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琴清英
15047000000072

第72章 琴曲《客窗夜话》打谱后记(1)

琴曲《客窗夜话》打谱后记

高培芬

一、为何要为《客窗夜话》打谱

我因收藏一张明代刘基(字伯温)洪武四年(1371)亲制的蕉叶式、“龙啸虎风”琴之故,而对刘基先生引起关注、研究。刘基先生在中国历史上是以帝师、政治家、军事家、谋士而著名,而他还是一位古琴演奏家、作曲家、制琴大家却鲜为人知。

古琴,作为琴棋书画之首成为文人必修之器、孔子课程之一,所谓“左琴右书”、“士无故不撤琴瑟”,可以看出古琴与文人的密切关系,文人雅士常借琴抒发情感寄托理想情怀,使琴大大超越了音乐的范畴,而成为中国文化内涵的象征。

历史上古琴的样式有五十多种,其中“蕉叶”式就是刘基先生发明的。明崇祯年间出版的《古音正宗》琴谱、清康熙年间所刊《德音堂琴谱》均证实“蕉叶”式琴自明代刘基首创,书中称蕉叶琴为“刘伯温式”、“刘伯温样”。

刘基先生不但会制琴,他弹奏古琴的水平也相当出色,而且他创作的琴曲在历史上被称为经典曲目,如他的代表作品《客窗夜话》就是一首非常成功、高水平的琴曲,据琴坛领袖查阜西先生《存见古琴曲谱辑览》一书记载,由刘基创始作的琴曲《客窗夜话》自明代至清代就有不同的二十四种版本琴谱记录刊行了这首琴曲,在不同的版本该琴曲有不同的段落,如明嘉靖十八年(1539)辑刊的《风宣玄品》琴谱,全曲是九段,而明嘉靖四十年(1561)所辑的《琴谱正传》琴谱,全曲是八段,明杨表正辑《琴谱合璧大全》(约公元1584)中为十段。这首作于六百多年前的古琴曲虽有多个版本记载,遗憾的是当今只有减字谱没有实际的音响了,它已失传多年,久无弹此曲的琴人了。前几年我于古玩市场买到明杨表正辑的《琴谱合璧大全》手抄孤本,萌发了按此谱把这首名曲打出来的念头,决心恢复它当年的面貌。

《客窗夜话》是刘基功成名就于蓬窗之下怀今忆古感慨而作,琴曲有注曰:“是曲,刘基伯温,国师所作也,因于国家大事既定,山河已平,思休于客窗之下,与同志士,怀今忆古,往辙之迹,英雄王霸如是而己,因作是曲附之音律,以畅怀然矣。”全曲有词。其十段标题如下:第一段,覊情旅思;第二段,概古伤今;第三段,题诗酌酒;第四段,时世问答;第五段,问答声;第六段,抵掌一啸;第七段,清谈良友;第八段,千里一方;第九段,半夜十年;第十段,同志同传。据此,足以证明琴曲《客窗夜话》是出自刘基有感亲自创作而传世。

二、打谱的准备

首先,分析该曲的调式调性,其转换较频繁,全曲运用了C宫五声调式、G徵、A羽、D商五声调式(燕乐),还出现了调式变化音4(清角)、#4(变徵)、b7(闰),由于调式调性的对比使琴曲更具有了较丰富的色彩性特点。

其次,细读刘基一生写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郁离子》,这本书与琴曲《客窗夜话》创作时间相同,是他功成名就后总结的经验、感悟。书中写有大量有关古琴的文章,如:《琴弦》《良桐》《论乐》等名篇。又参考了四库全书元邓牧撰《伯牙琴》《明史刘基传》《刘基评传》《宋濂全集》中的《琴操二首》等书籍。

再次,深入研究琢磨该曲十段标题所提示的文字内涵意义,力求找出每段琴曲所表达的情绪。

最后,反复细读琴曲为每段所配的词,以明了琴曲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三、打谱过程

