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构建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为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保障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既是中职实施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最重要举措,也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最基本保障。我们围绕以培养医学生“职业性、实践性”为主导,全面提升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名师队伍,建立集职业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培养、职业知识传授三项功能为一体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以护理系课程建设为例,学校与附属医院联合组建临床护理学院,打破编制体制对教师岗位的限制,实现了护理师资的全面贯通使用,课程教学分护理单元分别由学校和临床教师完成,采取“专兼职教师”共同传授一门课,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任务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完成,职业技能训练由临床教师完成。同时,护理专业教师实行“双证书”——教师资格证和护士执业证的打造,“双岗位”——教学与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定期、分批选送专业教师参加临床护理专业调查、医院挂职锻炼等,了解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获取最新医学护理知识,不断丰富临床护理社会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的职业操作能力和水平,并以此作为护理专业课程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与业务水平,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3)以“工学结合”为手段,针对职业岗位特色突出学生实践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工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举措,是创新中职教育理念,实现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平台,实施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途径。即将学生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突出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和开放性,构建“以职业综合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主导、以校企(院)合作为途径、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模式;课程建设中始终将学生的“执业的操作应用能力”与“职业的道德素养”相结合并融入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每一环节,实施“以就业为导向,以医学职业素养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新教学观。课程实施是通过行动导向学习,让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即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现场模拟与实际操作为载体,在实际训练中进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应用的方法与技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及教材设计与开发
首先成立以“专兼结合”的学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一线专家共同参与教材建设工作。我们根据医药卫生领域和医学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医学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及对人才的现实需求,针对具体职业岗位、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设计、开发并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在课程内容的整合及教材设计与开发中,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核心”,深入临床医疗实践一线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对医药卫生行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的详细分析,以具体职业岗位为核心,以职业相关业务操作为主体,构建突出医药卫生岗位职业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融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三位于一体,系统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基于任务导向的课程教材建设的新模式,提升课程建设的内涵质量与示范效应。
(5)融“教、学、做”于一体,促进教学手段的改革
课程教学模式与手段的改革是实施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打破传统教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手段融入课程教学环节中。模拟全真的工作环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取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还原或再现真实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工作情景之中,在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还真实于课堂、还真情于学生,变传统的灌输式传授知识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能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我要学习、我想学习。使学生在“教、学、做”一体的快乐学习模式中收获知识、发展能力。同时,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将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实战演练、行业(企业)现场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课程标准建设之中,使学生在进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强对职业基本方法与技能应用的感性认识,充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理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
(6)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课程建设评估
管理体系科学规范的课程建设评估体系的建立,既是对课程建设实施的监控,也是课程建设质量的保障。我们努力探索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建立起“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核心”的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运行与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形成完善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保障了课程建设各项管理与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一是建立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从课堂教学组织、实践教学安排、课程考核评价、校内外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制定课程建设的标准,并具体从项目教学工作任务、任务内容、学生认知要求、技能要求、态度要求等5个纬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标准界定;三是强化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建立正负反馈的评价,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四是加强课程建设保障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师资队伍的配备、师资能力与水平的提升,实验教学保证条件的建设等。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推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就业”三结合的有效举措。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个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工作,既涉及传授知识的载体与条件(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材料与教学设备等的建设),又关系到完成知识传授的教学工作状态(教学文件、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状态等建设),更与传授知识的主体力量相关联(师资队伍建设),因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动态工程。突出职业性与实践性为核心的医药卫生类中职的课程体系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索和学习。
2.培养培训弹性结合培养人才(回炉制度)
(1)拓展非全日制教育与培训
非全日制学生教育是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不离岗学习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就学者专业能力和更新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与全日制学生教育共同构成功能互补、相互沟通的教育培训体系。这样,培养对象广泛、模式多样、灵活、目标实用、办学形式更具有社会性与多元性。
采取多种模式开展非全日制学生教育
随着近年成人继续教育快速发展,我们在充分挖掘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教育资源的同时,必须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向开放式的社会办学方向发展。首先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空闲时间(如周末、晚间、假期等)在院本部举办基层医药卫生人员课程进修班,然后选择领导重视、学风严谨、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医疗卫生单位联合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明确双方的合作关系与责任。为了满足在职人员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需要及单位多规格的用人需求我们积极拓宽人才培养类型与培养模式,由过去培养单一的科研型人才向科研型、应用型、复合型、交叉型等全方位人才培养方向转变,以保证培养的人才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以讲座、研究论文的方式,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式,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以现场实践及案例分析的方式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应用人才的培养,与制药厂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加强新药的研制与开发能力等都是我院的有益尝试。
实行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及授课形式。采取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员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发现、探究者;多媒体由辅助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转变为学员手中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或逻辑综合、讲解说明式转变为以意义构建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即通过利用教育资源,为学生建立教学情景,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参与操作,启迪思维,从而理解知识、发现知识,进而通过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而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创造知识。为了实现上述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研究生平衡运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授课形式上,由于学分制及弹性学习年限等主体学习制度的保证,采取灵活的适合在职人员学习的授课形式,充分体现学习型社会和终身社会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