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15055200000037

第37章 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4)

三、医药卫生类中职教育的教学创新

(一)“五环四步三特征”教学模式

1.“五环四步三特征”教学模式

“五环四步三特征”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的“五环”为:“第一环节:能力发展动员;第二环节:已有能力诊断;第三环节:能力发展教学;第四环节:能力发展鉴定;第五环节:能力教学反思”。“四步”为:任务、行动、展示和评价四个步骤。“三特征”是:教学形式的分组教学(不排除一定的大课教学);教学时间的教少学多(一般是教的时间不多于三分之一,学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也不排除例外的情况);教学运行的前诊(断)后鉴(定)。

2002年以来,以谭绍华先生领衔的重庆市职业教育团队在参与实施中国—澳大利亚(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学习借鉴澳大利亚及国际职教先进国家职教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实际,研究并实践了一种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五环四步三特征”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仅在重庆市众多中职学校的众多专业中得以推广应用,而且引起福建省等众多省市的极大关注,福建省福州市2009年以来先后邀请重庆市40多位中职教师前往进行过示范性教学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五环四步三特征”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是重庆市众多中职教师和职教研究人员共同的智慧结晶。实践也表明,“五环四步三特征”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不仅适合于中职公共基础课,而且也适合于中职专业课,不仅适合于重庆市,而且也适合于其它省市,是一种符合职教特点与需要的教学模式。

2.“五环四步三特征”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能力发展动员”阶段

“能力发展动员”即明确能力发展目标、激发能力发展动机。主要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与意义。教师要有效地进行“能力发展动员”,课前须进行就业市场分析(行业需求调研)、能力分析(能力标准制定)、课程开发与编制三项功夫;课中(开始的时候)须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提出发展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2)“基础能力诊断”阶段

“基础能力诊断”,即“能力发展教学”前对学生进行的能力测量与评定,主要是为了帮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帮助教师和学生安排教与学的进度;预测潜在的学习困难,及时施以补救教学。这里所讲的“诊断”和前面讲到的“鉴定”,基本的意思都是“测量与评定”。诊断是对学生学习之前能力的测量与评定,鉴定是对学生学习之后能力的测量与评定。

(3)“能力发展教学”阶段

“能力发展鉴定”即采取小组教学的方式和“任务、行动、展示和评价”的程序与方法,让学生掌握能力发展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这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

在“能力发展教学”中,学习的责任放在学生身上,教师的任务在于为学生安排学习环境,提供学习材料,指导学习方法,解答疑难,发现遭遇困难的学生并及时提供补救教学给与特别辅导。

教师要有效进行“能力发展教学”,应按照“任务、行动、展示、评价”四个步骤进行。需要注意的是,一个能力的发展,可能一个任务训练可以实现,也可能需多个任务训练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在“能力发展教学”环节,可能要经过多个“四步”,前一个“四步”与后一个“四步”的关系可以是递进的,也可以是并列的,视职业活动的逻辑顺序而定。

(4)“能力发展鉴定”阶段

“能力发展鉴定”,其目的在于明确教学过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供学生是否达到标准、学校教学成果是否被社会接受的依据。鉴定可以选用的鉴定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观察法(包括职场中观察法和在模拟工作环境下的观察法)、寻找错误法、角色扮演法和角色扮演设计法、游戏法和游戏设计法、口头提问法、口头陈述法、演讲法、面谈法、影音制作或其它多媒体、小组讨论法、考试法、论文法、自由命题、证明法、第三方报告法,等等。每一种方法都有较为适宜的情景和工具。如:在模拟工作环境下的观察法,适宜的情景是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下进行实际工作和操作,观察他们所展示的操作过程或生产步骤,鉴定工具一般是教师的观察清单,学生的工作记录,鉴定者对能力展示者的说明。又比如:游戏设计法,适宜于让学生设计和实施游戏,使学生辨认和分析适用于游戏的事和物,鉴定工具一般是学生提供的游戏总体设计方案和鉴定者对游戏设计者的说明。