《客窗夜话》第一段,标题“羁情旅思”。表现刘基戎马一生,望见江山雄伟,人民安居乐业,其心潮澎湃,勾起了翩翩回忆。此段分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四句,每句两小节,而每部分的调式都有变化,这种调式变化产生对比,便使音乐具有了很丰富的调式色彩性特点。第一部分由第一小节至第八小节为G徵五声调式,伴随“ ”及鱼咬尾的作曲技法发展旋律。第二部分由第九小节至第十六小节为A羽五声调式。第三部分由第十七小节至第二十四小节为C宫五声调式。

全段在七条弦上运用优美恬静、清越飘逸似天籁之声的连续大段泛音弹奏,特别是在九、十徽高音处的弹奏,逐渐进入沉静幽远的意境,第一段全段泛音巧妙的使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

第二段,标题 “概古伤今”。此段分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四句八小节,即第一小节至第八小节,为G徵五声调式,这部分主调的属音出现较多,比较稳定。第二部分五句半十小节,即第九小节至十八小节,为C宫五声调式,这部分第十小节向下属方向发展了一点,很快又回到了主调,然后结束在调式主音上。第二大段节奏型很有特色,出现每一小节八分音符接一个大附点音符的节奏型,竟然连续弹奏了七个这样的节奏型,最后在掐撮三声中结束,整段音乐在中高音区多用猱指,音乐似有表现烟波浩渺、虚幻眺望之感。

第三段,标题“题诗酌酒”。此段在前段的基础上为动机进行了发展变奏,其特点是从第一小节开始上升音区由低到高,随着音乐的发展又由高到低,此段前两小节为引子,第一部分从第三小节至第十小节为D商五声调式。第二部分从第十一小节至第十八小节为C宫五声调式。第三部分即尾声,从第十九小节始每三小节为一句至第二十四小节结束在属音上,为G徵五声调式。

本段多用庵指及轮指,与前段形成不同音色的对比,音乐似有了不断推进的感觉,叹岁月如梭人生欢时少,别离多,花落花开无可奈何,好似主人思绪万千借大自然的草木自生自灭规律感叹人生。

第四段,标题 “时世问答”。前两小节为引子,第三小节至第六小节为第一部分,是C宫五声调式;第七小节至第十二小节为第二部分,是G徵五声调式;第十三小节至第十六小节为尾声,是G徵五声调式,起到与引子相互呼应的效果。本段从旋律上看,小节与小节之间有明显的起伏,恰好呼应其题目“时世问答”,节奏上以“”大切分音展开发展,调式还是主属交替进行。

此段多处用了双弦音,在同度音上多次重复,好像是自问自答,人生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谁又能奈何得了。几处切分音的使用,使音乐好似进入思考状意境。最后结束还是落在徵音上,与第三段相互呼应。

第五段,标题 “问答声”。本段共分为三部分,前八小节为第一部分,还是以大切分音为发展动机展开,调式上出现一个变化音“b7”,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得调性色彩开始发生变化,由C宫五声调式变化为七声调式(带闰的燕乐),调性上反复强调其调式主音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九至十四小节,为G徵调式。最后八小节为第三部分是C宫五声调式,有归纳总结之意,这一部分的“”节奏型分析,似乎还有为发展的未了之情所表达,给人以无限悬念的遐想。

此段音乐形象鲜明应该是全曲最美、最具音乐形象的一段,琴曲开头连续使用切分音接大附点节奏,指法上连续的掐指运用,忽然音乐旋律出现一个民族七声音阶的“b7”(闰)音,似在不断地追问,此处巧妙地使用调式变化音,给人意想不到的音响效果,这在古琴曲中还是很少见的,前八后十六与八分音符节奏的重复句徐徐表达,旋律委婉娓娓而答,一问一答的音乐形象将琴曲推向高潮,令人拍案称奇。

第六段,标题“抵掌一啸”。本段分为三部分,互为“起承转合”的关系,全段节奏有明显变化,开始紧凑起来,从第一小节至第七小节为第一部分,是C宫五声调式;此时出现双音去铺垫音乐的发展,从旋律特点上看,起伏明显变化较大,开始频繁出现四度大跳。第二部分是从第八小节至二十三小节,为C宫五声调式,连续出现前八后十六加大切分音的节奏,给人紧凑之感。第三部分是从第二十四小节至二十八小节,首尾呼应,最后回到调式主音而结束。

