愤怒、凶狠、阴沉、游离、茫然的眼神。

眼神是一种在社交中通过视线接触来传递信息的表情语言。人们历来重视眼睛对行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思想感情的存在和变化都能从眼睛显示出来。从理论上讲,眼神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组成。

一、视线长度。在我们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注视对方的时间是谈话时间的一半左右。如果超过这个比例,说明我们对对方本人比对方的话更感兴趣;低于这个比例,说明对二者都无所谓。交谈时的其他眼神表现,总的讲要灵活自然。对一般的谈话对象,不要长时间凝视,否则就会让对方有被侵犯的感觉。

二、视线方向。谈话时,我们注视对方的部位可以显示我们与对方关系的亲疏。在生意、谈判、商务等场合,要用眼睛看着对方脸上的三角部位。这个三角就是双眼和前额的中心位置。如果你看着对方的这个部位,就会显得严肃认真,别人也会感到你有诚意。所以,这是把握住谈话主动权和控制权的重要因素。

◎注意你走路的姿势

在美国,有一种新的机器,这个机器可以判断前面10公里走来的是男还是女,它主要是靠测量臀部的摇摆来判断的。因此闹出不少笑话,有的女性被判断是男的,因为她虽然拥有女性的外表,走路的方式却似男子。

无论是谁,都有特殊的走路方式。平常我们就算在距离很远的地方,看到老朋友或是家人,就能认出是他们,因为我们已熟悉他们走路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从走路时的步法和步幅,可以看出一个人走路时的特征。当然走路的姿势也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在心情愉快时,脚步也跟着轻快。反之,在悲伤的时候,走路就会有步履沉重的样子。一般说来,张开步伐较大者,自我表现的欲望比较大。喜欢将自我存在的意识让对方接受。

脚步很快而手臂大摇大摆的人是积极的,被人认为是目标志向型的。而不管天冷或天热,总是将手插于口袋中,不时地低头、拖着脚走路,好像是有东西掉到地上似地,这种人是喜欢找他人的碴,喜欢陷他人于困境之中,也喜欢将他人的秘密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