(5)“能力教学反思”阶段

“能力教学反思”,即教师根据自身实施教学方案的感受与学生的反馈情况,查清是否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及其原因,以利提出改进意见。在课上,主要是教师收集学生的意见,学生意见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情境创设是否有效,教学运行过程是否顺利,教学方法采取是否适宜,能力发展目标是否达成,等等。课后主要是教师撰写教学后记。

3.“五环四步三特征”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课前“三功夫”

(1)行业需求调研

具体包括人力需求分析、就业结构预测、设计职教产出与人力需求相配合的方案。所需考虑的因素包括国际、国内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政策,政策制定者和受教育者在社会、文化、教育领域中的目标和价值观念,人口状况,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差,正在形成的新职业与工作机会,以及能够胜任这些工作的技术劳动力数量等等。

(2)能力标准制定

能力标准制定以能力分析为基础。能力分析的结果是课程开发与编制和教学活动的依据。能力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从事某一职业的人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具备哪些技能、知识及态度。能力分析的方法很多,目前广泛采用的主要是角色分析方法和功能分析方法。

(3)课程方案设计

主要的任务是确定教学内容、编写行为目标、选编教学材料和编制实施教案。基础能力诊断的目的是要了解我们的学生,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我们的学生。

(二)PBL问题会诊式教学模式

1.PBL简介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目前国际医学教育领域流行的一种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此教学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编制综合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地收集并互相交流获得的信息,最终获得与临床问题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以及临床诊断、治疗、顶防等各方面较为完性的知识。

2.PBL的实施程序

(1)教学组织形式

PBL通常采用小组讨论形式,每组由8-15名学生组成。人数太多不利于教学组织,难于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人数太少则不利于展开讨论,也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每组配备一名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指导与学习效果的评估。

(2)教材

PBL教材实际上是在PBL教学计划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学习目的,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编写的PBL案例集。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临床问题。对于刚接触医学知识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所提的临床问题通常比较简单,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则可以是一个比较复杂一些的临床问题。

(3)教学活动

先由指导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临床问题。例如:刘某,女55岁,血压200/110mmHg,请问刘某是否存在健康问题。在指导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由学生讨论提出与此问题相关的基础与临床方面需解决的问题。如:什么是血压,血压是如何产生的,血压如何测量,如何表示,正常血压范围是多少,血压与年龄有什么关系,高血压与高血压病是一回事吗,高血压的后果是什么,如何治疗高血压,如何预防高血压,等等。课后,学生根据讨论所归纳出的相关问题,到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查找答案。再次讨论时,学生将自己查阅到的资料提交小组共享,所有成员均积极参与讨论,互相补充,最终得到各个问题的满意答案。

3.PBL的特点与条件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实施PBL教学法,学校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与条件:

(1)双师型的指导教师。PBL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其任务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和监控学生讨论的方向、范围和时间,指导学生如何查找有关问题的答案。这时的教师己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有很大的不同。它要求教师具有“双师型”特点,一方面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应具备高超的导学技巧、较强的顶测和应变能力,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客观、如实的评价,并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2)全新的PBL综合性教材。PBL教材实际上主要是由一个个实际的或模拟的临床问题所组成的PBL案例集,而每一个临床问题均涉及到从基础到临床各个学利的知识。究竟应该如何选择临床问题,什么样的临床问题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既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尽可能全方面地涉及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这不是某一位教师或某一学科教师所能解决的。所以,PBL教材必然是多学科教师共同合作的结晶,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

(3)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PBL教学对图书信息的获取有很高的要求。实施PBL的学校必须有一个设施完备、藏书量大的图书馆。图书馆应有足够大的面积供学生使用,足够多的图书期刊供学生查阅或借阅,应有馆藏图书期刊计算机检索系统、电子阅览室、光盘检索系统等设施。此外,还应有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供学生在网上查找医学信息。

(4)学生有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PBL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查阅信息来获取知识,学生每接触一个新的PBL案例时,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到图书馆和因特网上去获取信息。实际上,学生课外用于查找信息的时间是大大多于课内小组讨论的时间的。如果学生没有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PBL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