此段具有潇洒的情绪,开头的连续双音撮指至低音的撮指音响效果,给人以威武雄壮之感,中间从九徽滑至六七徽是很有特色的处理,后面的音乐在同度音上一散一按四次用挑勾指法演奏,抒发了作者的绵绵怀旧情绪。

第七段,标题“清谈良夜”。本段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四句,每句两小节,第一部分从第一小节至第八小节,为G调式,这部分音区变高,曲式结构工整,节奏又回到了前几段相同的动机上,“”,又由此逐渐发展为“”,可见音乐发展上的变化。第二部分从第九小节至十六小节,为A羽五声调式,由此可以联想到亲密朋友间促膝清谈,一问一答,通宵达旦,知己畅谈的情景。第三部分,从第十七小节至二十四小节,旋律上基本平稳,调式调性也相对稳定在宫调式上,在调式主音上结束。

此段与第一段歌词相同,音乐也相同,这种音乐处理手法是遵循了传统音乐创作的要求,重复再现,具有前后呼应的功能,也有琴曲循环的感觉,其加深了主题的印象,最后泛音的运用,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

第八段,标题:“千里一方”。本段前四小节为引子,A羽五声调式,由三度模进下行为动机进行展开,节奏无大变化。第一部分是从第五小节至十二小节,为C宫五声调式,节奏与前段一样。第二部分从第十三小节至十九小节,旋律发展是倒行向上,并出现了调式变化音“4”(清角),从C宫五声调式转变为七声调式,此处出现的清角音给人以意想不到的特殊音响效果。这种调式对比增加了音乐丰富的色彩性,但只是轻轻一点又回到了调式主音上。第三部分从第二十小节至二十七小节,是由连续下行模进又回来,随着旋律的平稳发展,以掐撮三声结束。

此段音乐是在前几段旋律的基础上加以变奏、发展,个别节奏型有些变化,这种结构的处理在其他传统琴曲中也是经常运用的手法。音乐进行中具有新意,出现“4”(清角),第四小节则用了小三度和弦,使乐曲更加生动。

第九段,标题“半夜十年”。前八小节为第一部分,为C宫五声调式,旋律节奏有些特殊,首先运用了反复的发展动机,使音乐进行展开。第九小节至十二小节为短小的第二部分,总结凝缩了主题。第十三小节至十八小节为第三部分,运用了新的材料,使得乐曲有了起伏,发展了主题。最后四小节从第十九小节至二十二小节,别有洞天,似以静制动,以动制静的感觉,收拢结束了全曲。四部分均为C宫调式。

此段与前几段音乐旋律类似,音乐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变奏,音色也有变化,更加强调了传统琴曲首尾呼应的功能,似有十年的回忆情绪,有自豪、欣慰之感。

第十段,标题“同志同传”。前十一小节为第一部分,调式上有了变化,由前段的C宫五声调式转向C宫七声燕乐,旋律线条起伏较大。第十二小节至二十五小节为第二部分,为C宫五声调式,主题进行了发展,但主调式相对稳定,结构上还是保持了一贯的发展趋势,比较平缓,没有明显的大跳,并在节奏上更加紧凑。第三部分从第二十六小节至三十小节,是C宫七声燕乐,收拢性结束在调式主音上。

此段过多使用重复、变奏、扩充,乐曲达到高潮处时同时出现了“4”和“b7”,连续双弦弹奏于七至九徽游动,特别尾声泛音的弹奏,起到了点睛之妙笔,此段的变化,尤为奥妙无穷,达到了旋律结构变奏手法的神来之笔。音乐表达的意境好似一生的总结,发出人生能有几何的感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尾声。不分乐段,为C宫五声调式,用玲珑剔透的泛音,此时,音乐表现出作者胸中涌起许多感慨,有一种无穷的追思,安静地结束。